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起源于哪个朝代?发展的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8-04
众所周知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那么川剧起源于哪个朝代?发展的怎么样?
唐代起源
川剧在唐代,曾被称为“川戏”。有资料显示,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四川地区发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政治事件。当时,时任蜀中方镇(相当于省长)的刘辟是个大贪官,他在蜀中无所忌惮地乱收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当地的优人(戏曲演员)便将刘辟的作为编成戏剧——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戏《刘辟责买》,准备通过此来为民疾呼。但这一戏曲虽然已排练熟练,却一直未能得到上演的机会。
直到后来刘辟叛唐造反,优人们认为时机已到,便开始公开演出。谁知朝廷昏庸,认为此戏涉及攻击朝廷,不但派兵砸了戏班的场子,还把演员抓来鞭打一顿后充了军。这些演员的冤屈令人愤懑,为随后的反唐起义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这一事件,也从侧面反应了川戏重要的影响力。历史还记载,唐时期川戏影响力在国内非常大,全国甚至出现了“蜀戏冠天下”的局面。在当时四川也出现了以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5人所组成的著名戏班——这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戏班,《刘辟责买》、《麦秀两岐》、《灌口神》等著名川剧曲目在此时开始流行全国。
到了五代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将川戏推向巅峰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让后人啼笑皆非的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勗(xù)。
李存勗于公元923年统一北方,建立后唐政权,史称后唐庄宗。他酷爱川戏,而且演技上佳,对川戏技艺有颇多改良,成为川戏的两位“祖师爷”之一——旧时川戏班一直有奉祀“祖师爷”的习惯,演员临上场前,都须朝挂在后台入场口的“祖师爷”画像顶礼膜拜,以祈成功。而被膜拜的“祖师爷”有两位:一位画作白面黑三绺须穿龙袍;另一位画作白面无须穿龙袍——前者正是大名鼎鼎的自誉为“梨园之首”的唐明皇李隆基;而后者,则正是这位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
李存勗的人生因戏曲而丰富多彩,但他的结局却是令人惋惜的。当上皇帝没多久,李存勗就沉浸在了川戏等各种戏曲之中,甚至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常常与戏子们一起粉墨登场。
也是由于这种关系,后唐戏子们的地位空前提高,不仅可以随时出入宫廷,最后竟干预起了朝政,于是整个后唐成了戏子的舞台,大臣们反而成了观众——这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公元926年3月,后唐大将李嗣源发动叛乱,李存勗率领一帮戏子拼命抵抗,在混乱中被流箭射中面门,拔出箭来血柱冲天。没有医学常识的李存勗在此时又喝下了一碗人奶——人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接触到奶浆,更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死亡。最后,李存勗一命呜呼,只留下一段“因戏亡国”的悲剧故事流传世间。
成于满清,兴于民国,抗战之后,它却突然消亡。
明清发展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起源于何时,语焉不详,多有歧异,但形成于清代却有共识。重庆川剧受到重庆广博性情的陶冶,铸就了包容的胸襟。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勃兴,那些来自省外而分别流行于四川各地的高腔、昆曲、胡琴、梆子唱班,为适应群众欣赏习惯,与四川语音、习俗结合,逐渐在艺术上具有了四川的地方特色。本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流行四川各地的戏班不断涌入城市,为扩大影响,加强演员阵容,争取更多观众,逐渐走向各种声腔同台演出的经营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各戏班艺人为提高表演艺术,加强竞争能力,又在艺术上纷纷相互吸收,彼此借鉴。才艺出众的艺人更讲究高昆胡弹不挡,文武唱做皆能,这就为川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川剧起源于哪个朝代?发展的怎么样?
川剧起源于何时,语焉不详,多有歧异,但形成于清代却有共识。重庆川剧受到重庆广博性情的陶冶,铸就了包容的胸襟。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

川剧艺术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艺术?
川剧是中国四川省最具特色的艺术,其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四川已有杂技、歌舞等"百戏",唐代,四川的歌舞、音乐、戏剧十分繁荣,被誉为"蜀戏冠天下"。宋、元、明时期,"川杂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末清初,南北各地各种声腔剧种流入四川,与四川的方言土语、民间歌舞音乐、说唱曲艺相互融合,逐渐演变...

川剧的简介和由来
川剧大约是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当时,北边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人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这些外来戏曲艺术经过与四川本地戏曲艺术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其它戏曲艺术的剧种—— 川剧。川剧包括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大声腔。其中高腔源于明...

川剧它始见于哪个朝代
川剧的名称,始见于清末民初,当时叫川戏,后来统称川剧。这虽然只有八十多年,早在明代即有戏班在省内各地演出。川剧史家、艺术家们谈到川剧的源流沿革,还有追溯到晚唐“杂剧”、南宋“川杂剧”的,甚至有川剧高腔尚早于江西“弋阳腔”、清代蜀伶魏长生所唱秦腔系四川之“琴腔”种种不同的说法。足见...

川剧的简介和由来
4. 川剧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大量移民从陕西、甘肃和湖广等省流入四川,带来了各自的戏曲艺术。5. 这些外来艺术与四川本地艺术交流融合,形成了川剧,包括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大声腔。6. 川剧的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分别由川西岷江、川南沦江、川北嘉陵江等四条河道传入,因此有“四大...

川剧历史
川剧大约是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当时,北边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人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这些外来戏曲艺术经过与四川本地戏曲艺术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其它戏曲艺术的剧种—— 川剧。川剧包括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大声腔。其中高腔源于...

川剧的起源于哪个朝代?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戏剧之乡成都,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年间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会苏、赣、皖、鄂、陕、甘等各地声腔,形成具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

川剧变脸起源哪个朝代
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每当节日来临,四川各地的庙堂都会搭建起戏台,庆祝佳节。随着这些戏台的出现,川剧逐渐在四川的街头巷尾中盛行起来。清朝时期,来自湖北和湖南的移民大量涌入四川,带来了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不同的剧种,这些剧种在巴蜀地区的酒肆和街坊中汇聚一堂。生、旦、净、末、丑...

四川有什么戏剧
川剧大约是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当时,北边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人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这些外来戏曲艺术经过与四川本地戏曲艺术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其它戏曲艺术的剧种—— 川剧。四川灯戏是源于四川东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

川剧的戏服有什么特点?与别的剧种相比有什么不同?
川剧的服装和京剧很相似。它是在明朝制服的基础上,指的是唐、宋、元、清统一制作的戏剧服装。川剧的戏服与京剧的戏服相似。它以明代的服饰为基础,参照唐宋元清时期的服饰制作而成。没有朝代、地域、季节,只从风格、色彩、图案上看剧中人物的性别、身份、个性、年龄。川剧服装不仅样式精美,在色彩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