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 读后感

如题所述

  节选自名著的经典片段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节选自《三国演义》第45回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被各种版本的教材广泛收录。人们对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蒋干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停留于“盲目自信,志大才疏,胆小怯懦,愚蠢可笑”这一层面上,认为他的中计完全是他“愚蠢”的表现。我也一直这样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分析,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再一次教学本文时,却强烈地感觉到,蒋干似乎并不像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愚蠢,相反,我倒觉得“中计”是他的“明智之举”!

  诚然,蒋干东吴之行的目的是要劝降周瑜,临行前也曾在曹操面前夸下“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的海口,但当他被周瑜“见面点破来意”“群英会禁提军事”“展示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动我心”等一系列举措“断其念”之后,蒋干的内心却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蒋干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先是“昂然而来”,对劝降充满了自信;继而“愕然”,因被识破动机而颇感尴尬;再是“惊愕,不敢多言”;最后则是“面如土色”。蒋干神情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折射出了他对劝降周瑜的信心在逐渐动摇,希望在一点一点丧失,最后的“面如土色”则是他对劝降的彻底绝望;但与此同时,蒋干内心又思考着如何回去给曹操一个交代,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深深的忧虑。他知道,如果完不成任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的曹操就有理由怀疑蒋干被周瑜收买,因为他和周瑜毕竟“自幼同窗交契”。如果真的这样,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预见的结果。

  因此,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留在东吴或远走他乡,要么再回到曹操那里继续做谋士。第一条路显然走不通,不要说他的一家老小的性命还掌握在曹操手上,就凭他的才干,留在东吴或是别的地方都不可能有他目前的地位。那么,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想法子保全自己、平安回到曹营这“华山一条道”了。

  于是,蒋干必须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什么是他的救命稻草呢?那就是周瑜精心炮制的、貌似天衣无缝的密信。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周瑜安排的“诱其盗”的那场“演出”,它真的是那么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吗?非也。尽管“周郎妙计安天下”,但这其中确实存在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两大破绽:一是周瑜如此精明,他怎么可能将关系到赤壁之战甚至整个东吴命运的“绝密文件”随便地放在桌上,让别人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呢?二是作为敌方的蒋干在五更天的时候偷偷溜走,居然无人阻拦、无人盘查,使蒋干来得方便,去得容易,有这种可能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蒋干有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我个人认为,蒋干是应该明了这些的。他的中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毕竟,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曹操尽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唯才是举。试想,蒋干能够跟随曹操这么多年,成为曹操的“帐下幕宾”,当不至于是一个无能之辈,更不至于像教参上所分析的那样“愚蠢可笑”。对于周瑜的破绽,蒋干焉有蒙在鼓里之理?那么,只有一个理由能够成立,那就是蒋干甘愿中计,想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以便保证自己平安回到曹营。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万一曹操中计后醒悟过来,那蒋干岂非性命难保?尽管《三国演义》没有交代蒋干的命运,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蒋干暂时不会有性命之虞,因为有曹操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在为他保驾护航。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中曹操诛杀蔡瑁、张允二人后的表现看出。可见,蒋干了解曹操多于了解周瑜。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蒋干中计是一个主动行为,他以劝降为目的出使东吴,到最后中计而回,是一个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之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1
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

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如有条件,事先组织学生看有关“三国”的录像或折子戏,既可熟悉课文又可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四、“练习和思考”题五“写500字的故事梗概”,学生做在练习簿上后,教师可挑选两三位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然后集体评议以加深印象。通过这个练习,可起到听、说、读、写多功能的作用。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1.教师: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引起学生回忆)教师:(再从小问题入手)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

讨论,补充,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所以它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但又不能忘记,它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孙权、张飞、周瑜等等,这些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也不要忘记,他们是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倾注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褒贬的感情色彩和主观的取舍原则,所以不同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且,有的人物是虚构的。

我们阅读这部古典小说,可以增加历史知识,更可以学习作者记述复杂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2.有关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

诸葛亮《出师表》 司马光《赤壁之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罗贯中《杨修之死》

3.谁还记得《赤壁之战》讲些什么?

讨论中过渡到本文背景:《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讲的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件重要事情。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四十五回叙述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学生略述《赤壁之战》)

二、指导预习课文

1.布置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

2.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后,讨论思考题。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

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全文共10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

1—3段 开端 周瑜决定除蔡、张。

4—6段 发展 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

7—8段 高潮 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

9段 结尾 周瑜中计杀蔡、张。

10段 尾声 周瑜闻讯庆计成。

一面讨论,一面提示学生做“思考和练习”题一填空部分。

2.词语讨论:

(1)更不开看(gēng 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

(2)拈弓搭箭(niān 用手指拿东西)

(3)中箭着炮(zhuó 受到炮火轰击)

(4)强弓硬弩(nǔ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5)便宜用事(biàn 有利时机)

(6)迤逦(yǐlǐ 曲折连绵)

(7)橹棹(zhào 桨)

(8)不胜酒力(shēng 能承受)

(9)抵足(脚和脚相接触)

(10)和衣卧倒(hé 穿着衣服)

(11)省悟(xǐng 觉悟)

3.讲读、讨论第1部分(1—3段)。

(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讨论。明确: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

(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

讨论。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

讨论。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

(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讨论。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

四、布置作业 :

细读课文。思考:当时有什么契机使周瑜得以实施机谋?作者对周瑜的定计过程有没有具体写?他又怎样用计?

第二教时

一、检查作业 。

1.学生朗读1—4段。

2.讨论思考题。明确:契机——曹操的说客前来劝降。略写计策的决定,只用白描写手法写了周瑜的神态和动作——设置悬念。

二、研习新课。

(一)讨论课文第2部分(4—6段)

1.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应如何?

讨论。明确: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掩饰。

2.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又如何反应?

讨论。明确: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不是曹家说客”;令太史慈作监酒“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以堵蒋干之嘴。蒋干“惊愕,不敢多言”。

3.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了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什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应如何?

讨论,明确①出迎时和大张筵席时,显示兵将实力。②筵席之后“引干到帐后”看“堆如山积”的粮草。使蒋干说出“兵精粮足,名不虚传!”③对蒋干的一席“言志”,表示自己对孙权的忠诚和东吴人心的团结。蒋干吓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提劝降之事了。

4.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

讨论。明确:①表面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其臂”、“今日见了故人”、“瑜携干手”、“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干觉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直至“抵足而眠”。②装醉。“大笑畅饮”、“佯醉大笑”、“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吐狼籍”、“鼻息如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

(二)讨论第3部分(7—8段)。

教师:蒋干终于去看信了,要上钩了,这里是故事的高潮,因为周瑜用计的成功与否,就看蒋干盗不盗信,他盗了信,曹操才能看到。

1.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后来又能使曹操一时信以为真?

讨论。明确: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①“某等降曹,非图士禄,迫于势耳。”——蔡、张新降曹操,还未得到信任,容易使蒋、曹理解为投降非出真心。“已赚北军困于寨中”,蔡、张训练水军的确是“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②“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容易使对方激动。④“早晚人到,便有关报”为当晚假探子报讯伏笔。蒋干在曹操处夸下的海口“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正无法实现时,看到密信认为天赐良机。

教师:周瑜的反间计,在7、8段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密信,②梦话,③假密报。而密信是主要的,是基础,后两者使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

2.周瑜是怎样以梦话、假密报进一步迷惑蒋干的?

讨论。明确:两次说梦话:“教你看操贼之首”,好像是酒醉失言,醒来假装不知床上睡的是谁。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用计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使蒋干深信不疑。

(三)讨论第4部分(第9段)。

1.第9段讲了些什么内容?

讨论。明确:讲了周瑜用反间计的结果,①曹操中计,杀了蔡、张二人。②周瑜计成,保持了自己一方水上优势。

2.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

讨论。明确: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四)讨论第5部分(第10段)。

提问: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

讨论。明确: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瑜的“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①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②曹操失去能使水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后的赤壁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周瑜可以说除去最主要的障碍,所以“大喜”。

(五)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周瑜是怎样的一位军事家?

讨论。明确: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内紧外松,几次大笑)。

2.蒋干是曹操的蹩脚参谋,他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呢?

讨论。明确: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来江东时“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周瑜施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

3.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讨论。明确:①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②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③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④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⑤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4.如何概括曹操的性格特征?

讨论。明确: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自恃“率兵百万”而不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对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后来会一时上当。他急躁而奸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奸诈,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借口。(在当时也的确不能认错,随意错杀降将,会使荆襄降将不满而动摇军心。)

(六)总结主题思想。提问:通过对周、蒋、曹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分析,说说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讨论。明确: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了周瑜的卓越的军事才干。

三、布置作业 :

1.朗读全文。

2.把“思考和练心”题四做在练习簿上。

3.口头准备“思考和练习”题二。

〔附〕板书设计

第三教时

一、检查作业 。

(一)讨论“思考和练习”题二,达到复习、深化目的。明确:在神态变化、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

1.周瑜的每次“笑”的不同原因及反映的思想性格特征:

①……笑谓诸将曰(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

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

③瑜笑而挽其臂(表亲热,假装相信他)

④大笑畅饮(表示见故人而高兴,麻痹蒋干)

⑤佯醉大笑曰(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

⑥言罢大笑(以示处境之优越,讥笑蒋干竟来劝降)

这三次“笑”,三次“大笑”,表示周瑜胸有成竹,潇洒自信。

2.蒋干神态变化所反映的性格特征:

①昂然而来(盲目自信);

②愕然(竟一语被周瑜言中,不知所措)

③蒋干惊愕(周瑜如此坚决,又惊又急)

④蒋干面如土色(胆小愚蠢,一下吓倒)

蒋干只会夸口,胸无城府,到了东吴,在足智多谋的周瑜面前毫无施展余地。

(二)检查“思考和练习”题四(学生读、教师订正)。

1.吾当作何计破之?

我该用什么办法来打败他呢?

2.公瑾别来无恙?

分别以后你好吗?

3吾之粮草,颇足备否?

我的粮草是不是准备得很充足呢?

4.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周瑜城府很深,捉摸不透,不是用言语能够说动他的。

二、继续讨论“思考和练习”题,总结全文。

1.“思考和练习”题三,和裴松之《三国志》所引的《江表传》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增加了周瑜利用蒋干来访,巧用反间计,使蒋干中计、曹操上当,杀了蔡、张二人,中间还穿插描写了大会群英场面。富有戏剧性,使人物形象更真切更生动。
第2个回答  2011-04-01
节选自名著的经典片段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节选自《三国演义》第45回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被各种版本的教材广泛收录,人们对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蒋干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停留于“盲目自信,志大才疏,胆小怯懦,愚蠢可笑”这一层面上,认为他的中计完全是他“愚蠢”的表现。我也一直这样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分析,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再一次教学本文时,却强烈地感觉到,蒋干似乎并不像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愚蠢,相反,我倒觉得“中计”是他的“明智之举”
诚然,蒋干东吴之行的目的是要劝降周瑜,临行前也曾在曹操面前夸下“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的海口,但当他被周瑜“见面点破来意”“群英会禁提军事”“展示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动我心”等一系列举措“断其念”之后,蒋干的内心却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蒋干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先是“昂然而来”,对劝降充满了自信;继而“愕然”,因被识破动机而颇感尴尬;再是“惊愕,不敢多言”;最后则是“面如土色”。蒋干神情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折射出了他对劝降周瑜的信心在逐渐动摇,希望在一点一点丧失,最后的“面如土色”则是他对劝降的彻底绝望;但与此同时,蒋干内心又思考着如何回去给曹操一个交代,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深深的忧虑。他知道,如果完不成任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的曹操就有理由怀疑蒋干被周瑜收买,因为他和周瑜毕竟“自幼同窗交契”。如果真的这样,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预见的结果。
因此,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留在东吴或远走他乡,要么再回到曹操那里继续做谋士。第一条路显然走不通,不要说他的一家老小的性命还掌握在曹操手上,就凭他的才干,留在东吴或是别的地方都不可能有他目前的地位。那么,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想法子保全自己、平安回到曹营这“华山一条道”了。
于是,蒋干必须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什么是他的救命稻草呢?那就是周瑜精心炮制的、貌似天衣无缝的密信。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周瑜安排的“诱其盗”的那场“演出”,它真的是那么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吗?非也。尽管“周郎妙计安天下”,但这其中确实存在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两大破绽:一是周瑜如此精明,他怎么可能将关系到赤壁之战甚至整个东吴命运的“绝密文件”随便地放在桌上,让别人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呢?二是作为敌方的蒋干在五更天的时候偷偷溜走,居然无人阻拦、无人盘查,使蒋干来得方便,去得容易,有这种可能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蒋干有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我个人认为,蒋干是应该明了这些的。他的中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毕竟,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曹操尽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唯才是举。试想,蒋干能够跟随曹操这么多年,成为曹操的“帐下幕宾”,当不至于是一个无能之辈,更不至于像教参上所分析的那样“愚蠢可笑”。对于周瑜的破绽,蒋干焉有蒙在鼓里之理?那么,只有一个理由能够成立,那就是蒋干甘愿中计,想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以便保证自己平安回到曹营。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9-04-21
节选自名著的经典片段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节选自《三国演义》第45回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被各种版本的教材广泛收录。人们对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蒋干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停留于“盲目自信,志大才疏,胆小怯懦,愚蠢可笑”这一层面上,认为他的中计完全是他“愚蠢”的表现。我也一直这样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分析,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再一次教学本文时,却强烈地感觉到,蒋干似乎并不像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愚蠢,相反,我倒觉得“中计”是他的“明智之举”!
诚然,蒋干东吴之行的目的是要劝降周瑜,临行前也曾在曹操面前夸下“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的海口,但当他被周瑜“见面点破来意”“群英会禁提军事”“展示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动我心”等一系列举措“断其念”之后,蒋干的内心却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蒋干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先是“昂然而来”,对劝降充满了自信;继而“愕然”,因被识破动机而颇感尴尬;再是“惊愕,不敢多言”;最后则是“面如土色”。蒋干神情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折射出了他对劝降周瑜的信心在逐渐动摇,希望在一点一点丧失,最后的“面如土色”则是他对劝降的彻底绝望;但与此同时,蒋干内心又思考着如何回去给曹操一个交代,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深深的忧虑。他知道,如果完不成任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的曹操就有理由怀疑蒋干被周瑜收买,因为他和周瑜毕竟“自幼同窗交契”。如果真的这样,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预见的结果。
因此,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留在东吴或远走他乡,要么再回到曹操那里继续做谋士。第一条路显然走不通,不要说他的一家老小的性命还掌握在曹操手上,就凭他的才干,留在东吴或是别的地方都不可能有他目前的地位。那么,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想法子保全自己、平安回到曹营这“华山一条道”了。
于是,蒋干必须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什么是他的救命稻草呢?那就是周瑜精心炮制的、貌似天衣无缝的密信。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周瑜安排的“诱其盗”的那场“演出”,它真的是那么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吗?非也。尽管“周郎妙计安天下”,但这其中确实存在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两大破绽:一是周瑜如此精明,他怎么可能将关系到赤壁之战甚至整个东吴命运的“绝密文件”随便地放在桌上,让别人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呢?二是作为敌方的蒋干在五更天的时候偷偷溜走,居然无人阻拦、无人盘查,使蒋干来得方便,去得容易,有这种可能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蒋干有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我个人认为,蒋干是应该明了这些的。他的中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毕竟,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曹操尽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唯才是举。试想,蒋干能够跟随曹操这么多年,成为曹操的“帐下幕宾”,当不至于是一个无能之辈,更不至于像教参上所分析的那样“愚蠢可笑”。对于周瑜的破绽,蒋干焉有蒙在鼓里之理?那么,只有一个理由能够成立,那就是蒋干甘愿中计,想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以便保证自己平安回到曹营。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万一曹操中计后醒悟过来,那蒋干岂非性命难保?尽管《三国演义》没有交代蒋干的命运,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蒋干暂时不会有性命之虞,因为有曹操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在为他保驾护航。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中曹操诛杀蔡瑁、张允二人后的表现看出。可见,蒋干了解曹操多于了解周瑜。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蒋干中计是一个主动行为,他以劝降为目的出使东吴,到最后中计而回,是一个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之举”。
第4个回答  2019-03-02
节选自名著的经典片段的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节选自《三国演义》第45回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被各种版本的教材广泛收录,人们对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蒋干的理解,长期以来一直停留于“盲目自信,志大才疏,胆小怯懦,愚蠢可笑”这一层面上,认为他的中计完全是他“愚蠢”的表现。我也一直这样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分析,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再一次教学本文时,却强烈地感觉到,蒋干似乎并不像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愚蠢,相反,我倒觉得“中计”是他的“明智之举”
诚然,蒋干东吴之行的目的是要劝降周瑜,临行前也曾在曹操面前夸下“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的海口,但当他被周瑜“见面点破来意”“群英会禁提军事”“展示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动我心”等一系列举措“断其念”之后,蒋干的内心却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蒋干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先是“昂然而来”,对劝降充满了自信;继而“愕然”,因被识破动机而颇感尴尬;再是“惊愕,不敢多言”;最后则是“面如土色”。蒋干神情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折射出了他对劝降周瑜的信心在逐渐动摇,希望在一点一点丧失,最后的“面如土色”则是他对劝降的彻底绝望;但与此同时,蒋干内心又思考着如何回去给曹操一个交代,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深深的忧虑。他知道,如果完不成任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的曹操就有理由怀疑蒋干被周瑜收买,因为他和周瑜毕竟“自幼同窗交契”。如果真的这样,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预见的结果。
因此,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留在东吴或远走他乡,要么再回到曹操那里继续做谋士。第一条路显然走不通,不要说他的一家老小的性命还掌握在曹操手上,就凭他的才干,留在东吴或是别的地方都不可能有他目前的地位。那么,摆在蒋干面前的就只有想法子保全自己、平安回到曹营这“华山一条道”了。
于是,蒋干必须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什么是他的救命稻草呢?那就是周瑜精心炮制的、貌似天衣无缝的密信。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周瑜安排的“诱其盗”的那场“演出”,它真的是那么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吗?非也。尽管“周郎妙计安天下”,但这其中确实存在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两大破绽:一是周瑜如此精明,他怎么可能将关系到赤壁之战甚至整个东吴命运的“绝密文件”随便地放在桌上,让别人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呢?二是作为敌方的蒋干在五更天的时候偷偷溜走,居然无人阻拦、无人盘查,使蒋干来得方便,去得容易,有这种可能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蒋干有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我个人认为,蒋干是应该明了这些的。他的中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毕竟,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曹操尽管生性多疑、脾气暴躁,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唯才是举。试想,蒋干能够跟随曹操这么多年,成为曹操的“帐下幕宾”,当不至于是一个无能之辈,更不至于像教参上所分析的那样“愚蠢可笑”。对于周瑜的破绽,蒋干焉有蒙在鼓里之理?那么,只有一个理由能够成立,那就是蒋干甘愿中计,想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以便保证自己平安回到曹营。
希望对你有帮助!

群英会中计蒋干中了周瑜的计说明了什么
蒋干之所以中计,原因有三。首先,蒋干对周瑜性格的不了解,他误以为周瑜会因同窗之谊而投降,展现了蒋干对周瑜性格的无知。其次,蒋干在面对周瑜驳斥其游说之论时,仍选择留营,表明他急于立功的心理。最后,当得知蔡瑁、张允投降后,他没有分析原因,而是急着向曹操报告,体现了他的无知和鲁莽。这一...

干将中计的读后感怎么写?
今年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其中的第十七回“群英会蒋干中计”非常精彩,也很曲折,我特别喜欢 这一回讲的是:曹操让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训练水兵,这个消息使周瑜很担心。恰好曹操的手下蒋干来拜访周瑜。周瑜很熟悉蒋干的性格,便设了计,让蒋干带回去了一些假的情报,不费吹灰之力就...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读后感二十字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蒋干中计是一个主动行为,他以劝降为目的出使东吴,到最后中计而回,是一个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之举”

蒋干蒋干中计
《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讲述的是周瑜设计让蒋干中计,导致曹操误杀蔡瑁、张允的故事。周瑜为对抗曹操,决定除掉蔡、张二人,因为这两人深得水军之妙,是东吴破曹的主要障碍。曹操为破东吴无策,蒋干自荐前往东吴说服周瑜归降。周瑜利用蒋干的自尊心,设计让蒋干偷取伪造的投降书信,最终导致曹...

群英会蒋干中计
群英会上周瑜反复强调自己对东吴的赤胆忠诚,即使是同窗好友,犯下这等大事,周瑜又岂能饶你?所以蒋干此刻只想着两个字――快跑!二人自幼同窗,聪慧过人的周瑜还能不了解蒋干?周瑜早已洞察了蒋干的心理,所以放心地让军士“亦不阻当”。蒋干好欺,曹操难骗。欲骗曹操,还得在那封伪造信上下功夫,假...

请分析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故事中,周瑜和蒋干的性格特征
周瑜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也很有计谋.不过后来也就是因为太过于自信而自大起来.才会被气死.另:长得也相当俊美!蒋干是一个有些犹豫而且有些多疑的人,不过也有相当的计谋.算个有名的谋士.比周瑜却差之甚远了

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情节
《群英会蒋干中计》情节概述:这部作品由十个章节构成,分为五个部分,虽然选取节选,但结构严谨,主线鲜明。故事以周瑜的智谋为主线展开:第一至第三部分是开端,周瑜识破蔡瑁、张允的威胁,决定采取行动。第四至第六部分为发展,周瑜施展反间计,于群英会上迷惑敌人,设下巧妙陷阱。第七至第八部分是...

群英会蒋干中计概括300字
群英会蒋干中计概括:蒋干盗书,群英会上计策。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帐下谋士蒋干被周瑜利用,通过盗取假书信的方式,诱导其误传信息给曹操,使曹军中的谋士将领中计。此次事件,为后来的赤壁之战奠定了胜局。蒋干误以为获得敌方机密情报,实则一切都在周瑜的巧妙布局之下。这一事件充分展现了周瑜...

《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讲解
《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是非常有趣的一段,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对这段剧情的认识。首先说明一下三个主要人物曹操、周瑜、蒋干之间的关系,蒋干是曹操的部下,蒋干与周瑜是幼时同窗好友。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希望借助周、蒋之间的关系,让蒋去东吴打探一下东吴的情况。同时说明一下,曹操军多为北方兵士,不...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有感 急急急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瑜欲杀亮,调亮领兵劫操屯粮之所聚铁山.亮言瑜不能陆战,瑜怒欲自往.亮点破劫粮必被擒,教鲁肃谏周瑜以拒曹为重,不要相互谋害. 周瑜赚刘 备来中军账,见云长立于备侧,瑜大惊,未敢加害. 瑜于三江口败操兵.瑜欲除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操幕宾蒋干往说周瑜来降.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