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十七世纪的经济状况

如题所述

这段时期的日本经济状况大部分是与中国的历史有关
17世纪处于中国的明朝时期,自1603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一改丰臣秀吉时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欢迎中国海商前往贸易,虽然在1639年日本开始实行锁国政策,但对中国的贸易商船仍然开放,双方的贸易额保持一定的增长。同时,16世纪末的时候,日本发现大量银矿,而且发明了“灰吹法”的白银冶炼方法,这样就使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有了支付和交换的基础。因此,在中国与日本长崎贸易问题,尤其是对日本银借两国贸易输入中国之研究而言,17世纪是值得注意的一百年,也是日本银输入中国的主要时期。根据目前中 Et两国的历史资料记载和学者研究显示,主要是通过三大渠道输入的:

第一条渠道是自16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由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门与中国、曰本的转口贸易,特别是1571年至1638年形成的以澳门—长崎为轴心的葡萄牙日本贸易网成为日本白银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每年的数量达到五六十万两之多。

第二条渠道就是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日本的贸易。其商船于1609年首次航行日本平户,获得了日本官方的贸易许可,并设立了商馆,在此后至17世纪中叶是荷日贸易的高峰时期。通过以上两种贸易模式获得的日本白银又经过与葡萄牙、荷兰、中国的贸易大部分流入中国。日本一位白银史专家就认为:“在十七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船只,从日本载运出口的白银每年可达150000到187500公斤。……最终还是流到了中国大陆。”①

第三种渠道也就是本文重点关注的中国与日本的直接贸易,包括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明中叶以后的民间海上贸易。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就多有交通,而在明代中期以前已达到相当规模,关于在双方贸易中日本银的输入也是史有记载,但这一问题最值得关注、白银输入规模最大的时期却是以17世纪作为代表的,其中又和这一时期中国与长崎民间贸易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了解日本银的输入中国,首先必须考察明清时期中日双方的贸易背景和贸易历史。

明清时期的中日贸易

明清时期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往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受中国官方控制的朝贡贸易阶段、由中国东南沿海之海商集团控制的海上民间贸易阶段和日本德川幕府锁国后对去日华船的配额阶段。下面就中日贸易的各阶段作一简单的梳理。

(一)朝贡贸易阶段

朝贡贸易也称之为勘合贸易,它是宫府直接控制海外贸易的一种方式。传统的中国从本质上而言属于大陆型的国家,自汉代以后历朝均注意向内陆经略,自西汉张骞开通了与欧洲通商的丝绸之路之后连绵不绝;而面向东、南的海洋常常裹足不前,即使在开放海禁的岁月中,海上商业的区域基本上以日本、朝鲜而东南向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为外弧为限,并自周代始依据与中原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形成同心圆的依附关系,以直接统治、藩属、朝贡和互市等方式加以维系和教化。其中,在这一“以中国和印度为两个轴心,以东南亚为媒介,通过朝贡贸易、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和通称为帆船贸易的民间贸易等形成的关系继承和发展而来”①的亚洲区域经济贸易圈内,东亚传统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非中国和日本莫属了。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就在同年的十一月,派使臣去日本、安南、占城和高丽宣示并颁发诏书;此后又两次遣使修复了元朝时两国的交恶,重新恢复了朝贡关系,准许以朝贡为名义,由明廷出价收购所进献的物品。所谓“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②,开始了由朝廷垄断和控制的中日朝贡贸易。但除了由官方严密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外,民间贸易并未被准许,自洪武四年(1371年)首度颁布海禁起,一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③。

差不多就是这些有用点的 你要想知道详细的资料可以去查下专门的日本资料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日本在十七世纪的经济状况
这段时期的日本经济状况大部分是与中国的历史有关 17世纪处于中国的明朝时期,自1603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一改丰臣秀吉时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欢迎中国海商前往贸易,虽然在1639年日本开始实行锁国政策,但对中国的贸易商船仍然开放,双方的贸易额保持一定的增长。同时,16世纪末的时候,日本发现大量银矿,而且...

17世纪的中国是哪个朝代?17实际的日本是哪个朝代?那时候的日本民风、建...
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这时期货币以白银和铜钱为主,也曾用过“大明宝钞”纸币,服装上男装主要为冕服、朝服、公服、常服;女装主要为祎衣、翟衣、礼服。十七世纪开始为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江户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江户时代的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农业生产...

17世纪拥有5000英镑算不算有钱
一,十七世纪初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是八到十英镑,十七世纪中期是十二到十五英镑,对比一下可以说很有钱了。二,一个国家货币是否值钱与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是没有关系的,它只是银行自身的发行习惯。货币的价值来源于国家的生产和制造能力,发达国家还多一个营销能力和信誉。货币的互换是两个国家之间相互持...

日本的历史
这个时期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但工、商业也逐渐蓬勃发展;在公元十八至十九世纪之间,是持续着和平的时代,直到商人的经济力量压倒了武士后,武士所支配的政治体制,也就开始瓦解。此次,文化及教育方面的发展也很快,也因此奠定了近代国家发展的基矗 D、近代(十九世纪后半至一九四五年):一八五三年日本藉...

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改革中有一条措施是变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它的意义...
十七世纪中叶后,日本农业和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日本部分农民手中的剩余生产品增加,农村的贫富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农民通过抵押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现象也日益增多。虽然幕府多次采取措施控制田地抵押,但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实际转让,形成不避重罚的顽强增长势头,拥有越来越多...

概括出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1、经济上: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基本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东亚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一系列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 欧洲: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走上资本...

日本的幕藩体制
利于中央的控制。中央集权的幕府加上地方政权藩国,形成了幕藩体制的政治形式。十七世纪中期,幕藩体制的确立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和最后阶段。为了巩固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身份制度和兵农分离制度,将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得混淆。武士必须集居城里,农民固定在农村。

日本的历史,从十七世纪开始
17世纪不清楚 我只知道 16世纪德川幕府建立 后来 18世纪逐渐落寞 然后 美国打开日本“大门” 迫使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日本人 有所醒悟 不在 学习中国 开始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来 就是 19世纪的明治维新 日本天皇权利加强 还有 2战期间 日本气焰过于嚣张 还攻占美国珍珠港 致使美国政府 也...

7世纪时,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革新是个逐步的过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大化革新之后,日本在经济方面废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在政治方面,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在京师设立了五卫府,在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 大化...

明朝嘉靖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倭寇泛滥
一、倭寇泛滥的根本原因: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十五世纪七十年代起到十六世纪间,日本处于长期混战的动乱时代。1467—1477年发生了“应仁之乱”,1485—1487年又发生了“文明之乱”。名义上还维持到1572年的室町幕府(又叫足利幕府),实际上已是进入各自割据的“战国时代”(1467—1573年)了,对海上贸易已经失去控制权。由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