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与作用

如题所述

原因<三点>:一、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巩固隋朝政权的政治需要。二、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三、大运河的开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作用:1.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2.造就了扬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阳、开封)、北京(含天津)这样三大世界都市。3.文化交流,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4.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2
一是为了隋炀帝游玩享乐用的,2是为了贸易运输等
第2个回答  2013-10-22
隋朝大运河,开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第3个回答  2015-03-06

    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隋统一全国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大大加强

    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

    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作为基础

    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4个回答  2013-10-22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控制南方经济中心会稽(绍兴),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淮安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淮安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藉漕运之利,发展迅速。

开通意义  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特别是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其一》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2]----可见大运河对日后中国南北经济交通的巨大影响。
  大运河从此在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的继续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的写照。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与作用
原因<三点>:一、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巩固隋朝政权的政治需要。二、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三、大运河的开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作用:1.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2.造就了扬州(含杭州)...

隋朝大运河修建的目的,作用,评价
(1)开凿的目的(原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①隋炀帝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愿望。②在古代,南北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货物十分困难。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2)意义:...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1、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巩固隋朝政权的政治需要。2、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3、大运河的开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4、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5、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6、社会经...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 治:通 过开凿大运河,隋王朝可以更好地控 制南方地区,加强中 央集 权,巩固其在全国的统 治地位。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通 过大运河将南方的丰富资源运往北方,增加国 家财政收入。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提 供便利,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个人目的:隋炀帝个...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从目的,统治者,地位和作用四方面回答)
1. 目的: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之间的交通联系,从而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决定开凿大运河。2. 统治者:隋炀帝是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推动者,他下令兴建并监督工程进度,体现了其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3. 地位:大运河在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更是连接南北...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原因:一、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巩固隋朝政权的政治需要。二、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三、大运河的开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条件:1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2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3...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位,作用
二、作用 在古代坐船既快捷又能载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许多。船大,可运兵,可运马,可运粮食,可运草料,可运煤炭,可运石材,大大地加快加大了当朝物流,便于人民迁徙。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加强了隋唐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意义(作用)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
时间: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目的: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

从目的、条件、概况、作用几个方面分析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作用:积极: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加强南北交通,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消极: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激化社会矛盾。(纯手打,今天刚学的,印象很深,参照书写的。望采纳。)...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意义(作用)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是在公元605年,目的是为了加强隋朝南北两地的交通和巩固隋朝政府对国家政权的集中统治,意义包括:1、抑制了江南的经济发展; 2、使南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不再局限与江南地区的发展;3、交通运输也更加的方便,南北文化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和谐和发展;4、可以让隋炀帝更方便的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