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春秋大一统?

如题所述

董仲舒的学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必从“天意”和《春秋》那里找依据。他作为汉代儒家公羊学派的宗师,一生以治《春秋》为主业。他说“春秋,大义之所本也”(《春秋繁露?正贯》。以下所引《春秋繁露》只注篇名),以为“不学春秋,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危,则不知国之大柄”(《俞序》)。他的社会理想正是通过阐述《春秋》大义而得出的,它立足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虽然董仲舒社会理想的基础是现实社会,但他从不盲目赞扬现行的社会制度,而总是以理想社会的标准来批评和要求改进现行制度。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大一统是他所述《春秋》的根本含义。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6�1董仲舒传》。以下引此书只注篇名)他认为《春秋》最重“元”,“谓一元者,大始也。”(《玉英》)“元”就是大一统的开始,并且还认为“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重政》),因此他希望汉武帝是圣人,能成就建立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功业。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董仲舒在他的贤良文学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传》)。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于是儒学便从此成为官学,上升到至尊的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叫春秋大一统?
因为春秋朝代实行思想的统一。“春秋大一统”概念由西汉董仲舒提供,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实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迎合皇帝心理的,也是他推行儒家学说的一个表现,由此,董仲舒最终实现儒学独尊的局面。董仲舒提出这项建议并且被采纳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历史上看,秦统一中国后,本应及时放弃战时的法...

董仲舒是西汉人为什么他提的叫“春秋”大一统呢
因为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将春秋诸子百家“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以他提的叫“春秋”大一统!!!参考资料:《诸子百家》

春秋大一统什么意思
“春秋大一统”概念由西汉董仲舒提出。董仲舒认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在思想上统一。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臣民。全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春秋大一统出处 春秋大一统出自“《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

春秋大一统概念
综上所述,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概念,是历史经验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对西汉时期的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封建王朝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思路。它强调了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倡导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治理理念,为促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董仲舒属于公羊学派,重视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在汉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从祖先那里继承君位,而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

春秋大一统是什么意思?
春秋大一统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周朝和诸侯间的战争不断,直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出现,通过讲和和武力手段,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大一统。这个时期,相对和平,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社会秩序稳定。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思想家和名士,如孔子、韩非...

大一统一词最早源于
汉书》中,也提到了“大一统”的概念,并解释说它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了在政治、思想、历法、礼乐等方面的统一,从而使“大一统”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认为“大一统”一词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公羊传》。

大一统最早出现于哪里
大一统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时期,被记载在《春秋公羊传》中。它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统一,即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统一。在春秋时期,周朝逐渐衰落,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不断。在这个背景下,“大一统”的理念被提出。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认为,...

汉书·董仲舒传写的春秋大统一思想的理由
答:董仲舒认为汉武帝应当统一国家的指导思想,统一百姓的思想。指导思想统一了,政令才不会朝令夕改、一事无成,国家的行政方向才能明确,做事才能事半功倍。百姓的思想统一了,才不会以为异议引起纠纷,才不会对不同思想的政令抗拒,才能更好的统一国家。而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则是要说明儒家的优越性,...

春秋大一统这个意思如何理解
根本特征:思想的统一;实质:为统治阶级服务;原因:秦统一中国后,本应及时放弃战时的法家思想,而采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社会安定的儒家思想,但秦始皇没有这样做,相反却焚书坑儒,而终不能解决巩固统一封建国家、建立稳定社会秩序的历史任务;影响: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学风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