求历史达人解答

1、中国历史上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反映的是
A.部落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事实
B.部落联盟内主导部落发生变化
C.奴隶主间统治权力的和平移交
D.早期人类政治比后来更文明

2、1914-1921年,我国纺织业的生产从上海为中心转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个中心,并带动了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资本投资趋向的转变
B.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
C.抵制洋货运动的开展
D.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锐减

第1题我选的是A,我同学说是C
第2题我选B
求历史达人解答,希望有个确切的答案,最好能解释一下

  第一题,我认为应该选B。
  首先,尧舜禹这上古三圣的时代,说白了,就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时期,这个过渡期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还没有形成国家机器,只是一种部落之间的松散联盟,没有集权,没有中央,部落盟主的兴替正显示了联盟里主导部落的变迁,反映了部落实力的此消彼长。
  所谓禅让,是后世儒生编造的神话,表现出这些氏族领袖们的大公无私。
  然而,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完全不像儒生们吹的那样,是什么大公无私。而是充满了暴力和残忍。尧执政后期,争夺权力者比比皆是,尧本人将争夺权力者之一的担朱予以囚禁。但是,却没有防住另一个:舜。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
  《韩非子·说疑》上说:“舜逼尧,禹逼舜,汤伐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战国策·燕策》则日:“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
  《山海经•海内北经》称大禹治水时,曾经建造多座四方台型金字塔建筑物,“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山海经•海内南经》称:“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竹书纪年》里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
  等等。。。
  这些史书记载的,翻译过来就是:
  舜后来以治河不力为由,杀了大禹的父亲。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理由是,后者是争夺氏族部落联盟领袖的有力者。而大禹子承父业,终于将舜杀死。史书上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这只不过是不敢进家门。因为禹不敢和家人接近。否则就会被舜杀死。而在后来禹取代舜夺取权力后,则对舜的部下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报复。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逃到南方,仍不免一死的命运。史书上说,她们是因为感念舜而流下了泪,其实是因为她们在大禹支持者的屠刀下,流着泪被逼跳江自杀的。这完全是赶尽杀绝。因为大禹他自己就怕有人学他的样子。
  此类种种,皆是佐证,只是后世人人深受儒家熏陶,有识之士心照不宣,平民百信深信不疑罢了。
  在这三位领袖的后面,是三个部族集团的对权力的争夺。舜是东夷部落的领袖。而大禹则是华夏集团的领袖。二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是部族集团之间的争斗。在大禹死后,掌握政权的华夏集团为了不至于让权力落到东夷部落手中,将当选的东夷部落领袖伯益杀死,由禹子启继位。从而建立夏朝。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但是,在夏朝初期,启死后,仍然发生了由东夷集团的领袖后羿和寒促争夺权力的争斗。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禅让制向来都是充满了暴力和残酷的。禅让制根本就不是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它与民主制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于:
  其一、禅让制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是建立在争权夺利的基础上的。在实现禅让之前,首先要经历剧烈的权力争斗。最后由胜者掌握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在世袭制度建立之后,禅让制仍然并存着。至少,从形式上讲,从西汉朝至北宋王朝,其每一个开国统治者都是从前代的未代统治者手中“禅让”而获得政权的。其本质,与尧舜禹时代的禅让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表现为成王败寇。
  其二、民主制度是民意选择的结果。是按照法律和人民意志转让权力。民主制能让社会进步。而禅让制只能使社会整体腐败。因为民主制度中执政者要取决于民意。而后者中执政者只取决于实施阴谋的能力。
  所以,答案A里的“部落内部民主选举首领”不对,C里的“奴隶主间统治权力的和平移交”也不对。

  第二题:选A。
  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初创时期,也就是1878~1913年期间,即洋务运动期间,的确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能站稳脚跟的,清政府那时虽说腐败,但是天下还是一统的,不说中央,起码地方的政令仍然可以通畅,而且那时清廷的几大重臣都是力挺洋务运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纺织业开始发展。
  而1914-1921年的时候,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但是中国未得一统,北洋军阀把持权柄,内战不休,政府已经无暇关注纺织业这一与军工关系甚远的轻工业了,这一时期,则是民营资本崛起,接过纺织业权柄,在外资、尤其是日资的压迫下奋力生存的时期。
  纺织业的生产从上海为中心转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个中心,也正反映了由统一王朝到军阀割据的演变,原先清政府尚在、国家尚且一统之时,中心只有上海一地,后来军阀分裂天下,民营资本开始向相比之下较为安定的军阀重镇——直奉的京津、皖系闽系的武汉、中外势力纠缠上海聚集,于是就分别形成了纺织业的中心。这正是民间资本投资趋向的转变,因此,选A。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30
上面的都是专家,没法考试。本人辽宁省,去年高考。
第一题选B。c错了。打开你们历史书最后几页,是历史进程表。题中为原始社会。
A也错了,高考总结,中国历史出现民主是从孙中山起。
D犯了无中生有。材料提供内容不支持。
第二题选A。打开你的历史书,此题考察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选择中只有A和D符合此考点。而题目内容显然与列强无关。选A。
这是考试的思路。
第2个回答  2011-05-30
我来帮您来分析一下吧,我一般回答问题主要凭借自己的知识背景,不喜欢简单的抄袭网络,希望您能尊敬我的劳动,谢谢

首先分析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历史上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主要出现在史记,尚书等文献当中。实际的出土文物并无法证明这些事件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需要谨慎的分析历史文献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接受它---历史是人为记录的。
D选项首先排除掉---没有任何可比性,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明”标准不同,例如古代多妻制在现代显然无法接受。
C选项也并不准确,和平移交的概念并不能从历史材料中获得。不排除部落间冲突的可能性,应该说这回总权力移交是不同势力间博弈的结果---至于博弈的方式是否是和平的,我们无法判断。但是即使存在冲突,也是在当时社会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小规模冲突。
A选项也不正确,姑且不论其民主选举是否真实存在。这种民主是部落联盟内的民主选举---而不是单一部落内的选举。我可以推断至少每个部落的‘候选人’的产生过程并不见得通过选举产生的。
B选项是比较准确,客观的选项
注意历史的命题必须要客观,B选项中强调的是主导部落的变化,这可以解释这一系列的禅让事件。即在禹的儿子启建立家天下(夏朝)之前,中国的部落联盟中并不存在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部落或宗族,所以具有一定实力的“主导部落”之间的博弈(不见得是和平的)决定着联盟领导权的归属。这种不断博弈的过程往往会导致最强大的主导部落的排序发生变化,然而新的崛起的主导部落并不能彻底摧毁或者消除原有力量的影响力。于是就出现了以禅让为形式的‘权力转移”。

下面我再分析一下第二题
首先C选项并不正确,中国民族主义兴起出现在五四运动之后,在20年代初期才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抵制洋货的运动。
B选项也不正确,1914-1921年中国处于政局变动时期,中央政府无法有力控制地方。推出的政策难以得到落实。
A选项并不完全准确,在此之前,民间资本的投资受到很大的局限,各种近现代产业多为官营或者官民合营,所以不存在所谓投资趋向转变的问题。应该准确的讲是,民间资本开始正式进入制造业(摆脱以往的土地投资---基本上缺乏其他投资手段)
D选项是最为合适的,1914-1918年西方列强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规模巨大,且战争时间的长度远远超过各国的预期---列强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所以在这期间,西方国家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锐减,忙于战争物资生产。甚至开始需要从中国大批进口如纺织品的商品,在没有外国资本打压且获得外国军事性稳定订单的情况下,中国的纺织业迅速扩张。制造业不在仅仅出现于拥有外资的上海地区,而是扩展到了天津和武汉这些水运发达的新型工业区。

历史问题一般需要客观的分析,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往往不同,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帮助你了解以历史研究的角度的分析方法,希望您能喜欢并给分,谢谢
第3个回答  2011-05-30
1. 选B
首先排除C和D。按现在较为公认的理论,认为我国努力社会起始于启赶走伯益建立夏朝(虽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早在夏朝以前,已经是奴隶社会,但官方史学仍以夏朝建立为奴隶社会起点)。那么C就是错误的。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并不是比现代民主制更文明,D也错误。

至于A和B,当时已经不是部落内部了。尧是陶唐氏部落首领,舜是有虞氏部落首领,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而禅让制发生在这些部落所组成的部落联盟之中,这是选B不选A的理由之一。其次,现代古史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五帝时期,所记载的首领传承,并不专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主导不部落联盟的部落。尤其是黄帝、颛顼、帝喾时期。而尧、舜、禹时期的所谓禅让,既表现了首领个人的变化,也表现了主导部落的变化。相比较而言,B比A更准确,这是选B不选A的第二个原因。

2.选D
首先说,纺织业中心的转移,说明了纺织业等轻工业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大发展。而这一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洲,无暇东顾,因此对华资本输出锐减。缔造了民国史上著名的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之所以不选A,是因为19世纪60年代以来,民间资本已经开始向轻工业转移了。至于B政府大力扶持更谈不上。当时是袁世凯称帝前后,从政治混乱到军阀混战,完全没有经历和资本扶持产业。
第4个回答  2011-05-31
1,C那不是部落内部的,是联盟.举例,大禹治水不是治水那么简单,治水的过程中他为自己积攒的强大的实力,他的儿子接的是他部落和联盟的位,有雇氏反的是他接联盟的位,不是部落的位.
2,D弱国无外交,上海的优势就是与国际接轨,一旦他开始衰退,那就是优势衰弱了.
第5个回答  2011-05-29
1, A 对C而言,尧舜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真正进入奴隶社会是在禹的儿子也就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启了。
2,A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民国政府解除了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废除了封建性的设厂专利垄断,大大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建厂、振兴实业的热情,出现了民初的“产业革命”热潮。新的私人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出来。据农商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历年设厂数: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4家;1913年,1373家;1914年,1123家。1914-1921年,即一战及战后几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近代私人资本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历史上重要著作 求历史达人赐教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 (《乐》)。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

求历史达人解答
所谓禅让,是后世儒生编造的神话,表现出这些氏族领袖们的大公无私。然而,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完全不像儒生们吹的那样,是什么大公无私。而是充满了暴力和残忍。尧执政后期,争夺权力者比比皆是,尧本人将争夺权力者之一的担朱予以囚禁。但是,却没有防住另一个:舜。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

请教历史达人,在中国历史的任何一个时间上,中国和罗马有没有发生过...
作者进而运用史料说明,骊罢城最早在中国西汉版图上出现是公元前20年,那正是罗马帝国向安息要求遣返战俘的时间。这绝非历史的巧合!它说明在卡尔莱战役中突围的罗马远征军,正当其故国寻觅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早已鬼差神使地到了中国,并在祁连山下落脚了。根据此文提供的历史线索,中外学者查阅了大量史书,终...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求历史达人
材料1.反映了由居住洞穴到自建房屋的变化。材料2反映了.由以捕食禽畜为食,到自己耕作种植作物。3.说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居住方式,人口的增长促进人类文明向农耕社会迈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达人进
这也是宋朝历史上的第一个太上皇。皇太子赵桓随即即位,就是宋钦宗,改明年年号为靖康。 赵桓生母为王皇后。王皇后秉性懦弱,宋徽宗更加钟爱郑贵妃(后来的郑皇后)和王贵妃。大观二年(1108年),王皇后病死,年仅二十五岁,留下九岁的赵桓孤苦无依。赵桓后来虽然当上皇太子,但却并不安稳。因为宋徽宗喜欢王贵妃所生的...

请历史达人们解答:小于廉铜像为什么会作为布鲁塞尔的标志性建筑?它是由...
该铜像位于市中心广场转弯处,高半米左右,是个光身叉腰撒尿的小男孩。形象逼真。传说17世纪末,法国又企图把布鲁塞尔纳入自己的统治,向布鲁塞尔疯狂进攻,被击退后恼羞成怒,一天晚上法军潜到城边,安放炸药,点燃了导火线,要炸毁城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一个从屋里跑出来准备撒尿的叫于廉的小男孩...

请问各位历史达人
2,苏格拉底对“自由人”和“奴隶”的看法是片面的。他认为获得自由身份的自由人不能创造财富,而人身受限制的奴隶相反却能。苏格拉底的劳动观也是片面的 3,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是持反对态度的。原因是虽然少数奴隶通过改革获得了自由身份,但是社会的主要财富还是集中在富有的奴隶贵族手中,民主是不彻底...

求助对历史名人如数家珍的达人:哪些名人是做事随性从不定计划的?_百度...
做事随性并不代表说没有计划,我觉得没有规划的生活,是不会取得太大成就的。所以我就简单说几个做事随性、不拘小节的名人,希望能帮到你。许攸、阮籍、李白、郑板桥、唐寅、项羽、王羲之、吕端、刘邦、张飞,等等。突然之间就能想起这么多了,如果你觉得这些人差不多能符合你的要求的话,我再给你好...

请教一个历史问题,历史达人请进
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求助历史系达人~关于中央集权制
历史上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分权制下取得强盛的国家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帝国无论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中央集权制,举正反两个例子(其实是耳熟能祥的)以历史上美国的崛起为例,美国的独立是建立在北美13个殖民地组成联邦政府,建立起中央政权的基础上,难以想象如果这13个殖民地单独对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