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古典舞中袖子的运用
袖舞是中国舞蹈中的一个融入情感联结情感的可舞因素,具有优美的造型性和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抒情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汉唐古典舞中袖子的运用,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袖舞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舞蹈,优美的袖舞如同书法,在行云流水中,空灵缥缈中,袖舞以特有的方式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一、袖舞来历
提到袖舞,通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水袖”,“水袖”这个名词源于戏曲服饰,其最早的叫法是“水衣”,随着舞台表演形势日趋丰富的发展,水衣的袖子逐渐变长,变宽,又因袖子舞动的技法日趋丰富,其形态时而如水波荡漾,时而急湍似箭,故称为“水袖”。舞蹈中最早的袖舞形式为“长袖舞”,早在《史记》中就有“长袖善舞”的记载,周代宫廷雅乐《小舞》中的《人舞》有“以手袖为威仪”的记载,“手袖为威仪”即徒手袖舞,这种舞蹈多用于宫廷中贵族的飨宴,因此才有了“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民谚[1]。
在历朝历代的出土文物、玉器陶俑以及石窟画像中,袖舞的舞姿比比皆是,可见“袖舞”这种表演形式历史悠久,特别是汉,唐时期,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隋唐时期也有“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之说,所以“袖舞”就成为了汉唐古典舞中具有独特韵味且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二、袖的分类
在舞蹈服饰中,大小不等,长短不一,肥瘦不均的袖子,成为了舞者表现思想,抒发情感的身体延伸。不同的袖子在古典舞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也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并且有不同的使用技巧。例如汉唐古典舞《飞虹对鼓》,使用的是一丈的长袖;汉唐古典舞《踏歌》的袖子只长出手指尖一尺,被称为小袖;还有些特殊的袖子如汉唐古典舞《谢公屐》和《楚腰》的博袍宽袖。
三、流动的袖
(一)袖的韵律
袖韵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动势和节奏,袖子的动势是手臂的延伸,是通过舞者身体的韵律而产生,身体的韵律是从“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逢冲必靠”的欲动原则中,运用起承转合的动势,带动袖子的变化,展示袖子的动律变化。袖子的节奏是由舞者或强或弱的力度所控制,时而高低的空间变化和忽展忽合的形态变化体现了袖的节奏,所以说,袖的节奏丰富了舞者的身体韵律,身体韵律又影响了袖的节奏,袖韵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而成。
(二)袖的劲力
袖的劲力指的就是舞者控制袖的力度,首先,袖的发力是由身体各部位配合而来,一般是意领腰随,沉肩带肘,通过小臂、手腕,指尖借势发力将袖身带起,并将力传达到袖梢。从意领到腰随是身体内力向外力的过渡,从肩沉到肘动是外力在手臂上的承接,小臂的起势决定了袖的走向,手腕的发力决定袖的力度,最后由指尖贯穿身与袖的连接[2]。这一系列连接配合的过程,伴以气息的凝聚、运行、释放和延伸,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袖劲的变化。
(三)袖的形态
袖舞的形态是袖在流动过程中的路线,如直线形、曲线形、弧线形、螺旋形、圆形等多种形态变化,它是依靠腰部到手指的一系列配合中,以腰部带动肩、大臂,以肘部引导方向,再由小臂带动手腕、手指,形成了袖子在空间中流动的形态,最终完成袖子在动作中的形态。也就是说腰、肩、肘、臂、腕的协作方向和路线决定着袖的形态。而形态的完成,不仅仅依靠于舞袖的技巧,还依赖于头脑中对袖形、态势、路线、过程的完整认识和理解,袖子舞动所体现的各种形态,是头脑中舞袖设计路线相对应的由意、气、力共同协作的结晶。
(四)袖的技巧
每一种袖子都有自身的规律和变化模式,都有自身的使用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袖技。袖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形态变化,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形成了袖舞独特的表现力。这个表现力体现在长袖清晰的路线、圆润的转换、明朗的造型、利落的连接中,袖子运行的过程、轨迹以及体现在空间中的造型,都决定着袖舞的质量的好坏及欣赏的美感。
1、拂袖,它既是各种袖舞技巧的起始动作,也是各种袖舞技巧的连接动作。拂袖是用手臂,经过提腕带动手背和手指的提、撩从而带动长袖的舞动的一种技巧。
2、抖袖,抖袖是运用气息将袖顺着手臂的方向迅速抛出,其方法是沉肩提肘,手腕发力,将袖身迅速抖出,然后,沉肩放臂,手腕松弛,将袖往远处松开,身体和气息向相反方向对拉,使袖梢在最远处展开,我们称之为落袖,这个动作最重要的是气息对袖体飘落的控制,
3、扬袖,以肘为轴,或以肩为轴的弧线运动轨迹,用力方法是提气立腰,以臂带腕,向身体外侧或内测将袖身中段抛起,向身体外侧由腕弹拨,向身体内侧由指尖弹拨,在气息的托放中,使袖身保持弧圆的状态。这个动作要注意手臂、手腕、指尖发力的连贯性,掌握力度的大小,发力后手腕到手指的`松弛,以及控制袖子的走势,保持弧圆状态。
4、绕袖,这个动作分为外绕袖和里绕袖,用指尖带动手腕,通过向里或向外螺旋形拨动,沉肩送肘、扭转小臂,使袖身形成向内或向外的螺旋形态,与此同时,气息可以屏气凝聚,也可随着袖子的起落自如收放,使袖成为手臂的延伸。
5、搭袖,通过袖子与身体的呼应和协作来共同完成“搭”的过程,在袖子落向预定方位是,身体要始终贯穿两个字:“接”和“迎”,也就是在的搭袖的同时用身体相应部位如:“腕”、“肘”、“臂”,去配合袖法的形成,它体现在迎袖时身体的起势和接袖式身体的落势之中,这个起与落又是由内在的气息引领的,它在身体与袖子的身法配合中,将身体与袖子相依相随,互衬互让的内在关系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袖的运用
舞蹈《飞虹对鼓》中,对袖子的运用最为广泛,如以展开的袖体作为手臂的延伸工具形成摆动的抛袖、抖袖,以划圆或螺旋形状形成的流线状态的扬袖、绕袖,以时而伸展时而抓握得收袖、抓袖、冲袖等等。
舞蹈《踏歌》中服装袖子相比《飞虹对鼓》的袖子较短,垂手位,袖子过指尖一尺,所以在《踏歌》中袖子的运动主要是以线状袖出现的,在袖子的运动过程中,展开的袖子作为手臂的延伸工具,形成了摆动、抛扬、抖绕的流线状态。依靠袖子的延伸放大了动作的动势,拓展了身体的运动和表现范围。舞蹈动作中的抖袖、扬袖运用较多,《踏歌》主题动作改过几次,但都以线状袖出现,如主题动作运用的旁抖袖,原先动作为身体斜塔,右脚向3点上步,左脚跟上并步,右臂将袖子抖向3点最远处,身体向7点倾斜,转身背向观众,两臂向3点、7点平拉展开袖子。现在动作为半月,首先运用的臂搭袖,将右臂的袖子横搭在左臂上,同时身体重心斜塔,向3点抖袖。两个动作都是运用的抖袖,这个动作以腰部发力,带动上肢(肩、大臂,小臂、手腕),使袖梢在最远处展开,形成了瞬间的静态停止,展示出动态与静态、流动与舞姿的连接过程,体现出汉唐古典舞动静相宜之美。
舞蹈《谢公屐》的袖子不同于《飞虹对鼓》或《踏歌》中的袖子,后两者的袖子只是长短之分,而《谢公屐》的袖子宽宏博大,在双臂平拉展开时最能展现袖子的完美,其长袖并不是衣袖本身的延伸,而是在宽衣袖中附加一条较细的长绸,这样的舞袖,挥动起来既不会太沉重,又显得格外飘柔。博袍宽袖动作主要以绕袖、搭袖和抖袖为主要动作。因此运用起来要与身法相配,要突出身让袖、身躲袖、袖合身的特点,结合不同方式的步伐配合,充分体现出袖与身体的巧妙配合,形成各种变化、流动。
总之,袖舞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和写意特征,在行云流水般的舒缓之中,在飘逸洒脱的云游之中,营造着书法般的空灵和浩渺深邃的意境,抒发出人对自然无尽的遐想和悠远的思绪,在苍龙搅海般的翻腾时刻,在风起云涌的疾变当中,袖又以它苍劲、浑厚的气势,书写出激越与豪情。
五、汉唐古典舞的表现形式
汉唐古典舞的风格不同,那么他们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出入。
具体表现为:
1.汉朝舞蹈的表现形式
汉朝舞蹈不仅仅有着楚舞的这一特色,而且还吸收了外域舞蹈,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从表现特征上来看,汉朝舞蹈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
(1)舞袖;
(2)舞足;
(3)舞腰。
在我国古典舞中,楚月舞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所以汉代舞蹈借鉴了楚舞的一些风格特征,这为汉代舞蹈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舞足这一风格特征,在汉朝舞蹈中也较为典型,例如,在《盘鼓舞》这个舞蹈之中,舞蹈者通过踏鼓以及踏盘而舞,在舞蹈中,舞者需要足足准确以及响亮,在“纵蹑”以及“浮腾”的过程中,不能够出现任何差错 [3] 。此外,在汉朝舞蹈中,舞腰也是其比较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虽然汉朝的舞腰借鉴了楚舞中的一些表现形式,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楚舞中,有着“折腰”的这一表现形式,其动作幅度比较大,但是汉朝舞蹈的舞腰则更加的柔美。在汉朝舞蹈中,舞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舞蹈表现形式,在表演当中,舞者舞动自己的手臂,通过两个长袖来形成一个优美的“S”形曲线,然后再加上舞蹈者自身的“S”型身材,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冲击。
2.唐朝舞蹈的表现形式
唐朝古典舞可谓是博采众长,不但吸收了汉朝的舞蹈风格,而且还吸收了西域乐舞的舞蹈元素,并吸收了朝鲜乐舞以及中原乐舞中的一些舞蹈元素,通过对多种舞蹈元素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舞蹈体系。特别是在唐玄宗的支持下,进一步推动了唐朝舞蹈的发展,尤其是《惊鸿舞》,这首舞蹈运用仿生元素,所以舞蹈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在舞蹈过程中,就如同长空中的鸿雁,而且唐人经常用“惊鸿”二字来形容舞蹈的姿态,通过该词汇来表示舞姿飘逸轻盈。在许多影视剧中,都会用到唐代舞蹈。如,在《甄嬛传》中,莞贵人就因为跳了《惊鸿舞》,所以得到了皇上的宠爱,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惊鸿舞》的魅力如此巨大,即便是在现代舞流行的今天,这种古典舞也能够让人回味无穷。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极具古典特色的舞蹈之一,汉唐古典舞可以很好地突显中国古典的韵味。汉唐古典舞具有轻盈飘逸、优雅美丽等特点,所以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流传到今天,仍然获得了人们的推崇。中国舞蹈艺术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要对传统舞蹈形式的继承,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继而走向世界。
;汉唐古典舞中袖子的运用
例如汉唐古典舞《飞虹对鼓》,使用的是一丈的长袖;汉唐古典舞《踏歌》的袖子只长出手指尖一尺,被称为小袖;还有些特殊的袖子如汉唐古典舞《谢公屐》和《楚腰》的博袍宽袖。 三、流动的袖 (一)袖的韵律 袖韵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动势和节奏,袖子的动势是手臂的延伸,是通过舞者身体的韵律而产生,身体的韵律...
汉唐舞的袖子有什么讲究?
1、长袖 汉唐古典舞《飞虹对鼓》,使用的是一丈长的长袖。2、小袖 汉唐古典舞《踏歌》的袖子只长出手指尖一尺,被称为小袖。3、宽袖 汉唐古典舞《谢公履》和《楚腰》使用的是博袍宽袖。袖舞是中国舞蹈中的一个融入情感联结情感的可舞因素,具有优美的造型性和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抒情性。袖的...
汉唐舞袖子分几种
1、拂袖,它既是各种袖舞技巧的起始动作,也是各种袖舞技巧的连接动作。拂袖是用手臂,经过提腕带动手背和手指的提、撩从而带动长袖的舞动的一种技巧。2、抖袖,抖袖是运用气息将袖顺着手臂的方向迅速抛出,其方法是沉肩提肘,手腕发力,将袖身迅速抖出,然后,沉肩放臂,手腕松弛,将袖往远处松开,身体...
汉服和古典舞的袖子有什么区别?
1. 在汉唐舞蹈中,袖子的类型多样:长袖如《飞虹对鼓》中所用,其长度可达一丈,展现出袖舞的飘逸与灵动。2. 小袖,如《踏歌》中的袖子,仅露出手指尖一尺,显得更为精致。3. 宽袖,在《谢公履》与《楚腰》中使用的宽大袖子,如同博袍,给人以庄重之感。袖舞作为中国舞蹈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
、【单选题】舞蹈《踏歌》中所用的袖属于哪种袖?
小袖。汉唐古典舞《踏歌》的袖子只长出手指尖一尺,被称为小袖。小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踏歌,中国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
汉唐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3、动作轻盈柔美 汉唐舞蹈中通常会使用“袖”来表演出一种极具特色的表现形式,通袖子舞动出各种形状和类型,使舞蹈更加丰富。舞袖技巧使舞蹈给人一种轻盈如飞,柔美舒畅的感觉,行云流水般的一抛一洒,让舞蹈更加轻盈柔美。汉唐舞蹈的起源 汉武帝时西汉的全盛时期,使节来往更加的频繁,乐舞的交流也随着...
什么是巾袖舞?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巾袖舞:是舞者舞袖或执巾而舞,舞袖形式不一,有独舞、对舞,对舞中有男女长袖对舞,女子折袖对舞,女子长袖对舞,男子长袍博袖对舞,男子常服小袖对舞。巾袖舞后来演变成了如今古典舞中的广袖舞或者水袖舞。
古典舞清风徐来想表达什么
表达中国文人淡泊以明志的致远心境。中国汉唐古典舞清风徐来以袖舞为表现方式,借苏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表达中国文人淡泊以明志的致远心境。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绮影照千秋的汉唐舞蹈
霓裳羽衣舞作为唐代舞蹈的巅峰之作,融合了道教与佛教的因素,形成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九天之上、极乐世界的梦幻场景。舞服的精美与华贵,不仅体现在袖子的长与飘逸,更在于面料的选择与款式的设计。汉唐舞服多采用轻薄的丝织品,如罗、縠等,既方便舞蹈动作,又增添了舞蹈的飘逸之美。汉唐舞蹈艺术文化丰富...
古典舞三大流派介绍:汉唐舞蹈
在静态舞姿上大量借鉴了古代遗存汉画砖的造型,在动态中大胆运用藏族牧区民间舞蹈动律,展示了汉魏舞风的奇妙瑰丽,再现了民间古朴的踏歌风格。 舞蹈动作运用了"一边动"的独特舞姿,180 度运动弥补了动作的协调对称。如:顿步向后甩右手,再用肩带右臂向左前方扣盖、顿步;然后,向前行进,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由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