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近年来,洋节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等,正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而广之.社会正被这些新颖另类的文化所感染浸润.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

来源:新华社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见图)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得到,可以对于传统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
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
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与此同时,一份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到小学生的手中,结果更是让人担忧。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
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如此西洋化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外,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了解的知识。 教师们要教育小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们应该有意识的多看传统文化书籍,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
1、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性。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
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

2、传统,是现代人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头,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养料,是走向未来的依托。
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它无处不在地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无不感到这负荷的沉重。
因此,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长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毒瘤。因此,既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
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难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以分清精华中混杂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华,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分寸适宜,恰如其份,而显得良莠不辩,囫囵吞枣,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

3、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读民族感情行为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毫感、尊严感。
我们不应借口更新传统,借口继承西方社会的文化成果而否认、丧失传统的民族性。更新传统,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任何个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侈谈自我的观念更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性(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社会文化才有勃发的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
因此,深入传统肥沃的底层,淘金般获得许许多多闪光的金沙,并熔铸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金塔。

4、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它追求并实现着向未来挺进的崭新层次和境界。“回复故道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迁移;维持现状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改变”。正是由于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无法遏制的人类历史长河,既不可能断裂,也不可能干涸。
但超越又是艰难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的艰辛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灵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顽固地浸入了历史因袭的沉重,虽然身着髦得合时的现代服装却并没有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
超越不是超脱。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汉般昂然挺起,是继承传统又从传统中脱颖而出,是在继承中追求发展;超脱则是双脚悬空如浮云飘移,是抛弃传统建构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在虚无中滑向毁灭。超越,这是客观的规律;超脱,则是幻想的花朵。

5、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唤,前进的动力、精神不竭的支撑点。完整的人是为传统所创造并创造传统的人。人总是站在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镂刻,同时又主动地选择、吸收、激浊扬清,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于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到发育、成长、拓展。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要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6、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人类永远只能滞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之中。因此,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个体必须吸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离开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智慧、品质、作风的继承,是不可能健全发展的。
科学的求异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气”,是新传统的“设计师”。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精髓基础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贪新骛奇。
因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但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过去否定的传统一概肯定,把过去肯定的传统一概否定,今日倒过来,明日颠过去,结果未获现代化,已患现代病。

7、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植根于浓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又具备气度恢弘、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以深厚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品质,为创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样,也才能获得洞悉现实和预见未来的透视力,否则,只能在“一无所有”之中“跟着感觉”做无根的、失去精神家园的漂泊者。
同时,应使这种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相结合,在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传统的营养成分以滋补自身。
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采外来文化之长,固民族文化之根。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筛选,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擎起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古今贯通、中西合壁的绚丽火花。

8、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传统有一种异己的压迫感。
但在历史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负荷的沉重,也强烈地渴望从无形的纠缠中解脱,因而,使得个人情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极易被不可名状的下意识所驱使,为感情所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的泛滥。这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突出心态。
因此,剔除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为,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这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9、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载传统、映照现代并昭示未来的人类文明的鲜花。它既为本民族代代传承,并为其它民族所欣赏。
欣赏是一种由衷的赞美,不是低下的恭维;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刻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欣赏更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称之为“赏花”,体现着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信的开放与坦然的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发展活力之必需。
但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和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它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与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博采外来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剥地折下一枝插进花瓶,并摆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礼赞。如果这样,那枯萎的不仅是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有本民族的精神。
外来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层基础结合起来,才能重新开出鲜艳的花朵。还是象“栽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吧,把外来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园鲜花竟放。

10、虽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当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热衷于求新猎奇时,那就叫“过激”;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时候,那就叫“落伍”;当我们对新事物看不惯的时候,那就叫“失衡”;而当我们对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热讽甚至阻碍的时候,那就叫“顽固”。
过激”可以矫正,“落伍”可以赶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顽固”却是一种必须排除的阻力。

11、虽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12、传统是过去的时尚,时尚是将来的传统。
传统是流传的,时尚是流行的。
传统在流传中更新为时尚,时尚在流行中沉淀为传统。

13、开拓者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没有抄袭别人,更在于没有抄袭自己。
第二,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适。”祖辈改造环境的文化创造,以符号或物化形式遗存下来,后辈则掌握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通过层层积淀而不断积累,这种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形成民族或区域的文化传统,对现存文化保持长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有水平式的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系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互相渗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变迁与重构。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地发展,既需要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又需要水平式的文化交流融合。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的编辑规律,正是文化正常、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是文化传递积累的要求。其中有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如历代整理出版的文化典籍;也有当代人新的文化创造,包括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文艺作品等。有些重大的文化创造会引起文化变迁,即文化内容和结构的重大变化。文化变迁的原因除了本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外,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编辑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
� 这样,在文化传播中就会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需要发挥编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选择优化功能,进行文化整合与重构,以实现文化的整体创新。在整合重构中,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得到新的解读和意义,在现代文化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特质。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被民族文化所摄取,成为民族文化新的特质。这种文化体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有的论者提出,创造性是编辑活动的规律。这种论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创造性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的许多活动,因此需要揭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的特点。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不仅指具体文化产品的创造(准确地说,是再创造),尤其是指通过文化整合与重构所发挥的文化整体建构作用。编辑活动的产品,也不仅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还有由各种文化产品建构的出版文化体系,以及其中反映的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都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没有文化的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而文化的发展又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受经济、政治、科技诸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这条编辑规律不仅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也反映编辑活动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编辑活动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适应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三,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
在编辑活动中,产品质量与最佳传播时机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制约文化传播的效果。徐柏容提出的质量与社会效益同步规律,是就质量与传播效果的一致性说的。逸士提出的最佳运行规律,则在质量之外,增加了时效性和编辑周期的因素,认为在最短的编辑周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定稿品,并不失时机地向社会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综合他们的意见,将文化产品质量、传播时机与传播效果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目标,分析它们的对立统一关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6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和剧烈碰撞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融合得是那么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受了西方文化理念影响的人们在欢天喜地的过着各式洋节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他们也过得热闹非凡。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有什么不好呢?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了吗?谁说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相辅相成、多元文化共存的综合体呢?
二、 对待一系列西方洋节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在如何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历史地、辩证的哲学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在如何借鉴西方外来文化这个问题上,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在他的政论名篇《拿来主义》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综其两端,我认为,对待一系列西方节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尽管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好对这些节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三、 在崇尚西洋节日、热热闹闹过好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走亲访友,互致祝福,回顾过去,展望来年,老老少少,团团圆圆,全家幸福,和谐美满,该是多么愉快的节日呀!清明节,我们可以踏青、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我们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在花前月下,赏菊花,吃月饼,品美酒,话别离,孝敬长辈,关爱晚辈,其乐融融,喜不自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风东渐,这些传统和文化或渐被遗忘,或日渐式微,或慢慢湮灭,若不及时加以抢救性的继承、弘扬、挖掘和开发,那么,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还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老祖宗?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将留下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所以,每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远见卓识的炎黄子孙都必须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迷失自我,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民族文化着两朵奇葩并蒂开放,香飘世界
第2个回答  2008-07-16
改革开放以来,西风东渐,越刮越猛。中国人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都难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也许是最深介入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西方文化形式。近年来,洋节在中国一年比一年火爆,折射出传统节日的萧条。于是,“抢救传统节日”、“ 抵制洋节”等呼声不绝于耳,反映出国人对传统民族节日文化日渐苍白的焦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传统中华文化精髓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族节日毫无疑问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但面对洋节咄咄逼人的气势,国人该如何应对?现在,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节,圣诞老人又开始在各大商场和娱乐场所闪亮登场,如何让传统节日重现光彩是我们不得不思考问题。
洋节的兴起大概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百年来的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在西方文化面前的自信心不足,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习惯性反思、检讨甚至排斥心态和对西方文明的追求甚至景仰心态,对传统节日的心理认同度降低,洋节在这种情况下趁虚而入。二是商家利用商业手段,对洋节进行包装和渲染,用异域风情和温情主题,营造出一种适合放松身心、表达感情的娱乐化过节方式,迎合了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对文化生活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的中国人的需要。洋节就这样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生活时尚。

然而,由于不少洋节所包含的宗教、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根本不同,很真正渗入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和表面上。正如有人在谈及圣诞节与商业化的关系时慨叹道:如果说商业化让美国的圣诞节面目全非,那么中国人“本来就不知道它的面目”。

如果中国人不懂圣诞的“本来面目”而过得盲目,那么,中国人过自己节日也并非过得很明白。由于“反封建迷信”和“破四旧”等政治运动强烈地震荡了中国文化传统,现代中国人已经逐步失去了对独具农耕文明特色的民俗节日的记忆,对传统节日感情也日趋淡漠。其实,这才是值得我们忧思的地方。在全球化日趋剧烈的今天,文化成为共同的资源,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抵制洋节;我们要做的是增加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含和价值的认识,唤醒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传统节日才能重新焕发光彩。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传统节日并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传统民族文化都是伴随着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路走过来的,西方的宗教、风俗和节日也是如此,与先进或者落后无关,我们不能对本民族节日贴上封建或者落后的标签。实际上,中国传统节日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和科学的内涵。比如,大年初一是月亮即将从三十日的“晦”走出和太阳从南返北、大地回春的时刻,蕴含着阴阳调和的思想。只有对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有了真正的认识,我们才能培养起对传统节日的审美情趣,增加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其次要认识传统节日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意义。比如春节有祭神、拜祖、拜年等仪式,这些仪式重新确认了人神关系和人伦关系,自然人因此成为了具有文化意义中国人。身处异族文化的海外华人就是通过春节来强化他们的文化信念,再次从精神上确认了他们的中国人身份。春节因而成为超越了政治、阶级、甚至国界的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纽带,让分布广泛、生生不息的中国人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把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联系在一起,把五千万海外华人联系在一起。如果中国人淡忘传统节日,不仅将割裂和传统文化的联系,也将让海外华人失去他们的精神家园。

第三,对传统节日给予必要的尊重。一些年青人喜欢洋节的最大理由是洋节没有固定的仪式,可以尽情放松。但这想法实际上是不知道洋节的“本来面目” 而产生的误解。任何民族节日不仅有一定来历,还有一定的仪式。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是对长辈、对祖先仪式,也有“爱幼”的内容,比如春节分发“压岁钱”。尊重传统节日理应表现为对这些仪式的认真遵循。另外,尊重传统节日还应增加下一代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我们国家从2008年开始,把清明、中秋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列为法定节假日,反映了国家尊重传统民族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我们只有认识传统节日、尊重传统节日、爱护传统节日,才能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让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人文内涵丰富起来,让中华文化一直延续下去。
第3个回答  2008-07-16
说起圣诞,眼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平安夜、圣诞夜、狂欢夜,知道圣诞纪念的是耶稣的诞辰,知道有圣诞老人,知道应该弄棵树,挂上漂亮的彩灯、礼品包,知道那只袜子。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星期,许多的年轻人三五成群结伴到酒店、酒吧甚至教堂参加圣诞庆祝活动,甚至不少年轻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也参与其间,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概念的享乐。
最早在中国有圣诞这个概念,缘于十九世纪,传教士把基督教引入中国。而在此后的百余年,由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广泛,使得圣诞的庆祝也没有在中国形成气候。近十几年来,先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基督教徒增多,为了让他们有机会的场地度过这个节日,才促使圣诞节活动逐渐增多,随后,更多的中国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也加入进来。
对于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都成为商家以及服务行业攫取利润的重点。而当这些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商家就瞄准了类似于圣诞这种新兴的、未被彻底瓜分的利益增长点。于是,圣诞概念成为一种新的炒作对象。

拿圣诞的主要参与人群来说,这些青少年也许对基督教有点兴趣,也许就是跟着掺和,他们未必知道耶稣是哪国人,他爹娘又是何许人,他究竟是不是12月25日出生。他们对这个没兴趣,感兴趣的只是能够掺和掺和,乐和了和。说白了,圣诞不过是以商家盈利为目的,以无良媒介炒作为手段,以懵懂青少年为主体,以起哄凑热闹的心情参与的一个闹剧。
深层次的研究一下,圣诞火爆的缘由还有这么几点:一、中国人严重缺乏信仰。伊斯兰教徒就绝无可能庆贺圣诞,佛教徒也不会参与,只有没有信仰的人,才会去庆祝无关教派的节日。二、贪大崇洋的心理在中国作祟。圣诞几乎遍布世界,此谓大;圣诞是欧美流行的,此谓洋。第三、中国人背离传统的现象严重。春节逐渐被淡化,而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更不值一提。
可见,有各种各样的前因促成圣诞在中国大行其道。但实际上,还是基督徒的节日,跟大多数中国人无关。有种说法,圣诞已经不是宗教节日,而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世界的节日。这种说法,恐怕也只有基督徒和受基督教影响较深的人才会认同,穆斯林就坚决反对并驳斥了这种论调。在中国,即便是热衷于圣诞游乐的人群,也未必认为圣诞不是宗教性节日。
且不论圣经是否伪造,也不论耶稣这个私生子的来历,单从试图把一个人的生日作为全世界的节日来说,已经足够荒诞。而作为那些一不读圣经,二不做礼拜的中国人,去庆贺这样一个自己不崇拜的人的诞辰,难道不是更荒唐吗?
单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多一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好事。既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又能够让百姓感受异域文化,多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但是,从信仰和传统的角度,圣诞,对于中国人来说,又算是什么节日呢?中国人,除了基督教徒,别的人又何必对圣诞津津乐道呢?
那么,不是基督徒的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圣诞?

对外来节日不要排斥

元宵节的故事是源远流长,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有了元宵节,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这种程式。一开始的时候是汉明帝看到佛家在元宵节这一天要点灯来看舍利子,汉明帝就把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并模仿僧人在这一天点灯,慢慢的就形成了灯节。

我认为,对外来节日不要排斥,对我们传统的节日还应该坚持、发扬和保留。随着我们国家在世界地位的提高,现在我们国家的节日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现在很多国家在春节这一段也放假和庆祝,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与此同时,很多外国节日也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很多年轻人盲目的“接受”,与我们传统的节日形成对立,感觉中国的节日没什么意思,过外国的圣诞节才有意思,但他们不懂其中的意思,带有一种不应该有的思维方式;确切的说就是不要拿外国的东西抵制中国的东西,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都是经过漫长岁月和自然筛选出的“精华”,为什么要去抵制它?我们如果能正确引导和宣传好祖国的节日文化,年轻人是能理解和接受的;通过学习要了解自己的祖国、民族,热爱自己的民族;要发扬自己民族优良的节日传统。这样的话,整个节日的意义形成一个和谐的气氛,精神上的调节,给人起一个宽松的尽趣的作用,这样来理解各种节日,更能传承和延续下来。`

朋友,在西方洋节的冲击下,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肤色就是大地的颜色,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血液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杯盏,关掉轰鸣的音响,坐在阳台前的月光下静静地思考吧!
仅看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新春佳节,寄意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继往开来。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欢度传统佳节,即是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只觉古代贤德佳人在耳边吟唱;享受民族风俗,即是置身于大海,浴心于波涛,顿感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简言之,佳节既是感受瑰丽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径,又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结。两河流域滋养了犹太人的虔诚,赋予他们圣诞之庆;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共度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久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震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亲爱的朋友,当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时,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坚守故里,因为那里有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情人节本是情侣们过的节日,但在商家的大肆宣传促销下,中学生也跟着凑热闹过节,实在有点荒唐。还有愚人节,同学之间互相愚弄,开无聊的玩笑,有的甚至借机愚弄家长,老师。至于圣诞节,大家无非就是问爸妈要钱,三五成群地逛街,炫耀谁的礼物贵。其实那些实在是太无聊。有那份闲功夫,还不如好好看看书,多增加些知识,或者和同学一起打打球,聊聊天来得更有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和行为还没有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易变性和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和诱导。现在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文化,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文化,还有星相命理、星座运程、幸运数字、幸运颜色等“洋迷信”都越来越受到国内不少青少年的青睐,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却越来越淡漠。
不少家长表示,现在社会讲宽容,讲尊重孩子的隐私,但社会大环境太复杂,什么好的坏的都有,实在让人不放心,但孩子又有了自己的个性和观念,根本不与家人沟通,家长们觉得实在无奈。家长建议,学校应该明确规范起来,不允许中小学生过情人节,发现了要作出相应惩处,这样才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l 世界流行过中国节

去年农历小年英国伦敦数以百计的中国灯笼照亮了苏豪区的闹市、美国纽约州将大年初一定为法定节假日并率先实行鞭炮“禁改限”、法国巴黎为迎春狮子点睛贺春节、澳大利亚悉尼每年举办的中国新年庆典活动、墨尔本制作了世界最长的巨龙在市内游行、巴西学中国人倒贴“福”字以求好运。

春节在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春节,这无疑让我们感到自豪。我们过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光景,而西方人过中国的春节,只是近几年才掀起了热潮。其中折射出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并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逐渐由弱变强的现实。纵观世界文化的流向,总是遵循 “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即总是由强国向弱国流动、由文化发达地区向文化欠发达地区流动。对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产品总有一种高质量、高品味、时尚、新潮的味道,对这些文化产品的追求、效仿和崇尚,是人们追随时尚潮流的一种表现。中国的年轻人追棒西方的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文化较发达所致;而今中国的春节受到西方人的青睐,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不无关系。这,当然是件让国人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第4个回答  2008-07-16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成为文化生产力,相反: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
外来文化有好有坏,我们应该吸收好的,抵制坏的。
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同本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注意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从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 鱼类的游动方式启发人们改进船舶设计。古人观察到鱼使用尾巴摇摆来游泳和转向,从而发明了橹和舵,增强了船只的动力和操控性,使航行变得更加稳定。2. 苍蝇的楫翅启发了导航仪的发明。人们模仿苍蝇的平衡棒制造了振动陀螺仪,这一技术已被应用于火箭和高速飞机,实现了自动驾驶。3. 苍蝇的复眼启发了蝇...

请说明这一现象带给你的启示!
1、在刚放盖子的初期,跳蚤的经验跳跃高度帮助了它,是他免于经受一次次的撞击,使它的生活,少些“坎坷”2、盖子取走的时候,条件已经变化,跳蚤的经验和习惯害了它,使他没有突破既有生活限制的勇气,甚至连尝试的想法都没有,使它的生活“流于平庸”这个故事更侧重后面的意思,经验固然重要,确不能...

什么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可以给教育带来什么启示?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蝴蝶效应给我们的教育有以下的启示:1、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育没有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在学校里,教师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一句赞扬的操行评语,一件小事的公正处理,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笑容等正确的、恰当的做法,都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相反,...

青蛙现象是什么意思(青蛙现象说明什么哲理)
这种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哲理启示:人们在适应新环境或新挑战时容易陷入青蛙现象。人们的大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适应新变化,而一些细微的小变化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被忽略,但是因为细微变化积累起来有可能造成大的影响。此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例子:在工作中,当我们习惯于某种工...

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近年来,洋节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等,正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而广之.社会正被这些新颖另类的文化所感染浸润.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近年来,洋节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等,正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而广之.社会正被这些新颖另类的文化所感染浸润.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

亚洲象北迁,这种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你怎么看?
第一,亚洲象的栖息地承载能力下降,食物不能够维持生存。根据相关专家研究得出,栖息地承载能力下降,可能是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的首要原因。因为亚洲象数量的稀少,所以人们把它们保护起来了,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区,但正是因为这种保护,使得森林成为半封闭的状态,亚洲象可以食用的食物减少了,甚至有...

自然现象给了你哪些启示呢?
1.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那是启示我们要全新的面对生活 2.月亮,圆是一种美,缺也是一种美,那是启示我们人生也 有酸甜苦辣 3.晚霞,白昼绚丽的结尾,黑夜灿然的前奏,那是启示我们每一个结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4.白云,轻盈的一朵,载着万物沉沉的思恋,那是启示我们“我想我可以,我思,故我在...

肥皂水效应教育启示
虽然这一现象看似简单,但是它却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教育的启示。肥皂水效应教育启示肥皂水效应的产生原因是肥皂分子会在水中聚集成团,形成一个外面是疏水基团、里面是亲水基团的球形结构,即所谓的胶束。而这些胶束就是泡沫的形成单位。这种现象启示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聚集在一起的力量。首...

自然现象带给人们的启示有那些?
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18。对鲎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两侧的复眼。受光束照射后,复眼产生脉冲。一只眼受光束照射,一只眼产主脉冲;两只眼同时受光束照射,两只眼同时产生脉冲,但比光束照射一只眼时产生的脉冲的频率略低些。人类受其启示,研制成功一种电子模拟装置,能解10个元素构成的网络...

飞轮效应给我们什么启示
5、飞轮效应是指一个初始小的运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速,最终变得非常强大的现象。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以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然而,飞轮效应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还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飞轮效应的启示 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