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0个著名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

请举例,简单概括或者告知相关网址,谢!

1、林则徐 ——虎门销烟

2、左宗棠—— 收复新疆

3、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4、孙中山 ——辛亥革命

5、奕忻—— 洋务运动

6、梁启超 ——戊戌变法

7、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8、毛泽东—— 遵义会议

9、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

10、张学良 ——西安事变

就近代的中国而言,历史的逻辑是这样的:西方冲击——中国反思和变革: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或清末新政,首先都是为了应付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冲击。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无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国际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无法比拟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却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左宗棠—— 收复新疆

3、邓世昌——甲午中日战zhi争

4、孙中山——辛亥革命

5、奕忻——洋务运动

6、梁启超——戊戌变法

7、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8、毛泽东—— 遵义会议

9、邓小平——挺进大别山

10、张学良——西安事变

就近代的中国而言,历史的逻辑是这样的:西方冲击——中国反思和变革: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或清末新政,首先都是为了应付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冲击。

扩展资料:

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能够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社会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思想文化层面。任何一种社会的变迁必然不能脱离这三个层面。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斗争的历史。换一种表述,我们亦可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7-09
1896年,李鸿章在美国。

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

1896年李鸿章访问德国备受礼遇李鸿章在德国皇宫。

1896年6月13日,进行环球考察的李鸿章乘火车自俄国前往德国,下榻于柏林豪华的恺撒大旅馆。6月14日前往皇宫晋见了德皇威廉二世,呈递国书,并致颂词,对德国介入归还辽东、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购械铸船表示感谢。15日,李鸿章应德皇之邀,到行宫参加国宴。随后德皇请他参观德国军队。6月27日,李鸿章专门赶到汉堡附近拜访了俾斯麦。
李鸿章访德期间,受到德国商界的青睐。他曾是德国军火器械的大主顾,德国商界盼望通过他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因而,商会宴请,工厂参观,款待殷勤。

李鸿章前往科隆大教堂。

1896年6月24日,李鸿章到达俾斯麦的家乡福里德里斯鲁。

在福里德里斯鲁,李鸿章与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李鸿章与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购军火寻强国之道 李鸿章私访俾斯麦
俾斯麦纪念馆位于俾斯麦家乡福里德里斯鲁庄园,它坐落在离汉堡20多公里的一个小城奥姆勒。100多年以前,德意志帝国政府就已在庄园附近,为首相专门铺设了一条直通柏林的私用铁道,李鸿章就是坐着火车来拜会俾斯麦的。
1896年6月中旬,李鸿章到德国购买军火,并且访问俾斯麦,想学习强国之道。他在亲笔信中写道:“仰慕毕王(指俾斯麦)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即福里德里斯鲁)府第,慰幸莫名。”当时俾斯麦和德皇威廉二世因德国扩张殖民地事,意见相左,已经被罢官闲置在家几年了。
据德国史料记载,李鸿章到德国访问,是汉堡商会主动邀请的,目的是想和中国多做生意。出乎预料的是,李鸿章要求拜会俾斯麦,这使德皇颇为不快,但又无可奈何,而俾斯麦则高兴异常。
“副国王”(当时德国翻译官不懂“直隶”之意,将“直隶总督”译为“副国王”)李鸿章和他的随从1点49分抵达。俾斯麦在私邸大门口以最高礼遇迎接。他穿着威廉一世皇帝赠送给他的军礼服,佩上军刀,制服上挂着黑鹰星章和铁十字勋章。一开始,李鸿章夸奖俾斯麦,大意是说:早就听说您的大名和伟大功绩,今天能见到您,看到您的眼神,更觉您的伟大。俾斯麦也回敬说:也很高兴能招待一个建立伟大功勋的总督。李鸿章谦虚地表示:不能与阁下相比,您的贡献有世界意义。
到吃饭的时候,俾斯麦不让李鸿章随从搀扶李,而是亲自扶着李的手臂走到饭厅。李鸿章说:30年前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就仰望俾斯麦大名,缘悭一面,如今总算如愿以偿。俾斯麦设法摆掉这种恭维,就换个话题说:“我已不如前,我已经老了。”
李鸿章立即关心地问俾斯麦的健康,什么地方不舒服?平日做些什么?俾斯麦笑着回答说:“什么都不做,不愿再找气受。我目前一身轻,只是一个村夫,喜欢到森林和四野去散步,不再问政。”
谈话进入正题。李鸿章说:“我这次很高兴来到您这里,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请问是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在中国进行变革?”“在这里我不能断言。”
李鸿章说:“在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俾斯麦回答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请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李鸿章问:“如果皇帝一直受其他人影响,接受他人的意见,那我怎么办?” 俾斯麦伯爵忽然用了一句法文:“Toutcom-mecheznous(跟我们这里一样)。”李鸿章笑笑说:“但您有一个坚强的性格,难道都能够平和地化解这些矛盾吗?”俾斯麦说:“怎样能够把上面的旨意贯彻到下面,而让下面服从呢?军队决定一切,只要有军队就行。”俾斯麦继续解释说:“兵不在多,哪怕只有5万人,但要精。”
李鸿章回答说:“我们有的是人,就是缺少受过训练的部队。现在我终于看到了德国优秀的部队。即使以后我不在任上,我仍将在能力范围之内根据阁下的建议施加影响。”俾斯麦说:“问题不在于把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在于你是否能把这个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如地调动他们,使他们很快地从一地到另一地。”
李鸿章发现俾斯麦气色不很好,关心地问起他的睡眠状况。当他知道俾斯麦的睡眠不佳时,便表示出极大的关心。在座者都能够觉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加深。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副国王”也是一个有气质的人物。到告别的时候,两人依依难舍。当俾斯麦听说,李鸿章在家不太愿运动,就劝告他:“要经常走路,对身体有好处。”“也希望您多多保重!”李鸿章忽然推心置腹地说,“对我目前遇到的阻力,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俾斯麦语重心长地说:“您过于低估了自己。对于一个国家人物来说,谦虚是非常好的品德,但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充分的自信。”
李鸿章告辞之时,两位政治家互相凝视不语。最后,李鸿章说:“我希望能来祝贺您90岁生日。”火车徐徐开动,俾斯麦挺着胸膛,右手举到帽檐,行着军礼。而李鸿章站在火车上,两手握在胸前,频频摆动,用一种虔诚的姿势,为俾斯麦祝福。俾斯麦一直注视着李鸿章,直到火车离去。显然,他的内心已受到触动。
[/color]

[/color]一提到李鸿章,我们就会把他与我国近代史上同帝国主义国家签定的许多不平等条约相联
系,这两者自然而然的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联想到。有人或许因为这个会恨他,骂他是卖
国贼,但是如果你看了我今天的这篇文章或许能改变你对他的看法。

李鸿章原是曾国藩的部下,属于曾国藩的湘军,后来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他自创了
淮军。虽然说与太平天国正面交锋的大都是曾国藩,但是他也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成功中立
下了战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历史给了他机遇,使他在官场上一路顺风,以至于后来成
为满清历史上官位和权势最大的汉人,成就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誉地位,以上种种
的成功与他本身所具有的才能是分不开的。但是他的出现实在是太不是时候了,他产生在
一个满目创痍的中国,出生在一个受帝国主义肆意践踏的中国,成就于一个腐朽政府的中
国,种种这些都决定了他的劣根性:在于中国在物质上根本就不是强敌的对手,这个也就
必将影响和决定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这是他无法逃避的。

在当时的中国,代表中国的也只有是李鸿章,也只有他有与外国交涉的权利,总不能叫
“ 皇帝”去吧。他的辛酸和无奈也就在于此:一方面要顶住腐朽国内某一些人给他的压力
,另一方面还要对付气势嚣张的外国人。其实他也是身不由己的。一起来看看近代中国历
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定差不多都是由李鸿章一人签定的,这是中国历史的悲
哀,也是李鸿章本人的悲哀。或许有人会天真的说:李鸿章可以不签这些条约啊,但是我
要说的是:这个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这个是由气焰嚣张的帝国主义和无能的满清政
府决定的,李鸿章是没有办法的。历史恰恰找到了李鸿章,如果在历史上没有李鸿章的话
,那么也会有另外一个“李鸿章”出来,这个就是历史。历史是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某一
个人是无法改变和创造他的。

李鸿章在看到自己国家不幸的时候,他也想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你以为他只会与
外国人签不平等条约吗?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是有“以夷制夷”和“以夷之长以制夷”吗
,这个就是后来李鸿章用来对付帝国主义的着数,但是历史的证明他失败了,因为历史不
是一个人能改变和创造的,他需要至少政府高层的齐心努力。

虽然说是失败了,但是也还要说说他对中国近代工业经济所做的贡献。在李鸿章的带领
下,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发展本国工业经济的运动,依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来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但是发展的都是军用工业,民用的很少,这个可能是一个错误
,不过这个错误在当时是正确的,因为在国家危难之时,可能首先要发展军用工业吧。也
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有了自己的一些重工业基础,有了自己的工人组织。还有一个不得
不说,就是他发展了属于中国自己的铁甲舰海军“北洋水师”,这个加上原来的“福州水
师”,中国海军在建立之初总吨位是亚洲第三,世界第七的位置,但是由于金费的缺少和
管理的不当,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处于劣势的“北洋水师”遭到了重创,致使中国海军的
没落。“北洋水师 ”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凝聚了他许多的心血和汗水,但悲哀的是,也
是在李鸿章手中没落的,想想自己一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海军就这样的毁于一旦,这是
多么的令他心痛。

李鸿章一生富有传奇色彩,老天赋予他一身的抱负,但是生不逢世的他不可能有太大的
作为,这个也是他最大的遗憾。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林则徐 虎门硝烟/左宗棠 收复新疆/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孙中山 辛亥革命/奕忻 洋务运动/梁启超 戊戌变法/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毛泽东 遵义会议/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张学良 西安事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9

中国近代史10个著名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
1、林则徐 ——虎门销烟 2、左宗棠—— 收复新疆 3、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4、孙中山 ——辛亥革命 5、奕忻—— 洋务运动 6、梁启超 ——戊戌变法 7、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8、毛泽东—— 遵义会议 9、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 10、张学良 ——西安事变 就近代的中国而言,历史的逻辑是这样...

求1840~1949的十个历史事件和十个历史人物
1911-1912年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孙中山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6年 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1937年 七七事变 1946-1949年解放战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10位历史人物
林则徐 虎门硝烟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奕忻 洋务运动 梁启超 戊戌变法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 遵义会议 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 张学良 西安事变

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
1、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2、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他是中...

中国近代史上(即1840年--1949年)的伟大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至少...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

中国近代史著名人物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中伟人有: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关天培、冯玉祥、邹容、林觉民、秋瑾、李大钊、方志敏、鲁迅等等。1.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几位伟人,你知道哪几位?
1、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2、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

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相关人物以及评价
1.林则徐 虎门硝烟: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2.孙中山 辛亥革命...

急需10个中国当代人物的事例,贡献及评论
评价:中国近代史学家汪荣祖(《陈寅恪传》):陈寅恪在现代中国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外影响也很深远。陈氏的著作,一如乾嘉诸老的著作,大都是属于考证、疏证、笺证、考释之类,而不是有系统的史述。9、金岳霖 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
主要事件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辛丑条约,民主革命的兴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慈禧太后、道光帝,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裕仁天皇,陈易等。步入近代:1、鸦片战争(清政府):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并严肃表示禁烟的决心, 四月二十二日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