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行之有效。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教师只有带学生融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才能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如:在教《桂林山水》时,我先用声色俱佳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呈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再现书中所写“无暇的翡翠”“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拔地而起”“翠绿的屏障”的情境,播放以《桂林之歌》为背景音乐的“桂林风光”图片及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定会大大提高。其次,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才能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解疑。如教《将相和》一文,我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将指谁?相指谁?将相之间发生了什么?怎样和好的?”等等。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了这篇文章的脉络。二、指导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  在解决“为何读”的问题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感召力,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在“导”字上下功夫,将“情商”与“智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从“他律”(别人约束)向“自律”(自己要求)转变。  所谓“查”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生疏的问题,这时往往需要查找相应的工具书、文献书籍等,以便从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对它进行了解和把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查”是开启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  所谓“议”是指对阅读材料是非得失的综合评估。读而不议,无异于囫囵吞枣。只有将自己的观点与所读材料融合在一起,才会学有所得。  所谓“摘”是指将所阅读到的精彩部分摘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一种启迪;其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原文照抄,也可以是概括大意。“摘”实际上是将阅读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火花加以定格,只有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好地积累知识。为实现由知识到素质,进而发展成为能力做好理论上的准备。三、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主渠道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便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关键。在听课时,我特别强调学生应注意自己在预习中遗漏了什么内容,什么地方理解有误,什么地方还有困惑,老师在授课时又强调了什么,补充了什么……都要及时标注在书页的字里行间。不只是记下来,还要想,还要对照反思。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以找出根据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交流。这样,当一篇课文学完后,书本上便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附注和标记,这种笔记法不仅不影响当时课堂的听讲,而且也便于以后复习。另外,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音频、视频、多功能展示台等手段,可以把抽象、深奥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具体地再现在学生的眼中、脑中,加快自学的速度,加深自学的难度,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提高课堂自学的质量。四、掌握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核心学习方法,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习失败或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和教会学生掌握初步的自学方法。重视学法,实现大量阅读、有效迁移,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明确的学习步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读二划三想四讨论”的四步自读法。读,要读正确,读流利,从有声朗读逐步过度到默读;划,学生边读边划,标明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标出疑难词句;想,围绕课题和课后思考题,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分小组开展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对课文进行评价和质疑。四步自读法充分体现了三个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动口、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独立(个人)学习与合作(小组)学习相结合,保证让每个学生读有其序,思有其法。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大量进行阅读实践,变老师讲为学生学,他们充分自读,充分思考,充分讨论,充分交流,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进行了审美和思想教育。与此同时,我发动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每周开设阅读课,还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进行自学能力的迁移训练。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熟练掌握了“一读二划三想四讨论”的四步自读法,他们学会了默读,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和讨论,学会了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鼓励学生善于积累好词佳句。对于一些好词好句倡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下来,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以后的课堂学习。(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步骤,理解文意。教学设计中,我们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和的自学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1、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应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3、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4、再者要培养自主精神 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积极的自学态度,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根据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和好模仿、好竞争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要少讲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多为学生提供语文自学的榜样,除了名人自学成材的范例,还更应该注意选择同班、同年级、同学校的学生成功自学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重在自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学语文的动机。孔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设疑激趣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必须边读边想,学会质疑,并能主动解决。 如《穷人》一课,在学生读完课题之后,我设疑:“从课题中,你明白了什么是穷人?”“课文中写的是那些穷人?”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我是这样...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他的这一思想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第二、学生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摘自《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自学能力在学生今后一生的学习中至关重要。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在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
一、握住“自学”的金钥匙 在高效课堂指导下,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教师得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并着力去培养开发他们的这种能力。很多教师对学生一看就明白或稍微思考就能明白的知识去详细讲解,其态度可谓认真负责,但效果较差。一堂课讲下来,结果自己很累...

小学语文如何交给学生自学方法
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可知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有一定条件的,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1.激发学生兴趣。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学生一定会有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情境具有感染功能,它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布鲁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