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鲁迅的生平(有要求)100分

要他的成长经历。生活风格,写作风格文学的比较
还有他人对他的评价

  chengzhangjingli: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xiezuofengge: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者和先驱者,鲁迅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杰出建树。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奠基石和纪念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杂文创作,不仅跟他的小说同样是并峙的高峰,而且这种由他所开创的文学体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却又包含著烈火燃烧般的情感,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璀璨华美的文采,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淩中间,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经典,同时又是对於整部世界文学史的卓越贡献。

  作为传统载体的经典,在它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呈现出变异性的形态,同时更呈现出恒常性的形态。对经典作品恒常价值的认定,体现著广大读者对导向性、确定性和精英性的追求。经典之作跟平庸之作的区分,恰如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凡鸟,峻岭之於小丘,河海之於细流,其中最大的差异就在於它具有恒常性。

  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首先表现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中国新文学的先进性,也就集中体现于这种坚实的人民大众立场。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同时表现在对伪君子及丑恶社会现象的狠批态度。鲁迅笔下那种借改革公名阴以遂其私利的假革命,那种使“猛人”昧於世情、脱离民众的“包围者”,那种收受了“金老鼠”之后还想下属再以“金牛”、“金象”作为贺礼的贪官,那种只做“当局”不办实事的冗员,那种“倚徒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它们作为前车之鉴,至今仍令我们时刻警觉。当然,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还体现于超卓非凡的艺术造诣、文体创新的巨大实绩等多方面。
  mingrenpingjia: 毛泽东: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蔡元培: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病逝后)

  李敖在接受访谈时曾说:
  我觉得鲁迅在大陆过份被政治化了,高估了。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可是,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大家觉得鲁迅杂文犀利,其实不好。……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连他弟弟周作人也这样讲,他说鲁迅可能本人不愿意这样被高估。高估不在鲁迅,而是证明你高估他的人,你的水平出了问题

  王朔: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他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什么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

  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中对鲁迅的文学及思想进行评价: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的。……在小说方面,……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

  补一句:委实废了老大劲,不给分你就对不起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7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 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幼时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1881年九月二十五日(农历八月初三)

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

母亲鲁瑞(1857一1943)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

参考资料:http://www.100fuwu.cn/shiye/mingjia/guonei/yishu/200611/594.html

第2个回答  2008-08-27
在百度搜索 鲁迅 点第一个,是百度百科的,可以进去看看,你问得里面都有.字太多了,就不复制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04.htm

介绍鲁迅的生平(有要求)100分
chengzhangjingli: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鲁迅个人资料
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 “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

鲁迅生平的简短介绍
鲁迅的生平简介 篇1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鲁迅人生经历简单概括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家,取名樟寿1892年入...

鲁迅的生平介绍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

鲁迅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

鲁迅的生平简介绍:要精练的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

鲁迅的生平简介【100】个字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的生平介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

鲁迅平生简介(100字左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

鲁迅的生平介绍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