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27
——不要吝啬给予温暖和善意,因为在我们给予的同时,无形中也在接受相同的东西。
在现实世界感受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生活是一种享受,所以我又重温了一遍电影《超脱》。
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部影片是要给观众营造一种超然于现实物欲横流,游离于人间灯红酒绿的大同社会,所以暗暗期待着。
但真正看完之后会发现,真正的超脱,是要我们超脱自己,超脱现实,于哪怕泥泞不堪的世间拥抱真实的自己,走向属于我们真正的所向披靡。
该片由托尼·凯耶执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很喜欢在影片中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而《超脱》就讲述并探讨了教育问题,我在影片中关注的这些问题,都能算得上是大问题、道德问题。
除掉教育,《超脱》还是一部家庭电影,无论是男主角还是三位女主角,都在寻找一种家庭的情愫。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就是一切,就是生活的全部和未来的希望。”
而电影原名《Detachement》翻译过来就是“分离”,把生活分离成教育、家庭、自我救赎,也可以叫“抽离”,把人从这些贯穿我们一生的要素中抽离,我们会发现其实是什么在横亘我们的一生呢?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等到我们深刻领悟并受益其中,那这就是“超脱”了。这也是导演想要向观众传递的信号——野蛮成长与自我救赎。
影片中的男主亨利·巴特目睹变态的外公侵犯自己的母亲,并且直接导致了他不愿与人建立联系、孤僻的性格特点。男主代课老师的身份也揭示出短暂而又快速的分别才能让自己一直处在超脱的状态。
男女主初次相遇是在男主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彼时,男主亲眼见到了一个19岁女孩的堕落,他在心里痛恨着教育机制的失败,又感慨着少女的不知自爱,他把她带回了家,收留了她,救赎了她,也在相处中救赎了自己;
还有他的女学生萨沙,她是个极有艺术天赋的女孩儿,却因为体型问题而被其他同学嘲笑,同时笔下的作品也不被父亲理解,并对她多加苛责,这时的男主给了她安慰,可在男主拒绝她的拥抱后走向另一个极端,服毒自杀,对于萨沙来说,这短暂的让她超脱于现实,可她同时拒绝了自己的野蛮生长。
黑板作为符合男主身份的道具,在电影中出现多次,像影片开头的黑板上写的一段话:“我从未这般深切地感受到,我的灵魂与我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依赖于这个世界。”——阿尔伯特·加缪。加缪的这句话直接点明电影的主题。这部电影就是关于“存在主义”的呈现和思考,包含四个命题:自由、孤独、焦虑、存在的价值。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笔记本,亨利因为童年悲惨的遭遇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文学的海洋里,甚至在成年后给外公、萨沙和少女都送过笔记本,让他们写日记。因为在他看来,世界是荒谬的,人类是焦虑的,这是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进行对话,自我反思,是在自我救赎,可以短暂的超脱于现实生活,寻找真我。
电影主要运用了红、黑、白三种色彩,三种风格穿插其间,给整部电影营造了一种荒诞、怪异的伪纪录片即视感。男女主从公交车下车后一起倚靠的背景墙是一整片红,那是只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散发出来的热烈,而两人一身黑衣藏匿于黑暗中,似吐着舌的黑色巨蟒洞察着这世间的一切。
黑板的黑、粉笔的白以及萨沙笔下黑白交错的线条,冷漠和纯洁交替上演,像是在无声控诉着黑暗的世界,又在和世人讲诉这世间本就没有非黑即白,向来都是灰色地带。关键在于身处其中的我们能否参透,然后从中得到解脱,学会成长。
这部电影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愈风,它反其道而行之,从主人公的童年、家庭、教育、自我救赎、成长这一系列的暗黑系列向观众展现了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很不容易的成人世界。
但世界如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肯定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白落梅曾说:“我们每日所看到的川流熙攘,凡尘荣辱,其实只是一场戏。”
那我们身处囹圄又何必太过在意,不如把这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当做一次修行,我们在这场逆旅中修炼自己的禅定,这是自救,救的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我”,然后让这禅定带我们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径,把失去的都掩埋,把得到的都珍藏,然后重振旗鼓奔向康庄大道,这是成长,长的是本该属于我们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