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朝代的妃子排名:
西汉: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设婕妤、陉(从女旁)娥、容华、充衣。汉元帝时增设昭仪、五官、顺常、舞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
东汉:皇后、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三国 魏:皇后、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贵嫔(二人)、淑媛、修容、顺成、良人。魏明帝时增设淑妃、昭华、修仪、减去顺成。
晋:皇后、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容、修华、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散职(美人、才人、中才人)。
南朝
宋: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昭仪,昭华,昭容,婕妤,容华,充华)。
明帝时有皇太后,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容,淑媛,淑仪,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容,修仪),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容),散职(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 齐:皇后,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
南朝 梁:皇后,三夫人(贵嫔,贵姬,贵妃),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容,昭仪,修华,,修容,修仪),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散职(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 陈: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容,昭仪,修华,修仪,修容),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容),散职(美人,才人,良人)。
北朝 魏:皇后,左右昭仪,贵人,三夫人,上三嫔,下六嫔,世妇,女御。
北朝 齐:皇后,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上三嫔(光猷,昭训,崇徽),下六嫔(宣猷,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世妇,御女,才女,采女。
隋:文帝初设皇后,三嫔,九世妇,三十八御女。独孤皇后死后增设三贵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
炀帝时设皇后,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九妃(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华,修容,充仪,充容,充华),二十七世妇(婕妤十二人,美人、才人合十五人),八十一御女(宝林、御女各二十二人,采女三十七人)。
唐:皇后,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女(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玄宗时增设四妃为贤妃,惠妃,丽妃,华妃。
宋:皇后,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宸妃,淑仪,贵仪,昭仪,婉容,顺容,修容,婕妤,美人,才人。
辽:皇后,三妃(贵妃,贤妃,德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海陵王时增设元妃,姝妃,惠妃,宸妃,丽妃,淑妃,昭妃,温妃,柔妃。
金:皇后,五妃(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金废帝时增设七妃为姝妃,惠妃,宸妃,丽妃,昭妃,温妃,柔妃。
元:皇后,贵妃,真妃,淑妃,丽妃,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淑仪。
明: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明世宗时设九嫔,明末尚有选侍,才人,淑女。
清:皇后,皇贵妃(一称懿贵妃),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
周礼古制,对同等级的妃嫔人数有一定限制,即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后世朝代,如新、晋朝、北魏、唐、金多有参考。又秦、汉、隋、宋、明本身为独立妃嫔制度(其中汉沿袭秦朝制度),对同等级妃嫔人数也不作限制。
1、正一品:皇后。
2、从一品:皇贵妃。
3、庶一品:贤妃;宸妃;淑妃;德妃 。
4、正二品:庄妃;惠妃;丽妃;敬妃;宁妃;贞妃。
5、庶二品:妃。
6、正三品:贵嫔。
7、从三品:贵姬。
8、庶三品:贵仪;贵媛;贵容;贵华。
9、正四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华。
10、从四品:玉仪;玉媛;玉容;玉华。
11、庶四品:淑仪;淑媛;淑容;淑华。
12、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
13、从五品:修仪;修媛;修容;修华。
14、庶五品:妙仪;妙媛;妙容;妙华。
15、正六品:芳仪;芳媛;芳容;芳华。
16、从六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
17、庶六品:嫔。
18、正七品:婕妤。
19、从七品:容华。
20、庶八品:贵人。
21、正九品:美人。
22、从九品:才人。
23、庶九品:良人。
24、正十品:娘子。
25、从 十 品:敬婉;明婉;芳婉;凝婉。
26、庶 十 品:正华;婉华;顺华;穆华。
27、正十一品:修训;敬训;明训;宁训。
28、从十一品:修娴;承娴;慎娴;贞娴。
29、庶十一品:宝林;御林;修林。
30、正十二品:选侍;御侍;常侍 。
31、从十二品:娙娥;瑛娥;睦娥。
32、庶十二品:承徽;宣徽;弘徽。
33、正十三品:御女;采女;淑女。
34、从十三品:更衣;华衣;表衣。
35、庶十三品:常在。
36、正十四品:颜则。
37、从十四品:舞涓。
38、庶十四品:答应。
扩展资料:
每个朝代的妃子的名称是不太一样的,就这个“妃”也是一种头衔,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妃”的。
商朝:中宫皇后东宫皇妃西宫贵妃四妃:德妃,淑妃,惠妃,庄妃九嫔其余的全统称为美人.西汉: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武帝时加婕妤、婧娥、容华、充衣。
元帝加昭仪、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
东汉:皇后、贵人、美人、彩女、宫人。
魏:皇后、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
文帝加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明帝加淑妃、昭华、修仪。
晋:皇后、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魏:皇后、左右昭仪、三夫人、三嫔、六嫔、世妇、御女。
南朝: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五职(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三职(美人、才人、良人)。
隋:皇后、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共120人。
唐:皇后、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宝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
开元改四夫人为三夫人(惠妃、华妃、丽妃)、六仪、四美人、七才人。
宋:皇后、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婕妤、美人、才人、国夫人、郡君(南宋郡君改夫人)、红霞帔、侍御。
元:皇后(皇后人数不止一个,一般三人,多可达五人)、妃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清:皇太极仿元制设五宫后妃:清宁宫皇后、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永福宫庄妃(即孝庄文皇后)。
以后各朝设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此十四人称为“主位”,得以在东西十二宫主一宫;贵人、常在、答应无定额,得以在某宫占据一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妃嫔等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不同朝代排位不同:
1、元:大皇后,皇后,贵妃,真妃,淑妃,丽妃,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淑仪。
2、明: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
3、清: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扩展资料:
皇贵妃,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
孙氏自小被接入宫中抚养,宣宗即位后册封为贵妃,依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因宣宗宠爱孙氏,破例让她得享像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皇贵妃”之称由她而始。宣德帝驾崩,其子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因土木堡之变被扣留,其弟郕王朱祁钰即位为明代宗,年号景泰。景泰帝册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由此延续下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贵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不同的朝代,妃子的排位是不一样的,部分朝代如下:
1、周:夫人、嫔、世妇、御妻。
周礼古制,对同等级的妃嫔人数有一定限制,即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2、东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东汉在西汉妃嫔位基础上大幅度简化
3、元:大皇后,皇后,贵妃,真妃,淑妃,丽妃,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淑仪。
4、明: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
5、清: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嫔妃,即妃嫔,是指君主的妾室。经过正式的册封后,会拥有不同等级的位号、待遇。在东亚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的影响下,君主通常会拥有一位皇后和数量不等的妃嫔,妃嫔可从数人至千人不等。
古时皇帝选择妃子与其同房的一个方法和程序--翻牌子程序介绍:
1、先由人将妃子标记于牌子上,每个牌子代表一个嫔妃。
2、皇帝就寝之前,由宦官将牌子承予皇上,并将每个宫妃的画还有她的一些信息,比如这个妃子擅长、出身等介绍于皇上。
3、皇上看中哪个,就将牌子翻过,翻了哪个牌子,皇上就临幸哪个妃子。之后宦官就可先行到这个妃子所在的宫殿通知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