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20%税率的有

如题所述

  我是会计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税率设计有: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一、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有三项,并按不同的应税所得分为两种超额累进税率。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5%至45%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 45% 15375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最低5%至最高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各级的税率为:
  级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 10% 250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 20% 1250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 30% 4250
  超过50000元的 35% 6750
  二、比例税率
  适用于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税法规定,上述8项应纳税所得额,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特殊规定;
  (一)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
  (二)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税。具体为:劳务报酬一次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加成后的税率表:
  每次收入额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5000元的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超过25000~62500元的 超过20000~50000元的 30 2000
  超过62500元的 超过50000元的 40 7000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费用减除的具体标准为:
  1.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的中国公民,在扣除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所得的津贴、补贴差额(全省统一为每月加计扣除300元)后,每人每月减除费用800元(合计1100元)。
  2.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中国公民,国内远洋运输船员取的工资、薪金所得和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任职、受雇的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任职、雇的外国专家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其减除费用标准为:在减除费用800元的基础上再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即每人每月共计可减除费用4000元。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应纳税所得额,依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具体计算公式:
  1.一般公式:
  全月应纳税额=(全月工资、薪金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 1997年6月,王×从其受雇的省电子公司取得工资1800元,各种津贴、补贴150元,月定额奖金150。王×6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为:
  应纳税额=(2100-1100)×10%-25=75(元)
  2.几种特例
  (1)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下称“奖金”)的应纳税额计算。分两种对象处理:
  第一、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取得上述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11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11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
  例 中国公民张三在一家外贸公司任职,每月正常的工资、补贴、奖金等工资性收入1200元,春节前,公司发放年终奖金每人5000元。张三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每月正常收入的应纳税额=(1200-1100)×5%=5元
  年终奖金的应纳税额=5000×20%-375=625
  例 仍以上例,如果张三每月正常的工资性收入仅900元,年终奖金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5000-(1100-900)]×15%-125=595元
  第二、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上述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并且不再按居住天数进行划分计算。
  (2)从“三资”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
  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或外国驻华机构发放给中方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应按全额计算应纳税额;然而,对于可以提供有效合同或有关凭证,能够证明其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是按照有关规定上交派遣(介绍)单位的,则可扣除其上交的部分,仅就其余额部分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月工资、薪金收入-费用扣除标准-上交派遣单位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均应代扣代缴其应纳税额,并由支付单位中的一方按减除费用标准减除其费用,即由雇佣单位一方在支付其工资、薪金时,按照减除费用标准减除其费用并计算扣缴税款,派遣单位支付工资、薪金时,不再减除其费用,而以其工资、薪金的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税款。计算公式:
  雇佣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纳税额=(月工薪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派遣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纳税款=月工薪收入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自行合并申报的应纳税额=(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取得的月工资、薪金收入之和-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已代扣缴的税额。
  (4)从事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的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其应纳税额计算:
  采取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先按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后,按当月应纳税所得额找适用税率(注:按月预缴不要换算全年),计算预缴每月的税款;然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合计全年的工资、薪金所得,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应纳税税款,与每月预缴的税款相抵后,多退少补。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额÷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
  (5)从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中国公民,应纳税额计算。
  实行按年计算、一次征收的办法。计算方法是:应纳税所得额为全年境外某国所得的工资、薪金总额(折合人民币)除以在境外某国的月份数减去月份费用扣除标准,再依适用税率计算月份应纳税额,乘以在境外某国的月份数,就为全部应纳税额。在境外已纳税款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年应纳税额=[(年度境外某国工资、薪金收入总额÷在境外某国的月份-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境外某国的月份数
  (6)个人从企业取得实物福利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
  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雇员或职工个人购买住房、汽车、所购房屋产权证和车辆发票均填写个人姓名,对此,总局以国税发[1995]115号文明确:对于个人取得前述实物福利可按企业规定取得该财产所有权需达到的工作年限内(高于5年的按5年计算)平均分月计入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7)试行年薪制企业经营者收入的应纳税款计算
  对试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企业经营者按月领取的基本收入,应在减除1100元的费用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并预缴,年度终了领取效益收入后,合计其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再按12个月平均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12
  (8)税收平衡计划(假设税)下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税收平衡计划是: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仍由个人自己负担其在原居住国的应纳税额,若中国税收超过该个人工资按其原居住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其超过部分由其雇主负担。对此,当中国税收超过个人原居住国应纳税收时,由雇主负担的超出部分,应视为个人额外得到的一笔薪金,应采取含税公式计算,并入个人计税所得。对于一些来自较高税负水平国家的纳税人,适用计算含税所得方法,会有可能出现通过公式换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小于按其实际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若出现此类情况的,则应按其实际工资、薪金收入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按含税公式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按个人实际工资薪金扣除4,0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相比较,按数额高者作为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而纳税人实际工资、薪金所得,可以通过要求其提供来华前在本国的工资、薪金支付单凭证或完税凭证等资料了解。现举一假设案例,仅为说明上述问题。
  二、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标准。
  (一)个体工商户(简称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是指其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二)福建省个体户成本、费用列支标准原则上参照同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执行。个体户在生产、经营期间借款的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对个体户业主的减除费用标准,掌握在800元以内,支付具体计税办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和福建省地税局《补充通知》有关规定执行,支付雇员的工资、薪金,参照同行业企业的计税工资标准扣除。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以应纳税所得额,依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具体有两种:
  1.对帐证健全的个体户,实行按帐计算纳税。
  全年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对不建帐或帐证不全的纳税人,实行核定纳税。即主管税务机关可采取核定其带征率或月营业额、月应纳税额的“双定”办法计征应纳税额。也可采取核定所得率的办法,对车辆可按吨位、座位核定纳税,还可采取按发票加定额征税,等等。
  每月应纳税额=营业收入额×带征率
  或=营业收入额×所得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核定的税额
  或=核定的税额+发票金额应纳税款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这里所说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800元。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1.按年取得承包所得的应纳税款计算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费用扣除标准×12
  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
  应当在每次取得所得时计算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可将每次所得换算成全年所得后,再计算纳税。
  例 刘某1996年承包某单位所属酒店,法人执照不变。合同规定:刘某全年上交50万元利润,自负盈亏。刘某全年4次预领季度承包收入,每次5000元。此外,刘某月工资、薪金性质收入500元。假设1996年该酒店的核实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为53万元。
  说明:法人执照不变,先要缴企业所得税,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刘某全年所得53万元,扣除上交50万元利润后,余30000元,加月工薪性质收入500元,减除费用每月800元,适用20%税率,速算扣除数1250。计算应纳税额为:
  (1)每季度预缴税额。每季度所得5000元换算成年度所得为20000元,月工资500元即全年6000元,减除费用800×12=96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64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250,即季度预缴税款为:[(20000+600-9600)×20%-1250]÷4=507.5元。
  2.计算全年应补缴税款。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0000+500×12-800×12
  =26400
  全年应纳税额=26400×20%-1250=4030(元)
  年终应补缴税额=4030-507.5×4=2000(元)
  3.一个纳税年度内承包(租)期不足12个月的应纳税额计算
  应以其实际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月份为一个纳税年度计算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纳税年度实际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月份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 刘某从1996年3月份起,承包一服装加工厂,法人执照不变。合同规定:1996年上交出包方10万元利润,自负盈亏。假设年终结算企业所得税后利润13万元。
  说明:1996年企业税后利润13万元,减除刘某上交利润10万元,实际承包所得3万元,其经营期10个月,全年减除费用应为8000(即:800×10),而不是9600(即:800×12),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1250。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30000-8000=2200
  应纳税额=2200×20%-1250=3150(元)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每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扣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
  1.每次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所得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2.对个人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支付的中介费,如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的,允许从其所得中扣除。
  3.对个人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允许扣除有合法凭证证明其按规定上交派遣单位部分。
  (二)应纳税额计算
  1.劳务报酬所得按所列举的29项分项按次计算纳税,以每次分项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依20%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2.对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以上至50000元的部分,应纳税额加征五成;每次收入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以上的部分,应纳税额加征十成。
  这里所说的“次”是指: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的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同一项目”是指劳务报酬所得列举项目中的某一单项),当月跨县地域的,则应分别计算。
  为了简便计算,可采取以下计算公式:
  ——每次劳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额超过4000元以上至25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每次收入额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30%-2000
  ——每次收入额超过625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40%-7000
  加成税率表为:
  每次收入额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加成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5000元的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超过25000~62500元的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 30% 2000
  超过62500元的 超过50000元的 40% 70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林某1996年6月6日为一企业介绍一笔销售业务,取得介绍服务费18000元,6月11~20日又被聘经济法培训班讲课,每天得授课费200元。
  计算林某取得劳务收入的应纳税额为:
  (1)中介收入
  应纳税所得额=18000×(1-20%)=14400
  应纳税额=14400×20%=2880(元)
  (2)讲课收入
  应纳税额=(200×10-800)×20%=240(元)
  林某6月应纳税额=2880+240=3120(元)
  【例】某演员应聘参加一单位举办的文艺晚会演出,出场费4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32000
  应纳税额=32000×30%-2000=7600(元)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每次取得稿酬收入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额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次计算纳税,即以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为一次,以每次应纳税所得额,依20%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再按应纳税额减征30%[实际税负是14%,即:20%×(1-30%)]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或=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应纳税所得额×14%
  【例】张三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一本英文小说,取得翻译稿酬所得计人民币15000。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15000×(1-20%)=12000
  应纳税额=12000×20%×(1-30%)=12000×14%=1680(元)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每次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减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
  1.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额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2.对个人从事技术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中介费,如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的,允许从其所得中扣除。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次计算纳税,以每次应纳税所得额,依20%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这里所说的“次”,是指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纳税人采用同一合同转让一项特许权分期(跨月)取得收入的,应合并为一次收入征税。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或=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每次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000年开始不减除费用。
  股份制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的,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算纳税,并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以每次收入额依20%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例:某单位向内部职工集资每人10000元,年率20%,2001年元月支付2000年度集资利息每人2000元。
  每人的应纳税额=2000×20%=400元

参考资料:http://lixiuwei2001kuai.blog.163.com/blog/static/22409012005621742470/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2
除了个体户和工资,其他都适用
第2个回答  2007-04-22
A
C

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20%税率的有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税率,其中稿酬所得在20%的基础上减征30

4、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20%比例税率的有( )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下列个人所得税中,适用20%比例税率的有( )。
【答案】:ABC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故选项D错误。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故选项E错误。

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20%比例税率的有( )。
正确答案:A,B,D,E 解析:承租经营所得需要按照一定的税率档次计税

以下各项所得中适用20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有A偶然所得
以下各项所得中适用20%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有( )。A、偶然所得 B、经营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参考答案:AC

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20%比例税率的有( )。
A,B,D,E 答案解析:《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010。承租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S%~35%。

下列个人所得中,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适用20%比例税率的有( )。
【答案】:ABC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都适用20%比例税率。

税率为20%的有哪些
法律分析:适用20%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

适用20%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分为不同类别。其中,适用于20%比例税率的项目包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这些所得在税收计算时,直接按照税率20%进行计征,无需经过超额累进税率的调整。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税率则采用超额累进方式...

什么适用于20%税率
适用20%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税率是指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是法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负担的轻重,体现了国家对纳税人征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累进税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