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3-07
理论上讲,只要是药就会有副作用。但实际上,不是每个人吃了药就会出现副作用,也不是吃任何剂量都会出现副作用,也不是所有副作用都对身体有伤害。举个例子:有种降血压的药物,其副作用是在身体某些不该长毛发的部位长出了毛发,但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这个药的副作用后来经过临床试验后,被应用于治疗脱发,就是现在用于治脱发的外涂药米诺地尔。
服用安眠药艾司唑仑出现的副作用几率很小,包括长期服用。
所以不要一听见副作用、不良反应就吓得不敢服用,一般都没事。如果万一碰到副作用很严重的情况,可以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或换个同类药即可。
不要相信中药没有副作用、不良反应的鬼话,中药只是不做有无或有什么副作用、不良反应的实验、试验而已,不知道中药有什么副作用、不良反应,并不是没有。你看中药说明书上副作用、不良反应一栏写的都是“尚不明确”,既不说有,也不说没有,流氓嘴脸一望可知。
第2个回答 2020-03-07
安眠药是所有镇静催眠药的总称,按化学结构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新型的催眠药。不同种类的镇静催眠药,按起作用的快慢和作用时间长短,细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药。长期用药产生耐受、依赖和成瘾性,突然停药易出现反跳现象。巴比妥类药物是第一类镇静催眠药,较低剂量产生镇静作用,剂量加大表现催眠作用,主要有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用药后次晨出现困倦、头晕、嗜睡等后遗效应的不良反应较重,现在应用的比较少。第二代镇静催眠药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应用最广泛的镇静催眠药,短效的用于入睡困难的咪达唑仑,中效的用于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的艾司唑仑,长效的用于睡眠维持障碍的地西泮即安定。此类药物小剂量表现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产生催眠作用,优于巴比妥类药物,副作用为宿醉、反跳性失眠、记忆损害等。停药可出现失眠、焦虑、兴奋等症状,比巴比妥类药要轻。苯二氮卓类药物用量很大时,尤其是老年人,引起以下不良反应:1、跌倒,由于治疗窗窄,用量过大,导致肌肉过度的放松和共济失调,从而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年龄越大,跌倒的风险越大;2、谵妄;3、呼吸衰竭,加剧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衰竭,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的时候风险更高;4、神经生理学改变,短效的苯二氮卓会损害认知功能,使用剂量越高,对记忆的损伤越大;5、神经变性,有研究认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6、汽车驾驶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老年人的运动反射对苯二氮卓类药物更加敏感,可能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7、增加自杀的风险。
第3个回答 2020-03-07
短期少量服用安眠药,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副作用。但是长时间服用,会有很多副作用,最常见的就是依赖性以及成瘾性。本身一片的剂量可以入睡,往后可能会变成两倍的剂量仍然无法入睡。再者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会影响到智力以及反应等等,变得反应迟钝。大部分的药物通过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如果长时间服用,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一定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再者安眠药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会抑制呼吸,所以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来说,会加重症状。
第4个回答 2020-03-07
吃了安眠药会有副作用,临床上安眠药主要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病人可以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质量低,通过口服安眠药来改善睡眠质量。安眠药在改善睡眠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出现副作用,常见的有头昏沉和晨起的周身困倦、乏力,考虑和药物代谢不完全有关。苯二氮卓类的镇静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安定、地西泮或者艾司唑仑等,也有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比如佐匹克隆或者唑吡坦片,它们代谢的比较快,起效也比较快,临床上有一些少见的副作用就是病人在口服这些药物之后,会出现入睡前的幻觉但是很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