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读了方文山的歌词作品《青花瓷》后,认为这首歌词是在描写中国古代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之精细、手艺之高超、艺术价值之高贵,还因此撰写了不少评论文章,甚至也有人挑出其中所述的制作流程上的错误。我个人认为,这是对这首歌词的一种极大误解。
我觉得,方文山的歌词《青花瓷》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体现其“中国风”,获得不少青少年的关注和青睐,是因为歌词并非着重表现工艺品本身的艺术技巧和价值,并非在吹嘘中国的工艺美术品制作得何等精良。歌词所要表现的事物也并非是“青花瓷”本身,而在于表现中国工艺品背后所支持起来的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长期传承的中国古代哲理与思想。这些传统的哲理就如同“青花瓷”一般,代代传承,“自顾自美丽”。也就是说,“青花瓷”这种瓷器充其量只是一个喻体,一种象征罢了,在瓶底所书写的“汉隶”也好,“宋体”也好,同样只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而并非是古代青花瓷瓶身上的实际存在。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爱人虽然已经离别,但是求不得、爱别离又怎么样呢?人生不过是一场美丽的梦境,今生的别离就当是我为来世再遇见你而伏笔吧!这就如同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豁达态度。歌词作者通过描绘“青花瓷”这一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比喻了细腻、坚守而又豁达、淡然的爱情观与人生观,值得推崇。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作者的内在涵义往往隐藏在歌词的背后。其委婉悠闲的文风是在告诉我们,面对失落悲伤、红颜白发,以及人生当中无可奈何的离别,我们不必太过苛求,不必太过忧伤,而只要以一种恬淡、怡然的心境面对它,“望天上云卷云舒,任庭前花落花开”,人生就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和高度。这同中国古代的老庄之道有些一脉相承。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歌词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作者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感悟。我觉得可以用欧阳修在《玉楼春》中所写的一句词概括,那就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作者正是要表达出这种超脱世俗的爱。而“青花瓷”这件美丽的工艺品,就象征着人世间这种真爱经历千折百转之后所留下的精魂。
同时,歌词的结尾也一样体现了作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领悟:越是超脱的人文观念最终总是越孤独地自我欣赏,它摆脱世俗,远离是非。这就同马致远写下的“利名竭,是非绝”一样,只求“竹篱茅舍”的生活,中国文人们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思维。这种幽雅的文化观念是静默的、孤寂的,但也是不死的,它永远保持着如同青花瓷一般永生的魅力。可以说,“青花瓷”只是一个喻体,一种象征,而真正感染我们的,是喻体背后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由此可见,歌词《青花瓷》其古典韵味最重要的方面还是体现在其思想意境方面,而不是文字用语的表面。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理念,继承传统文化内涵,才能了解这首歌词的真正涵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