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与顾章书 阅读答案

如题所述

答谢中书书

一、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 》,作者 : ,字: ,号: ,丹阳秣陵人, ( 朝代 )人。著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答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 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南朝梁;陶隐居集
二、字词句积累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四时jù备( ) 夕日欲颓( )
沉鳞jìng跃 (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答案:俱 tuí 竞 yù】
(二)、重点字词解释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
3、晓雾将歇( ) 4、夕日欲颓( )
5、沉鳞竞跃( )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答案:1、交相辉映2、四季3、消散4、坠落5、潜游在水中的鱼6、参与,这里指欣赏。】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1、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2、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3、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
(四)、一词多义
1、欲:夕日欲颓(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中庭(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3.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自康乐以来

4.将:晓雾将歇

其马将胡马而归《塞翁失马》

5.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6.时:四时俱备

学而时习之《论语》

7.日:夕日欲颓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8.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天山共色

9.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答案:1、将要;欲望;想要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一起;同“欤”,吗;给;通“举”,推荐,选拔;3.如果;假设连词从,介词4.将要;带领。5.判断动词;此,代词6.季节,名词;时常,按时,副词。7.太阳;天8.都,一样。9.奇妙,形容词;对…感到惊奇,意动用法】

(五)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六)、古今异义词

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七)、理解性默写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3、文中的静景是: ,文中的动景是:
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答案: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静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六、内容及写法理解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动静结合的手法;优美凝练的笔触,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以及对俗世的鄙弃情怀。

二、课后题提示:

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答谢中书书》一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的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借谢灵运寄情山水来寄托对黑暗现实、世俗社会的批判与不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主要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以及虽遭贬依然豁达的胸襟。

考点:

一、重点实词的理解

古来共谈——赞美、赞叹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四时:四季;备:有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竟跃——沉鳞:潜游在水里的鱼;竟:争相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人间;仙都:天堂

自康乐以来——谢灵运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奇者:美妙的山水景色

二、各类语言现象

(一)、一词多义

(解题策略: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掌握一些典型的、常见的多义词,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推求某个词的具体含义。)
1、欲:夕日欲颓(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中庭(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3.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自康乐以来

4.将:晓雾将歇

其马将胡马而归《塞翁失马》

5.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6.时:四时俱备

学而时习之《论语》

【答案:1、将要;欲望;想要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一起;同“欤”,吗;给;通“举”,推荐,选拔;3.如果;假设连词从,介词4.将要;带领。5.判断动词;此,代词6.季节,名词;时常,按时,副词】

(二)同义词

【答题策略】

文言文中有一大批基本词汇古今意义相同,这些词是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基础,只要结合现代常用的词语学习,考试时自然会轻松自如应对。

1.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川流不息( )

2.见:清流见底

不见曦月

(三)词类活用:

【答题策略】

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变成别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是否活用,要根据句中词语所在位置,既要与其他词的意义关系来区分,又要根据这个词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来辨别。

夕日欲颓: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四)古今异义词

【答题策略】

文言文中有一大批基本词汇古今意义相同,但也有些词语随着时代的变迁,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古今异义词,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1)词义范围变小。如“国”,古代指“国家或京城”,今义只指“国家”。

(2)词义范围变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指“所有的江河”。

(3)词义转移。如“走”,古义中大都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一般指“行走”。

(4)褒贬色彩的转换。如“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指“不当面的批评”,是个中性词,而现在多用作“诽谤”“中伤”义,是贬义词。

(5)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双音词极少,而现代汉语中以双音词为主。如“卑鄙”是两个单音词,“卑”是出身底微,“鄙”是见识简陋。为现代汉语中“卑鄙”是一个词,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五)借代修辞

沉鳞竟跃:沉鳞——潜游在水里的鱼。

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

三、 重点句子翻译

【解题策略】

试卷中文言题有两句是对选文的句子的翻译释,虽然来自原文,要想得满分也不容易,过去对译文的要求有三个字:信(准)、达(通)、雅(美),而在初中考试卷中能做到前两个字就可以了,特别是“信”。

所谓的“信”,我们称之为直译,所谓的“达”就是意译,考生拿到译文后,首先想到的是直译,就是使每个词对号入座,如果对号入座后译句实在不通,这时才可以采取一下意译,目的就是遵守约定的语言习惯,但无论如何,一个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否则,考生就会失分。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评卷人在评卷时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果被定为得分点的词译释错误,那么译文肯定会被扣分,所以,一个句子中,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要翻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失分。

那么什么词能被列为得分点呢?我认为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词一定是一个比较难的词(也包括活用现象);第二,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出题人认为如果考生能把这些词译准,那么译整个句子就不会有大问题。另外,得分点还有设在特殊句式上的(过去也曾考过),这些特殊句式都要译成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否则也要被扣分。

翻译句子是应注意关键字、名句,应注意准确、流畅、完整,应注意体现重点词含义。

据此,我们将译句的考点设为以下几个:重点写景句、重点抒情句、重点修辞句、实词翻译点较多的重点句、省略句五大类。

例题: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6.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7.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四、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理解:

【解题策略】根据文章内容灵活把握。

【解题策略】

还有少部分的运用题(拓展、迁移)。这部分考查内容是新课程呈现给我们的一个亮点,它的特点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极富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语文课要求相当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运用,这块内容正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运用的最好体现。解答这类题,应根据文章内容及写法灵活把握,答题时一定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怕答错。

(一)、文章结构:总分总

(二)、语言特点:对偶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议论相结合

(四)、写景角度:色彩配合 晨昏变化 动静相衬

(五)、思想意义:

1.引用谢灵运的作用: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在朝不得志,曾外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作者引谢灵运很明显是借此说明自己崇尚林泉高士,以谢灵运为知音,是孤高雅致之人,而且含蓄表达了对黑暗现实、世俗社会的批判与不满。

2.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以及对俗世的鄙弃情怀。

配 套 练 习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一)课内阅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粗的词语:(2分)

①晓雾将歇。 ②夕日欲颓。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 B.晓雾将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天山共色 D.清流见底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3、翻译句子:(2分)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句意:实在是人间天堂,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4.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景?共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什么方法,描绘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1、①歇,消散。②颓,坠落。2、D 3、①句意:清晨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②句意:实在是人间天堂,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4、(抓住“美”字写景。共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这些景物。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通过仰视俯视写出了山高水净,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这些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一)课内阅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解释加粗的词语:(2分)

解词的考点:一般考查有语法现象的词;书下有重点注释的词;在句子翻译中起着如果这个词译错了整个句子就会错的重要作用的词。

①晓雾将歇。(歇,消散。)

(出题原因: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把握情况。歇,古义:消散。;今义: )

②夕日欲颓。(颓,坠落。)

(出题原因:考查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答题方法:应以书中注释为主1、做这类题,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2、如果词回原句还不能断定解释得对错,那么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对错。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3、我们还可以通过语法关系来判断,比如,这个词处于动词位置,而题中译出来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解释就很可能是错误的。)

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D )

解词的考点:一般考查有语法现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古今同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这种类型的词。

A.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 B.晓雾将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天山共色 D.清流见底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出题原因:考查同学们对一词多义的把握情况。A(季节;时候)B(将要;带领) C(同样;一样) D(看见) )

(答题方法:首先要判断涉及到的词,要考查的属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古今同义词、词类活用、有特殊引申义、通假字中的哪种类型,然后再根据要考查的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情况作出准确,全面地翻译,然后从翻译中对比异同。)

3.翻译句子:(2分)

译句的考点: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写景句、重点抒情句、重点修辞句、实词翻译点较多的重点句、省略句六大类。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句意:清晨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出题原因:这句写的是特定时段的生物活动,是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写的的动景。不仅有颓这个词类活用现象,还有书下重点的实词意思,从而考查同学们对书重点实词的把握情况。)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句意:实在是人间天堂,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出题原因:这句是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是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是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答题方法:评卷人在评卷时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果被定为得分点的词译释错误,那么译文肯定会被扣分,所以,一个句子中,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要翻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失分。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是1、比较难的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古今同义词、词类活用、有特殊引申义、通假字等现象,还有特殊句式);2、,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译错整个句子就会有大问题。所以翻译句子时应看清要考的句子中是否有语法现象。2、书下注解中是否有特别注释的然后使每个词对号入座,如果对号入座后译句实在不通,这时可以遵守约定的语言习惯调整语序,但无论如何,一个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否则,考生就会失分。)

4.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景?共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什么方法,描绘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抓住“美”字写景。共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这些景物。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通过仰视俯视写出了山高水净,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这些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运用题(拓展、迁移)考点:这部分考查内容是新课程呈现给我们的一个亮点,我们语文课要求相当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运用,这块内容正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运用的最好体现。它的特点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极富生命力的东西。

(出题原因:这是一篇通过写景抒情的山水小品文,文章仅通过68字,却运用了俯视仰视远近动静等很多方面,描绘出了一个意境优美的山川美丽景色,通过此题考查同学们对此文写法的把握情况,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答题方法:我们语文课解答这类题,应根据文章内容、主旨、及写法灵活把握,答题时一定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怕答错。)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加粗的词。(2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有时见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横柯上蔽 ;负势竞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什么?【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 交辉:交相辉映;戾:至。2.B3.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每小题2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评分标准:2分。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加粗的词。(2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
2、下面各组中加粗词的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横柯上蔽 ;负势竞上 D、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 交辉:交相辉映 宠:荣耀2. B 3(1)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2)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4.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迁客骚人在天气晴朗时产生的高兴之情。 )

与顾章书
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5
吴均(469——520),又作吴珺,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吴均是梁武帝萧衍建立的梁国,达摩祖师来过的梁国,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编辑的《昭明文选》,影响一千年,《金刚经》三十二品之分,也是他的杰作。生活在文华锦绣的朝代,有才能的人会得到重用。吴均因文采出众,被柳恽推荐给临川靖惠王,王子又把他推荐给老爸。梁武帝召之进京,吴均做赋一篇,就让精通文学,与文坛名家有交的梁武帝赞赏不已,命他任著作郎。吴均私自编著了《齐春秋》,是齐国史书,梁武帝灭齐而建国。梁武帝知道后很不高兴,个人是不允许私撰国史的。梁武帝下令让吴均革职,不久又起用他,毕竟爱才,让他撰写《通史》。后来,吴均退隐家乡梅溪石门,给朋友顾章写了这封信“与顾章书”。
编辑本段
原文

  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⑸日;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⑺;蝉吟鹤唳⑻,水响猿啼⑼,英英⑽相杂,绵绵成韵⑾。既素重幽居⑿,遂葺宇其上⒀。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⒁。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⒂。仁智之乐⒃,岂徒语⒄哉!
编辑本段
译文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响,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子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佳山秀水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哪里是随便说说呀!
编辑本段
中心

  表达了作者不追慕名利,愿回归自然,崇尚淡泊宁静的生活。作者选择石门山隐居的原因为“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编辑本段
注释

  ⑴去月:上月。 谢病:告病,即因病辞官。谢:告。仆:自己的简称
  ⑵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 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森:众多的样子。 壁:险峻的山崖。 霞:早晚的彩云。
  ⑸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 限:阻,这里指遮断。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
  ⑺蓄:包含。翠:绿水。
  ⑻唳:(鹤)鸣叫。
  ⑼啼:(猿)鸣叫。
  ⑽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⑾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 韵:和声。
  ⑿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幽居:隐居。素:向来,一向。
  ⒀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 葺,修建。 宇:房子。
  ⒁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富:多,充裕。 偏:特别。饶:丰富。 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
  ⒂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资:出产的东西,提供。 所资:所需的东西。斯:这。办,具备。
  ⒃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喜爱。
编辑本段
感悟

  这篇文言文很短简,仅83个字。就把石门山清幽秀美的风景,如诗如画般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语言的简洁精美,清新淡雅,值得仔细品味。体现作者乐山乐水的文人之气及隐居避世的高洁志趣、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编辑本段
赏析

  作者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托病辞官后归隐的志趣,全文可分为二层。
  第一层是第一句。作者以叙事开篇,交代了自己上个月归隐一事。为什么要归隐呢?作者没有明说,但“谢病”和“觅”已清楚地表明他是托病辞官,是自寻归隐的。由此可见他对官场的厌恶,对政治的失望,这为下文作者尽态极妍地描写景物蓄势和张本。
  第二层从第二句开始一直到最后。这一层主要描绘石门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归隐后自得其乐的情趣。作者先交代了石门山的位置,接下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而写出石门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点:阴森森的峭壁直立天空,连接红霞;孤零零的山峰高高耸立,遮挡太阳;幽邃的山洞里掩藏着白云;深深的溪谷旁青草丛生,绿树纷披。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赋予石门山以生命活力,启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同时,作者还绘声绘色,把山中描写成一个音乐的世界:溪流的淙淙声,鸣蝉的吟唱声,云鹤的叫唳声,猿猴的哀啼声,交织在一起,“英英相杂,绵绵成韵”,组成了优美的山林交响曲。作者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似热闹,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高无人的幽静,这个地方,对于“素重幽居”的作者来说,自然是一个好去处,因而他“葺宇其上”。可见,作者选择这里幽居的理由是,高山的幽静契合了他想避开喧嚣浮繁尘世生活的淡泊宁静的心境,而漫山的菊花,遍地的竹实,不仅增添了这份幽静,而且,通过夸张地描绘这些芳洁美好的自然物,来美化诗人自己的品格,构成崇高完美、超然出俗的典型形象。“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用“仁智者”自比,不言而喻。总之,这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归隐”的思想。这是意脉,围绕这意脉,作者濡笔山林。而山林是作者隐居的生活环境,作者描写它,赞美它,正是表达了他摆脱了官场的羁绊所获得自由的满足和隐居的乐趣。意境鲜明,情趣盎然。
  从表达方式看,文章先叙述,再写景,在写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后抒情,自由灵活。从描写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修辞手法来看,有排比,有对偶,有拟人,手法多样。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精炼,极有表现力。如“争”字给人一种向上的气势,“限”字显示阻挡的威力,“办”字流露出心理上的满足。这些字都可以以一当十,足见作者遣词的功底非常深厚。
编辑本段
*注意

  《初中文言文精解精炼(八年级下册)》(浙江古籍出版社)P7从下至上数的第八行中,“幸富菊花,偏饶竹实”打成了“幸富菊花,遍饶竹实”,要注意。
第2个回答  2013-02-28
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顾章书》比较阅读答案
11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 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12.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

答谢中书书 与顾章书 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一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的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借谢灵运寄情山水来寄托对黑暗现实、世俗社会的批判与不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则主要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以及虽遭贬依然豁达的胸襟。考点:一、重点实词的理解古来共谈——赞美、赞叹五色交辉——交相辉映四时俱备——四时:四季;备:有晓雾将...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精品8篇)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

找出《答谢中书书》静景和动静 《与顾章书》静景和动静
《答谢中书书》静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顾章书》静景: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动景: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答谢中书书》《与顾章书》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谢中书书》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及作者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答谢中书书》 表达了作者不追慕名利,愿回归自然,崇尚淡泊宁静的生活

与顾章书和答谢中书书表现出什么样的共同处世的态度
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 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 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 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答谢中书书》与《与顾章书》写景的方法用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方法,从视觉听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并且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山川自然的美好,寄托了作者强烈的热爱之情。

答谢中书书与顾章书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在表达情感方面有哪些相似...
统计学给出的答案是第一个,千篇一律只会被淹没,只有塑造个性,与众不同才能够脱颖而出。因此想要摆脱单身,不如由内而外,尤其是外在,好好地装饰一番,凸显出自我的性格。主动出击:渔夫从来不会因为害怕捉不到鱼,而不出海;守株待兔永远不会有任何的结果,飞着的鸟儿总会有所收获;...

答谢中书书与与顾章书的写景方法有什么相同.其作用是什么?
从表达方式看,文章先叙述,再写景,在写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后抒情,自由灵活.从描写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修辞手法来看,有排比,有对偶,有拟人,手法多样.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精炼,极有表现力.如“争”字给人一种向上的气势,“限”字显示阻挡的威力,“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