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汉族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糖与糯米烹煮速度和服务的“拗九粥”。
“拗九节”免费派送“拗九粥”,成为了“安泰楼酒家”这家老字号的传统活动。“拗九节”前,它还特地邀请福州民俗专家为食客讲解“拗九节”的来历。它的经营者说,希望藉此让这个的福州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传说一
目连救母幽冥宝传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害别人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
(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
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
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
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传说二
另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
”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传说三
据传,古印度僧人目连之父常年经商,家中骡马成群,财宝无数。其母青提则反之,她最恨出家人。
目连一心向往佛、法、僧。长大后,一次他外出经商,临行时对其母说:“孩儿出外求财,母亲在家要积德积善,对出家人要如同对孩儿一样。
”其母应允。
谁料目连走后,其母依然如故,凶悍地把登门化缘的僧尼全都赶走,吝啬到一顿饭也不肯布施。
半年后目连返家,听说其母对出家人极不友好,遂向其母查问原因,其母一听大怒,斥道:“你竟不信你母亲?我要是对出家人不好,七日之内不得好死,死了坠入阿鼻地狱!
”七天后其母果然暴死。
目连大恸葬母,随后他抛弃了荣华富贵,归依释迦牟尼,修成了阿罗汉,成了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
目连经打听知道其母死后果真坠入阿鼻地狱。
他在地狱找到已变成饿鬼、正受苦刑的母亲,悲哀异常,当即用钵盛饭喂其母。
可饭未入口即化成火炭。目连悲号涕泣。如来佛见目连至孝,便对他说:“你虽修成了罗汉,但靠你一人的力量救不了你母亲,须广造盂兰盆会,使天下饿鬼全能吃饱,你母亲才能得救。
”于是目连请十方僧众广设盂兰盆会,超度众饿鬼,其母方得脱离地狱。
扩展资料: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拗九节的来历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
拗九节是谁的节日
拗九节是客家人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有一个很特别的来历,说的是客家妇女在农历八月初九的晚上会聚集在一起,热情团聚,狂欢庆祝,由此形成了拗九节。现代人把拗九节作为客家节来庆祝,以礼物、吃佳肴、民间小节目等方式来表达亲情,也为流散客家人凝聚更多的感情,维护客家文化并倡导客家精神。此外,...
拗九节的来历(简短的)
拗九节又称为送穷节,意为送走穷神。 传说“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日(正月初六)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
拗九节的来历(简短)
关于拗九节来历有以下几种不同的传说:1、“目连救母”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害别人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做了一碗稀饭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拗九节的来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拗九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节日,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拗九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唐朝名将李靖的生日而设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富有民间特色的节日。拗九节的名称中,“拗”是指“扭曲”,“九”是指“九月”,因此拗九节也被称为“扭秋节”。在拗九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
拗九节来历
“拗九”节日的由来,源于四个广为流传的传说。第一则传说讲述了一个名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凶恶,害人后被关在阴间牢房。目连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狱卒吃掉。他发明了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和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的甜粥,再洒上黑芝麻,巧妙地称为“拗垢”粥,以此避开狱卒...
孝顺节的来历和风俗
孝顺节又叫拗九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建省福州市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目连传说一、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他的母亲较悍恶,害死他人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目连为了送进去的食物不被狱卒吃掉,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糯米等做成黑乎乎的粥送给她。传说二和传说三类似,都是...
拗九节的来历
拗九节是源于中国福州地区的传统节日,它的由来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有关。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亲生前行为不端,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目连为了让母亲吃到食物,创造了一种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的粥,这种粥颜色黝黑,因此被称为“拗九粥”。目连的...
拗九节,来历是什么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设立在农历正月廿九。福州民间将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因此这个节日也被称作“后九节”。关于拗九节的由来,主要有两个传说:一是与“目连救母”的故事相关,二是与“送穷”的民间传统有关。第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人...
拗九节的来历(简短的)
也吃太平面,祝贺过节。如果家中有两人逢九,要邀请亲戚中有逢九的过来一个,凑成“奇数”,以示吉利。有的地方“后九节”过三天,到二月初二,叫做“拗九仔”,继续包“拗九丸”。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过九”。是百姓对生命敬畏的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在平潭民间很是慎重,而且很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