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招安的剧情简要

如题所述

  招安最终成为梁山泊队伍的主导思想经历了一个过程。

  水浒读到第三十一回的时候,招安一词才正式提出来。这个时候宋江并没有上梁山,宋江告别前去二龙山的武松,投清风寨花荣处去。临别前给武松布置了一个任务,这是宋江在整部《水浒传》中第一次给兄弟布置工作任务,的确不能够忽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呢?这话是这样说的:“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夥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这段话不是两个人依依惜别的时候随便说的应景的话语,而是宋江的肺腑之言,可谓言由心生。这段话也就是《水浒传》中“招安“思想的第一次提出。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尽忠心,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青史上留得好名。这是宋江认定的大事业,也是他招安思想的基础。他不但一开始就把这个思想就灌输给武松,同时也授意武松在自己追求“正果”的时候,也要撺掇鲁智深投降。因此从内心深处来讲,宋江喜欢结交英雄好汉,可是他从没有接受过这些所谓的英雄好汉的生存方式。对于宋江来说,好汉被逼无奈造起反来,终究不过是一种临时的权宜之计,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够放弃为朝廷尽忠的信念。即使这种回归主流生活的希望很渺茫,也要想方设法地去追求这个目标。因此,道别武松都走了,还要回头说声:“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语。”

  破华州城时宿太尉一节值得重视,是重要情节中不能够忽略的一段。在这一节里作为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宋江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也没有听取各位好汉的意见,第一次正式的向官方的人表达了梁山招安的思想:“宋江原是郓城小吏,为被官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他自己在想,也希望大家都这样想。在此之前,书中没有交代宋江和晁盖两人关于招安的看法。那么在这里宋江第一次表现得有些越位,按照平时他为人处世的滴水不露,与此有个反差,这反差说明接受招安的思想对于宋江来说是何其重要。从对待宿太尉前后的态度来看,这个时候,宋江为将来留下了后路,宋江已经着手做招安的准备了。

  在梁山好汉大聚义的时候,宋江把自己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兄弟:“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后,皆托赖众弟兄英雄扶助,立我为头。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员头领,心中甚喜。自从晁盖哥哥归天之后,但引兵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纵有被掳之人,陷於缧,或是中伤回来,且都无事。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会,端的古往今来,实为罕有。从前兵刃到处,杀害生灵,无可禳谢。我心中欲建一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一则祈保众弟兄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

  应该看到,这三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三次的宋江地位和身份都不相同,和梁山泊的关系深浅也不一样。可是这种思想的基础却始终没有变过。招安的思想是宋江提出来的,从没有上山到最后当上梁山泊主,他的这种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梁山泊队伍的主导思想。

  招安思想的形成既有梁山自身的原因,也有朝廷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忠君报国的思想,决定了招安思想最终成为梁山的主导思想。这个思想由宋江提出并推广,但决不是他一人能够能够确立这种思想的主导位置,主要还是梁山泊中众人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如果粗略地划分一下,梁山中人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在上梁山之前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另外一种就是真正的老百姓。

  第一种人受过一定的教育,这种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忠君报国;同时他们从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拥有一种现实的自我价值,从而具有比较自觉的忠君报国的想法,这种想法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很正常的也是很自然的一种想法。朱武劝史进落草,史进说:“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林冲遭遇横祸却一味忍耐,忍到极处只是因为要生活在现实中的想法;杨志心中想:“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是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礼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而武松,在整件事情上从头至尾都有着要官府按照律法来处理的想法,即使他自己犯事之后,也要投案自首。这说明武松从骨子里始终是想活在主流的生活当中,而没有与官府对着干的念头;宋江、卢俊义等人更是多次都走投无路,但多次都没有痛下决心上了梁山,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上了梁山。这其实就是招安思想的核心精神。

  第二种人属于低下阶层的人群,受到官府的欺凌和压榨。生于乱世、生活潦倒、境遇惨淡,他们起来反抗。但是因为他们思想和历史的局限却决定了他们的反抗始终是有限的,那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在他们的思想中,皇帝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他们没错,即使有错也只是暂时受了奸臣的蒙蔽。而每个和他们有真实接触的官府中的官吏却在实实在在地对老百姓实施着压迫,实实在在的干着腐败和祸乱纲纪的勾当。因此他们的反抗矛头不是指向造成这一切的根子――皇帝和制度身上,而是指向了造成这一切的现象上――贪官和污吏。阮小五唱过“打愈一生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酷吏赃官都杀尽”和“忠心报答赵官家”两种原本是矛盾的思想却真实的存在与他们每个人的身上。

  尽管在正式提到招安的时候,各位好汉都有程度不同的反对和意见,可是骨子里面的忠君思想最终让他们接受了招安。在泰州李逵一反杀人的常态而假扮了一次县官,而且审了一起假案,其实正是梁山各位的心理反应。由于这两种人自身思想基础的缘故,给招安思想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在梁山好汉自身原因之外,也有官府的原因。因为对宋江力量不断扩大的束手无策,使得最高统治者不得不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这种妥协促使招安思想迅速占到主导地位,并快速的实施了招安的行动。从一开始黄安带领一千人马对梁山第一次进攻的失利,到呼延灼、关胜、董平的被擒,直至两败童贯,三败高俅,这一切都使统治者感到惶惶不安却又无计可施。最终御史大夫崔靖提出招安的想法:“臣闻梁山泊上立一面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术。民心既服,不可加兵。即目辽兵犯境,各处军马遮掩不及,若要起兵征伐,深为不便。以臣愚意,此等山间亡命之徒,皆犯官刑,无路可避,遂乃啸聚山林,恣为不道。若降一封丹诏,光禄寺颁给御酒珍羞,差一员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抚谕,招安来降,假此以敌辽兵,公私两便。伏乞陛下圣鉴。”这其实就是朝廷的真实想法,打是打不过,便找出了一些借口,既然是忠义的一支队伍,写的又是替天行道的招牌,而且民心所向,这支队伍就有了招安的理由;同时辽兵犯境,边防吃紧,刚好梁山一帮人可以用来抵御辽兵的侵略。招安政策就这样被皇帝通过了几经周折最后圆满招安。从朝廷的角度说,招安的阴影从一开始也埋伏下了。

  招安,招安,到了真正的招安,让人有不忍卒读的感觉。

  宋江的一番话算是对梁山历史的总结,也是正式的梁山解散的宣言:“众弟兄在此,自从王伦开创山寨以来,次后晁天王上山建业,如此兴旺。我自江州得众兄弟相救到此,推我为尊,已经数载。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与国家出力。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於库中公用,其余所得之资,并从均分。我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数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 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什么重见“天日之面”?原本扬眉吐气的快活,便成了仰人鼻息的恭敬,却成了重见天日之面!众好汉没有反应,想来众好汉此时此刻还会有什么反应?

  招安的场面倒是排场,可是排场的背后就是隐隐杀气。枢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现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陛下可将宋江等所部军马,原是京师有被陷之将,仍还本处,外路军兵,各归原所。其余人众,分作五路,山东,河北,分调开去,此为上策。”这是朝廷必然的想法和思路,人招安了可是心不一定招安了,朝廷的戒备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梁山众人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了。“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们只得再回梁山泊去。”这也是梁山好汉遇到冷遇后必然的想法,想着如果这帮好汉重新回到梁山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是宋江急忙止住,并用忠言恳求来使。之后到了枢密使童贯给皇帝奏道:“这厮们虽降,其心不改,终贻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传旨,赚入京城,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然后分散他的军马,以绝国家之患。”这一段让人读来出一身冷汗,让我想起梁山大聚义时候卢俊义那个血淋淋的梦。

  读水浒,总是这样理性和感性不相容,总是这样既理解有矛盾,总是这样情绪激昂又仰天长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8
招安最终成为梁山泊队伍的主导思想经历了一个过程。
水浒读到第三十一回的时候,招安一词才正式提出来。这个时候宋江并没有上梁山,宋江告别前去二龙山的武松,投清风寨花荣处去。临别前给武松布置了一个任务,这是宋江在整部《水浒传》中第一次给兄弟布置工作任务,的确不能够忽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呢?这话是这样说的:“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夥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后相见。”这段话不是两个人依依惜别的时候随便说的应景的话语,而是宋江的肺腑之言,可谓言由心生。这段话也就是《水浒传》中“招安“思想的第一次提出。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尽忠心,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青史上留得好名。这是宋江认定的大事业,也是他招安思想的基础。他不但一开始就把这个思想就灌输给武松,同时也授意武松在自己追求“正果”的时候,也要撺掇鲁智深投降。因此从内心深处来讲,宋江喜欢结交英雄好汉,可是他从没有接受过这些所谓的英雄好汉的生存方式。对于宋江来说,好汉被逼无奈造起反来,终究不过是一种临时的权宜之计,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够放弃为朝廷尽忠的信念。即使这种回归主流生活的希望很渺茫,也要想方设法地去追求这个目标。因此,道别武松都走了,还要回头说声:“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语。”
破华州城时宿太尉一节值得重视,是重要情节中不能够忽略的一段。在这一节里作为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宋江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也没有听取各位好汉的意见,第一次正式的向官方的人表达了梁山招安的思想:“宋江原是郓城小吏,为被官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他自己在想,也希望大家都这样想。在此之前,书中没有交代宋江和晁盖两人关于招安的看法。那么在这里宋江第一次表现得有些越位,按照平时他为人处世的滴水不露,与此有个反差,这反差说明接受招安的思想对于宋江来说是何其重要。从对待宿太尉前后的态度来看,这个时候,宋江为将来留下了后路,宋江已经着手做招安的准备了。
在梁山好汉大聚义的时候,宋江把自己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兄弟:“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后,皆托赖众弟兄英雄扶助,立我为头。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员头领,心中甚喜。自从晁盖哥哥归天之后,但引兵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纵有被掳之人,陷於缧,或是中伤回来,且都无事。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会,端的古往今来,实为罕有。从前兵刃到处,杀害生灵,无可禳谢。我心中欲建一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一则祈保众弟兄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
应该看到,这三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三次的宋江地位和身份都不相同,和梁山泊的关系深浅也不一样。可是这种思想的基础却始终没有变过。招安的思想是宋江提出来的,从没有上山到最后当上梁山泊主,他的这种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梁山泊队伍的主导思想。
招安思想的形成既有梁山自身的原因,也有朝廷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忠君报国的思想,决定了招安思想最终成为梁山的主导思想。这个思想由宋江提出并推广,但决不是他一人能够能够确立这种思想的主导位置,主要还是梁山泊中众人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如果粗略地划分一下,梁山中人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在上梁山之前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另外一种就是真正的老百姓。
第一种人受过一定的教育,这种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忠君报国;同时他们从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拥有一种现实的自我价值,从而具有比较自觉的忠君报国的想法,这种想法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很正常的也是很自然的一种想法。朱武劝史进落草,史进说:“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林冲遭遇横祸却一味忍耐,忍到极处只是因为要生活在现实中的想法;杨志心中想:“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是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礼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而武松,在整件事情上从头至尾都有着要官府按照律法来处理的想法,即使他自己犯事之后,也要投案自首。这说明武松从骨子里始终是想活在主流的生活当中,而没有与官府对着干的念头;宋江、卢俊义等人更是多次都走投无路,但多次都没有痛下决心上了梁山,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上了梁山。这其实就是招安思想的核心精神。
第二种人属于低下阶层的人群,受到官府的欺凌和压榨。生于乱世、生活潦倒、境遇惨淡,他们起来反抗。但是因为他们思想和历史的局限却决定了他们的反抗始终是有限的,那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在他们的思想中,皇帝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他们没错,即使有错也只是暂时受了奸臣的蒙蔽。而每个和他们有真实接触的官府中的官吏却在实实在在地对老百姓实施着压迫,实实在在的干着腐败和祸乱纲纪的勾当。因此他们的反抗矛头不是指向造成这一切的根子――皇帝和制度身上,而是指向了造成这一切的现象上――贪官和污吏。阮小五唱过“打愈一生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酷吏赃官都杀尽”和“忠心报答赵官家”两种原本是矛盾的思想却真实的存在与他们每个人的身上。
尽管在正式提到招安的时候,各位好汉都有程度不同的反对和意见,可是骨子里面的忠君思想最终让他们接受了招安。在泰州李逵一反杀人的常态而假扮了一次县官,而且审了一起假案,其实正是梁山各位的心理反应。由于这两种人自身思想基础的缘故,给招安思想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在梁山好汉自身原因之外,也有官府的原因。因为对宋江力量不断扩大的束手无策,使得最高统治者不得不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这种妥协促使招安思想迅速占到主导地位,并快速的实施了招安的行动。从一开始黄安带领一千人马对梁山第一次进攻的失利,到呼延灼、关胜、董平的被擒,直至两败童贯,三败高俅,这一切都使统治者感到惶惶不安却又无计可施。最终御史大夫崔靖提出招安的想法:“臣闻梁山泊上立一面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术。民心既服,不可加兵。即目辽兵犯境,各处军马遮掩不及,若要起兵征伐,深为不便。以臣愚意,此等山间亡命之徒,皆犯官刑,无路可避,遂乃啸聚山林,恣为不道。若降一封丹诏,光禄寺颁给御酒珍羞,差一员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抚谕,招安来降,假此以敌辽兵,公私两便。伏乞陛下圣鉴。”这其实就是朝廷的真实想法,打是打不过,便找出了一些借口,既然是忠义的一支队伍,写的又是替天行道的招牌,而且民心所向,这支队伍就有了招安的理由;同时辽兵犯境,边防吃紧,刚好梁山一帮人可以用来抵御辽兵的侵略。招安政策就这样被皇帝通过了几经周折最后圆满招安。从朝廷的角度说,招安的阴影从一开始也埋伏下了。
招安,招安,到了真正的招安,让人有不忍卒读的感觉。
宋江的一番话算是对梁山历史的总结,也是正式的梁山解散的宣言:“众弟兄在此,自从王伦开创山寨以来,次后晁天王上山建业,如此兴旺。我自江州得众兄弟相救到此,推我为尊,已经数载。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与国家出力。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於库中公用,其余所得之资,并从均分。我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数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 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什么重见“天日之面”?原本扬眉吐气的快活,便成了仰人鼻息的恭敬,却成了重见天日之面!众好汉没有反应,想来众好汉此时此刻还会有什么反应?
招安的场面倒是排场,可是排场的背后就是隐隐杀气。枢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现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陛下可将宋江等所部军马,原是京师有被陷之将,仍还本处,外路军兵,各归原所。其余人众,分作五路,山东,河北,分调开去,此为上策。”这是朝廷必然的想法和思路,人招安了可是心不一定招安了,朝廷的戒备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梁山众人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了。“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们只得再回梁山泊去。”这也是梁山好汉遇到冷遇后必然的想法,想着如果这帮好汉重新回到梁山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是宋江急忙止住,并用忠言恳求来使。之后到了枢密使童贯给皇帝奏道:“这厮们虽降,其心不改,终贻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传旨,赚入京城,将此一百八人,尽数剿除,然后分散他的军马,以绝国家之患。”这一段让人读来出一身冷汗,让我想起梁山大聚义时候卢俊义那个血淋淋的梦。
读水浒,总是这样理性和感性不相容,总是这样既理解有矛盾,总是这样情绪激昂又仰天长叹!
第2个回答  2006-01-02
话说梁山英雄在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日渐兴旺,觉得应该为国家做点贡献,所以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日,高俅带着诏书前来正式下诏。
“诸位好汉,我是奉皇上之命,万里迢迢来到水泊梁山,请大家一点掌声鼓励!谢谢。这里是一份我,哦不,朝廷起草的招安文书,梁山众好汉接旨。奉天成运,皇帝招曰,梁山108将乃国家之栋梁,无奈朝廷僧多粥少,提供不起那么多俸禄,遂决定择优录取。下面我公布录取条件。身高不足1.65者不取。”
矮脚虎王英心里暗暗着急:我现在1.64,就差那么一点,看来得弄两盒高尔来吃。
“和尚不取。”
鲁智深脸色一沉:分明是针对洒家嘛!
“女性不取。”
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以及一丈青扈三娘举起了横幅:反对性别歧视!
“脸上有刺青的不取。”
林冲摸了摸脸:还不是你这个王八蛋害的。九纹龙史进暗自窃笑:幸亏我是纹身。他装模作样地安慰林冲:“兄弟,做官没什么好,以后帮哥哥做事!”
“身上有纹身的不取。”
“算我刚才的话没说。”史进脸色铁青。
“身体有病的不取。”
病大虫薛永,病关索杨雄和病尉迟孙立握紧了拳头。
“长的太丑的不取。”
没面目焦挺和丑郡马宣赞已经围住神医安道全询问起做整容手术的价格。
“非汉人不取。”
双鞭呼延灼在不经意间抽出了他的鞭子。
“打死过国家保护动物,特别是老虎的不取。”
武松和打虎将李忠在角落里盘算着怎么另立山头。
“看病的医生不取。”
神医安道全光宗耀祖的美梦泡汤了。
“靠嘴巴吃饭的不取。”
“我抗议,”铁叫子乐和说话了,“你也不是靠耍嘴皮子的!”
高俅看了一眼宋江,宋江站了起来:“肃静!下诏时大声喧哗是违法的,谁再这样小心我不客气!请高太尉继续。”
“偷过东西的不取。”
鼓上瘙时迁后悔没有去高俅家大偷一次。
“看相算命的不取。”
军师吴用和神机朱武掐指计算起高俅的死期来。
“胡子太多的不取。”
美髯公朱仝有些心疼他的胡子了:老婆诚可贵,胡子价更高;若为做官故,两者皆可抛。
“娘娘腔的不取。”
霍闪婆王定六拿出手巾擦起了眼泪:高太尉,我恨死你了。
“种菜的不取。”
菜园子张清抄起一把锄头,就想往高俅头上砸,幸亏宋江的弟弟担任保安的铁扇子宋清拦住了他。
“……”
“……”
诏书念了将近1个时辰,梁山好汉除了宋江和宋清外都不符合条件。只见高俅清了清嗓子,“最后一个条件,姓宋的不取!卿此。”
宋江的脸色一下子有晴转多云再转阴,大吼一声:“兄弟们,还等什么!扁!”
第3个回答  2021-04-15
武松反对招安是自相矛盾。当初在孔家庄,武松遇到宋江,宋江邀请武松同去清风寨,而武松决意投奔二龙山。他是这样婉拒宋江的好意的:“……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住,路上被人设疑。便是跟着哥哥去,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奔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可见,武松早就有期盼招安的心思。

李逵反对招安,符合他的性格和一贯行事风格不假。但是,第二天,他就把自己反对招安的言论当作醉话给否了:“我梦里也不敢骂他(按指宋江)。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罢。”并且在众兄弟引领下,“去堂上见宋江请罪”。很容易就接受了招安之事。宋江的喝斥:“我手下许多人马,都似你这般无礼,不乱了法度!且看众兄弟之面,寄下你项上一刀。再犯,必不轻恕!”一骂,一恕,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怎么看,都像预先安排的双簧戏,目的是让其他将领不好站出来反对招安。须知,江湖上素享“及时雨”美名的宋江,武松和李逵是他笼络功课做得最足的两位。

鲁智深不像武松、李逵,跟宋江有特别的交往。但对于鲁智深那一番反对招安的话,宋江的“……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日出,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竭力施功,有何不美”云云,实在是没有新意,显得苍白无力。许多好汉心中其实并不服气。“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第4个回答  2021-04-15
话说梁山英雄在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日渐兴旺,觉得应该为国家做点贡献,所以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日,高俅带着诏书前来正式下诏。
“诸位好汉,我是奉皇上之命,万里迢迢来到水泊梁山,请大家一点掌声鼓励!谢谢。这里是一份我,哦不,朝廷起草的招安文书,梁山众好汉接旨。奉天成运,皇帝招曰,梁山108将乃国家之栋梁,无奈朝廷僧多粥少,提供不起那么多俸禄,遂决定择优录取。下面我公布录取条件。身高不足1.65者不取。”
矮脚虎王英心里暗暗着急:我现在1.64,就差那么一点,看来得弄两盒高尔来吃。
“和尚不取。”
鲁智深脸色一沉:分明是针对洒家嘛!
“女性不取。”
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以及一丈青扈三娘举起了横幅:反对性别歧视!
“脸上有刺青的不取。”
林冲摸了摸脸:还不是你这个王八蛋害的。九纹龙史进暗自窃笑:幸亏我是纹身。他装模作样地安慰林冲:“兄弟,做官没什么好,以后帮哥哥做事!”
“身上有纹身的不取。”
“算我刚才的话没说。”史进脸色铁青。
“身体有病的不取。”
病大虫薛永,病关索杨雄和病尉迟孙立握紧了拳头。
“长的太丑的不取。”
没面目焦挺和丑郡马宣赞已经围住神医安道全询问起做整容手术的价格。
“非汉人不取。”
双鞭呼延灼在不经意间抽出了他的鞭子。
“打死过国家保护动物,特别是老虎的不取。”
武松和打虎将李忠在角落里盘算着怎么另立山头。
“看病的医生不取。”
神医安道全光宗耀祖的美梦泡汤了。
“靠嘴巴吃饭的不取。”
“我抗议,”铁叫子乐和说话了,“你也不是靠耍嘴皮子的!”
高俅看了一眼宋江,宋江站了起来:“肃静!下诏时大声喧哗是违法的,谁再这样小心我不客气!请高太尉继续。”
“偷过东西的不取。”
鼓上瘙时迁后悔没有去高俅家大偷一次。
“看相算命的不取。”
军师吴用和神机朱武掐指计算起高俅的死期来。
“胡子太多的不取。”
美髯公朱仝有些心疼他的胡子了:老婆诚可贵,胡子价更高;若为做官故,两者皆可抛。
“娘娘腔的不取。”
霍闪婆王定六拿出手巾

水浒传招安概括
张顺活捉了高俅。宋江一心要招安,被高俅婉言所迷惑,答应了招安。兄弟们都想反,吴用上上下下也都说了,只碍着宋江一个。招安之后,梁山泊好汉们反而闲的没事。后来打听到南方方腊反了,宋江主动找到天子要求征方腊,从此,好汉们的人生巅峰走了下坡路。

梁山全伙受招安的概括
高球兵进梁山,三战三败,自己也灰头土脸地成为了俘虏,又在忠义堂被燕青摔了个面朝天,他那混浊的头脑终于清醒了。终于迫于形势,夸下海口,一定要招安。 高球走后,宋江众头齐聚一堂,他们深知高球是个无赖小人,做事不可靠。宋江也担心跟随高球回京的乐和二人的安全。于是派燕青前去救出萧让、乐...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是什么
1、话说梁山英雄在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日渐兴旺,觉得应该为国家做点贡献,所以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日,高俅带着诏书前来正式下诏。2、“诸位好汉,我是奉皇上之命,万里迢迢来到水泊梁山,请大家一点掌声鼓励!谢谢。这里是一份我,哦不,朝廷起草的招安文书,梁山众好汉接旨。奉天成运,皇帝招曰,...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概括 水浒传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概括
1、天子临朝,大骂童贯、高俅,夸奖宋江。宿元景来到济州招安。宋江等众头领迎接宿元景上山,饮酒作乐相庆。梁山泊买市十日,宋江要起送各家老小还乡,吴用劝阻,让招安事成再送不迟。2、宋江率领众多人马,经济州到东京,红旗上写“顺天”、“护国”等字样。宋江等接受天子检阅。皇上于文德殿接见众义士。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
1、话说梁山英雄在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日渐兴旺,觉得应该为国家做点贡献,所以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日,高俅带着诏书前来正式下诏。2、“诸位好汉,我是奉皇上之命,万里迢迢来到水泊梁山,请大家一点掌声鼓励!谢谢。这里是一份我,哦不,朝廷起草的招安文书,梁山众好汉接旨。奉天成运,皇帝招曰,...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概括50
《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天子临朝,大骂童贯、高俅,夸奖宋江。宿元景来到济州招安。宋江等众头领迎接宿元景上山,饮酒作乐相庆。梁山泊买市十日,宋江要起送各家老小还乡,吴用劝阻,让招安事成再送不迟。宋江率领众多人马,经济州到东京,红旗上写“顺天”、“护国...

"宋江招安"是什么故事?
徽宗斥责童贯妒贤忌能,欺上瞒下,坏了国家大事,命宿元景奉诏招抚梁山军马。宿太尉带着宋皇的诏书到济州招安梁山人马,宋江派吴用等人前往济州参见迎接宿太尉上山。萧让宣读诏文,众头领依次饮御酒谢恩。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招安,然后买市十日,分发物资,遣散人员,整顿军士,准备朝京面圣接受...

求《水浒传》第八十二回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梗概
天子临朝,大骂童贯、高俅,夸奖宋江。宿元景来到济州招安。宋江等众头领迎接宿元景上山,饮酒作乐相庆。梁山泊买市十日,宋江要起送各家老小还乡,吴用劝阻,让招安事成再送不迟。宋江率领众多人马,经济州到东京,红旗上写“顺天”、“护国”等字样。宋江等接受天子检阅。皇上于文德殿接见众义士。又有人...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是什么
老婆诚可贵,胡子价更高;若为做官故,两者皆可抛。31、“娘娘腔的不取。”32、霍闪婆王定六拿出手巾。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是什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 水浒传招安情节概括是什么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水浒》中第一次招安的经过
《水浒传》朝廷第一次派人前往水泊梁山招安发生在《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一回书中。宋江每日在忠义堂上聚众相会,商议军情。早有细作人报知此事,未见真实,心中甚喜。当日有一人同济州报信的,直到忠义堂上,说道:“朝廷今差一个太尉陈宗善,赍到十瓶御酒,赦罪招安丹诏一道,已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