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跟孩子相处

如题所述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礼貌,可是却不断跟孩子发生冲突,又导致自己生气,最后也导致孩子在这事上更拧巴了。像这样一种教育,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个目标是非常好的,但是你有没有关注,你在培养孩子有礼貌的过程当中,你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礼貌吗?你去强迫孩子跟他不认识的人打招呼,或者说强迫孩子说一句他不想说的话,你是不是已经不礼貌了?一个不礼貌的家长怎么能教会孩子礼貌呢?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表现出害羞,可能在某一天,因为某个原因,不想跟其他人打招,我们做家长的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自己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见到什么人热情跟别人打招呼。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孩子今天的表现怎么了。我们自己做出表率,热情跟他人打招呼,把孩子郑重介绍给其他人。孩子看到了一个好的榜样,慢慢会学会这些事情的。不要着急,要允许孩子做得不好、做错事,允许他有一个改善过程。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儿童的道德,有时候会设计一些小细节。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妈妈和一个孩子两个人登山去了,走得又累又渴,带的水都喝光了,包里就剩两个苹果了,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休息下来的时候,妈妈考验孩子说,就剩两个苹果了,谁吃大的,谁吃小的,想看看孩子懂不懂得孝敬妈妈。孩子说,我每一个上咬一口。妈妈立刻就有些生气,没想到孩子说,我尝尝哪个甜,把甜的给妈妈吃。这样,妈妈就觉得很欣慰。我看到的资料是把这个例子作为好例子呈现出来的,但是我非常不认可这个家长的做法,它作为一个道德教育的细节是非常不可取。因为这个母亲是恶意试探孩子,孩子如果说我要吃大的,妈妈肯定会批评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出失望。那么这个大苹果该谁吃?妈妈吃了就正确吗。这样的教育太复杂了,而且不自然。出于一个母亲天性,当我知道孩子也是又渴又累时,我会本能地把大苹果给孩子吃,孩子可能会推让,也可能不会推让,就直接吃了。但这并不会教坏孩子,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地从和妈妈相处的各种细节中体会到那种深刻的爱,他长大了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妈妈的。所以,在跟孩子相处中,不要动用太多的聪明和技巧,不要跟孩子耍心眼,以朴实为好。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还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文章,是一位家长写了他跟孩子相处的一个小故事,他肯定认为是正确才写出来,报纸也发出来了。说的是有一天6岁的孩子想吃橘子,而家里面只剩两个橘子了,当时爸爸妈妈孩子三个人都在。孩子拿着这两个橘子时有些为难,说就剩两个了,给谁吃。父母两个人为了培养孩子孝心,就让孩子自己选择给谁吃,孩子犹豫了半天,他其实已经知道父母的用心,最后含关眼泪说妈妈一个爸爸一个,父母虽然有些不忍心,但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就狠狠心,两个人一人一个就把橘子吃了。 我非常不认可这种教育方法,家长这样的行为不会教给孩子孝顺,教给孩子的是自私,家长希望孩子懂得爱父母爱他人,自己却表现得那么自私,怎么教给孩子爱呢?你为什么不能把橘子掰开好几瓣,或者干脆说今天妈妈不想吃,你吃吧,让孩子心无愧疚地吃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 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别人听你所讲的话,就要设身处地为听话的人想一想,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如果家长自己的行为不合乎人情,怎么可能教给你孩子有人情味呢,怎么可能打动孩子的心呢。所以我觉得跟孩子相处,首先要有一份真诚的爱心,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场合谈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我听到一个人谈到这样一件事,他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正面例子讲给大家的。他说他妈妈非常遵守中国传统文化,他小的时候,他妈妈要求孩子们跟家长讲话不许说“你”,必须说“您”。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先吃完一碗饭,站起来给自己盛完饭之后,问他妈:“妈,你还要饭吗?”没想到他妈一下子生气了,把筷子摔了,问道:怎么跟我说话,第一,怎么能跟我说“你”呢?第二,你问我要饭吗?我是要饭的吗?
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他妈妈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是要求非常高的人,对他们有很好的教育。讲这个故事的人,他自身成长得不错,妈妈可能在很多方面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就这一个例子来说,我非常不认可,我不认为它是个教育的正面例子,恰觉得它是个反面例子。一个母亲那么苛刻,对孩子态度那么粗暴,并且故意曲解孩子的用意,对孩子的善意进行恶意歪曲,这怎么可能教给孩子善良和孝顺呢。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我们的理念和我们的行为是否和谐,是否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的相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们与其给孩子讲很多的道理,告诉孩子说应该怎么做,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品德,不如关注一下我们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表现的是怎样一种面貌,家长面对孩子,你的行为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的语言是无声胜有声的。 “爱”和“溺爱”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现在一说孩子出现问题,就说孩子被溺爱坏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有很多人以为,溺爱就是爱得太多了,所以认为我要少爱孩子一些,对孩子狠一点。
因为爱和溺爱本质的完全不同,所以成全的东西,或者说最后的教育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溺爱下的管制和批评,会阻碍一个儿童潜能的发展,会让他的恶习生长出来。人的天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点的东西,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自然表达一定是善和美的;恶和坏的东西一定是不良刺激下才能产生。就像人的肌体一样,正常的情况下是健康的,肿瘤、癌症等疾病在不良的刺激下才会产生,道理是一样的。而一个孩子在真爱的环境中,也就是在自由、宽容和欣赏的环境中,正常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千万不要把溺爱理解为爱得太多了。
我有一次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孙子在操场上玩,操场铺的是塑胶跑道,有小颗粒的东西,那个孩子有一岁半左右,刚刚学会走路,走得很不稳当,摇摇晃晃的,操场很平,也没有人,也没有学生在那块上课,正是孩子学走路和玩耍的好地方。孩子摇摇晃晃走的时候,老人就在后边喊着,慢点慢点,别摔倒了!大家想想,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摔跤的,不摔跤能学会走路吗?老人是出于爱孩子,一个劲的喊别摔倒,这首先会吓着孩子,从本质上说,其实就剥夺了孩子的尝试权和犯错误权。孩子被吓得不敢走了,站住,突然对地上的塑胶小颗粒很好奇,就蹲下身来用小手摸。奶奶马上就说,别弄那个,那个脏,不好!孩子就不敢摸了。孩子站走来,不知所措,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树棍,好奇地拿起那个小棍,奶奶又说这个脏,给扔掉了。我看了一会,老人跟孩子相处跟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不论做什么,奶奶都要唠叨,这种唠叨的后果就是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不敢去尝试,干什么都胆战心惊,会阻碍他潜能的发展。孩子多摔几跤才能学会走路。到他长大了,自然就摔不着了。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些小细节中的教育破坏性。 还有一天我坐北京到天津的动车,一个姥姥和妈妈领着一个小男孩坐在我旁边。小男孩大概有8、9岁,孩子可能是第一次坐动车,一上来感觉非常的新鲜,觉得这火车跟飞机似的。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弄弄这个,弄弄那个。这个孩子行为很简单,并没有破坏性的行为。结果这个姥姥和妈妈一直训着孩子,不断地嚷到:不要弄那个,干吗弄那个。可能是她们平时在生活种习惯了这样不断地唠叨和教训孩子,皱着眉头说,你能不能乖乖坐一会?!一个8、9岁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乖的坐在那儿。探索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一个男孩子,好动正是他的天性啊。过一会儿,男孩嫌姥姥和妈妈唠叨多了,说他想去上厕所。他可能是想看看火车上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妈妈说我跟你一起去,孩子特别不愿意,就说我自己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知道关门。孩子说我自己找呗,妈妈就不同意,非要跟孩子一起去,弄得孩子很沮丧。这样的小细节,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是不是很多? 教育方面,大的理念大家都差不多,都知道要尊重孩子要爱孩子。分水岭在哪儿?就在这些细节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小细节都处理好了,你的教育也就做好了。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现在不少家长们对孩子的爱真的是堕落的,已经接近统治和占有了。我们包办了孩子太多的东西,给了孩子太多不自由,扭曲了某种天性,又去指责孩子,你看你,连衣服自己也不会穿,书包自己也不背,上大学也不会洗袜子等等,却没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前期对儿童的自由剥夺得太多。 毫无节制向孩子表达爱是很容易的,有节制地、体面地表达你的爱是很难的。最起码我们要理解自由的价值,如果不理解自由的价值,真的很难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失掉自由不能成人。台湾著名的学者傅佩荣也说过,“真正的成长必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不到他的出处,就不存在认识,事实上也就不存在解决。如果我们认为,溺爱是孩子被爱得太多了,然后简单地推论说那就少给他一些爱,这就走到了教育的反面。如果我们真的知道,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管得太多了,要少管,给他一些自由,孩子就成长不错,我们就找到了很多问题解决的出口。
现在不光是在家庭教育生活中,学校教育也是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有一个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 他想要在他班级里面开展阅读活动。这个老师对阅读是有很好的理解的。他就说我用很少的时间讲完课就可以了,用很多的时间引导孩子们阅读。这个想法非常好,整个阅读设计的也非常好。但是他做了不到两个月,就没法往下做了,不能够坚持了。为什么?他说不光是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的压力,就连班里面的孩子们也不干了。本来,四年级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第一次听说不上语文课了,不做无聊的段落分析和中心思想总结了,一开始是很高兴的,结果搞了两个月,中间很多孩子自己都开始到处找校长告状了,有的是几个学生联合起来找校长告状,孩子告状的内容是,我们老师每天不给我们讲课,每天给我们看小说。事实上孩子是很喜欢看小说的,孩子之所以找校长告状,一个是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再一个孩子们自己也是从内心认为,老师让我们阅读不是在学习,好像讲课才是学习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自由精神在儿童身上已经流失的很多了。 如果说硬暴力很容易让人警惕,一些软暴力则很容易让人忽略,尤其一些隐型暴力。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礼貌,可是却不断跟孩子发生冲突,又导致自己生气,最后也导致孩子在这事上更拧巴了。像这样一种教育,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个目标是非常好的,但是你有没有关注,你在培养孩子有礼貌的过程当中,你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礼貌吗?你去强迫孩子跟他不认识的人打招呼,或者说强迫孩子说一句他不想说的话,你是不是已经不礼貌了?一个不礼貌的家长怎么能教会孩子礼貌呢?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表现出害羞,可能在某一天,因为某个原因,不想跟其他人打招,我们做家长的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自己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见到什么人热情跟别人打招呼。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孩子今天的表现怎么了。我们自己做出表率,热情跟他人打招呼,把孩子郑重介绍给其他人。孩子看到了一个好的榜样,慢慢会学会这些事情的。不要着急,要允许孩子做得不好、做错事,允许他有一个改善过程。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儿童的道德,有时候会设计一些小细节。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妈妈和一个孩子两个人登山去了,走得又累又渴,带的水都喝光了,包里就剩两个苹果了,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休息下来的时候,妈妈考验孩子说,就剩两个苹果了,谁吃大的,谁吃小的,想看看孩子懂不懂得孝敬妈妈。孩子说,我每一个上咬一口。妈妈立刻就有些生气,没想到孩子说,我尝尝哪个甜,把甜的给妈妈吃。这样,妈妈就觉得很欣慰。我看到的资料是把这个例子作为好例子呈现出来的,但是我非常不认可这个家长的做法,它作为一个道德教育的细节是非常不可取。因为这个母亲是恶意试探孩子,孩子如果说我要吃大的,妈妈肯定会批评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出失望。那么这个大苹果该谁吃?妈妈吃了就正确吗。这样的教育太复杂了,而且不自然。出于一个母亲天性,当我知道孩子也是又渴又累时,我会本能地把大苹果给孩子吃,孩子可能会推让,也可能不会推让,就直接吃了。但这并不会教坏孩子,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地从和妈妈相处的各种细节中体会到那种深刻的爱,他长大了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妈妈的。所以,在跟孩子相处中,不要动用太多的聪明和技巧,不要跟孩子耍心眼,以朴实为好。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还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文章,是一位家长写了他跟孩子相处的一个小故事,他肯定认为是正确才写出来,报纸也发出来了。说的是有一天6岁的孩子想吃橘子,而家里面只剩两个橘子了,当时爸爸妈妈孩子三个人都在。孩子拿着这两个橘子时有些为难,说就剩两个了,给谁吃。父母两个人为了培养孩子孝心,就让孩子自己选择给谁吃,孩子犹豫了半天,他其实已经知道父母的用心,最后含关眼泪说妈妈一个爸爸一个,父母虽然有些不忍心,但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就狠狠心,两个人一人一个就把橘子吃了。 我非常不认可这种教育方法,家长这样的行为不会教给孩子孝顺,教给孩子的是自私,家长希望孩子懂得爱父母爱他人,自己却表现得那么自私,怎么教给孩子爱呢?你为什么不能把橘子掰开好几瓣,或者干脆说今天妈妈不想吃,你吃吧,让孩子心无愧疚地吃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做人的。 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别人听你所讲的话,就要设身处地为听话的人想一想,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如果家长自己的行为不合乎人情,怎么可能教给你孩子有人情味呢,怎么可能打动孩子的心呢。所以我觉得跟孩子相处,首先要有一份真诚的爱心,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场合谈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我听到一个人谈到这样一件事,他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正面例子讲给大家的。他说他妈妈非常遵守中国传统文化,他小的时候,他妈妈要求孩子们跟家长讲话不许说“你”,必须说“您”。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先吃完一碗饭,站起来给自己盛完饭之后,问他妈:“妈,你还要饭吗?”没想到他妈一下子生气了,把筷子摔了,问道:怎么跟我说话,第一,怎么能跟我说“你”呢?第二,你问我要饭吗?我是要饭的吗?
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他妈妈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是要求非常高的人,对他们有很好的教育。讲这个故事的人,他自身成长得不错,妈妈可能在很多方面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就这一个例子来说,我非常不认可,我不认为它是个教育的正面例子,恰觉得它是个反面例子。一个母亲那么苛刻,对孩子态度那么粗暴,并且故意曲解孩子的用意,对孩子的善意进行恶意歪曲,这怎么可能教给孩子善良和孝顺呢。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我们的理念和我们的行为是否和谐,是否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的相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们与其给孩子讲很多的道理,告诉孩子说应该怎么做,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品德,不如关注一下我们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表现的是怎样一种面貌,家长面对孩子,你的行为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的语言是无声胜有声的。 “爱”和“溺爱”不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现在一说孩子出现问题,就说孩子被溺爱坏了。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有很多人以为,溺爱就是爱得太多了,所以认为我要少爱孩子一些,对孩子狠一点。
因为爱和溺爱本质的完全不同,所以成全的东西,或者说最后的教育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溺爱下的管制和批评,会阻碍一个儿童潜能的发展,会让他的恶习生长出来。人的天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点的东西,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自然表达一定是善和美的;恶和坏的东西一定是不良刺激下才能产生。就像人的肌体一样,正常的情况下是健康的,肿瘤、癌症等疾病在不良的刺激下才会产生,道理是一样的。而一个孩子在真爱的环境中,也就是在自由、宽容和欣赏的环境中,正常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千万不要把溺爱理解为爱得太多了。
我有一次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孙子在操场上玩,操场铺的是塑胶跑道,有小颗粒的东西,那个孩子有一岁半左右,刚刚学会走路,走得很不稳当,摇摇晃晃的,操场很平,也没有人,也没有学生在那块上课,正是孩子学走路和玩耍的好地方。孩子摇摇晃晃走的时候,老人就在后边喊着,慢点慢点,别摔倒了!大家想想,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是不是应该摔跤的,不摔跤能学会走路吗?老人是出于爱孩子,一个劲的喊别摔倒,这首先会吓着孩子,从本质上说,其实就剥夺了孩子的尝试权和犯错误权。孩子被吓得不敢走了,站住,突然对地上的塑胶小颗粒很好奇,就蹲下身来用小手摸。奶奶马上就说,别弄那个,那个脏,不好!孩子就不敢摸了。孩子站走来,不知所措,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树棍,好奇地拿起那个小棍,奶奶又说这个脏,给扔掉了。我看了一会,老人跟孩子相处跟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不论做什么,奶奶都要唠叨,这种唠叨的后果就是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不敢去尝试,干什么都胆战心惊,会阻碍他潜能的发展。孩子多摔几跤才能学会走路。到他长大了,自然就摔不着了。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些小细节中的教育破坏性。 还有一天我坐北京到天津的动车,一个姥姥和妈妈领着一个小男孩坐在我旁边。小男孩大概有8、9岁,孩子可能是第一次坐动车,一上来感觉非常的新鲜,觉得这火车跟飞机似的。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弄弄这个,弄弄那个。这个孩子行为很简单,并没有破坏性的行为。结果这个姥姥和妈妈一直训着孩子,不断地嚷到:不要弄那个,干吗弄那个。可能是她们平时在生活种习惯了这样不断地唠叨和教训孩子,皱着眉头说,你能不能乖乖坐一会?!一个8、9岁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乖的坐在那儿。探索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一个男孩子,好动正是他的天性啊。过一会儿,男孩嫌姥姥和妈妈唠叨多了,说他想去上厕所。他可能是想看看火车上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妈妈说我跟你一起去,孩子特别不愿意,就说我自己去,妈妈说你自己怎么知道关门。孩子说我自己找呗,妈妈就不同意,非要跟孩子一起去,弄得孩子很沮丧。这样的小细节,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是不是很多? 教育方面,大的理念大家都差不多,都知道要尊重孩子要爱孩子。分水岭在哪儿?就在这些细节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小细节都处理好了,你的教育也就做好了。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现在不少家长们对孩子的爱真的是堕落的,已经接近统治和占有了。我们包办了孩子太多的东西,给了孩子太多不自由,扭曲了某种天性,又去指责孩子,你看你,连衣服自己也不会穿,书包自己也不背,上大学也不会洗袜子等等,却没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前期对儿童的自由剥夺得太多。 毫无节制向孩子表达爱是很容易的,有节制地、体面地表达你的爱是很难的。最起码我们要理解自由的价值,如果不理解自由的价值,真的很难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失掉自由不能成人。台湾著名的学者傅佩荣也说过,“真正的成长必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不到他的出处,就不存在认识,事实上也就不存在解决。如果我们认为,溺爱是孩子被爱得太多了,然后简单地推论说那就少给他一些爱,这就走到了教育的反面。如果我们真的知道,孩子的问题是我们管得太多了,要少管,给他一些自由,孩子就成长不错,我们就找到了很多问题解决的出口。
现在不光是在家庭教育生活中,学校教育也是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有一个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 他想要在他班级里面开展阅读活动。这个老师对阅读是有很好的理解的。他就说我用很少的时间讲完课就可以了,用很多的时间引导孩子们阅读。这个想法非常好,整个阅读设计的也非常好。但是他做了不到两个月,就没法往下做了,不能够坚持了。为什么?他说不光是来自学校以及家长的压力,就连班里面的孩子们也不干了。本来,四年级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第一次听说不上语文课了,不做无聊的段落分析和中心思想总结了,一开始是很高兴的,结果搞了两个月,中间很多孩子自己都开始到处找校长告状了,有的是几个学生联合起来找校长告状,孩子告状的内容是,我们老师每天不给我们讲课,每天给我们看小说。事实上孩子是很喜欢看小说的,孩子之所以找校长告状,一个是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再一个孩子们自己也是从内心认为,老师让我们阅读不是在学习,好像讲课才是学习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呢?自由精神在儿童身上已经流失的很多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尊重、理解子女,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当子女出现 问题时,千万不能急躁处理,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指责、2.
家长和老师应具备同情心。同情心犹如“穿着别人的 鞋走走看”或“跟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即子女出现心理3.
多加激励。增强子女的自信心。初中以上的孩子尤其 爱听赞扬声。他们利用自己的独立意识去做自己的事,每一 点成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还有不要以成绩为第一,还要教他做人
第2个回答  2021-01-07

有些父母在面对青春期孩子时,堪称楷模。他们和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那么,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什么榜样呢?#每天学点心理学# #教育#

第3个回答  2021-03-19

孩子的想法是最纯洁的,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表现着他纯粹又美好的目的。或许在第一时间做父母的并不理解或洞察出他的真实想法,但不妨给予双方一点沟通交流的时间,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培养更多的默契。

和成年的儿子怎么沟通比较好
和成年的儿子怎么沟通比较好1、尊重孩子,富有耐心。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可以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再聊正事,细心聆听他们的心声,适当给出意见,帮助孩子慢慢走出叛逆期。2、冷静分析,理性辩论。视其为成年人,那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

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有哪些
1、情感交流:建立亲密关系,帮助孩子进行情感疏导。2、限度引导:建立及时、有效的家规家训,设定明确的界限和纪律,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3、充实学习:配合孩子学习,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学习和充电。4、耐心引导:开展丰富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5、倾听关怀:信任孩子,倾听他们的...

如何更好处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1、尊重孩子的爱好 父母与儿女相处最难做到的便是尊重,长期养成的习惯便是父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儿女只能处于受支配的地位,父母怎么说,儿女怎么做。可要想真正与儿女相处融洽,赢得孩子的青睐,作为家长,就不得不耐下心来,尊重孩子的爱好,从心底里面认可他的爱好。2、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人与人之...

家长和孩子怎么相处
1. 沟通:家长和孩子要经常进行沟通,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给予他们支持和建议。2. 尊重: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不要强迫他们做自己想要的事情。3. 多陪伴: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关心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4. 理解: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

父母与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
父母与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1 1、多认可多表扬孩子当孩子某件事做得很好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表扬孩子,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才更有动力的做好。所以别藏着你的赞扬和认同,平时应注意观察和表扬子女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给予答复,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怎样才能让孩子与父母和睦相处呢?
1. 相互倾听:父母和孩子需要相互倾听,听取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除了要认真聆听,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2. 平等对待:父母和孩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平等对待。不应该单方面地命令孩子,而是应该尽量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来,让他们感受到...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相处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相处 1、和孩子平等的沟通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就应该摒弃以往的教育方法,不再指挥孩子做事,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学会和孩子平等的沟通。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产生了成长,凡事都是渴望自己来主导的,这时家长过多的干涉孩子势必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还是要既做...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一、关注孩子青春期表现 青春期孩子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和关注,父母要主动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表现,包括情绪上身体上的变化和波动,对孩子理解信任并且尊重,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和表现,及时采取措施及早解决。如发现孩子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调节孩子心理,避免不可...

青春期家长和孩子如何相处
青春期家长和孩子如何相处 1、学会闭嘴。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听父母唠叨,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句,都是老生常谈。父母可以说,可以提醒,倘若孩子嫌烦,那就学会闭上嘴巴,适可而止,恰当地沉默比反复的唠叨效果更佳。如果父母老跟孩子较劲,争个输赢,非要争个当父母的尊严,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不...

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
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1、记住自己的角色:父母。要知道你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最信赖的人。你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同时帮助他准备好长大成人。比成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一名领导者和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记住,该坚持立场的时候就要坚持,孩子需要管教。2、掌握好平衡。平衡时在任何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