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取名字的时候通常都讲究“姓名字号”,也就是除了基本的“姓”和“名”之外,还会给自己再取个“字”和“号”。正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这古代的“名字”二字,其实指的是“名” 和“字”,并非我们现在的“姓”和“名”。
根据史书记载,“名”和“字”最早在商朝就开始出现,等到周朝,“名”和“字”这一制度就正式被确立下来,还被纳入到《周礼》之中,当时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名和字。
按照周朝的礼仪,孩子在出生三个月后,会由父亲给孩子起名。再等到孩子在成的时,父母长辈会给孩子举办成年礼,在成年礼举办完成后,就会给孩子们授字。
有了字,也就代表孩子们正式长大成人,即“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对此,肯定很多人会很好奇,古人在已经有“名” 的情况下,为何要要特意搞出一个“字” 来,这不嫌麻烦吗?
其实,古人之所以弄一个“字”出来,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按照古代的尊卑礼仪,长辈称呼晚辈的时候,可以直呼其名,或者你自己称呼自己时,也可以直呼其名,又或者地位高的人称呼地位低的人,也可以直呼其名;但如果同辈之间、或者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直呼其名,那就是非常不礼貌的一种行为,显得有些尊卑不分。
所以,等待孩子成年后,因为他需要正式步入社会,开始和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父母长辈就会特意在他的本名外另取一个“字”。这样他在与人交往时,就可以互相称对方的字,以表示相互尊重。而对于没有字的年轻人,他们则会说:年幼,无表。
至于广大的底层百姓,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认识什么字,所以没法特意给孩子弄个字,但他们也会给孩子起个小名,称呼如狗蛋,猫蛋之类的,也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字”,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以此来称呼,避免乱了尊卑次序。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在孩子成年之后,父母长辈给孩子取“字”,也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希望孩子在正式踏入社会后,能够有更好的前途。因此,古人在取“字”的时候,都是在“名”的基础上发挥,给主人赋予了更加美好的意思。
比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大亮的意思,希望诸葛亮能够更加大放光彩。还有苏轼,字子瞻,他的名“轼”,寓意为车前横木,可以让人站在马车上观看远方,而他字为子瞻,即高瞻远瞩,也是希望苏轼能够更上一层楼。
从这层意义上说,“字”不仅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大的方面,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礼”的思想,小的方面,承载着个人的美好愿景,是历史文化氛围的凝结。但可惜的是,这个传承几千年的“字”,已经在我们户口本上永远的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