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昆虫的触角功能,设计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捉几只蝗虫罩在纱罩下,在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小堆木屑,蝗虫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碰糖,又碰碰木屑,最后它会爬过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如将它们的触角剪去,观察它们能否区别出哪是糖?哪是木屑?
请根据这段材料,设计一份实验探究方案: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采用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问题有哪些
1. 提出问题:思考并提出最原始的科学问题。2. 猜想与假设:对未知事物进行理论性猜想,建立假设。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依据支持下,规划实验步骤。4. 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严格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确保结果可靠性。5. 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假设的正确性。6. 评估:对整个探...
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在进行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时,需要注重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分析及结论分析的完整性。在实验原理方面,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对象、方法和条件等;在操作步骤上,需要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包括对实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实验环境的控制等;在数据分析上,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得出...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用A图所示装置...
(1)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A管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A 管的导线连接的是直流电的负极;(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3)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这种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灭火;(4)由上表可分...
科学提高之实验探究题答案,亲们,帮帮忙啊! 1、上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
解:(1)昆虫呼吸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于该装置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能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而可知减小的气体的体积即是消耗氧气的量.(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所以一定要控制光合作用的发生,遮光则是控制反应的条件.故答案为:(1)吸收02的量 (2)遮光....
初一科学实验探究题
1与粗细有关 实验:取质量相等的粗盐和细盐放到等质量同温度的水中 结论:细盐溶解快---细盐表面积大,即与水的接触面积大,溶解的快。2与温度有关 实验:取相同质量的细盐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结论:热水溶解快,温度高,分子\/离子运动速度快,溶解快。3与搅拌有关 实验:取同质量的食盐和同温度...
几个初一科学问题 拜托大家了···
探究(实验)结果:舌侧后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舌尖对甜最敏感;舌侧前对咸最敏感。其他:(你的下一步研究打算?你的研究经验教训小结?)这个实验让我懂得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这个方法我一定好好重视。下一步我打算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我明白了,科学研究不能偏听偏信,要亲力躬行。
科学实验探究题
3.设计的实验方案:十只大小相同,外形相同的蝗虫 将他们的触角剪掉,放到纱罩下,在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小堆木屑,观察现象 4.收集的依据:蝗虫有吃木屑的还有吃糖的 5.实验结论:被剪去触角的蝗虫不能分辨出糖和木屑,即蝗虫利用触角来分辨食物(触角有味觉作用)6.采用的科学方法:探究法、...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1)请...
(1)①是试管,常用作反应的容器;②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故填:试管;集气瓶.(2)A、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B、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加热实验结束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
(5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对比 (2)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除去没有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3)②③①④⑤ 偏小 试题分析:(1) A实验中是探究分子的运动,烧杯③与烧杯②形成对比(2) 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 2 O 3 高温 2Fe + 3CO 2 ,故现象是红棕色固体...
初中化学的酸碱盐实验探究题有哪些经典的例题?
4、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由上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灼烧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是 。(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A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