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个单机游戏时代的即时战略老游戏

应该是日本出的,游戏有点Q的感觉,是帝国时代那样的即时战略类型的,很有可能是仿造帝国时代做的,操作一样的。但是风格没有帝国时代那么真实,他应该要卡通一点吧。好像有是种土豆还是挖玉米,后期还能建造很卡通的飞机,船之类的。有中国,有日本好像亚洲的国家都有。实在记得不清楚了。应该有7,8年了,我属鼠的,那时还在初中。我记得当时网络还没流行,还是单机时代,很多网吧都装了那个单机的游戏,很多人玩的。不过这个游戏没红多久,之后大家就继续去玩红警和魔兽还有大菠萝了。
3年前我有了自己的电脑就一直在找这个游戏,各大游戏网站BBS都找遍了没有找到过,我后来回老家去打听可是好几年了网吧都换机子了,这个是我第一个玩的游戏很有意义我很想找到。名字好像是七年之战,不是现在网上的那个,唉。。。是老游戏很老的。
我要下载地址,或是相关资料。绝对不是工人物语和命令与征服之类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名字我是知道的我主要需要一些资料图片之类的,如果有下载地址最好。

编者按:

从一介农民到天下人,太阁丰臣秀吉的一生的确可称作传奇的一生。墨俣筑城、三请竹中、金崎殿后、合战姊川、水淹高松、山崎败明智、越前破柴田、远征四国九州、决战小田原,这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在《太阁立志传》玩家来说早就耳熟能详了。然而,在秀吉的晚年,他作了一个他一生中最为错误的决定——发动侵朝战争。当然,他输掉了这场战争
。这场不义的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苦难,而对他个人来说,战争的结果,导致丰臣政权二代而亡,像他那辞世歌中写道的那样如同朝露一般消失在了历史的阳光之中……

自将磨洗认前朝——细说“七年战争”

文/ 叶开

在中国历史上,为朝鲜的缘故和日本一共打过三仗。第一次是在唐朝,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以不到二百艘舰船的战力大败日本和百济联军四百艘战舰近二万七千人,彻底把日本的势力赶出了朝鲜半岛,实现了后来朝鲜半岛的统一。最近的一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甲午之战,这一仗是以清军的惨败而告终。夹在这中间的是发生在公元1592~1598年间的一场大战,时期恰值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的历史书把它记作“万历援朝战役”,在日本那边则是文禄到庆长年间,日本官方将它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这边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这场战争总共持续了七年时间,我们为了方便、统一起见,把它称作“七年战争”。

【秀吉的野心】

到公元1590年为止,丰臣秀吉继承他主君织田信长未完成的事业,终于实现了日本政治上的统一。但是他的统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域的统一,那些大名(也就是割据势力)只是名义上向他称臣,却不曾失去自己的领地和军队。秀吉之所以能凌驾于他们之上,是因为他控制了大部分贸易港和工商业发达城市,他的经济实力很强。但是要确保这种优势,必须保证商人们能够稳定地发展海上贸易,尤其是对明贸易(南洋也可以,但远)。可是明政府因为肃清倭寇不久,而且对发展明日贸易不感兴趣,因此日本商船迟迟无法开进明朝港口。要通过海军打开对明贸易,秀吉知道不现实。以陆军通过朝鲜,打开进入明朝的大门,这个想法他倒由来已久。而且通过战争他可以进一步削弱这些地方上的实力,以减轻他在国内的压力,同时满足那些在分封过程中对已有领土不满的武将的愿望,一石三鸟,秀吉的算盘打得很精。

为了进攻朝鲜,秀吉的备战工作做得很细致。他总共征调了三十三万大军,大约五百艘军船以及可供四十八万人食用的军粮。参战将领中的军团长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岛津义弘、小早川隆景等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秀吉此役决心很大。

【釜山登陆】

相对于日本国内的一心备战,朝鲜这边的情况却是糟糕得很。江湖中是受不了剥削而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朝堂上是乱七八糟的党争。整个国家国力衰弱,军备松弛。当日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李朝的国防力量像一张纸一样,一捅就破了。日军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小西行长是商人出身,长年从事中、朝、日三国海上贸易,对朝鲜的情况很是熟悉。4月13日黎明,近两万人的小西军团登陆后对釜山发动了猛攻。朝鲜方面既无守备,武器差距又大,相对于日军较为先进的火铳等火器,朝鲜军队仅仅有弓箭刀枪,自然难以抵抗。攻陷釜山后的日军进军势头更是强劲,到4月27日攻下忠州,朝鲜汉城的门户已经被完全打开。国王李昖一边仓皇出逃,一边派人赴明朝求援。侵朝日军一路未遭遇激烈抵抗,于5月3日进入京城。紧接着开城、平壤也相继陷落。李昖一直退到中朝边境的义州,打算入明避难。朝鲜的三都在日军入侵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全部失守。

秀吉在得到小西行长的战报后非常高兴,他兴奋到一度打算直接从名护屋出发去朝鲜坐镇。然而,随即而来的战报让他彻底放弃了这一幻想——朝鲜水师在赤珍浦大破日本海军,秀吉水陆并进的战略部署被彻底粉碎。

【李舜臣】

朝鲜的陆军节节败退,海军方面却取得了重大的战果。指挥朝鲜海军的是名将李舜臣,他当时指挥全罗道水军,数量不多,却敢于主动出击。他打日军的战术很简单,四个字,“诱敌、突袭”。利用日军的狂妄轻敌实施“诱敌”,再以自己对海道地形的熟悉设伏突袭。他先在玉浦打败藤堂高虎约50艘船的船队,紧接着又在合浦、赤珍浦连续击破日军的补给船队。为了对抗日军海军的近船火枪扫射战术,他设计了一种防御力极佳,机动力也不弱,形似龟背的“龟船”。当时日军的海军大部分都是原先从事海贼职业的水军,并非正规意义上的海军,他们的船以攻击力为优先,防御力极差。一旦碰上龟船,弓箭、枪弹打上去根本毫无伤害,而龟船火力他们却挡不住。就这样,李舜臣在海战上不断取得胜利,在泗川、唐浦、闲山岛大败日方水军。此后,日本水师再也不敢出动,李舜臣彻底掌握了制海权。这一刻,几乎就可以宣告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行动的死刑了。

【义勇兵】

李舜臣在海战方面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朝鲜军民的士气。而日军沿途攻城略地烧杀抢掠,使得朝鲜人民极度仇视日军。官军无能撤退,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庆尚道宜宁郡的儒生郭再佑散尽家产,率先招募义勇之士举兵抗日,他穿红衣服骑马指挥战斗,自称“天降红衣将军”。朝鲜各地纷纷响应,相继而起的还有郑仁弘、金沔等。义勇兵不怕死,令日军很是头痛,对各地的攻势受到遏制。而这时候,一直没有动静的天朝大明也终于开始有所行动了。

【明朝来援】

朝鲜的请援使一早就到了明廷,但是明廷迟迟没有动作。因为这时候明朝内部也不太平,宁夏一个叫哱拜的聚集数万人造反,声势浩大,宣、大、蓟、辽四镇的主力都已经调过去剿匪了,一时之间根本派不出力量去援助朝鲜。此外,朝中对出兵援朝的意见也不统一,万历皇帝一直犹疑不决。直到宁夏叛乱平定,大将李如松率着大军紧急回师,赴援朝鲜,明朝才终于正式加入援朝抗日的战争中。

【从平壤到碧蹄馆】

大明负责支援朝鲜的正规军是李如松(他的官职是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地防海御倭总兵官,相当于朝鲜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的部队,有四万三千人。他刚平定了宁夏的叛乱,士气极为高涨。1593年正月初七,李如松率军突然出现在平壤城下开始发动进攻,这是明日两军主力的第一次激烈战斗。这一仗明军打得极其英勇顽强,李如松坐骑中弹死,换马再战,游击、参将等中弹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战斗了整整一天,终于收复了平壤。半个月后,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率领的明军前部攻占开城,沦陷的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也同时一举收复。

坐镇汉城的小早川隆景颇富谋略,他止住败退的日军。安排他们一边坚守汉城,一边对外放风说日军要弃守汉城。其余几路日军也向汉城收拢合兵一处,计有五万余人,严阵以待明军。

进军顺利滋长了李如松的骄傲情绪,当他风闻日军要弃守汉城,就贸然率领两千轻骑前去侦查敌情,结果行军到离汉城三十里的碧蹄馆,遭到早已预伏在此地的日军的迎头阻击,如松大败,幸亏明军的后续部队赶来增援,才死里逃生。当晚他反过来利用日军防备上的疏忽,派遣副将查大受率领一帮敢死队,潜入敌后,一把火将龙山的日军粮库烧了个精光。但因失利于碧蹄馆,明军锐气尽失,也不想再往前推进了,日军粮草被烧亦无力反攻只能固守待援,双方形成僵持状态。

【和谈】

仗打不起来,就要考虑和谈了。双方负责议和的人是沈惟敬和小西行长。沈惟敬是浙江嘉兴人,父亲是海商,他自己出生在日本的界港,和长期在界从事贸易的小西行长真是一见如故。但这两个人实在不是搞外交的材料,小西行长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回国,而沈惟敬则想尽早完成和议回去升官加爵。明廷和秀吉之间的议和条件其实差距很大,两人竟然想出瞒天过海的方法,将有争议的条款一律私下改动,使得明廷和秀吉都以为对方完全答应了自己的条件。更滑稽的是沈惟敬带回来给万历皇帝所谓日本贡品,只不过是当地的土产品,降表也是小西行长伪造的。可是纸包不住火,秀吉得知真相后大发雷霆,差点砍了小西的头。而那张假的降表也让沈惟敬丢了脑袋。和谈就此破裂,秀吉立即下令作第二次侵朝的战争准备。

这场和议从头到底就是两个商人所策划的一场闹剧,这件事夹在七年战争中,荒唐而无稽。

【战端再开】

公元1597年,日本庆长二年,秀吉再度发动攻势。这次日军已经没有了第一次侵朝战争时的雄心壮志,参战的各大名因损失过大,又无从补偿,颇为厌战。陆军虽然一度推进到汉城前沿,但在稷山金岛遭遇明军阻击后就无力前进。而海军在鸣梁附近又被李舜臣击败,猛将来岛通总自杀。就这样日军在第二次侵朝战争不久,就耗尽了所积蓄的锐气,无力继续向北方挺进。当明军看到日军无力前进,企图巩固沿海一带阵地的意图后,便制定了一个断其一臂的蔚山战役计划。公元1597年11月,明朝联军四万余人分兵三路,两路主攻加藤清正,一路牵制小西行长。这是个颇为周密的进攻计划,而且是自碧蹄馆之败以来,明军首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军事行动。它预示出战争的结局,即使丰臣秀吉不死,日本也不会是战胜的一方,只不过战争时间将会延长一点而已。

【蔚山、泗川的激战】

经略杨镐(经略类似于提督,相当于局部地区战役最高指挥官)这个人很难评价,他并非无能,打蒙古、打土蛮,他都颇有建树;搞内政、垦荒济灾也颇有一套。可是他指挥的蔚山战役和后来的萨尔浒战役却真正让明朝吃了大亏,从这点上讲,他是明朝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蔚山战役开头形势很好,杨镐率主力把加藤清正困在一座三面临海名叫岛山的山头上。岛山的防御工事修得很好,有三重围栅,自下而上仰攻十分困难。但是明军依靠大炮和步兵玩命突击连续突破两重围栅,当时负责冲锋的前锋是当年跟随戚继光平倭的一批浙江精卒,打日本人很有一套。然而这时候杨镐却起了私心,他和将军李如梅(李如松的另一个弟弟)交情颇好,眼见日军不敌,想把消灭敌军的头功转给李如梅的部队,于是竟然下令收兵。可李如梅的部队都是骑兵,在草原大漠上纵横驰骋打蒙古女真是一把好手,而步战攻坚实在是不行。打了十多天还是打不下来,干脆打算围而不攻等加藤绝粮投降。就在这时,全州的小西行长赶来救援,他绕到明军身后发起攻击。惊慌失措的杨镐居然丢下大队逃跑,明军随即溃败。

接替杨镐的是总督邢玠(当时的兵部尚书),邢玠也制定了一个三路进攻的方案,分别对付蔚山的加藤清正、泗川的岛津义弘、全州的小西行长。东西两路基本上互有攻守,都在相持,中路由老将董一元亲自指挥,冲得很猛,岛津义弘不敢硬碰,一直退到泗川边上筑了两座城,死守不退。董一元眼见硬攻不行,就调来大炮轰。但他运气实在不好,就在城墙块被轰塌的时候,己方火药库走火,几座营寨接连爆炸,岛津义弘乘机杀出,明军再次溃败。这一战的损伤不如蔚山,战术上也无偏差,运气上输给了对手。

蔚山、泗川两战,明军损失不小,但日军消耗也非常严重,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这边已经没有能力再往前推进了,而中朝联军因为源源不断得到明政府的支援,实力不断增加,频频主动出击。这时候,日本传来一条消息:秀吉快不行了。

【秀吉的末日】

在朝的日军还在沿海一带苦苦支撑,但是发动这场战争的秀吉却已经撑不下去了。自从三年前处死了养子“杀生关白”丰臣秀次(秀吉在海外逞凶,他在国内肆虐)后,秀吉一直病魔缠身。同时他对自己的后事很不放心,儿子秀赖不到十岁,他要一死,丰臣王朝真正就成了岌岌可危的孤儿寡母政权。有趣的是,1597年的时候负责指挥蔚山战役的杨镐在战前曾写过一封信给秀吉,里面责问道:“你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活几年呢?你的儿子不足十岁,他到时候又能依靠谁?一旦发生动乱,萧墙祸起,你派来的这些将领像清正这样的,个个都想要称王,他们现在肯在你下面做事,将来他们真的肯为你的儿子做事么?”杨镐指挥打仗不行,但是这封信却写得极妙。他虽然对日本国内形势还不甚了解,但抓住秀吉幼子不满十岁这条信息,分析得丝丝入扣。他没见到德川家康,所以猜测加藤清正等猛将会造反,虽然指认错了,但是他所预测日本未来的国内形势却是完全正确。秀吉的儿子在十七年后死在家康手里,丰臣一系就此断绝。

1598年8月18日,侵朝战争的祸首丰臣秀吉在极度忧虑中病逝。这个消息传到朝鲜,原来就相当厌战的日军纷纷准备撤退。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被困在全州进退不得,他派人四处求救,找到了岛津义弘。中朝联军在截获这一信息后,马上制定下周密计划,打算一举歼灭这支救援队,七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海战就此展开。

【露梁海战】

岛津义弘很自信,他名字中有个“义”,对友军也的确仁至义尽,在各大名纷纷各顾各逃命的时候,还能很仗义地去援救被困住的小西行长。他颇有办法,居然能集合到将近500艘战船,这也是日本海军的最后战斗力量。1598年11月18日夜,当日军舰队进入露梁海面时,惊惶地发现中朝联军已经将他们包围了。中朝舰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了绝对优势,指挥官方面,除了李舜臣外,明军广东水师的陈璘(御倭总兵官,提督水军)和邓子龙也都是敢打敢拼的优秀将领。这是真正的血战,从夜里到第二天中午,四百多艘日军战舰被击沉或俘虏,近两万日军丧生,他们中大部分是陆军,本不善水战。岛津义弘放弃了救援小西行长的想法,率大约50艘的舰船突围而去。这一年岛津义弘已经是63岁了,两年后在关原他还要经历一次生死攸关的突围,他的作战能力的确有称道之处,运气也出奇的好,后来一直活到84岁。这场海战是中朝联军在这七年中所取得的最大胜利,但两军也为之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明朝方面有67岁的老将邓子龙,他早年以打倭寇建功,因为身材魁梧,作战勇敢,被称作“神威将军”。海战中他被友船所丢掷的火器误中,遭到日军围攻而英勇战死。朝鲜方面则更为惨痛,以一人之力切断日军海上运输线扭转战争局面的名将李舜臣,在救援邓子龙的时候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李舜臣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就是这七年。他文武全才,写得一手好汉诗,早年弃文从军,仕途并不顺畅。不过虽然屡遭排挤,但一旦国家有难,却能毅然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将他比之于我们国家的乐毅、田单,可以说犹有过之。他对国家尽忠,对友军尽义,不愧是当时的一流人物,他的死实在是太可惜了。在他死后,中朝海军的行动能力有所下降,以致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得以逃逸。至此为止,这场战役终告完结。

【过往今昔】

这场历时七年发生在朝鲜国土上的大战,对这三个国家产生何种影响,从后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战争后的朝鲜受创很深,过了几十年后才恢复元气。明政府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朝鲜军民为了感恩,在明朝灭亡后为其建“万东庙”以祭祀怀念。他们表面上顺从清廷,但私下坚持延用的崇祯的年号,以至私人记录和官方文献中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明朝打赢了这场仗,损耗也不小。但是《明史》上所说的“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我们不能赞同。明朝前后真正投入战场的军兵也不过十万人左右,照《明史》那么写,倒是明军全军覆没了。至于所谓“至关白死而祸始息”则更加无稽,日军的败亡因素,我们前文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

朝鲜之战是日本战国的豪强们迈向世界的一个试探,可是最终留给他们的只是痛苦的回忆。小早川隆景、岛津义弘虽然能在碧蹄馆、泗川获得大胜,但是也无法改变战局。这两个人是当时战国将领中一等一的翘楚,在和明军的二流将领交锋中,占到的便宜却也不大。其他诸如毛利辉元、黑田长政等人或生病,或受伤,或退却。这些在战国呼风唤雨的豪强原本怀揣着在朝鲜战场上一展身手的梦想,这梦想却被朝鲜义勇军与中朝联军击得粉碎。

日本诸多大名在这场历时七年的大战中大伤元气,然而,有一个人却毫发未损,他就是德川家康。侵朝战争结束两年后,在日本暴发了一场决定日本未来的大战——关原之战。战争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胜利而告终。于是,丰臣氏的政权终于走到了末路,二百多年的德川幕府时代拉开了帷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10
听起来有些像<工人物语>,不过我没玩过,只看过<工人物语2>的攻略,觉得和你描述的有点像,去查查看吧,希望能有些帮助。

PS: 据说<工人物语>系列要出六了,我一代也没玩过还在这里发言是不是大言不谗?
第2个回答  2007-04-07
呵呵。。我知道了。。。
这游戏我也玩过。。。但很老了。。
和帝国差不多。。
不过要说现在开始找真的有点费神。。
我都还记得有一种游戏的密码是FOOD。
这些都是一些古老的游戏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5

根据你的描述,如果你说的是老单机的即时战略游戏.

那么有50%的可能是七个王国?都好几代了,有中文高清版的了.

你可以去3DM搜索一下.我也只能说相似.也可能不是你所说的游戏.

第4个回答  2007-04-07
记得以前的某本《大众软件》上有这个游戏的广告,人物设定也是日本的大眼睛风格的。确实是日本制作的,不过我没有玩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