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起源及粤剧粤曲的关系
--------------------------------------------------------------------------------
粤剧又称广府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广泛流传于两广、港澳、南洋和美加华人社区,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剧种,用“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粤人,凡有粤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来形容最为贴切。粤剧是揉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一门综合艺术。既重视文学性,又重视音乐性和戏剧性,这是包括粤剧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特性。粤剧是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全国地方剧种共360多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岭南文化的精华。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剧相提并论,可见粤剧在中国戏曲界的地位。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
一、粤剧的起源及发展形成轨迹。毋庸置疑,广州是现在粤剧的中心,也是当前粤剧活动最为繁盛的地方。但是,粤剧的发源地却是在佛山,而最早叫出“粤剧”之名的却是远隔重洋的旧金山和新加坡,个中历史,颇为值得玩味。
探究粤剧的起源,首先要弄清粤剧的渊源和历史。然而,关于粤剧起源于何时,却是一笔糊涂公案,历来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有人说粤剧最早形成于南宋末年,因为佛山祖庙曾经有一座石戏台,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了。而已故粤剧史研究专家赖伯疆先生认为粤剧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因为“明万历年间,在佛山的大基尾就创建了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业组织‘琼花会馆’,……琼花会馆的建立表明在万历年间,粤剧队伍人数已经相当可观,以至有建立艺人组织的必要。”(赖伯疆《粤剧史》)
无论七百年也好,四百年也罢,粤剧在佛山发源是已有定论。而四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戏曲大家庭中已算是老前辈了,“国剧”京剧是清末徽班进京并得到宫廷的垂青,此后才在京畿一带形成并流传开去的,也不过百来年历史。那么,为什么作为广东最大的地方剧种的发源地不是在广州这个经济文化中心而是在佛山呢?原来,明清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封建朝代一样,官员大都是由朝廷任命而异地为官,也就是说县级以上的“朝廷命官”都是外地人。而由外地人组成的官员队伍自然就会带来了外地戏班,也就是旧时所称的“外江班”,与本地班形成竞争。没有了官方市场和官方支持,本地班在广州难以立足,转而向佛山这个当时的商贸重镇发展,所以粤剧起源于佛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南戏开始,广府戏大致是依循了“外江班演外江戏———本地班演外江戏———本地班演本地戏———本地班用广州话演本地戏”这么一条发展轨迹,以“本地班用广州话演本地戏”为标志,粤剧发展基本成熟。
本地班用广州话演本地戏的历史并不是很长,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有个叫绿天的人写了本书,叫《粤游纪程》,书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这里所说的“蛮音”就是广州当地的方言,“杂陈”即混杂在当时的“戏棚官话”中。这就说明了在雍正年间广东当地的戏班就开始尝试用广州话演戏了,但仅仅是“杂陈”而已,大部份唱白还是使用官话,直至上世纪二十年代,粤剧才基本完成从戏棚官话向广州话的过渡。即使到了今日,在粤西和广西,仍有不少粤剧传统剧目还用官话来演唱,一些说白如“可恼也”(kolaoyie)在大部份剧目中还保留着用“戏棚官话”道出。
用广州话唱的大戏,当然就是粤剧了。在近年发现的一张广东戏班在美国演出的剧照中,写有“一八八三年在旧金山积臣街戏院之粤剧演出”字眼,当系“粤剧”提法出现的民间最早纪录。而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当时清政府驻新加坡外交官李钟钰著的《新加坡风土记》中记下新加坡有几处戏院“皆演粤剧”,这是使用“粤剧”的最早正式文本纪录。而此时省内演本地戏的戏班仍以“京戏”之名来招揽业务,估计当时“京戏”的戏金较粤剧高,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直到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徐珂编辑的《清稗类钞》才正式有“粤剧”一词(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从此,“粤剧”的称喟正式取代了“广府戏”和“广东大戏”,成为广东第一大剧种的名称。
二、粤剧与粤曲相互借鉴吸收的相生关系。一般认为,粤曲是从粤剧中从离出来的,其实不然。如前所述,粤剧是依循了“外江班演外江戏———本地班演外江戏———本地班演本地戏———本地班用广州话演本地戏”轨迹发展起来的,因此粤剧的最初成份是“外江戏”,也就是南戏,包括昆曲、弋阳腔和徽剧等,这就是粤剧到现在还以梆子和二簧为主要音乐架构的原因。到了广东后,这些南戏吸收了当地的南音、咸水歌等本地音乐元素,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音乐体系,用“外江老豆(父亲)到广东娶了个珠江靓女,生了个仔叫‘粤剧’”来形容最恰当不过。
粤曲从一开始就是姓粤的,父母都是本地土著。最早的粤曲源于本地的“八音班”,是民间专为红白喜事奏乐的形式,后来逐渐发展为南音、粤讴、咸水歌、木鱼、龙舟、板眼等方言说唱歌谣。在外江戏传入广东后,粤曲及时吸收了大戏的梆子、二簧唱腔,因此发展到今日,粤剧粤曲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相依相生,已经难分你我,完全融为一体了。但有一点还是要明确的: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个剧种,是“以歌舞演故事”为主要叙述方式的综合艺术,注重的是“演故事”;而粤曲则是一个曲艺门类,一种以歌唱为主要手段的曲艺形式,讲求的是“歌唱”。
基于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粤剧和粤曲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一些人认为粤剧粤曲是保守落后的,这完全没根据。广东背靠中原泱泱后土,面向宽广无垠的海洋,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最后形成了包容开放的岭南文化。具体到粤剧粤曲,就是会用“拿来主义”,而且拿得心安理得,绝不手软。在粤剧大戏中,可以说什么曲都敢用,什么音乐都能用,有国内兄弟剧种的音乐、西洋音乐、宗教音乐、民间小调等等,用在粤剧里,都会一样的和谐、通畅。如粤剧《西厢记》选段《皓月照东墙》用的就是梵乐的《春江花月夜》,2002年广州粤剧团排演的《花月影》用了时代曲《真的好想你》,清远市撰曲家王景祥先生在建国五十周年前夕创作的《祖国颂》尾段就用了时代曲《歌唱祖国》。
在吸收“拿来”外来音乐方面,粤曲这个“本地仔”似乎比粤剧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任何一支歌曲只要按广州话填上词,用广州方言演唱,就可叫“粤曲”了,如上世纪初的电影歌曲《四季歌》、《夜上海》、《何日君再来》等如今都成了最常用的粤曲曲牌,外国歌曲《槟城艳》等也可成为粤曲曲牌,外省的民间小调如《凤阳花鼓》等被广泛使用,而土生地长的广东省音乐更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曾有北方专家戏言:“只有你们粤剧才敢这样做,才能这样做。”粤剧粤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粤剧艺术传播的媒介———红船。与京剧艺人自认为“梨园子弟”一样,粤剧艺人以“红船子弟”自称,那么,何谓“红船”呢?
早年粤剧的演出地主要在珠三角,而珠三角河网纵横,马车一类断然不行,于是船舶成为最好的选择。那为何又叫“红船”而不叫“乌船”、“赤船”呢?行内历来众说纷纭:一说雍正帝当年南巡到福建,想看戏了,特派两条船到广东接演员去演出,为方便没途官吏放行,特将船头髹成红色,后人纷纷效之;二是取“红”与“洪”谐音,因为当时很多艺人都是洪门会成员,寓反清复明之意;三是广府人认为“跑马行船三分险”,把船髹成红色,有趋吉避凶之意。旧时的红船子弟浪迹江湖,远离父母兄弟,最讲究的是义气,因此戏班中同辈以哥姐相称,长辈则以叔伯相敬。
红船子弟不但讲义气,而且还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广州粤剧名班“凤凰仪”中的“二花脸”(一种戏曲行当角色)李文茂目睹晚清的腐败,于1854年响应天地会的号召,率领粤剧艺人在佛山起义,一度拥兵十万,自立为“平靖王”。艺人举义称王,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清末许多粤剧艺人更是直接参加或支持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组织了“志士班”,利用粤剧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民主革命,编演新戏,抨击贪官污吏和时弊,还到南洋演出为革命筹款。不少艺人还加入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粤剧演员出身的李文甫,在“三二九”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参考资料:http://www.huain.com/study/html/prod_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