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有位教授通晓20多国语言,大家知道是谁吗?

好像是20世纪初清华的教授吧,我也是听人说过,那时就非常崇拜。

  胡志明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改名阮爱国,后为纪念将出狱机会让给自己的中国难友胡志明,更名为胡志明)出生在越南中部义安省南坛县黄稠村,一生勤于学习,通晓多国语言。其父阮生辉是个爱国的汉学家。在父亲的熏陶下,胡志明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基础。后来,他到英国和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学会了这两个国家的语言。60岁以后,他又开始学习俄语。在胡志明通晓的多国语言中,除了母语越南语外,当以法语和汉语水平最高。
  胡志明学习法语是基于爱国热情的需要。他17岁前往法国巴黎寻求救国道路。当时没有条件到正规学校学习法语,便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经过了一个刻苦磨练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和战败国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来自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胡志明在会前就以旅法越南爱国者的名义,向和会递交了一份请愿书,提出了殖民地人民的8项要求。但他的法语水平有限,只好请别人将越文翻译成法文。通过这件事,胡志明认识到,要想在法国和其他法语国家以及非洲的法属殖民地做更多事情,必须提高法语水平。在这方面,法国《工人报》主编给了他热情的帮助,鼓励他大胆给报社写稿,并告诉他开始时要写得短,甚至只写几行即可,说:“你怎样想就怎样写,然后我会帮你修改。”胡志明照此去做,每次把稿件送到报社,他都留存一份,等稿件刊登后,他便把报纸登出的文稿同原稿逐句对照,看看报社是怎么样修改的,再逐句进行纠正。就这样,他的法语水平迅速提高,直至可以为大报撰写长篇专稿。
  1923年,胡志明用法文为法国《工人生活报》撰写了著名的长文《法国殖民制度罪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谴责了法国殖民制度,成为了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此外,胡志明还有意识地把一些中国哲理翻译成法文。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广州的胡志明化名王达仁,应大会主席团的邀请,用法语在大会上发言,控诉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犯下的罪行,呼吁各被压迫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者。
  同法语相比,胡志明的汉语水平更高。谨举几例。
  胡志明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交往甚密,见面时经常是直接用汉语交谈。他还多次用中文给中国领导人写电文和便条。如1957年7月8日胡志明给毛泽东的中文电文说:“亲爱的毛主席同志:我于本月6日下午抵达北京,与中共中央政治部(注:越语中称政治局为政治部)同志们见面,今天8号上午往平壤去。敬祝您健康。志明电。”
  胡志明还善于用中文写诗。1942年8月至1944年9月,胡志明在广西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他在狱中共写下了133首中文诗,后来收在诗集《狱中日记》中。《狱中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广西监狱中犯人的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更表达了胡志明的革命意志和高尚情操。谨举其中一首:
  走路
  走路才知走路难,
  重山之外又重山,
  重山登到高峰后,
  万里舆图顾盼间。
  胡志明出狱后登上高山,面对辽阔苍天,怀念国内战友,诗情突发写下了如下诗句
  云拥重山山拥云,
  江心如镜净无尘。
  徘徊独步西峰岭,
  遥望南天忆故人。
  胡志明对中国的唐诗很有研究,经常借用其中的某些诗句,并稍加改动,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彻底破裂,中方严厉批判苏联的现代修正主义。但越南领导人则主张要努力恢复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对此中方不无想法。1962年9月,彭真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越南。代表团回国前夕,胡志明举行晚宴为代表团饯行,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越中两党、两国的关系是团结、团结、永远团结。”他特别引用了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诗句,加上自己的发挥说:“北京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行诗,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本人也荣幸地有机会当面听到过胡志明讲中文。1964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率团访问越南。我从外交部被借去为代表团当翻译。一天清晨,胡志明在越南主席府接见代表团全体成员。当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又是第一次见到胡志明,十分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但胡志明同张鼎丞交谈时几乎全是讲中文,只是略带广东语调。我记得当张鼎丞谈到中国检察部门存在的问题时,胡志明用中文说,中国存在的问题,越南都有,甚至中国没有的问题,越南也有。胡志明还回忆起20世纪30年代他在中国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一些印象。他说,当时有些中国人受英、法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崇洋媚外,甚至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外国名字。有一个人本来姓白,却要改为“怀特”(White),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胡志明还多次利用不同场合,鼓励人们学习外语。他说:“学习外语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急躁。要连续训练和实践,培养自己生动、有效地使用外语的技能。”“如果我们每天学5个单词,那么100天就能学500个单词,6个月就能学900个单词。学会了900个单词,我们便可以阅读所学的这种文字的报纸。这样,我们要掌握三四种外语的愿望并不难实现。”

参考资料:http://www.8181.net.cn/magazine/html/394/394281.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4
好像是季羡林

我听说有位教授通晓20多国语言,大家知道是谁吗?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改名阮爱国,后为纪念将出狱机会让给自己的中国难友胡志明,更名为胡志明)出生在越南中部义安省南坛县黄稠村,一生勤于学习,通晓多国语言。其父阮生辉是个爱国的汉学家。在父亲的熏陶下,胡志明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基础。后来,他到英国和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学会了这两...

古今中外一些语言天才有谁?
季羡林 季羡林老先生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曾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众所周知,季羡林年轻时在留学国外,那么他精通到时门语言呢?季老先生通英语、德语、梵文、巴利文,不仅如此,后期还学会了俄语、法文,最令人惊奇的是,他尤其精通吐火罗文,可能有些人...

历史上掌握语言最多的是谁?多少种语言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义宁客家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

国学四大导师是哪四位
“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 陈寅恪是一位历史学家,学贯中西。是公认的本世纪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师。他的专业是中古史,长年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担任教授,还曾任牛津等外国名校教授。他的所有作品都以文言写成,而且学问高深,一般知识背景的读者难以啃动。在清华国学院成立之初,...

民国怪人,辫子教授辜鸿铭有什么独特之处?
这位民国怪人辫子教授辜鸿铭,他的独特之处有许多,他的身世、他的思想、他的天赋、他的作为、他的学问都很独特。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这句话就是辜鸿铭说的,辜鸿铭出生在马来西亚,由于很多机缘巧合,辜鸿铭很小的时候就在苏格兰学习西方文化...

谁是世界上语言最多的人?
1996年,伦敦学院大学退休语言学教授迪克·哈德森(DickHudson)曾在最受语言科学家欢迎的“语言学家”网上论坛上贴出一个帖子,询问掌握语言种类最多的人是谁。后面的跟帖中,哈德森将那些通晓6种或更多语言的人称为“语言天才”。他之所以选择“6”,是因为他知道全世界会说5种语言的大有人在。他列出...

哥白尼是哪国人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36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80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是波兰人。 简介: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Nicolaus Coperni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1473年出生于波兰,通晓多国语言,了解经典文学,能够胜任翻译,做过执政...

世界上会说语言最多的人是谁?
这封伊妹儿是2003年10月发给伦敦学院大学退休语言学教授迪克·哈德森(Dick Hudson)的。 1996年,哈德森曾在最受语言科学家欢迎的“语言学家”网上论坛上贴出一个帖子,询问掌握语言种类最多的人是谁。后面的跟帖中,列出了一些通晓多种语言的名人,比如,18世纪意大利红衣主教吉乌塞普·梅佐凡提(Giuseppe Mezzofanti)能说72...

一位国学大师通晓10多国语言及藏、波斯、西夏等文字,曾用2千元买了一...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陈寅恪原攻比较语言学,通晓多种文学,为他从汉文以外搜罗史料以治史,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

世界上哪个人能流利地讲的语言最多?有多少种?
这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名誉退休的伦敦大学语言学院教授迪克·哈德森。原来,哈德森曾于1996年在最受语言科学家欢迎的“语言学家”网上论坛上贴出一个帖子,询问掌握语言种类最多的人是谁。只是在最近,N看到了这个8年前贴出来的帖子,后面的跟贴中列出了一些有名的通晓多种语言的人,例如18世纪意大利的红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