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
答案:(1)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
(2)为联俄联共提供根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答案:(1)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2)为联俄联共提供根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

比较材料一,二,说明甲午战争前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甲午战争以前采用温和的主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张.遭到冷遇后,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以后主张革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说明孙中山万年对中国革命对象和任务认识的变化
直说吧,国父晚年认为中国的进步只有建立在中国主权统一的基础上,所以国父最后把国民党从一个英美式政党,建设成了有军队的苏俄式政党,开始通过战争手段消灭军阀,统一中国主权。

孙中山讲的“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
到了孙中山那里,“天下为公”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一个“共”字,涵盖面是那么大,...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回答(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
第二项调查:苏俄对中国积极的影响超过美国。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苏俄同情支持中国革命;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第三项调查: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积极影响。(4)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

香港的百年耻辱与哪些条约有关?`
⑴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有何不同?答:甲午战前是改良(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或建立君主立宪制);甲午战后是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⑵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政策?

孙中山为什么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出路 求材料啊。。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2、客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因此而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孙中山萌发了强烈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由于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在形式上没有进行公开斗争,并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中共和苏俄的支持和帮助下,逐步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民主革命领导人或者先驱的相关事迹,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孙中山从1920年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年12月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1922年4月,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 b) 我的评论与感悟: 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可谓功不可没,他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人”和二万万五千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答案要点: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答案要点:第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