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来告诉我四川“曾”的由来和“曾”姓的族谱?

重庆的更好~~!!

  曾
  开放分类: 百家姓、姓氏、字典、中华文化

  目录
  • 曾姓
  • 光辉家世源流
  • 南方巨姓大族
  • 曾子
  • 曾姓名人
  • “曾”字的解释

  曾姓
  [编辑本段]
  曾氏,姒姓后裔 具有黄帝血统。 现曾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 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湖北、福建等省为多。人口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32,在台湾排名第16。

  曾,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根据考证,是传自距今418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这样一步步推溯上去,后世的曾姓人当然也是具有最高贵血统的黄帝子孙了。

  提起曾氏的来龙去脉,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鄫”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鄫国”。然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就世代在鄫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鄫国才被莒国所并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去,并且在鲁国作了官。同时,以故国的国名“去邑当曾”,以曾为自己的姓氏。就此世世代代相承相袭下来。

  **曾姓的更详细解释见“曾姓”词条。

  光辉家世源流
  [编辑本段]

  除了拥有这样一份光辉的家世源流之外,曾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幸运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尽管一直名高望重,但长久以来却始终未曾发现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换言之,天下所有曾姓的人,都是一脉传自春秋时代的鄫国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名符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在曾氏家族之间是一向被严格禁止的。

  古代的鄫国,位置是在现在山东省峄县的东方。换句话说,曾氏家族正是发祥于此地。每一个曾姓人的老家都在山东!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今苍山县向城镇曾城前村)。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依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望过去是以鲁国和庐陵两处地方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带;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曾姓的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曾据避王莽乱渡江居庐陵;易言之,庐陵一望始自东汉之际。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先祖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

  南方巨姓大族
  [编辑本段]

  两千多年前始见于山东,又是一脉相传的曾氏,后来为为什么会“望出庐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一个繁衍中心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项珍藏于台北县莺歌镇的《武城曾族谱》的记载,可资参考。该项族谱是这样说的:“曾氏去邑为氏,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县,由吉阳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由此可见,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是早在大约两千年前的王莽篡汉之时,由于不屑在篡国之臣的淫威之下生活,就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并且在庐陵一带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的。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两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鄫,春秋时并莒,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兴宁曾氏族谱》曰:“鄫,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现居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县之曾姓,皆为此祖之后。”

  曾子
  [编辑本段]

  上面曾经一再提到过,曾氏自古以来就是名门大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至高荣誉的获得,当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由他们的无数杰出祖先,一点一滴地累积而成的。而提起两千多年来曾氏的一连串光荣历史,头一位浮上大家脑际的,可能就是人人都衷心敬仰的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代鲁国的武城人。他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而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曾姓名人
  [编辑本段]

  古代:
  * 曾皙: 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世称「曾子」。相传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 曾万:汉代镇南将军。
  * 曾文辿(曾文迪): 唐代风水大师。
  * 曾巩: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曾会: 北宋翰林院修撰、池州太守、禅宗居士
  * 曾公亮: 北宋宰相、学者、军事家
  * 曾南仲: 北宋进士、天文学家、中国赤道式日晷(晷漏)最早设计者
  * 曾慥: 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
  * 曾铣: 明嘉靖年间任兵部侍郎,后因奸臣严嵩诬陷遭处斩。
  * 曾鲸: 明末画家。
  * 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 曾天养、曾天浩:兄弟二人皆太平天国虎将,在与清军交锋中战死。
  * 曾纪泽:清朝政治家、外交家,曾国藩之子。

  现代名人:
  # 曾约农:东海大学首位校长,曾纪泽之孙
  # 曾中生: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军事家
  # 曾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
  # 曾山: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长
  # 曾昭抡: 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
  # 曾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
  # 曾宪梓: “领带大王”,前香港总商会主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
  # 曾培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曾宪林: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财政委副主任
  # 曾庆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曾志伟:香港影视明星
  #曾宝仪:曾志伟之女,香港影视明星
  #曾子墨:凤凰卫视著名美女主持人

  “曾”字的解释
  [编辑本段]
  曾 #céng
  【释义】表示行为或情况以前发生过:似曾相识|几年前我曾见过她。
  【曾经】 #céngjīng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句〗多年前,我曾经在那里住过一星期,所以还有些印象。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曾 <副>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形>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曾zēng
  ⒈重,指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祖。~孙。

  图片中四龙的图案发掘于曾侯乙墓中(仅作为一个符号,并非曾氏的图腾)

  http://www.10000xing.cn/x384/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5
四川曾氏同云南字辈可能会有相同。我们可能是湖广填四川,四川填云南很早离开了京城,受信息交通限制各自为派。

有谁知道曾姓的由来?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

有谁来告诉我四川“曾”的由来和“曾”姓的族谱?
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两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鄫,春秋时并莒,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

曾氏家谱字辈大全120辈
曾氏家谱字辈大全如下:1、四川成都青白江曾姓字辈:泰延文仲德,承仕和伯盛,纹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国正添新顺,家和祖德昭,孝义能为保,诗书可作调,圣世儒珍重,永有仕名标。2、福建平和曾姓字辈:子宗垂令绪,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绵礽,令德维绥...

我是姓曾,我想要关于我们曾姓的相关历史和族谱!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zeng 曾)国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名副其实的四千年。 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鄫”为氏,后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我是姓曾,我想要关于我们曾姓的相关历史和族谱!
曾姓是中国第38大姓,人口约600万,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地。曾姓起源于山东,是夏禹的后代,传自鄫国太子巫。曾姓的受姓始祖是太子巫,他是鄫国太子,鄫国被莒国灭后,巫逃至鲁国,其后代以国名“鄫”为姓,后去邑旁,称曾氏。曾氏家族一直保持纯正的姓氏血统,历史上未曾有...

曾姓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一、四川宜宾:成仕永远景,思彦祖宗智朝廷。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定逢贤良继高明,日元维荣集学绍登鹏举。二、四川合江:文友仲大孝,万时绍应兴。梦汝如天杰,惟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廷懋月。三、四川成都青白江:泰延文仲德,承仕和伯盛。纹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国正添...

曾氏家谱辈分
伯仲-取之于明太祖四子朱棣的帝系“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字派-与前面“之允”相呼应-《明允族谱》-《皇家玉牒》-暗喻明太祖后裔 天章-天子的玉玺 裕天章-唐裕王-明宣皇帝-朱器墭3.孔颜曾孟通天派语孔尚基 曾仲弟 曾垤耶(1688年)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详。令...

曾氏字辈的顺序是什么?
曾姓是中国传统姓氏之一,最早源自姒姓,夏王少康之子曲烈被封为鄫子爵,建立鄫国,曲烈的后裔子孙便以国名为姓,后鄫国灭亡,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其后代改姓为曾,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也有少部分曾姓源自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曾姓起源于姒姓。黄帝的第25子...

曾姓辈分 四川
曾姓的辈分排列…弘闻贞尚衍,兴毓傅纪广,照(忘记一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锦瑞,永赐世绪昌。

中国姓”曾”的辈分是不是统一排的??
1,四川宜宾:成仕永远景,思彦祖宗智朝廷。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定逢贤良继高明,日元维荣集学绍登鹏举。2,四川合江:文友仲大孝,万时绍应兴。梦汝如天杰,惟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廷懋月。3,四川成都青白江:泰延文仲德,承仕和伯盛。纹才宗景思,敬汝廷朝国。国正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