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典故: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典故: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创作背景
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江红·小住京华
“四面歌残终破楚”
1、借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四面楚歌的故事。
2、四面楚歌:刘邦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
3、《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
4、该词作于1903年。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5、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6、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扩展资料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四面歌残终破楚。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
扩展资料: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作于1903年。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11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白话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参考资料:满江红·小住京华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秋瑾在《满江红》中借用历史典故的一句是: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一、原文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二、赏析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四、作者简介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秋瑾在《满江红》中借用历史典故的一句是
1. 在《满江红》中,秋瑾借用了“四面歌残终破楚”的典故,这句诗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的故事,表达了她对于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2. 她写道“八年风味竖岁徒思浙”,这里的“八年风味”暗指她在浙江生活的岁月,而“竖岁徒思”则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
秋瑾在《满江红》中借用历史典故的一句是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典故: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典故: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
秋瑾在满江红中用典故表现自己匡扶天下救于水火的句子
《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的典故
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一文中引用的典故:1、四面歌残终破楚:此用《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典故,感叹列强侵略,清廷腐败,中国前途危险;也叹自己冲破家庭束缚的艰难和孤单。2、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小...
满江红中秋瑾引用汉军破楚的典故自比的词句是什么?
四面歌残终破楚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6秋瑾在《满江红》中用《琵琶行》的典故来悲叹现实的句子是?
《满江红》(秋瑾)答案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这首词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 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
秋瑾在满江红中用典故表达自己忧心时局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表达自己忧心时局思念家乡的诗句: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小住京华运用典故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
满江红秋瑾化用前人数诗句的句子
满江红:词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
《满江红》这首词中涉及到哪几个典故 ,分别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岳飞的满江红中,靖康耻指的是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壮志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