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保卫黄河》这部作 品诞生以后极大激发了华夏儿女们的抗日热情,充分其中的体现出中华民族当时的苦难和 奋斗,是中华民族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预示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论文主要从 音乐特征、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浅析《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是:1937年8月13日,日寇进攻上海,处于抗战中心的武汉,涌现出很多抗日救亡宣传团体。在这样的形势下,光未然与何伟、周德佑、胡丹沸、赵辛生等十几位好友在“拓荒剧团”的基础上,吸收了上海、北平等地的部分流亡学生,于1938年初组成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移动第七队”。随后,剧协七...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
1.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引发了抗战中心武汉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光未然与何伟、周德佑、胡丹等十几位朋友,基于“拓荒剧团”的基础,吸收了上海、北平等地的流亡学生,于1938年初组建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移动第七队”。后来,这个团队更名为“抗演三队”。2. 1...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
《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破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文艺工作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日救亡的斗争中,通过艺术作品来鼓舞士气、唤醒民众。《保卫黄河》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厚民族情...
《保卫黄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简短)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钢琴协奏曲《黄河》始创于1969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保卫黄河歌曲
《保卫黄河》是一首抗日救亡歌曲,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1939年3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信心。该曲谱于1960年代被收录于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的《战地新歌(第三集)》之中。1980年,《保卫黄河》入选...
《保卫黄河》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合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保卫黄河》反映了作者的号召全民奋起抗击日寇入侵的急切心情。以黄河在咆哮来反映中华民族的反抗外敌侵略的愤怒和决心。
为啥要保卫黄河
提出保卫黄河的背景是中华民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激励全民族英勇抵御日军进犯,保存国土,和日本侵略军进行持久战争,直至胜利!
保卫黄河文字的作品是什么
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歌曲时长3分01秒,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歌曲原唱是瞿弦和。《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保卫黄河这首歌需要磁带带走多少路
这首歌需要磁带带走3分1秒的路。《保卫黄河》歌曲时长3分1秒,因此需要磁带走3分1秒的路。《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3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