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兄弟》里两位主角的命运?

如题所述

首先,我认为《兄弟》算不上一部成功的小说,大概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对余华这样地位的作家来说,写出这样的小说,是很不光彩的。其次,脱离语境,牵强附会地去分析苏格拉底主义和酒神精神的碰撞,是可以的。不过,《兄弟》这本小说,人物塑造显然不到位,作者余华只是发觉了有像书中主人公这样的两种人,并且把他们放置到同一部小说中作为兄弟来对比描写,这算是一个创新。不过余华显然在后期已经脱离了一个作家应有的创作土壤,只能躲在玻璃暖房里闭门造车。对李光头和宋钢这样的角色,虽然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但他并没有能力把他们描写刻画好。这样的情形并不奇怪。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作家们获取信息就方便快捷了许多,但这并没有减轻作家们写作的难度,因为虽然作家们获取人物原型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如何处理表达这些人物原型的难度却也增加了很多,两相抵消,造成作家们写作的难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就余华本人来说,他本身也是有问题的。他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写作技巧已经老化僵化,他从来不是一个勤劳的坚持不懈的写作者,而是一个灵感型的作者,他不会像很多大作家一样每天坐在桌子前写上几百字,他只会在有灵感的时候一下子写上几万字几十万字。这样的写作方式,对年轻的作家来说是没问题的,但对于中老年作家来说问题很多——你如何让你本已僵钝的刀笔挥出一片新天地?很多老作家文思泉涌,挥刀下笔,写出来的却是一个个废品,问题就在于此,他们笔力已钝,却坚信自己宝刀未老。此外,像李光头和宋钢这样的两个人物,跨度长达几十年,经历了几十年来的各种变化,要描写起来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而余华的阅历见识,显然不足以支持这样的一件工作。所以,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他就转向了熟悉的写作手法:漫画式的描写方式。这种手法在余华之前的作品里屡试不爽,所以他认为在这部新的作品中应该也不会有差错。只可惜《兄弟》恰恰是最不适合使用这种手法的,一则《兄弟》容量巨大,可以说不输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它的质地和容量,都要求一种更为严肃、更有份量的写作手法,而漫画式的手法对于小切面、小容量的题材尚且可以适应,对于大切面、大容量的题材就会显得滑稽、粗劣了。二则《兄弟》人物关系交织密切,如何处理这样的人物关系,并非是余华的强项,漫画式的手法在这里也无用武之地。最根本的是,因为余华的浮躁和急于求成,仅仅是在对这些人物关系作了一个粗糙的勾勒和设定之后,他就开始展开后继的写作了。这样的结果,就是越到后面,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就显得越发扭曲变形。这就像一个漫不经心地搭建起来的地基,在上面建成的建筑必定是扭曲怪异的,这并不是那种别出心裁的扭曲之美,而是危在旦夕的失败之作。最后,我相信文学作品虽然是一种可以进行多种解读的艺术形式,但这些解读,还是必须建立在一些比较坚实的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概括起来说,就是一部作品的艺术性。《兄弟》这部小说的艺术性,在我看来,是非常薄弱的。那么,你还要从这部艺术性薄弱的作品中去探索苏格拉底主义和尼采酒神的碰撞,显然就是缘木求鱼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8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所以兄弟就是这两个主角
第2个回答  2019-05-21
余华在推出小说《兄弟》之外也顺便把自己的粉丝再次逐一“检阅”。在评价《兄弟》的问题上,明显存在着对立的两个团队,一派是坚决支持派,他们捍卫着余华小说的文脉,甚至是他的叙述和讲故事的能力,并不惜摆出《兄弟》能卖上上百万册作为证据来支撑;而另一派则是苛求派,当然这些应该还是余华的粉丝,他们对余华10年没有作品抱怨太久,以至把很多刻薄和苛求的评价纷纷抛出。而笔者则认为,尽管这两派各自心怀鬼胎,却终究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条战线的基点就是:《兄弟》是一本好读的小说。
第3个回答  2019-05-18
通过两兄弟的家庭在劫难中的崩溃,缩写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
第4个回答  2019-05-18
个人最喜老四,所以就说他吧,聪明奸诈,有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乐观,但是可能是出于真爱,二欢死后,他疯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点,再狡诈的人,也有情意绵绵的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