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的兵马,却打不过曹操几万的兵马!为什么?

如题所述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的兵马,却打不过曹操几万的兵马的原因有几点,分别是,实际军力对比没有如此大的悬殊,和双方粮草储备,以及双方主帅的素质,还有此消彼长的形式。

军力对比

首先曹操和袁绍的军力对比并没有达到几万和七十万的差距,根据各史学家对三国志记载的研究,袁绍在官渡会战的总兵力在十一万左右,而曹操军队差不多在四万左右。

而且官渡之战是以黄河沿岸为主战场的会战,所以双方的所有兵力不可能集中在某一个战场上,所以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是把兵力分散了。

在军力的分布上,曹操比袁绍更加灵活和节省,在青州黄河沿岸让臧霸率领泰山贼部曲骚扰黄河对面的袁绍军队,在延津渡口布置于禁、乐进等以2000人驻扎防守,用少量部队限制袁绍大量部队,所以袁绍能进军的主要部队只能在白马一点上。

在军队利用率上,曹操比袁绍要高很多,在一番操作下,白马主战场上,袁绍和曹操的军力比例来到了2.7比1。


粮草储备

在粮草储备方面袁绍是早期有绝对优势的,在许攸的叛逃投降曹操之后发生了逆转,许攸献计火烧乌巢成功后,袁绍军粮告急,和曹操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而袁绍的军队人口更多,所以形式更加严峻。

双方主帅的素质

袁绍方面内部矛盾非常严重,与曹操方面不一样。

袁绍集团也是人才众多,谋臣武将都不少,但是他们却不同属一个阵营,主要是颍川阵营和河北阵营的内部斗争,其次是袁谭、袁尚、袁熙等各世子派系的内部斗争。

各个阵营之间勾心斗角,在集体存亡和利益之前还以自身利益为主,不顾全大局。

而袁绍又不能明辨形式当机立断,导致统帅的决策不果断,谋士们意见又不统一,因此决策不及时不正确,错失和贻误了战机。

曹操自己是太监的养子,原本出身于夏侯家族,是势力不大的士族。

他拉拢的多数是士族,这些人手里资源不多,只能靠才华吃饭。

典型的人才有荀攸荀彧叔侄,郭嘉,程昱,本族人才夏侯兄弟,曹仁曹洪,于禁等等。

此消彼长的形式

在许攸优先叛变献祭火烧乌巢成功的同时,张郃、高览帅军正在率军攻打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而许昌坚壁清野一时半刻攻不下,随即听闻乌巢被烧,加之审配郭图的陷害,张郃高览投降曹操。

此时双方的形式发生了颠覆,河北四庭柱中文丑颜良已经战死沙场,张郃高览投降,袁绍方面拿得出手的淳于琼已经在乌巢被击败,鞠义也在之前就被袁绍杀了。

而曹操则是多了高览张郃两个得力将领以及一个战术大师许攸,在袁绍军心大溃的情况下将袁绍的十一万军队击溃,死伤近两万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战时比平时的兵力要多一些,按照三国时期人口平均寿命为不足五十岁(不是战争原因,是普遍现象),十五岁以及四十岁都可以作为士兵作战,这样士兵人数会大大增加,总兵力估计在四十万合理。精锐部队三十万为合理,这样算因连续征战,打下了几股势力之后的结果。曹操七到八万差不多。据险扼守,以逸待劳,天时地利人和,后勤是百姓供给。众志成城,君贤将勇,兵法上再略胜一筹,赢得胜利也是必然的。总比刘秀三千乡勇打十万正规精锐要简单的多。

第一,曹操不光攻陷了乌巢,还把俘获的乌巢守军割掉鼻子,袁绍的援兵才姗姗来迟,然后见到严阵以待的曹军和被割掉鼻子的俘虏士气大减,然后被曹操击败,说明援军比曹操慢了非常多,张颌没有预计到淳于琼败的如此之快,所以才会觉得应该重点救援乌巢,袁绍也没有预计到这一点,但是重兵救援和轻兵救援的速度完全不一样,袁绍和张颌都对淳于琼抱有幻想,他们的决策只是同一角度的不同方案,你不能认为张颌就对袁绍就不对,然而站在上帝视角,两个方案都没用,在曹操袭击乌巢的那一刻袁绍已经必败无疑了。第二,曹军本部在官渡驻屯的兵马不足一万,即使曹仁前来汇合补充,曹军也是绝对劣势,劣势还分兵就是大忌,袁绍之前的战略无论是策动叛乱,还是分兵袭扰,都是为了让曹操分兵,现在曹操主动分兵,他自然会觉得战机已到,站在袁绍的角度这也没有任何问题。

第三,袁绍可是听从了田丰的建议,趁着曹操东征迅速南下,种田就会错失良机,二月进兵也是袁绍麾下一致同意的,连杠精田丰都这么认为,轻兵袭扰之计袁绍也实行了,不光有轻兵袭扰还有策动叛乱,曹操后方被袁绍搅的一团糟,官渡缺粮就是因为运粮跟不上,而非曹操治下真的缺粮。袁绍和谋士的分歧仅仅在于沮授认为应该驻屯黎阳巩固黄河防线,袁绍则认为自己大优势而直接进军官渡。但是袁绍的兵力也不是只在官渡一地,黄河沿线的荥阳,开封都遭到攻击,兖州东部的吕虔也被袁绍派兵牵制,徐晃,曹仁都曾击败袁绍的侧翼部队,袁绍还在黎阳留了蒋义渠守备后路,最后袁军北岸阵线就是被他稳住的,曹操乌巢取胜之后的反攻打的也没那么轻松。

乌巢不是在援军赶到之后被攻破的,而是曹操轻易攻陷了乌巢,把粮草烧毁,把俘虏的鼻子割掉,然后在乌巢外列阵迎敌,袁绍派遣的轻骑兵才姗姗来迟,然后被曹军击溃,如果是重兵救援,速度肯定比轻兵要慢,曹操率领的则是全员骑兵,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在乌巢围攻曹军,而是眼睁睁看着曹操烧完粮草从容撤退,袁军只能跟在后面吃灰。张颌和袁绍都没想到淳于琼这么快就败了,所以他们都选择去救了乌巢,但是不论怎么救都已经没用了。还有放在长平之战那就是秦军几个月打不下百里石长城,现在就能打下?放在王翦灭楚就是王翦几个月都打不进楚国,现在就能打的进了?有种打法叫趁虚而入?

张颌带的部队就是正规军,适合攻坚和阵地战,不适合紧急增援,所以派他去正面进攻,派轻骑兵增援乌巢,毫无问题。袁绍不水,只是曹操更厉害就像袁绍的操作没问题,可他有些操作是被动出手,乌巢不出事,耗都耗死曹操了。曹操反败为胜,的确是曹操更厉害袁绍是天下楷模,曹操就是乱世枭雄,楷模无非就是所有人中最厉害的那一个,枭雄可是把所有人砸了自己站着的那一个。

有个事实错误:

第一,曹操是打败援军再烧粮草的。第二,张合众将建议重兵救乌巢,认为那是最关键一战,袁绍不听。即使作者真知灼见,也未必比得上当事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合看得透彻吧,第三,十万大军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分兵却能打得下??第四,没错误?战略上就很大错误,谋士让他不要打,先好好种田,不听。让他派轻兵骚扰牵制河东,关中,不听。偏偏要在官渡全军决战,所以就被一锅端了。袁绍只是袁绍,袁曹的十胜十败了解一下。

其实袁绍的操作都被三国志及同时期的各种史书如实记载了,只是在叙述性语言上进行了刻意的引导,给人一种袁绍啥都没干的错觉。最早这么干的是司马迁,在韩信传中刻意营造了韩信独自打下汉朝大半疆土的错觉,主观文字的引导是在读史书最要避免的。汉末三国时期流行的是部曲制,即武将通常有自己的直属部队,战时也是带领自己的部曲出征,军队有自己的编制,而不是一堆兵和一堆将自由组合。大军压进不是想干就干的,全军出动渡不了河,袁绍此时已经到了黎阳在北岸驻军,只能打下河对岸的据点再把主力渡过去,在乐进回来之前袁绍已经进攻了白马和延津,但被于禁守住,于禁甚至渡河反攻击破汲县,然后乐进先行赶回和于禁汇合攻破获嘉,紧接着曹操主力就回来了,袁绍没料到刘备几乎是瞬间被击溃,曹操一个月就往返徐州回来了。

曹操战斗力太强,而且这种存亡在此一举的士气过旺,灭淳于琼如同摧枯拉朽。袁绍和张合的战术布置,都是建立在淳于琼一定会守住一阵子的基础上:袁绍应该是认为轻骑兵增援正在坚守的淳于琼,牵制或击退老伙伴,另一手直接端了老伙伴的总部,结束战役,战术重点是端了总部从而结束战役;张合应该是认为直接重兵过去合围把对方老大剿了,之后就是直接结束战役或是清扫了,战术重点是剿曹操进而结束战役。两人的计划都没有错误和失误。曹操那边战斗力本身就是最高阶的之一,这种老板带头做敢死队的仗,士气是爆表的,出击的和留守的都知道,这一战或老板被灭或老窝被端,都将彻底终结,必报死战决心,这样的部队作战就如洪水猛兽。我们又岂能想象曹操的战前动员有多么让人豪气干云,又岂能理解袁军轻骑兵看到火光中满脸是血、如同恶兽般的曹军举着人头大喊时的惊恐万分。

第2个回答  2020-10-31
因为袁绍的狂妄自大和用兵的错误命令,反观曹操的军队,每一个命令都有着恰到好处的作用,将袁绍的军队耍得团团转,一举击破。
第3个回答  2020-10-31
因为曹操的兵马是精兵,袁绍的兵虽然多,但是没本事,所以就被曹操的精兵打败了。
第4个回答  2020-10-29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的兵马,却打不过曹操几万的兵马。原因有两点,一是袁绍优柔寡断,伤了文武百官的心,二是曹操善用计策,任人唯贤。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的兵马,却打不过曹操几万的兵马!为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的兵马,却打不过曹操几万的兵马的原因有几点,分别是,实际军力对比没有如此大的悬殊,和双方粮草储备,以及双方主帅的素质,还有此消彼长的形式。军力对比首先曹操和袁绍的军力对比并没有达到几万和七十万的差距,根据各史学家对三国志记载的研究,袁绍在官渡会战的总兵力在十一万...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兵马,为何打不过曹操的几万兵马呢?
4. 地理位置对袁绍不利。袁绍在黄河以北发起进攻,要击败曹操必须渡河。曹操集中兵力扼守要隘,以逸待劳,这种策略在当时的形势下是恰当的。5. 袁绍若分兵把守黄河南岸,不仅难以阻止曹操军队南下,还会使自己本就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而曹操的后勤补给...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败给曹操二十万的原因。。详细的
原因:1、经济上:曹操推行屯田制,经济实力大大提升;而袁绍一直不重视经济发展,他的地盘的扩张几乎都是在吃冀州的老本,也亏得冀州是大汉最富庶的一个州,才能让他吃那么久。2、政治上: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占据大义的名分,而且是防御作战,因而占尽了政治上的优势。3、军事上:曹操的人才...

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兵马,为何打不过曹操的几万兵马呢?
而袁绍之所以没有打过曹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袁绍个人才能不足。与演义描写相同,袁绍虽然是当时势力最大的诸侯,但是他本人的才能却配不上他这个身份,尤其和其他诸侯相比较,个人能力更显得有些不足。而且曹操和袁绍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发小,可以说曹操对袁绍算是比较了解的,曹操都说袁...

袁绍七十万兵马,为什么打不过曹操的几万兵马?
三国演义前期,实际上实力最强的军阀并不是曹操,而是袁绍。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兵精将广,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不过在官渡之战时,袁绍起兵70万,却被曹操几万兵马打败,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这是为何呢?袁绍这么弱?关于袁绍被曹操数万兵马击败,历来分析不断,大家比较赞同的观点有以下两个。一、袁绍...

袁绍真的是憨憨吗 袁绍七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曹操的几万人
且知人善用,学会采纳积极的建议,作为团体的一员,不要做分崩离析的事情,要成大事先理清部下,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使命。不过话说回来,袁绍七十万兵马,竟然打不过曹操几万兵马,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袁绍的大军内军心不齐,作为一军之帅,袁绍此人也不够理性没有智谋,治下不严,所以最终导致此战失败。

官渡之战中曹操兵力为什么比袁绍少得多?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兵力远少于袁绍,但他最终取得了胜利。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首先,兵力对比显著。曹操掌握着大约7万的军队,而袁绍则拥有大约70万的大军。这种力量对比达到了1:10,明显对曹操不利。其次,将领能力。曹操拥有一批杰出的将领,如张辽、...

袁绍真的是憨憨吗?袁绍七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曹操的几万人?
袁绍号称七十万大军,竟然打不过曹操几万之中,想想就匪夷所思,原因何在?据有关史料记载,曹操人数虽少,但都是精兵强将,训练有素的士兵更是能以一当百。袁绍虽众,但多为降兵降将,装备不足,训练跟不上,没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所以曹操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官渡之...

同是一方诸侯霸主,袁绍七十万大军对敌曹操七万士兵,为何结果却是大败...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时代,袁绍曾和曹操有过一场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盛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而也是此战奠定了曹操日后的霸业,成就了他的辉煌人生。官渡之战,袁绍亲率七十万大军与曹操展开对决,面对于自己数倍之多的袁绍,曹操是怎么取得了这场战役,最终成为当时最大的霸主的呢?

官渡之战中兵强马壮的袁绍为什么敌不过曹操?
官渡之战中兵强马壮的袁绍为什么敌不过曹操?主要在于袁绍一意孤行心胸狭窄,不善于用兵。袁绍心中以为自己兵强马壮,他并没有把曹操看在眼里,对于田丰的话也没有放在心上,于是便出兵前去攻打曹操。田丰忠心耿耿,他不忍看袁绍踏上这条不归路,于是他再次劝阻袁绍,只可惜袁绍依旧不听,而且勃然大怒...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