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婆家,自己人是自己人,媳妇永远是外人。什么是自己人?为什么

如题所述

 “自己人”和“外人”这种说法,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都不是外人,还客气啥”,“这里有外人,不方便”,这样的话语更是常常挂在嘴上。可是,有谁能说清,在我们的心里到底什么样的人是“自己人”?什么样的人是“外人”?

  有人说,亲戚都是“自己人”,可是有的亲戚在你心里也许还不比一个“外人”小学同学亲近。有人说,一个家庭里的人当然都是“自己人”,可是在有的人家,媳妇进了婆家三十年,还是会被当成外人。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里,有关“自己人”的分类真是让人感到好像很容易说清,却又难以说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研究员,经历多年研究,找到了中国人分类“自己人”和“外人”的心理尺度,让我们更容易看清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1992年,北师大心理系硕士毕业的杨宜音来到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在完成硕士论文的研究中,她观察到中学生友人关系中一个非常有趣现象,那就是形成朋友关系以后,一个人自己的自我边界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两个中国人一旦交了朋友,“就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一定要替我着想,我也要替你着想,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就被包到我的边界里边。”

  而西方人则完全不同,“当两个人成为朋友关系时,你我之间出现一个第三自我,这就是我们两个人作为朋友的时候要做的事情,但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一直思考能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找到新切入点的她,就把“中国人自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当成了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

  血缘上的亲疏和交往中亲近感程度是中国人分析谁是“自己人”时两个重要的维度。

  后来,杨宜音去河南、安徽、江苏、河北以及北京郊区等地的农村进行社会学调查。一次住在一个村民家里,正赶上这位村民的舅舅和他妈妈发生冲突。他觉得舅舅对妈妈不好,在激烈的争吵中,他忿忿地说出这样一句话,“从今往后,我就不把你当舅舅看了!”

  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却给了杨宜音很大启发,她想:舅舅还是舅舅,根据九族五服的规定,舅舅身份是固定的,但是居然可以不把他当作舅舅看。这说明,中国人虽然有一个亲属关系的制度,但还有一个自由,就是你本来是自己人,但是我可以把你推出去。

  “这如同北京既有城墙也有城门,如果都是城墙就把人困死在里边了,有城门就会有人出去,有人进来,心理边界如此就会扩大或者缩小。”

  不久以后,调查中的杨宜音正好赶上房东的儿子要结婚,杨宜音从为孩子提亲、相亲、见媒人都跟着去,就被他们看成自己人。她把婚礼上来送礼的人都一一记下,一共192户人,然后把每个人的名字写在扑克牌一样大小的纸片上,请房东按亲近关系给排队,然后分类,最后一共分成十二组,六大类。

  结果发现,第一类是家人,第二类是他最亲近的人,在第二类里,除了亲兄弟之外,还出现了一位邻居。房东说,他跟这位邻居的感情不比那些亲兄弟差,然后给她讲了两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杨宜音想,邻居本应该放到后面,但房东却把邻居放在那些亲戚的前面,几乎跟他自己放在一起,这不就是把外人当成自己人了吗!这就是说,在一个亲密水平上,既有亲属关系连带,也有交往关系连带。有些人按着辈分亲属关系,应该是很近的,但被放到后边去了。这是因为人们的大脑中自己人的边界是通透的,可以进来可以出去。

  两件村民中的小事,让她深受启发。进一步调查后,她发现,人的脑子在加工、判断人际关系的时候有两个纬度,“一边看是不是有血缘上的亲疏,一边看感情和交往上亲近,两方面都具备,我们才能把他看成自己人”。

  城市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中,认定“自己人”时,更多时候以彼此交往被作为主要标准。

  杨宜音将自己在农村的研究成果写在博士论文里,答辩时有几位老师建议关注一下城市人对“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情况。

  她便从几位朋友的社会关系交往的个案出发,详细观察了城市人对于人际亲疏的划分。

  她发现,自己不能把这些朋友的朋友们像农村那样直接排成序列。这不仅仅因为在城市里交往的人为数众多,更是因为每个时代的朋友关系、亲密关系、情感距离是不能衔接的。

  由于城市人的社会生活是一段段接在一起,只有同一时段的交往人群可以排列。比如中学同学可以排成列,大学同学可以排一列,工作同事还可以排一列,但他们是分开的,这说明文化的复杂性增加了。一个人可以在同一群人里,按亲近关系程度排“差距格局”,但跳到另一群人中就不能以此为参照。

  杨宜音形容这种“差序格局”就“像计算机软盘一样分成扇区,每个扇区里还有层。但它不是一维的。每个人在一个扇区,在这个圈里对待这些人。然后跳到另外一个环境里,不过他的行为习惯还是一样的,依然用近亲远疏来辨别”。

  而城市里的人认定“自己人”,则更多的“以交往为主要标准,交往的含量更大了。比如小学同学,情感亲近的先赋性就高。根据亲近程度一圈圈向外排,有远近的不同。到了中学,又根据中学同学的实际情况来排,生活的复杂性越来越高。”

  一个人可能宁可帮同学也不帮亲戚,实际上反映了交往性提高后,个人决策的复杂性。

  她认为,一个人的小圈子越多,他的决策就越复杂,那么这个人生活体验就越丰富。但他仍然用两个维度来判断,一个是先赋性,一个是交往性,但是交往性的程度更高。有时候,亲戚求他帮忙,他宁可帮同学也不帮亲戚,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对家庭的依恋会渐渐增加,因为社会交往各种各样的人,信任和挫折都会感受到,觉得家庭是个安全的港湾。这时他以前认为的外人、自己人会有一点儿调整。

  杨宜音分析说,在城市里,远亲很可能真的不如近邻,因为邻里之间交往很多。距离遥远的亲戚先赋性很高,但很少交往。这跟城市的生活方式有关。城市里一个家庭的亲属们可能分处天南地北,这时交往多的人会更显得重要。

  由于城市人交往的频率高,交往对城市人生活影响大,“现在我们生活内容都分化了,所以交往的圈子也就细化了,形成很多很多小圈儿。每天人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脱下这张脸换上另一张脸,由一个差序格局进入另一个差序格局。”

  中国人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里把“自己人”推到“外人”,可能那个“自己人”连知道都不知道。

  有研究者认为杨宜音的研究,细细地描述了自己人变成外人的过程。

  她却认为,自己的研究实际上发现了中国人的“自我”是通透的,因而是可以伸缩的,“自我”是外来的词,边界通透的“自我”中国人就称为“自己人”。

  “自己人”其实是中国人在脑子里加工事情的一个组织方式,人们在加工的时候,需要依照亲疏血缘和交往将人际关系分成自己人和外人两类,但两类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固定的。

  我们讨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常有人说,“中国人一来就是一大帮”,杨宜音表示不赞同,实际上中国人还是自我中心的,把“自己人”推到外人去,这位“自己人”连知道都不知道。

  在中国传统中,为表现身份的差异,确实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和伦理体系,不过在这么严格的控制之下,“中国人依然有一个心理建构的空间,有一个在我可以在心里不认你的自主权”,中国人用“自己人”这样的认知方式来对人进行分类,反映了中国人的自我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我”,所以,是“自我”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母,没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是旧社会做媳妇艰难的生动写照。同时,“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而形成了一种妇女压迫妇女的恶性循环。今天,这种妇女压迫妇女的不良传统已被广大的新一代女性所摈弃了。现代家庭中媳妇有独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婆媳关系已基本成了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但是也应看到,即使在今天,相处融洽的婆媳关系也并不十分普遍。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婆媳关系如此难以相处?中年人应怎样科学地处理好婆媳关系?
l.婆媳关系容易失调的原因
观察和研究指出,婆媳关系容易失调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关系的特殊性。
家庭的基本关系有两种:一是夫妻关系,一是亲子关系,两者构成了家庭结构的基础。其它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婆媳关系在家庭人际关系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关系,也无血缘联系,而是以以上两种关系为中介结成的特殊关系2)利益分歧。
婆媳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有共同的归属,自然也就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双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兴旺发达。这是婆媳利益一致的一面。但同时也常常在家庭事务管理权、支配权等方面发生分歧,出现矛盾,甚至明争暗斗。我国家庭中有“男治外、女治内”的传统,婆婆做了几十年的内当家,现在把权力交给媳妇,媳妇在家庭事务中唱起了主角。对这种角色的转换,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适应。“有的婆婆虽已年过花甲,却仍希望继续保持在家庭中的经济支配权,或者难以接受完全由媳妇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事实;而做媳妇的也往往不甘让步,这就难免发生矛盾。即便是婆婆和媳妇共同持家,由于各自的地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需要不同,也容易产生分歧。
(3)相互接纳不良。
婆媳原来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性,而现在婆媳在一家生活,这就有一个逐步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良,彼此不能接纳,便会关系紧张,矛盾丛生。
(4)中介失衡。
在婆媳关系中,儿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儿子的这种中介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两面受敌”的困境。尽管母子情深,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这种关系变得复杂的事实。因为夫妻之间毕竟在活动、打算、开支以及交往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在这些问题上,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儿子和母亲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容易造成儿子中介作用的失衡。如果母亲不理解,就会产生“娶了媳妇忘了娘” 的心态,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被儿媳夺去了,而迁怒于儿媳。
第2个回答  2020-10-14
肯定是啦,因为在婆婆家,只有她还有她老公,和她儿子才是一家人,在你家,如果你还没结婚,那就是和爸爸妈妈是一家人,如果已经成家,那就是和自己老公孩子是一家人,其他人都是亲属关系,所以不能要求在婆婆家她把你当一家人,其实在你家,你也不能把她当一家人的,因为确实不是一家人啊!
第3个回答  2020-10-14
媳妇在婆婆家,从血缘上看似乎是外人,但大家庭中远非只有血缘关系就够了,尊老爱幼,善待家人,才是家庭和睦的关键,贤惠淑良的媳妇往往是大家庭的脊梁,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
第4个回答  2020-10-14
在婆婆家不是绝对的把媳妇都当成外人,媳妇嫁来后丈夫都会称媳妇是自己的人,对婆婆来讲媳妇也是家里人,不能说是外人,因为己经成为了一家人。

在婆婆家,自己人是自己人,媳妇永远是外人。什么是自己人?为什么
有人说,一个家庭里的人当然都是“自己人”,可是在有的人家,媳妇进了婆家三十年,还是会被当成外人。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里,有关“自己人”的分类真是让人感到好像很容易说清,却又难以说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研究员,经历多年研究,找到了中国人分类“自己人”和“外人”的心理尺度,让我们更容易...

媳妇在婆家是不是永远都是外人?他们从来都不会把你当一家看的?
是的,我也有同感,对老公,对公公婆婆再好,他们还是把你当外人

为什么婆婆永远把儿媳妇当成外人?
一、没有血缘关系。儿媳妇跟婆家人没有血缘关系,儿媳妇在娘家从小长到大,即便长期相处也没有血浓于水的感觉,仅有的亲情会异常脆弱,跟切身的利益发生轻微的碰撞,脆弱的亲情照样会不堪一击。特别是公婆有亲生女儿,儿媳妇跟大姑子或者小姑子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在口头上可能会把儿媳妇视作不是自...

有没有人觉得嫁了出去之后,自己在婆家就像一个外人?
一、媳妇在婆婆家都会把自己当外人,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当一个女人和丈夫结婚之后,丈夫的母亲就会被这个女人就称之为婆婆。那么,这个女人和她自己的婆婆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所以在血缘这方面,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比起有血缘关系的丈夫,婆婆肯定是和丈夫同一阵线的。二、媳妇在婆婆家都会把自己当...

媳妇永远是外人哲理句
1、对婆婆来说儿媳永远是外人,对男人来说老婆女儿是外人,只有自己的父母才对自己好,如果时间能倒回,我绝不会嫁人做个快乐的单身女人。2、在娘家始终感觉是客人,在婆家永远是外人!快30岁的人了,连自己的家都没有!3、失望透了,曾以为爱是全部,最后才知道自己永远是外人,希望可以就此结束,...

婆家一旦有事,媳妇永远都是外人,你怎么看?
婆家是丈夫的原生家庭,他们是靠血缘来联系亲情的,儿媳妇没有血缘关系,肯定是个外人。作为儿媳妇,婆家的事,最好是保持一段距离,不要直接插手,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公说清楚,让老公出面去处理。我公婆有两个儿子,我是嫁给了老二。老大和老大媳妇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而我和老公一直在上海工作和...

伤感说说在婆家媳妇永远是外人
你好,如果一个女人在婆婆家永远是外人,那么就说明你在当初结婚的时候,就没有看清你的婆婆的为人。你自己想一想,如果说一个男人成长在一个家庭和睦,而且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家庭,那么他也会懂得爱自己的女人,尊敬自己的女人,对不对?那么你现在嫁到了男方家庭,然后呢在婆家媳妇永远是外人,...

在婆家把自己当外人,才是女人聪明的做法吗?
刚开始儿媳妇对婆婆的好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婆婆往往做不到把儿媳妇当亲闺女对待,让着你,惯着你,宠着你,因为在他们眼中,儿媳妇就是外人,人心最真实,掺不得假,在这一点上,作为儿媳妇应该有自知之明。为了不要因为走得太近,而产生情感的灾难,你必须把握好跟婆婆的关系,儿媳妇千万不能...

在婆婆家,媳妇真的是外人!
但是,人总是会有心情不爽的时候,再听完这些话后,心里格外的扎,回想如果是自己的父母,肯定不会再在自己面前说这种话。同样,婆婆也不会在儿子面前说的。因此,文文认为,其实在婆婆的心里,她只不过是嫁进来外人,不可能像婚前说的像女儿一样看待,永远与女儿是有区别的。事实上,婆媳关系一直以来...

婆婆为什么把媳妇当外人?
1. 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婆婆可能会认为媳妇是来自外部的陌生人,需要时间去适应和接纳。2. 亲疏关系的偏差:婆婆可能会更偏爱自己的儿子,对媳妇则持有保留的态度,这种亲疏关系的偏差可能导致媳妇感到被排斥。3. 角色定位的误解:有时婆婆和媳妇之间可能会存在角色定位的误解,双方都可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