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讲到 投资=储蓄 恒等式的时候有些不解~~
他说从支出看Y=消费+投资~~从收入看Y=消费+储蓄~~所以推得 投资=储蓄
这个到底是怎么看的呢~~从支出看为什么没有用于储蓄的呢~从收入看为什么没有用于投资的呢~~~
希望知道的朋友给予解答~~谢谢~~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储蓄=投资”恒等式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储蓄=投资”恒等式的问题如下:公司利润是资本所有者或者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提供者所获得的要素收入,是按收入法核算的GDP中的一部分.应该暗含于等式右边“C+I+G+NX=C+S+T”即(C+S+T)中。储蓄是指国民收入扣除消费后余下的部分(假设考虑两部门经济的情况),理应包括私人储蓄与...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
宏观经济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意味着计划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而I=S又是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也就是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是事前量。在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中也提到,这个均衡条件忽略了非意愿存货,也就是说可以看作是事前计划与时候实际是相等的.
关于投资=储蓄恒等式的问题~~
在看这个等式之前你首先要明白几个概念: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C)和投资(I)可以理解为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经济系统里的需求加和 即钱的去向 因为有对物品的需求 所以人们消费 因为有赚取利润的需求 所以人们投资 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社会总需求(只限于两部门模型中)而另一方面 在你担当了商...
怎样用投资等于储蓄的恒等式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也就是:国民收入=投资+消费+政府采购支出=储蓄+消费+税收 此时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出的国民收入应该是相等的 等式左边可以理解为需求总量 而等式右边可以理解为供应总量 但这并不能用来表示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 因为这其中并未包含进口和出口的部分 如果以“IM”替代进口 “EX”替代出口 则需要用以下等式...
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等于储蓄怎么理解?
储蓄等于投资这一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首先,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从会计角度出发,指在任何时间点,一个经济体内的储蓄总额必然等于投资总额。不论经济是繁荣还是衰退,这一等式都成立,它反映的是实际经济活动中储蓄与投资的一致性。其次,宏观经济均衡中的储蓄等于投资则是指居民、企业和...
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两种方式被被称为“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事后实际发生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无论宏观经济处于经济萧条还是通货膨胀状态,储蓄和投资在账面上的数字收入与支出总是相等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描述的是事后实际发生的储蓄和投资相等,而不是事前计划的或意愿...
宏观经济学中储蓄投资恒等式怎么理解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事后实际发生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不管宏观经济是处于经济萧条还是通货膨胀状态,它描述的是账面上数字收入与支出的一致性;宏观经济均衡中的储蓄等于投资是事前计划的或意愿的储蓄和事前计划的或意愿的投资相等,但现实生活中的总支出与总收入并非自然达到均衡,如果事前计划的或意愿...
解释关于国民收入恒等式的经济现象
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来的。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国民总收入。于是,就可以得出储蓄—投资的恒等关系。一个国家假定只有企业与居民两个部门,不存在税收,也没有政府支出和进出口,这样从收入(供给侧)角度看,国民收入=工资+...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者储蓄等于投资可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会计学上的恒等关系,另一种是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我们在研究国民收入核算的时候用的是前者,而在研究国际收入决定的时候用的是后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9-26,最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