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是如何统一的》?

如题所述

  织田家的家臣德川家康

  毫无疑问,德川家康是日本史上唯一的英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朝代的开创者,也是一位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的豪杰。他为人机警,一生好武艺,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被誉为海道第一神弓手,这构成了他武勇刚强的一面。

  自幼生活坎坷的他,虽是小国的大名的世子,但为了国家安危送去盟国当人质,中途被绑架成为俘虏,长年的囚禁生活,失去父母的呵护,都折磨着他幼小的心灵,养成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狡猾而不露声色的性格,以至在他成人之后,能做出常人所难能的行为:为了取信于盟友,他忍辱杀妻杀子:为了结交权贵,他不惜屈下尊贵的武士之膝,下拜市井浪子出生的丰臣秀吉。他这种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功夫,使他成为日本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人物。

  但是,在统一日本的伟大抱负背后,也有着让人难以接受的背信、弃义、诡诈和残酷。他在丰臣的帐下,虽然很受宠遇,但毕竟两雄不并立,他不得不随时提防秀吉的猜忌和群小的中伤。秀吉死时,他也以渐入老境,但身体依旧健壮,当世无人能比的上他的实力,于是他便毅然仿效源赖朝,以统一天下位己任。秀吉是当时公认的霸主,遗留下的孤儿也是公认的继承人,自然成为他这一计划的绊脚石,必除之而后快。于是家康不能不背叛对秀吉所作的誓言,撕下假面具,而露出狰狞的面目来,掀起了一场卵石之争,让孤儿和他的寡母在烈火中壮烈死去,为了斩草除根起见,他还残忍的杀戮了数以万计的无辜。

  德川家康的一生大致分为:“弱”、“由弱转强”和“强”三个阶段。德川家康的少年时代从父亲手中继承过来的这个国家是个小国。在弱肉强食的时代,这种弱国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即使想尽办法去依附一个强国的保护,也得不到绝对的平等和尊重。所以,这一求生存阶段所需要的是“认知力”,也就是充分的认识本身所处的地位和条件,以生存为第一要务。

  家康对于自己的处境知之甚深,为了突破这种困境,他采取的策略是“生存第一”的乱世生存术。主要的原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攻势战略,则使是充当盾牌或炮灰也在所不惜。他选择依附一个强国,尽力在混战中求表现。这是夹缝中求生存、开活路、化危机为转机的唯一的方法。

  他的这种策略,不但赢得强国的看重和尊敬,而且也藉此锻炼了德川军的战力。在桶狭间、姊川战役中,他都充当第一线,担任最危险的前锋,抱必死的决心奋勇作战,结果反而在最危机的极限处找到胜利的契机。德川的地位因这几场战役中非凡的表现而渐渐受到肯定。

  处在弱者阶段的家康,他的生存之道,简单地说,就是无条件的承认自己实力弱小。因此,在政治上的姿态极为低调。然而,在战场上则以退一步即无死所的背水一站精神,所有有进无退地以赌命的方式脱颖而出,以奠定日后发展的基础。所以,家康的“认知力”是使他能忍辱负重,否极泰来的主要原因。

  如果家康在弱者阶段所赖以生存的是“认知力”,则在由弱转强的阶段,最重要的是“意志力”、“判断力”和“组织力”。
  在三方原之战中,家康在日本战国兵法第一的武田信玄手下吃了败仗,这使他深深了解到“有勇无谋”的危险。体会出不遵守兵法的乱仗硬挺是不足以成大事的,自己如果有志于上洛进而号令天下,就必须改变战略。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康所重视的是联盟的选择。和谁联盟最有利?如何联强制弱?而不是无条件、命令式的依附强者。而在每场战役前,总会深思谁应该应战?谁不应战?何时该用持久战?何时该采用消耗战?这些问题的决定,都需要睿智明确的“意志力”和“判断力”。例如:在高天神城争夺战中,他就坚定的避开挑战的诱惑而按兵不动,藉以消耗武田胜赖的战力。而在长筱战中,为了威信,即使牺牲再大,他也义无反顾的参于,这种果断和毅力,是他能由弱转强的关键。

  此外,他在诸多联盟和战役中,深感军师幕僚的重要,而开始精心培养智囊团。像政治参谋本多田信、情报参谋服部半藏、战略参谋内藤信成、高木清秀等人,都是在这段期间培养出来的。这些部下使德川兵团形成一个布局沉稳,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的“常山之蛇”,对他后来打败石田三成,扫除反对势力,掌握大权有极多的贡献。

  使德川家康真正成为强者的关键性战役是小牧山长久手之战。这两战之后,他等于取得了与最大强敌丰臣秀吉分庭抗礼的机会。不过,在长期的苦战中,他已开始由“战略”转而注重“谋略”,也从组织战中发现:“统率力”的重要性。

  “谋略:即智能之意,亦即不再以能战、善战作为解决敌我之间问题的方式,而改以兵法中最高境界的“不战而胜”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即使非战不可,也要让敌人主动开战,以求得道德和大义上的美誉,而使他能收服人心。像关原之战,大阪之役,他都采取谋略,搞得好像是自己不得已才应战的样子,而且每一战必以政治上的谋略取胜。

  至于“统率力”的强化,则是知人善任,充分运用幕僚参谋的专业才能,使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藉将帅的人格、神格感召部属的凝聚力与像心力,协同一致地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这是他最后能以臣属的身份击败丰臣秀吉的最主要原因。

  在书本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日本战国时代诸侯间的尔欺我诈、分分合合,以及各种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阴谋诡计,像“三十六计”中的苦肉计、离间计, “孙子兵法”中的重要观念、战略法则等等。因此,阅读本书,不但可以提纲挈领地掌握日本战国时代重要的史实和战役,亦可了解德川家康奋斗的过程和成功之道,并且将其重要的原则运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商战上。读一本能有如此多方面收获的书,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第一任君王(征夷大将军),他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代,扫平群雄,开创历时二百六十余年的长期政权。

  1867年,德川王朝被西方世界的巨炮摧毁,还政天皇。明治维新时,德川王朝及其创始人曾一度受到日本人的憎恨,认为日本之所以受到屈辱,都由他们造成,认为是德川家康的锁国令造成了日本的与世隔绝和落后。这一心理状态跟中国在辛亥革命时,人人厌恶清王朝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尊严扫地,过去所有积累下来的光荣和骄傲全成梦寐。日本人发现他们所处的时代,竟跟三百年前德川家康所处的那个时代—— 诡诈、斗争、生死间不容发——简直没有分别,于是激起再度反省,试图透过历史的理解,面对当代日本所处的环境,重新唤起迷惘中的民族精神,使日本人再建信心,于是,山岗重八等一干日本作家,从德川家康的祖父,外祖父直追寻到德川家康建立全日本大一统的幕府王朝过程中,发掘出德川家康生命的主旨:“忍耐”,认为这也是当代日本求存于冷兵器时代的必要精神。

  忍耐不是怯儒,更不是屈服。似勾践战败后,甘心当敌人的奴隶、韩信被流氓强迫从裤裆下爬过,这种缩回拳头式的忍耐,一个人如果不够坚强,就绝对无法忍受。当盟主织田信长要求德川家康杀妻杀子的时候,德川家康毫不犹豫地立即动手,只有懦夫才会轻率地拔刀而起,血流五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固然悲壮的足以使烈士动容。但历史无情,多少政治领袖也往往宁为瓦全,而等待有一天,把碎了的碧玉,恢复原状。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鹃啼。大仲马在《基督山恩仇记》中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等待,这是一个奥秘—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坚强的巨人把他作为跳板”。

  日本战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包括丰臣秀吉在内,也只有德川家康深深领悟到这个奥秘。日本作家在德川家康精神深处,提炼出的这个奥秘,也是日本民族在战后从断瓦败壁中站起、由弱转强的基因。

  孤立的忍耐没有力量,而必须发自明智的抉择,熟读《三国演义》的中国读者都记得“让徐州”一幕,刘备是徐州刺使,当吕布狼狈前来投奔时,刘备把他安置在小沛,而在不久一次对外战争中,吕布袭据徐州城,刘备遂被敌人击败。任何人的反应都会是从此跟吕布不共戴天,刘备则不然,他反而向吕步投降,而被吕步安置在吕步原住的小沛,这蒙羞的决策,需要无比的智能。桶狭之役后,德川家康不但不为盟主今川复仇(为故主复仇,是日本武士最崇高的情操,否则将被人唾弃),反而跟盟主的敌人缔约,这一反武士传统精神的剧烈反应,跟刘备一样,都出人意外,忍人所不能忍,才能最终艰苦地达到即定目标,不由得让人惊叹他的勇气。

  德川家康的一生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德川家康的故事堪比中国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上的人物深入民心,成为影响中国人性格最大书籍之一。同样,德川家康的风范,也影响日本,德川家康深受丰臣秀吉的信任,丰臣秀吉推心置腹,坚信德川家康是道义之士,因之拖妻寄子。但德川家康终于负义,把丰臣秀吉的后裔杀尽。这使我们想起中国的司马懿,不同的是,司马懿被迫自救,走上不归路,且由下一代动手;而德川家康却是主动的扫荡所有潜在敌人。

参考资料:http://www.jpwind.com/JP/Renzhi/index.html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1
织田家的家臣德川家康结束了战国,统一了
第2个回答  2008-08-02
看看《德川家康》

日本是怎么样统一,并确立天皇。天皇都有谁啊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2)古代 绳文时...

日本什么时候统一的?
日本神话传说,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统一日本后建立日本国,并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旧时(二战结束前)称为“纪元节”,1945年被废除,1966年12月,佐藤内阁提出把2月11日作为建国纪念日,第二年开始实施。缘由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第一代天皇建国即位。

古代日本岛津家三代人是如何实现三州统一的?
此时岛津家在萨摩国北部的敌人是当地的国众菱刈氏,菱刈氏有着肥后国相良家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岛津军先是突然对菱刈氏的支城马越城发起攻击,随后又以马越城为据点,不断地对菱刈氏的领地发起攻击,终在永禄十二年(1569年)时攻陷菱刈氏的本城大口城,正式统一了萨摩国。岛津家的中兴之主岛津忠...

如何统一日本?
战略意图上,日本追求统一东亚大陆之心从未停歇。从古代的对外扩张,到近现代的军事崛起,日本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其在历史问题上的敏感处理、外交政策的微妙平衡、经济合作中的博弈,展现了一个国家对自身利益的深刻考虑。在东亚大陆崛起或衰落之时,日本的角色是复杂且多元的。不论是在维持...

日本什么时候有的国家
约在公元1世纪时,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大和国。645年...

日本国是如何统一的》?
德川家康的一生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德川家康的故事堪比中国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上的人物深入民心,成为影响中国人性格最大书籍之一。同样,德川家康的风范,也影响日本,德川家康深受丰臣秀吉的信任,丰臣秀吉推心置腹,坚信德川家康是道义之士,因之拖妻寄子。但...

日本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公元4世纪中叶 古代历史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开始成为统一的国家,称为 大和国 。 公元645年“ 大化革新 ”后,日本建立了以 天皇 为绝对君主的 中央集权制 国家。 12世纪 末,日本进入由 武士 阶层掌管实权的“幕府时代”。

日本国的由来?
日本各部都以自己是中国或者高丽的藩属而自居,互相争执不断。 公元2世纪时,居住在京都地区的部落统一了日本。 到了公元4世纪,天照大神(他的本名未知,日本人已习惯称他为神)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部落,这就是今天皇家族的祖先,自称为"神"的一族。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仅仅包括本州西部、九州...

为了统一日本全国,丰臣秀吉都采取了什么政策?
要知道 日本战国时期 一揆的发生有时是可以反了城主的 丰臣秀吉是一个奇才 打仗除去没有亲临战场的侵朝作战与德川家康的小牧长久手之战以外 是没有绝对性的败仗的 本来秀吉最后统一了九州岛 日本战国乱世可以完结 可是丰臣秀吉在古稀之年生了亲儿子 因此流放或杀了自己的干儿子若干个 (其中...

日本是怎么建国的?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