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生产分工、产品生产过程分工,以及产品研究开发分工,它是超越国民经济的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分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推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这一阶段其出现新的特征。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制成品生产国与原料、食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是以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集中表现为:产业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即工业品和农矿产品的分工,发展到不同工业品之间的分工,再深化到同一产品的加工工序和零部件的分工,直到产品研发与生产之间的分工。从参与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考察,当代国际分工可以分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类。“垂直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指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通常自己生产那些技术水平高、耗用原料和能源少、产值高、利润大、公害轻的“高、精、尖”产品或部件,而把那些技术水平低、耗费原料、能源多、产值低、利润小、公害重的产品或部件,通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生产,然后再进口到国内,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强化了分工参与国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水平分工”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包括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和发展国家之间的分工。由于各国之间工业发展方向不一,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技术重点不同,各国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的资源情况不同等,开发、生产和出口产品的类型也就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了水平分工。采用这种类型分工的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不存在“投入—产出”关系,所以此种类型的 国际分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参与分工的各主体之间几乎没有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资本及其它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使各国经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有机整体的事态与过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全球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世界各国经济愈益相互开放和依存,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愈益相互影响和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经开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又经过了逐渐形成和广泛发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分工与协作,国际生产和交换关系绕过主权国家边界的限制,各种阻碍国分工的壁垒和限制大为减少,到了这种高度,世界经济就会进入全球化阶段。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而经济全球化反过来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表现有:在生产资本方面,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在商品资本方面,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货币资本方面,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在经济主体方面,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自然资源方面,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广泛,速度愈益加快,资源借以流动的各类国际市场容量增大,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致使各国资源的流动愈益相互结合和影响,而再非各自互不相干的平行、孤立式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也日益相互开放和依存,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愈益相互影响和制约。具体而言,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相互依存一般用经济依存度来体现。从战后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来看:全球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现在,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发展报告》的数字,已达23%;不仅世界各国平均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20%,而且诸如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传统界限。

  2.国际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济一体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形式结成经济联合体的事态与过程。成员国一般是一些地缘相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或地区。战后20世纪50年代初,在西欧国家酝酿欧洲媒钢联营的前后,人们开始用国际经济一体化来表示以政府为主体的国与国之间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联合、调节的事态或过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它们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参加的国家包括了世界全部国家的90%以上。

  所谓一体化的内涵,是指一体化涉及的经济领域、达到的层次和程度。根据这个内涵的不同,一般认为区域一体化有以下5种基本的组织形式:

  (1)特惠关税区

  特惠关税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形式,其特点是成员国相互给予第三国不能享受的减免关税的特别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是较为易行的一体化组织形式。东南亚国家联盟在成立之初就是这样的对部分商品给予特惠关税待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2) 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组成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取消了它们之间商品贸易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仍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自由贸易区只消除了成员国内部的贸易歧视,因而是一种松散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1975年成立的非洲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西非经济共同体,到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上取消了成员国商品贸易的进口关税,成为一个完全的自由贸易区。

  (3)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对内取消相互间的进口关税,实现自由贸易;对外采取共同的贸易壁垒,实现统一的对外关税。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境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发展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限制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关税同盟不仅对内取消关税,而且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因此是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形式。然而它同自由贸易区一样,都只是商品贸易领域的一体化。目前典型的关税同盟有“加勒比共同体”等区域组织。

  (4) 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其特点是,除了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外,还要取消对生产要素移动的一切限制。即在共同市场的成员国之间不仅商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人员、劳务和资本也可以自由转移。因此,它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目前真正达到这种一体化程度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93年1月真是启动的“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该市场内,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5) 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是在共同市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其特点是,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要求之外,还统一了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福利政策。为此,需要成立一个共同权利机构,把成员国的经济结成一个整体,各成员国把经济主权转移给这个超国家的权力机构。经济联盟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形式。可以说当今世界尚无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已经是完全的经济联盟,不过一体化层次最高的区域组织欧洲联盟已包括经济联盟的一些内容。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阻力,甚至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但仍然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有利因素起主导作用。这些有利因素既包括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因素,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下着重从经济与科技方面来分析全球化的动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现代科技进步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推进以及不同技术领域的相互融合。其结果是在工厂无人化(FA)、办公自动化(OA)和家务自动化(HA)等相关技术,以及模拟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些技术已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与此同时,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超导技术、高清晰度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越出国界,由各国企业和科技人员联合进行。今后新能源开发、地球环境保护、航天与海洋开发等也将成为全球范围的共同研究和开发的领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今后将会由更多的领域需要集中更多的国家和科技人员联合攻关。
  科学技术进步不仅通过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把各国联系起来,而且现代科技进步又作为各国相互交往的传媒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日趋完善,各国和各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而且,现代化的运输和通信网络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商品和资本的交易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加快了信息的全球传播,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网络的扩大,交通运输和通信费用还将大幅下降,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从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

  2、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化战略和经营策略,在世界各地配置生产要素,建立生产据点和销售网络;跨国公司在各子公司之间实行企业内分工协作,由各个生产据点分别生产零部件,然后集中装配,既密切和扩大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又增加了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有的跨国公司还要求同当地共同研究开发,开展技术合作。跨国公司的所有这些活动对加速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密切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组织者和担当者。

  3、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的不平衡是国际间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个国家占有生产要素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因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交往也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稀缺的国家,需要从丰裕的国家进口急需的资源,以弥补国内经营资源的不足。而资源丰裕的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也需要向外转移其多余资源,通过这种相互交换,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愈益密切。
  但是,生产要素(或经营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常常受到一国政府设置的种种障碍和限制。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要素必然要求冲破这种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寻求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的场所,以实现其比较优势,获取最大利益。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模式。战后各国之间商品交易量的扩大,直接投资的加快,国际金融合作的加强,技术买卖规模的扩大,都说明了这种发展趋势。

  4、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起到桥梁作用

  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大加快,各个区域经济组织尽管发展层次不同,但在其内部都要求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实际上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区域范围内更加深化的具体体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组织虽然对外具有排他性,但随着其自身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区域内市场就会显得狭小,不能满足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要求,必然受到区域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由此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一方面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容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区域内和区域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各个区域气团的经济和贸易利益就会逐步接近,以致将集团融为一体,从而在各国大范围内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因此,各个区域经济组织采取的全球化政策措施,以及其内部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都可以说是迈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环节。这种情况已不无先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去、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去、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已加入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5、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WTO,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作为国家的政策取向,原因如下:

  第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两个平衡市场理论,向市场经济转轨,对外打破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增加同各国的贸易往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第二,发达国家在80年代纷纷进行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放松限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90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和结构调整中,经济增长迟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各国经济摩擦不断。这种情况与高科技许速发展形成反差。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发达国家,都极力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同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争夺国际市场,扩大经济势力范围。
  第三,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入90年代以后,更加重视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因而出口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和技术迅速增加。尤其是东亚地区长期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这两个地区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贸易往来最活跃的地区,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第四,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以及资金往来越来越密切。现在正在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并采取措施使中国经济同世界市场接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采取这些发展措施,对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主要表现有:在生产资本方面,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在商品资本方面,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货币资本方面,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在经济主体方面,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自然资源方面,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改变社会生活结构,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这一革命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科技革命还扩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并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何共同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④知识经济出现。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新兴技术产业的崛起,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领域的主导国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兴力量,而传统经济大国可能因未能及时适应技术变革而相对衰落,导致世界经济重心转移。(2)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远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成为必要。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影响了国际贸易和金融关系,推动了跨国公司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剧了国家间的不平衡,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抗衡力量。然而,科技带来的全球...

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它的负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早期发展推动了不良生产方式的巨大发展和工业化的普及,从而引起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其次,科技发展引起了一些伦理...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怎样的?
总之,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然而,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这次革命提醒我们,科技的发展应当以促进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为目标,实现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