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怎样养殖

水蛭怎样养殖

  水蛭养殖的方式和方法

  1、 水蛭养殖方式

  不论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还是在江河、湖泊,养殖方式虽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方式:即野外粗放养殖和集约化精养。选择哪一种养殖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条件差的,可就地取材,采用野外粗放养殖;条件较好的,可采用集约化精养方式,即建立高标准的养殖池,为水蛭的生长繁殖提供较理想的生态环境,通过工厂化养殖,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一、野外粗放养殖

  野外粗放养殖是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圈定养殖范围后进行保护的一种养殖方式。野外粗放养殖,并不是不管不问,也要通过投放足够的种源,适当投放饵料,最后进行捕捞。一般有水库养殖、池塘养殖、沼泽地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洼地养殖及稻田养殖等。这几种方式养殖面积较大,光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投资小,收益大。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不易管理,要时常注意预防自然敌害、防逃以及水位涨落的变化等。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两种养殖方式。

  (一)沼泽地养殖

  沼泽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地底层有机物、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动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即可放养水蛭。要定时进行观察,适当补充饵料。密度过大时,要适时捕捞。

  (二)稻田养殖

  稻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温适宜,又有水稻遮荫,从含氧量到丰富的饵料都适合水蛭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长有不同品种的水蛭。

  稻田养殖要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块,四周用围栏圈围起来。在稻田的中间,根据地块的大小,挖一个或几个池塘。一般以100平方米中间挖一个1平方米的池塘为宜,同时池塘与池塘之间,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宽各约30厘米的保护连通沟,使池、沟相通。

  二、集约化精养

  集约化精养是采用人工建池、投喂饵料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一般有鱼塘养殖、场区养殖、室内养殖、庭院养殖以及工厂化恒温养殖等方式。这几种养殖方式放养密度较大,资金投入相对较高,要求饲养技术精细。但单位面积产出多,经济效益较好。

  (一)精养的物理性质

  1.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 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同时因为水浅,水的上下层基本均匀,仅在刮风、温差变化条件下出现小的波动。为水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水色不定,水温呈季节性变化 水的颜色常因土质、水深、施肥种类及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而各有不同。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多时水体呈绿色,浮游动物多时水体呈黄色,腐殖质多时水体呈褐色或为酱油色,大量生长蓝藻时水体呈青绿色,鱼腥藻繁殖多时水体呈黄绿色,纤毛虫繁殖旺盛时水体又呈褐色,水蚤大量出现时水体则呈红色。

  1年中冬季水温最低,春季逐渐回升,夏季水温最高,秋季逐渐下降。在1年中5~9月份水温较高,是适合水蛭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时期。1日中的平均温度,一般水温高于气温,平均温差水温低于气温,这样看来,水温比气温相对稳定。白天水温常低于气温,而晚上则水温又高于气温。

  3.水体变质,则水中发出腐败臭味 如发现水体有特殊的腐烂味、臭味,则表示水体被污染,说明池底的有机物如吃剩的饵料、沉底的动植物残体、粪便等,腐败生成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此时则应及时换水或倒池清理,防止水蛭大批死亡。

  (二)精养的化学性质

  1.酸碱度(pH值) 酸碱度是指池塘中水的pH值。主要是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与碳酸盐类之间比率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一般在6.5~9.5之间。pH值在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变化:黎明时,二氧化碳含量多,水的pH值下降(变酸);白天,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水的pH值升高(变碱)。实践证明,中性的水体或弱碱性的水体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发育。

  2.气体溶解量 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硫化氢和甲烷(沼气)等。一般较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当水中的含氧量大于O.7毫克/升,水蛭就活动正常;当水中的溶解氧小于0.7毫克/升时,水蛭就会纷纷爬出水面,到岸边土壤或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池塘中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水温的昼夜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含氧最多的时间是下午,这是因为水中绿色植物在此时光合作用旺盛,消耗了二氧化碳,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而黎明时水中含氧量最低,这是因为夜晚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而动物没有停止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呼出。

  3.无机盐溶解量 无机盐包括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等。这些盐类的溶解量对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动植物的数量,对水蛭的生长繁殖有着直接的影响。

  2、水蛭养殖的方法

  一、野外粗放投种后自然产卵自然孵化的养殖方法,这种方法投资少,对技术经验和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来说要低一些。

  二、人工孵化高密度精养,也就是集中产卵人工孵。小苗孵出后做前期的小苗集中养殖,在达到一定规格后再投放到大面积养殖池养殖。

  更多养殖资料可到我们的空间去了解一下,安徽友谊水蛭基地欢迎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经验与技巧】

1.水蛭的选址建池技术: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
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养

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浦捉、购买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中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
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
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1)、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
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2)
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 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
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
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4.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 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投饵及管理】

1.投饵。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水蛭病害防治】

1.干枯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可见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防治方法:⑴将病蛭放入1%的食盐水中浸洗,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⑵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温降低。

2.白点病:由原生动物多于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钟,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肠胃炎: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⑵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
第2个回答  2011-03-31
养殖场建造:
选择透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宽3m、池深1m、池对角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应放些树枝供其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坑造池。

养殖方法:
1.种苗来源及放养。
水蛭种可自行繁殖或购买,以宽体金钱蛭最好。放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每条约20g,因为这种水蛭产卵多、孵化率高,早春放养6月即可长成出售,每亩面积可养种10~15kg。水蛭是雌雄同体,每条都可以产卵繁殖。3~4月产卵,一般产卵莹1~4个,每个卵莹可繁殖60~80条幼蛭,夏季是其繁殖旺季,也是捕捉的最佳季节。

2.日常管理。
水蛭的生命力旺盛,养殖主要是要抓好饲料和水蛭数量的调节。水蛭主要摄食螺类、蚯蚓、鱼、青蛙、禽畜等动物的血,人工喂养的饲料里应拌有各种动物的血、米、糠等。每亩水域一次性投放25kg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其取食,每星期最好喂一次动物的血。水蛭对水源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

3.越冬管理。
入冬后的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冬眠,这时最好将水排干,用网捞出,选个大、生长健壮的苗种(每亩苗15kg)集中投入育池内越冬。

4.注意保护卵莹。
4~10月,水蛭卵莹外呈海绵状,多产在半湿不干的沃土中,因此饲养水蛭的水田、水池不宜大、深,雨天要注意排水,水位不要浸过土面,否则卵易死。

5.采集炮制。
夏秋是捕捉水蛭的最佳时机。捕得后洗净,先用石灰或酒闷死,然后晒干或焙干。炒水蛭先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到出,筛去滑石粉。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便是所需的中药饮片。
第3个回答  2019-05-02
药用蚂蝗的人工养殖
药用蚂蝗为环节动物,水蛭科的宽体金钱蛭。医用蚂蝗亦可药用,但个体小,经济效益不如金钱蛭。药用蚂蝗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由于各地农药、化肥的使用,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养殖药用蚂蝗具有广阔的前景。养殖药用蚂蝗,具有以下特点。
1.药用蚂蝗对生物的环境变化适应性特强。不论高山平原,药用蚂蝗都能适应。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水塘饲养。
2.有惊人的耐饥能力。药用蚂蝗虽性贪食,摄食量大,且耐饥力特强,即便长期挨饿,豪不恐惧。
3.饲养。药用蚂蝗喜食无脊髓水生昆虫,如将水生昆虫按比例与药用蚂蝗混养,就不必投食,只要将水质管理好,即可生长得很好。
4.药用蚂蝗个体大,一般比普通蚂蝗大几十倍。
5.用工少,不论男女老少,利用业余时间,即可养殖。
6.药用妈蝗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只要引进优良种源,即可年复一年自行繁衍。药用蚂蝗饲养方法如下。
一、药用蚂蝗池的建造及饲养管理
1.池的建造。药用蚂蝗池的种类和形式较多,按建造的材料来分,有土池、砖池、水泥池、塑料薄膜池四种。按池设置情况来分,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之别。常见的池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什么种类和形式的池子,建造面积需多大,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和所具备的条件而定。作为家庭副业,大都建造土池和塑料薄膜池,面积一般以4~5平方米为宜,池形为圆形或椭圆形为好,也可利用废沼气池、旧粪坑,房前屋后的热水凼、低洼凼、水缸、金鱼缸等进行养殖。如果建造的池子四周都是旱地,土质又较坚硬的话,适宜建造土池。土池的建造方法很简单,先根据养殖要求挖池,将池底夯实就行了。池底面垫适量的秸秆和猪牛栏粪,以增加泥中的有机质;然后放入河泥或含有丰富腐殖质的肥土,厚约30厘米左右,泥面上保留30~50厘米水位,水面上的池壁至少保留25厘米高,有条件最好用1/3的面积种植茭白、莲藕、慈茹或水草,作为药用蚂蝗潜伏栖息、遮阳避暑之处。在水面相平的地方设一排水口,在排水口的对面设一进水口,进排水口都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拦住,以防药用蚂蝗外逃,整个池的周围用塑料网布围住即可。塑料薄膜池建造不复杂,如碰到沙质土的地方建池,必须建塑料薄膜池。建造方法,先根据养殖的要求挖池,深度比水泥池深30厘米,挖好后将整张的塑料薄膜平放在池里,塑料薄膜的四边用土压在池口的四边,接着在池底面垫土30厘米夯实,其余的设置和要求与土池相同。为了避免池水温度过高,在池外搭棚或在池内栽种水生作物。水泥池、砖池,适宜大面积工厂化养殖。少量科学试验养殖,可用缸或金鱼缸养殖,便于观察,但必须加网,防止药用蚂蝗逃跑。有条件,可建成冬季保温池。气温在15℃以上时,药用蚂蝗就能摄食生长。为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池底和水面都要设排水口,以调节水位,排水管敷聚乙烯细网,以防药用蚂蝗逃跑。
2.管理。在药用蚂蝗整个养殖期间,管理是否得法,直接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池底宜放入河泥或塘泥,以保持池底土质松软,亦可放入草沤制。塘泥深保持30厘米左右,水深要保持不低于30厘米,不可干池或漫池。水质要求肥、活、爽,含氧量充足,有利于药用蚂蝗生长。淤泥不宜过多放入猪厩肥、牛粪等有机肥料,防止水质过肥而造成污染。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药用蚂蝗浮出水面有不安现象。(2)保护水质良好,是取得高产的措施。为此,发现水质有沤坏现象,即换水。(3)养殖水源要防止农药污染;含碱性重的泉水不能用;水温过低的井水或泉水,要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应用。不然的话,大量温度过低的水入池,会引起池中的水温骤降,致使药用蚂蝗感冒,造成不应有的损失。(4)在夏天高温季节,为了避免因池水温度高而蚂蝗生长不良,应搭棚或利用瓜豆棚遮阳,改善池内环境。
二、药用蚂蝗的运输
运输药用蚂蝗方法,通常是随身带运方法。具体如下。人工带运:在网纱袋里面放些水草,将药用蚂蝗装入,扎紧袋口,再装入篓或箩筐内,即可运走。
三、药用蚂蝗的炮制和贮藏保管
1.药用蚂蝗的炮制方法。先将活蚂蝗用清水洗净后捞起,润透、切段片,然后晒或烘干,再将砂或滑石粉放入锅中炒热,取蚂蝗段片放入,拌炒至微鼓起,外呈焦黄色为度,盛起,筛去砂或滑石粉,冷透即可。
2.贮藏保管。放入盛有石灰的缸、瓮或白铁箱中,置干燥处,防虫蛀。
第4个回答  2022-07-27
水蛭的养殖方法 1、场地:首先,挑选一个场地,将其改造成饲养池,并在周围装上隔离网。
2、密度:水蛭的养殖密度不宜过大,最多投放8万多条水蛭。
3、喂养:水蛭为杂食性动物,喂养时可投放螺类、贝壳、猪血等。
4、环境:水蛭喜温暖环境,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平时需把控好周围环境温度。
水蛭养殖注意事项
水质: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哪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以及周边环境无污染的地区。
空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会对池塘水质产生直接影响,但也会间接影响,比如有毒空气中的有毒物通过空气流动溶于水中,虽然不会造成水蛭的死亡,但会影响水蛭的品质。有的还会对水体的水质直接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硫溶入水中就会降低水的pH值,造成对水蛭的影响。
天敌: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水蛭的管理技术
1、种水蛭的选择
选择种水蛭的时候一定要挑选个体又肥又大的,一般每一条的重量在12克以上是最好的。而且要活动力比较强,水蛭的体表要光滑,颜色鲜艳,而且身体上要没有伤痕。一般水蛭的放养密度大约在每亩20~25公斤,大约在2000~2500条左右。
2、孵化
水蛭一般是在十一摄氏度以上就可以产卵,然后经过16~25天就可以孵出来小水蛭。小水蛭孵出来三天以后就可以自己来找食物了,会吸食和螺丝的血。在每1000条的水蛭里边放20公斤的螺丝或者,一般每一个星期还要给水蛭吃一次禽畜的血块儿。要注意的是随时清理里边的残余食物保持水质的清洁。
3、饵料
宽体金线蛭通常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生,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等。但每年的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是幼水蛭生长初期,此时可向水面泼洒猪、牛、羊等脊椎动物血液,供幼水蛭吸食,但要根据幼水蛭的密度,确定血液的投放量,要少量投、多次投,防止投食过多,造成不良影响。5 月下旬可向水池中投放活的田螺、、蚯蚓等软体动物,供水蛭吸食,投放量不宜过多,不足部分可用人工饵料作补充。

水蛭养殖有什么要点
4、控温。水蛭是很怕高温的,所以养殖场所一定要有控温的手段,尤其是在夏天。夏天较好可以搭建一些遮阳网,或者在水里投放一些漂浮的水生植物,减少阳光直接接触水蛭的机会。如果温度是在过高,较好适当的增加水池水深,保持水底的温度比较适合生长。

水蛭养殖有什么要求
水蛭养殖的要求:1、稻田套养:在稻田中挖沟渠、溜沟作为水蛭主要活动场所,分沟溜式和泥塘式两种。溜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觅食。泥塘式是在稻田内部开挖泥塘,泥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水蛭危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动物粪便较理想,不仅有...

新手养殖水蛭注意 养殖水蛭需要注意什么
1、养殖水蛭要注意:养殖环境:水蛭的养殖场地应建立在有着良好的避风能力、光照适宜的环境下。在春秋季满足水蛭生长需要的光照,然后冬季可做好防寒工作。一个合适的养殖环境是水蛭健康生长的关键点。我们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既要根据水质的生活习性合理建造,保证水质、温湿度、光照等适宜,为水蛭营造一...

水蛭养殖技术
一、养殖环境 1、在避风向阳、光照适宜、排灌方便处建池。池面积根据饲养量来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四周埂高1.8m,水深1m。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以便于水蛭栖息和产卵,池埂还要设防逃沟。水池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cm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一、建设饲养池 1、对池塘、沟渠进行改造,以便当作养殖水蛭的饲养池,若要人工建造,则饲养池的高度应为2米左右,宽度为3米左右,水深为1米左右,长度不限。2、饲养池的排水口、进水口要用网布做成护栏,避免水蛭逃跑。二、养殖要求 1、养殖期间,每亩饲养池可投放幼水蛭8...

养殖水蛭10亩需要多少投资 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二、水蛭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1、养殖环境 (1)水蛭的养殖场地应建立在有良好的避风能力和光照适宜的环境下。春秋季节需要满足水蛭生长的光照,冬季就需要做好防寒措施。(2)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既要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来建造,保证水质、温湿度以及光照等适宜,又要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2、...

水蛭养殖方法 怎样养殖水蛭
1、养殖水蛭时,需要使用水田、池塘等改建成饲养池,并在池子四周加装隔离网。2、密度:每亩池塘最多投放8万多条水蛭。3、温度:水蛭喜温暖,要将水温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4、饲喂:喂养水蛭时要投放螺类、贝壳、猪血等。

请问怎样养水蛭呀
水蛭养殖的方式和方法 1、 水蛭养殖方式 不论利用房前屋后土塘、泥坑,还是在江河、湖泊,养殖方式虽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方式:即野外粗放养殖和集约化精养。选择哪一种养殖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条件差的,可就地取材,采用野外粗放养殖;条件较好的,可采用集约化精...

水蛭的养殖方法
1、保持良好的水质,严防农药、化工品污染水源,且不能用碱性太重的泉水,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使用;2、夏天高温季节,为避免因池水温度过高而导致水蛭生长不良,应在池边种些遮阳植物,并经常换水,使水温保持在15到30摄氏度;3、水蛭食性粗放,螺类,贝类,草虾和动物...

水蛭养殖技术蛭通生物技术
1、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来,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2、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3、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