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一般宽多少?

城市主干道一般宽多少米?

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 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 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 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30
主干道的每条车道的宽度应为3.75m,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可设计城3.75的双倍数(即2倍、4倍、6倍等)。再加上3~5米的人行道和中间隔离带(如果有的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4-29
有些关于中国道路发展史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路自古有之,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发展,去完善!而汽车是后出现的

中国古代道路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 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周朝(公元前11~前5世纪) 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诗经·小雅》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说明当时道路坚实平坦如磨石,线形如箭一样直。对道路网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方面,也有所创建。首先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前者称为“国中”,后者称为“鄙野”,分别由名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城市道路的规划,分为“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都城中有九经九纬,成棋盘形,围城为环,出城为野。规定有不同的宽度(其单位是轨,每轨宽八周尺,每周尺约合0.2米),经涂、纬涂宽九轨,环涂宽七轨,野涂宽五轨。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并根据其功能规定不同的宽度,有如现代的技术标准。在路政管理上,朝庭设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筑及道路,而且规定“司空视涂”,按期视察,及时维护;如“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并“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是以后养路、绿化和标志的萌芽。而且“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名侯馆,侯馆有积”;其道路服务性设施的齐备程度,可想而知。以上情况,足见中国周朝的道路,已臻相当完善的程度。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车战频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甚至一国道路的好坏,为其兴亡的征兆。《国语》载有东周单子经过陈国时,看见道路失修,河川无桥梁,旅舍无人管理,预言其国必亡,后来果然应验。当时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称为栈道,是中国古代道路建设的一大特色。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开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驰道网。据《汉书·贾山传》:“为驰道于天下,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史记》记载了秦始皇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210年的11年间,曾巡视全国,东至山东,东北至河北海滨,南至湖南,东南至浙江,西至甘肃,北至内蒙古,大部分是乘车,足见其路网范围之广。道路路基土壤采用金属椎夯实,以增加其密实度;路旁种以四季常绿的青松。定线的原则是尽量取直。公元前 212年,秦始皇使蒙恬由咸阳修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公里,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修通,“堑山堙谷”(逢山劈石,遇谷填高),其工程之巨,时间之短,可称奇迹,今陕西省富县境内尚依稀可见其路形。除了驰道、直道而外,还在西南山区修筑了“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等地区修筑了所谓“新道”。这些不同等级、各有特征的道路,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的道路网。秦始皇还统一了车轨距的宽度(宽6秦尺,折合1.38米),使车辆制造和道路建设有了法度。除修筑城外的道路外,对于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有突出之处,如在阿房宫的建筑中,采用高架道的形式筑成“阁道”,自殿下直抵南面的终南山,形成“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壮观。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邮驿与管理制度上,更加完善,驿站按其大小,分为邮、亭、驿、传四类,大致上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约一天的路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汉时全国共有亭29635个,如是则估计当时共有干道近15万公里。沟通欧亚大陆的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在公元前1世纪起已经形成商业之途,并将中国的丝绸穿逾沙漠,输送到欧洲而得名,但主要是在公元前138到前115年,由西汉王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远抵大夏国(即今阿富汗北部)而载之于史册。丝绸之路主要路线,起自长安(今西安),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由此分成经塔里木河南北两通道,均西行至木鹿城(今苏联境内)。然后横越安息(在今伊朗)全境,到达安都城(今土耳其安塔基亚)。又分两路,一路至地中海东岸,转达罗马各地;一路到达地中海东岸的西顿(今黎巴嫩)出地中海。3世纪时,又有取道天山北面的较短路线,沿伊犁河西行到达黑海附近。丝绸之路不但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文化各方面,沟通了中国和中东与欧洲各国。

后汉时期,在今陕西褒城鸡头关下修栈道时,经过横亘在褒河南岸耸立的石壁,名为“褒屏”,曾用火煅石法开通了长14米,宽3.95~4.25米、高4~4.75米的隧洞,就是著名的石门,内有石刻《石门颂》、《石门铭》纪其事。火煅石法先用柴烧炙岩石,然后泼以浓醋,使之粉碎,再用工具铲除,逐渐挖成山洞。

隋朝(581~618年) 匠人李春等在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洨河上修建了著名的赵州桥(见彩图)首创圆弧形空腹石拱桥,是建桥技术上的卓越成就。在道路建设中较巨大的工程有长数千里的御道,《资治通鉴·隋记》:“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可见规模之大。

Image:TM005012.jpg

唐朝(618~907年) 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重视道路建设。唐太宗即位不久就曾下诏书,在全国范围内要保持道路的畅通无阻,对道路的保养也有明文规定,不准任意破环,不准侵占道路用地,不准乱伐行道树,并随时注意保养。唐朝重视驿站管理,传递信息迅速,紧急时,驿马每昼夜可行500里以上。唐朝时已出现了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即今天的里程碑的滥觞。唐朝不但郊外的道路畅通,而且城市道路建设也很突出。首都长安是古代著名的城市,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道路网是棋盘式,南北向14条街,东西向11条街,位于中轴线的朱雀大街宽达150米,街中80米宽,路面用砖铺成,道路两侧有排水沟和行道树,布置井然,气度宏伟,不但为中国以后的城市道路建设树立了榜样,而且影响远及日本。

宋朝、元朝、明朝(960~1644年) 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清朝(1644~1911年) 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达约15万公里的“邮差路线”。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在低洼地段,出现高路基的“叠道”,在软土地区用秫秸铺底筑路法,有如今天的土工织物(见预压法),对道路建设有不少新贡献。

清朝的茶叶之路,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洲腹地,是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清朝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它始于汉唐时代,鼎盛于清道光时期。但中国的道路建设发展至清朝末年,已是驿道时代的尾声,代之而起者是汽车公路的逐渐兴起。从此,近代道路的发展史重点,由东方而转移到西方.
第3个回答  2007-04-29
一般城市主干路 快速路最少是双向四车道,每条车道宽度为3.75米!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范
2.主干道:一般有4、6条分划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总宽度30~40m。3.二级公路:一般为4车道,但不需要单独的非机动车道,总宽度为20~24米。4.绕行:一般是两条车道,中间没有隔离带,总宽度14~18m。城市机动车道宽度设计为3.5-3.75米。根据路况和交通需求:道路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

什么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2. 次干道:又称为区干道,主要起到连接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作用,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米。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50km\/h,它们承担着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并兼具服务功能。3. 支路:也称为街坊道路,是连接各街坊之间的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米。支路主要是次干路与街坊路...

大城市主干道宽度范围是多少?
主干路: 宽度在45-55米,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推荐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次干路: 又称区干道,宽度40-50米,作为联系主要道路的辅助交通路线,服务区域交通,与主干路共同构成路网,连接城市各区与...

城市主干道一般宽多少?
城市道路按照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级别,各自的红线宽度有明确的控制标准。主干道的宽度一般在30至40米之间,次干道宽度为20至24米,而支路的宽度则控制在14至18米之间。城市道路的等级体系分为四个类别:1. 快速路:这类道路中央设有分隔带,通常包含四条或更多的机动车道,部分或全部路...

城市道路宽度
法律分析:快速路大于等于40米,主干道在30—40米之间,次干道在25—40米之间,支路在12至25米之间。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至60km每小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至50km每小时。法律...

道路宽度一般多少米
法律分析:快速路大于等于40米,主干道在30—40米之间,次干道在25—40米之间,支路在12—25米之间。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1、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100...

主干道次干道宽度
1. 快速路:宽度不小于40米,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快速路通常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2. 主干路:宽度为30—40米,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主干路主要连接城市各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3. ...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范
标准规定,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宽度为3.5m,交叉口支路车道宽度为2.3到2.5米。主干道(包括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为3.75m,而高速公路的紧急停车带路肩宽度则在1.5到2.5米之间。收费站车道宽度通常为2.5米,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设置宽度超过3.5米的超宽收费车道。城市道路分为四大类:高速...

主干道宽多少米
对于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而言,各级道路宽度如下:快速路40-45米,主干道45-55米,次干道40-50米,支路15-30米。对于人口低于200万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级道路的宽度均有所差异。(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主干道主要用来联系重要...

什么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支路:又叫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米。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20-40km\/h。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