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4.2千米。它属于﹕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A:浅源地震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9
A.浅源地震

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在 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一年内全球所有地震能量的释放,有 85 %来自浅源地震,而且发生在地下5-10 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居多。
第2个回答  2011-06-06
A 浅源地震 (对的)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第3个回答  2011-05-29
2008年,中国玉树还有南京发现有9。9级特大地震,地震属于A还是B还是C~!呵呵~!一个世纪内全球所有地震能量的释放,有100%来自深源地震,而且发生死的人树居多~!
第4个回答  2011-06-06
第二十三届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盛虹杯金钥匙科技竞赛原题
第5个回答  2011-06-04
A.浅源地震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

有关日本大地震的资料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一次里氏9.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可能引发约6米高的海啸。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但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日本东北部,距离中国大陆比较近,且中国大陆架...

求日本地震的概况,简短点,十万火急!
时间: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 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 震级:9.0级(日本地震厅3月11日修正为9.0级)震源深度:24千米 受灾程度:宫城县损失严重,岩手县、福岛县不同程度受损,东京震感强烈。北京时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后纠正为9.0...

日本地震有关资料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

...在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
从图中看出,日本此次地震的震中的经纬度是(38.1°N,142.6°E).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
A 由电荷数守恒可判断Y粒子为β粒子,A对;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实用,少量原子核的时候不适用,B错;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C错; 中有53个质子和(131-53)个中子

日本大地震震源在哪里
2011年03月11日地震的震源 是位于日本海域的太平洋中。离日本本州好像是有200多公里 (具体的记不清了)11日14点46分,日本宫城县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地震。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1,东经142.6)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 ...

...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内...
A A对。人不直按接触核原料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B错。该核反应方程质量数不守恒,C错。质能方程中m为质量亏损,D错。

...在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
通常所说的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与日本东京(东九区)相差1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个小时,东九区在东侧,求东八区的区时用减法:当东九区为14时46分,那么东八区为13时46分.故选:A.

第二十三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盛虹”杯金钥匙...
日本东北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4.2千米。它属于?选择题AABAACACACBACAB 谁知道判断题答案?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4.2千米。它属于浅源地震。CCCAB AACAC CACCB (A是对 B是错)AAAAB AABAA BABAA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