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名人轶事,有趣的

名人面对窘迫时的事迹,好笑的

有一次,孔子他们被两个小国家围困,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较为富裕的子贡拿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很少的一点米,就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拿着满满一勺粥在喝。子贡很不高兴,就去了老师那里。他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于是,孔子为了向大家证实,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孔子说:颜回啊,我想要先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摇头道:不行啊,老师。这粥在煮的时候,房顶上有一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所以我已经把污染了的那块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了啊。孔子听了,看了一眼子贡,就离开了。

所以,孔子和他学生也是一般人,圣贤文化都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中体现的。如果圣贤所宣传的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那么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儒学就是用来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处理好和家人、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平民和实际的学问。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颜回。颜回何以成为他的得意弟子?从《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记载,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分析。
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什么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扬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成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不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负。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定会反对这种行为。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这段话译成白话文,就是:

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郑国,却和弟子们彼此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郑国有人看见就对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真像个失去主人家的狗。”子贡见面把这些话据实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相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倒是他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说得对!真是说得对啊!”

奇怪的是,孔子对于旁人说他像唐尧、像皋陶、像子产等贤人圣人那一类的恭维话一概不感兴趣,而对于说他像“丧家之狗”却很感兴趣,不怒反喜,且欣然笑曰:“然哉!然哉!”连连称赞别人说得对。细想起来,原因可能是:孔子认为前面的三个“像”都是指外貌,“一个人相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于心境和情绪。而“丧家之犬”的比喻,却一语中的地说“中”了他当时“适郑”(来到郑国)时惶惶然、凄凄然的内心世界。当时他四处碰壁,满腹经纶却不为各国国君所用,确有“丧家犬”的怅然若失之感。孔子只赞扬这比喻的准确性,却不计较此语涉“狗”的贬抑性,一方面由此可见出他的胸怀宽广,二方面也可见他的“实事求是”而无虚荣虚假之心。凡比喻都是“跛足”的,取其“像”的一点而不计其余,又何必“较真”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31
拿破仑的字典
------ 近代英雄拿破化最会善用时间,一天18小时都在书桌前办事,不然就是请仆人读报纸给
他听,甚至边听边洗澡。他每天只睡三小时,不论在战场或枪林弹雨中,都毫不畏惧。在安
黄 静的办公室里,他细读一张一张的枯燥文件,以了解官府或军队的财务状况。他努力从各方
面来关心法国,实行新的政治,发挥自己的禀赋。虽然他人在巴黎,也能预测东方及美国的
金 命运,是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天才。 此外,拿破仑还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个性及坚毅不
移的决心,决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贯彻到底。他自豪地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难’
书 字。”
总统扔香肠70年前,美国的食品卫生管理相当混乱。有一本小说里详细记载着芝加哥
屋 市屠宰和肉食加工业的内幕:“一个工人不慎滑进了正在滚开的炼猪油的大锅里,谁也没有
有注意到。几天以后,人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其余的连同所炼的猪油一起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 了。
为屠宰和加工出售结核牛的贿赂钱每周支出2千美元。对在运输途中死亡的霍乱猪,同
黄 样采取贿赂的办法,运往印第安州,就成了肉食加工的珍品。
在肉食车间里,把毒鼠药和毒死的老鼠一起扫进投料口,加工香肠。”
金 ……在白宫里正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轻松地进行早餐的罗斯福总统突然跳了起来,大叫
一声,把盘子里的香肠扔到了窗外。
书 由于罗斯福总统读了这本小说,制定食品加工法规的时机一下子成熟起来,不久便公布
了《联邦肉食检查法》影后启事1942年,《上海日报》在沪发起竞选“电影皇后”之举。
屋 结果,栖身两坛的金嗓子周璇以绝对优势被誉为1941年度的“电影皇后”。公告发布在
《上海日报》的电影专刊上。
------ 这位“皇后”从走街串巷的报童的叫卖声中惊悉这份殊荣的降临。面对醒目的大字,周
璇漠然一笑,随即便提笔写下了一条启事:“顷阅报载,见某报主办1941年电影皇后选举
黄 揭晓广告内,附列贱名。顾璇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平日除为公司摄片外,业余唯以读书消
遣,对于外界情形极少接触。自问学识技能,均极有限,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并祈勿
金 将影后二字涉及贱名,则不胜感荷。敬希亮鉴。此启。”
心有灵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次庆功宴上,邱吉尔夫人正好和戴高乐将军并肩而
书 坐。她发现很难和这位将军交谈。因此,心想当戴高乐的夫人一定不容易。这时,戴高乐突
然俯在邱吉尔夫人耳旁说道:“我在想,你当邱吉尔的太太的处境一定很艰难。”
屋 拒为自己塑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邱吉尔对英伦之护卫有卓著功绩。战后在
他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塑造一尊他的铜像,置于公园,令众人景仰。邱吉尔听后
------ 回绝说:“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粪,还是请免了吧!”愚人节的
玩笑有一年“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跟马克·吐温开了个玩笑,报道说:“马克·吐温
黄 某月某日辞世了。”当马克·吐温亲自迎来那些个吊唁的朋友时,许多人又惊讶,又气愤,
大家纷纷遣责那家不负责任的报纸,但是马克·吐温一点也不发火,而是诙谐地说:“报纸
金 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参考资料:1

历史名人都有些什么轶事、趣事?
1、郑板桥智助穷秀才有一次,郑板桥路过一画店,见一幅墨竹图题着自己的落款。他甚纳闷,进去一打听,店主竟拿出了七八张。这时,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掏出了自己的印章。店主一见,吓得立刻跪地求饶。原来,这是一个贫穷的老秀才,因灾荒落难此地,为糊口只得冒板桥大名售画。郑板桥见其人画得不错,...

收集30条名人轶事作论据,明天就要交了,求救。越短越好
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4.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

历史名人都有些什么轶事,趣事
正是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给他明君贤主色彩颇浓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许多亮色。4、戚继光惧内 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有关戚继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广为传颂的是这样三件事:一是戚继...

求中外的名人轶事~~~
有一天,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于是,小和尚问方丈:“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

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
故事一:保罗·路透生的诚信 保罗·路透生,路透社的创始人,自小在叔叔的银行里帮忙。一次,他不小心拿错了钱,本是2000马克,他却拿了2300马克。当他向数学家高斯说明情况时,高斯却认为数目没错。路透生并未因此占便宜,而是将多出的300马克还给了高斯。高斯的诚实与路透生的正直建立了他们的友谊,...

名人轶事小故事
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高尔基救书:有一次,高尔基...

文人趣事
文人趣事:历史中的文化名人轶事 一、文人趣事指的是历史上文化名人的有趣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他们的智慧、才华和个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著名的文人趣事。二、1. 屈原与汨罗江的传说 屈原是楚国的大文豪,因政治失意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传说中,屈原投江的地方...

急求名人轶事
【1】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2】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

名人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一、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二、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

征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5则)
【季布重诺】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诚实的晏殊】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