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可以加的偏旁有单人旁(亻)、走字底(辶)、言字旁(讠)、又字旁(又)、木字旁(木)、大字头(大)、宝盖头(宀)、土字头(土)、绞丝旁(纟)等等。
寸加上如上偏旁分别构成付、过、讨、对、村、夺、守、寺、纣等字。
1、付[fù]
《说文解字》:付,与也。从寸持物对人。
白话版《说文解字》:付,交给。字形采用“人、寸”会义,表示手上操持某物对着人。
词语解释:
托付: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
把孩子托付给老师。
托付朋友处理这件事。
2、过[ guò ]
《说文解字》:过,度也。从辵,呙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过,经由,经度。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呙”作声旁。
词语解释:
过错:过失;错误。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三:“校长像犯了过错的小学生似的,慢慢的坐下。”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七:“‘这都是作爸爸的过错。’我说。”
3、讨[tǎo]
《说文解字》:讨,治也。从言,从寸。
白话版《说文解字》:讨,处治不公不义之人。字形采用“言、寸”会义。
词语解释:
征讨:出兵讨伐。
《国语·周语上》:“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 (有攻伐的军队,有征讨的装备。)
《说唐》第十七回:“今老夫奉命征讨,你又抗拒天兵,杀害朝廷大将,罪孽重大。”(现如今我奉命讨伐,你又抗拒朝廷军队,杀害朝廷的将士,罪孽深重。)
4、对[duì]
《说文解字》:对,譍无方也。从丵,从口,从寸。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对,回答问题不拘泥方法。字形采用“丵、口、寸”会义。汉文帝认为,在被责问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多半不是诚实的回答,所以去掉“对”字的“口字边”,而采“士”作边旁。
词语解释:
对手:竞赛的对方;特指本领、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的对方。
我们的对手是支素负盛名的球队。
讲拳术,他不是你的对手。
5、村[cūn]
《说文解字》:邨,地名。从邑,屯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邨,地名。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屯”作声旁。
词语解释:
村姑:乡村的年轻女子;粗野的女子。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因为文字的难,学校的少,我们的作家里面,恐怕未必有村姑变成的才女,牧童化出的文豪。”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张狼大怒曰:‘千不幸万不幸,娶了这个村姑儿!’”(张狼及其愤怒的说:“非常不幸,迎娶了这个粗野的女子。”)
寸可以加木、纟、衤、亻、月、曰、讠偏旁等。组成村、纣、衬、付、肘、时、讨
1、村
拼音:[ cūn ]
组词:乡村 农村 村寨 村野 村学 村庄 荒村 村落 村子 村话
2、纣
拼音:[ zhòu ]
组词:桀纣 纣棍 直纣 村纣 纣绝阴 助纣为虐 纣为象箸 武王伐纣 文王伐纣 纣绝阴天宫
基本解释:中国商代最后的君主,相传是暴君。
3、衬
拼音:chèn
[名]:
(1)形声。从衣,亲声。本义:外衣内的单衫。
(2)同本义。又称衬衫[underwear]。如:衬袍(元代仪卫服饰名。衬在裲裆甲里面的长衣);衬褡(衬搭。指背心,背搭之类的贴身内衣)。
(3)附在衣服鞋帽里的布 [lining]。如:帽衬儿;鞋衬儿;袖衬;领衬。
(4)垫,衬垫 [liner]。如:钢衬;环衬。
4、付
拼音:fù,本义“给予”的意思,含有多个引申意思。“付”姓通“傅”,在当代虽然“付”是“傅”字的白字,这是历史的动荡及文化的不济所至。被认定是姓,是建国后文化落后及文字改革未成熟阶段,人们使用,让许多家庭的“付”姓氏应用于户籍、档案等方面,成为了惯用字。
5、肘
肘是一个汉字,指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肘儿,也指掣肘(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还有肘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的意思。
拓展资料:
还可以加又、辶、宀偏旁,组成对、过、守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