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时间把握恰倒好处、教学流程流畅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如果去处理学生的错误自然就会影响教学节奏与预设的流程,于是不少教师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去提问别的学生或直接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很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可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因为错误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出错,同时也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他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不应片面追求答对、答得最标准、最合教师的意思。要知道,教师能替代的只是看得见的答案,却不能替代学生表现出看不见的思考过程。任何正确的答案和方式,都是通过曲折探索才能得到的,往往在出错和改错的曲折探索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课堂上,错误对于学生,不是尽量避免的问题,而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其实,课堂教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领学生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错误走向正确、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拥有快乐、宽松、积极的情绪并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而相反,学生出错之后如果被我们置之不理,受到同学的嘲笑,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怕出错,怕暴露,怕被笑为了避免各种错误,于是他们渐渐地就会很少和老师互动甚至干脆不开口。学生不说,老师就很难掌握他们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教师教得就没底;学生上课没了兴趣,就会一上课就盼着下课铃响,自然也就学得没意思。面对课堂中学生的出错现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新思考再次回答,允许向同学及老师进行质疑,有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变得日益融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