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战争,失去亲人和家庭的孩子的故事

如题所述

给仇人一块面包——发生在二战的感人故事

2006-09-22 17:02:59 Fri | 阅读(125)次

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下走进莫斯科城。
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挤的风雨不透。在围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就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
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的向俘虏走来的方向注视着。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
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接着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马上被汹涌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
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伐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带重伤,有的失去手脚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
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的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在遭到如此惊吓后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的哭号呼救。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命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
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不会超过20岁。面对扑面打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
蓦地,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她怔怔的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的刺痛,在这个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分明看到了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的垂了下来,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包着的面包,轻轻的递到伤号的面前。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带着泪光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在他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吃饭了,饿坏了。
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
悲怆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
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一起向受伤的战俘拥去...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5
1.《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2.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第2个回答  2007-04-18
,"水浒"里还真有段极其浪漫传奇的爱情,而且很合现代人的口味。这就是"没羽箭"张清与"美女将军"琼英的故事。

张清的爱情出现在120回《水浒》的第98回。也就是梁山受招安后率军攻打河北田虎的时候。说实话,"征田虎"一节是《水浒》里顶没意思的一段,典型的"狗尾续貂"!不过这段,正是因为有了张情的爱情,突然就显得光彩夺目了,甚至可以成为整部《水浒》中的一大亮点,因为《水浒》里太缺乏这个了。

这张清,熟悉《水浒》的人都知道。绰号"没羽箭",梁山排名第14位,马军八骠骑之一。相貌英俊,会一手绝世武功--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他原是宋朝东昌府将领,与梁山军作战时,飞石连打梁山15员大将,使关胜、呼延灼、鲁智深这些盖世高手大丢面子,最后还是吴用设计收服了他。

张清将军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这样的人物没有一段爱情实在可惜,这不,水浒的作者突然就破天荒地浪漫了一把,让他的爱情诞生了。

当时,宋江率军攻打河北田虎,田虎手下有名女将,名叫琼英,美貌绝伦,天资聪颖,冰清玉洁。武艺高强。在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她梦到了一个神人,教她一手"飞石神功"。后来,很多人都向她求亲,可是这个女孩子就是不答应,说是非要找个也会"飞石功"的人,最终还是没嫁人。战争爆发后,琼英"处女做先锋",连续击败梁山的王英、扈三娘、孙新等将领,甚至一代武林高手"豹子头"林冲也被琼英的石子给砸了。

后来,吴用出点子,派张清到敌军做卧底。琼英一见张清,大为惊奇"这个人怎么和梦中教我功夫的人长得一样呢?"张清见了琼英,也激动非常,几乎忘了自己的任务。接着,两人比武,一个是英俊潇洒的帅将军,一个是花容月貌的美少女,这眉目对视,就难免生出许多念头,而两个人同时拿出了自己的绝活--飞石,爱情,就这样开始了。两颗神速飞来的石子,好像两颗驿动的心灵,瞬间就碰到了一起,双双碰撞,顿时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飞出了爱情的火焰。很快,这对互相爱慕的年轻人就举行了婚礼,当张清说明真相时,琼英并没有怪他,因为爱情超越了一切,琼英也自然成了梁山中的一员女将(但不在108将列)。张清和琼英可谓"最佳绝配",相比相貌武功悬殊太大的王英和扈三娘两口子,不知要幸福多少倍!

多年后,宋江征讨方腊,张清战死独松关,琼英闻知丈夫死讯,悲痛欲绝,她亲自到独松关,扶柩到张清的故乡彰德府安葬。以后的日子里,琼英艰辛地把她和张清的儿子张节拉扯长大,将张节培养成了战功赫赫的抗金名将!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演绎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好汉传奇,可是好汉的故事中除了林冲与其娘子的深情外,几乎没有什么柔情故事了。张清的这段柔情,虽然精彩,可毕竟不像《水浒》中的其他故事那样脍炙人口,这也是一大遗憾。不过,任何熟读水浒、并对爱情故事兴趣极大的人,必定会对张清合琼英的"飞石情缘"牢记不忘。细分析起来,这故事中的什么"做卧底"了、"梦中传授"了、"飞石功夫"了,等等,太过于浪漫和传奇了,但是它却是诠释了一个"现实而永恒的真理"--任你才华横溢、任你本领超群、任你名震四方,可当爱情要降临的时候,你必定会被爱俘虏,想逃都都逃不掉。
第3个回答  2012-04-06
儿童会被迫成为战士。
西非的利比亚经历十四年血腥残暴的内战,悲剧之一是造成钗h儿童战士,甚至女孩子也上战场。这些孩子多半是被绑架从军,或是在大人遭受屠杀后幸存的儿童,有些人则是为了替父母报仇加入军队。他们的年龄最小从四岁到十三、四岁都有。
西非国家在过去廿五年来的战争中,不断地使用儿童作为前线战士。在利比亚,每五个士兵就有两名是儿童(占40%)。这些孩子面临暴力事件后,很容易变得性情残暴,前任总统泰勒(Charles Taylor)最精良的军队是儿童军,他们钗h人一开始就被强迫处死自己的母亲。

因为战争,失去亲人和家庭的孩子的故事
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就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的向...

因为战争,失去亲人和家庭的孩子的故事
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一经传出,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几乎整个城市的人都出来了。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人群中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亲人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失去亲人的痛苦使得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充满了愤怒,他们...

请你写一段话对因为战争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小朋友
因为战争,失去亲人和家庭的孩子的故事 给仇人一块面包——发生在二战的感人故事 2006-09-22 17:02:59 Fri | 阅读(125)次 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

战争中的孩子_
战争,让无数人无家可归;战争,让无数人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战争,让无数孩子变成孤儿 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大桥已经严重破坏,到处都是废墟和无头缺支的尸体,在炸毁的轨道旁,有一个正在伤心哭泣的孩子,她满脸都是灰尘,脸色苍白、无依无靠,她的父母可能为了保护她也失去了生命,她现在好像在...

《可恶的战争》文章
可恶的战争 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战争。因为战争让人们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自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战争历时四年之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死伤人数共计6千多万人。战争历时四年之久。在...

战争中的孩子作文
可她们哪里知道,她们的亲人早已躺在了血泊里……看到这张照片,我感到愤愤不平:侵略者们啊,请你们停止战争吧!战争是残忍的,会使许多无辜的儿童失去生命。和平是美好的,会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请你们让和平永驻人间,不要再制造战争了,好吗?是那场可怕的战争,使许多孩子失去了温暖的家园、快乐的...

四年级看图写作文战争中的孩子
他现在没了亲人,是谁让他失去亲人?是谁让他无家可归?是战争!是罪恶的子弹!我的心头像潮水般涌出了对战争的憎恨,对战争发起者的厌恶。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代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

十岁那年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十岁那年》这本书,这是一个伤心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十岁女孩河居住的国家遭遇了战争,为了活命,河和家人被迫离开了美丽的家园,搬往美国南部,在国外安居乐业。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妈妈要养四个小孩,爸爸下落不明,一家五口人在外国寄人篱下,艰难度日。河在学校里受尽欺负,原本活泼开朗的河...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作者是谁?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短篇小说,发表在1956年12月31日和1957年1月1日的《真理报》上。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剧,控诉希特勒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给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赞美苏联普通劳动者在战争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坚毅不屈的精神。安德烈是个司机,...

战火中的孩子看图写作文400
为了儿子不再失去父母,为了“自己”不再失去亲人,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 2. 战火中的孩子作文怎么写400字 1937年8月28日,对上海人来说,真是一个不幸的日子。 这天阳光明媚,上海火车南站热闹非凡。因为人们又可以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了!你瞧,有一对夫妻正教他三四岁的孩子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