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侠精神的由来。《吕氏春秋》中有一则鲁莽勇士的故事:话说齐国有两个勇士,一住城东,一住城西。一天,两人不期而遇,于是坐在一起喝酒。喝了一会儿,一人要去买肉下酒,另一人止住他,说,你我身上有的是肉,还买什么肉。于是两人抽出刀来,在自己身上割肉下酒,至死而止。这两个勇士给人的感觉,一是悲壮,一是鲁莽,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武侠形象,尽管有点夸张,却十分生动地反映出这类人物的风貌:他们性格豪爽,有着过人的勇敢,视死如归。
由于武侠可以承担重大使命,而且这些使命常关系到君王的身家性命、社稷国祚,权贵就是利用他们重气节轻性命的品质,降尊折节,对这些人礼遇有加,结为心腹。如吴公子光善待要离、专诸,以便让他们为自己登上王位行刺;魏国严仲子交结聂政以刺丞相侠累;燕太子丹为行刺秦王,尊荆轲为上卿,以山珍海味、车骑美女相待,而且每天亲自登门拜访。一旦武侠感到自己得到尊重和信任,便为知己者去赴汤蹈火,必要时不惜一死,以报知遇之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武侠以生命为代价,为报“知己”在历史上写下了惊心动魄的篇章。
春秋战国时的武侠,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他们的人格品质为后世不断颂扬,为人们所景仰,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许多后人模仿的榜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成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