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空城计发生于哪座城?哪年?

如题所述

发生于公元228年,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 “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扩展资料

空城计,作于一种被动作战的被动行为,当那些实力空虚、因遭受意外压力被迫走投无路的一方,采用此招,目的就是企图蒙混过关或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由于此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有许多主动权和机遇还掌握在对方手里,因而,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宜使用空城计,同时,此计也不宜重复、多次地运用。

在实际战略中,风险往往与机遇、利益和成功共存,“不入虎穴,焉得虎仔”,空城计的奇巧之处在于:要善于正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战略背景、心理状态、性格特性等,因时、因地、因人地以奇异的谋略解除自己的危机。

三国时,诸葛亮之所以能大胆地以“空城”退敌,就是他能准确地惴摸到了司马懿谨慎、多疑而心虚的心理状态,而诸葛亮独出心裁、奇异的思维方式,使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时的危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城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8
西城 《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后经验证是虚假的记载。 《三国志》 三国有使“空城计”的人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两个人使过。一个是东吴大将朱桓,另一个是曹操的军师程昱。 先看朱桓的计策。《朱桓传》记载说: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间。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馀。权嘉桓功,封嘉兴侯,迁奋武将军,领彭城相。 我可以肯定赵云汉水的“空营计”就是“盗版”该计策的。而其他两条(曹操和文聘的),也有从该计策“盗版”的痕迹。朱桓的空城计是以五千人对数万之众,他首先从自己的不利中找到有利的因素,激励士气,并“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使曹仁没有集中兵力攻打濡须口。最后大败曹军。当然,这条计策不是对人人有用的。 我们再看看程昱的计策。《程昱传》写: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原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程昱用的是地道的“空城计”。当然,如果他不是对垒袁绍的话,换了对谁,鄄城都是守不住的。而袁绍被程昱估死了,他偏偏表示自己派头大,不屑去攻打只有七百人的城市。结果不但少拿下一个军事战略要地,而且还为将来曹操打败他儿子留下了后患。不信?《程昱传》记载:程昱网罗了鄄城附近山泽之中的亡命之徒,约有几千精锐,组成军队去会合曹操攻打袁谭、袁尚。这不是袁绍自己给儿子们找事吗? 由此可见,三国的空城计不是疑兵计,而多为骄兵计。程昱故意让袁绍藐视自己而保住了自己的驻地;朱桓使曹仁轻敌而未集中兵力。这都是在摸准了敌人性格上的弱点后,予以施行计策的。 三国空城计的内涵不同于春秋,但却是军事上的进步。而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进步,才使中国的军事思想得到了一次次飞跃。
第2个回答  2013-10-18
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 “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西城,古县名。汉时置西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时移至今安康。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汉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西北。《三国演义》中的所谓“西城”,应指古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所载的“亮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的西县,即指此地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三国演义》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04
西城弄险发生地即是古西县,《说文解字》载:“卤: 西方咸地也。从西省,象盐形。东方谓之 㡿 ,西方谓之卤。”可见西卤同义,篆书“西”字类似“卤”字,又因为盐官乃产盐胜地,故西县又称卤城或西城。西县古称西犬丘或西垂,为先秦祖地,是秦文化的发源地,秦昭襄王时置西县,故治在今甘肃陇南盐官镇,当时属陇西郡。《括地志》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是也。《清一统志》记载:“西县故城在秦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晋书》地道记载:“始昌城故西县城也”。因为篆书“西”字类似“卤”字,又因为盐官乃产盐胜地,故西县又称卤城。有一说指“西城”,西城乃是《三国演义》诸葛亮六次北伐过程中其中之一的故事--“空城计”“西城弄险”发生地,“西城”为三国演义小说杜撰,如果较真的话,西县即是西城,正好处在北伐线路。

诸葛亮在哪座城池中使用了空城计?
空城计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中原时使用的一次计策。当时,诸葛亮为了迷惑曹魏将领司马懿,故意打开城门,自己则坐在城楼上弹琴,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司马懿看到这种情况,怀疑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然进攻,最终选择了撤退。诸葛亮选择在西城使用空城计,主要是因为他了解...

三国中空城计发生于哪座城?哪年?
发生于公元228年,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 “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

诸葛亮空城计在什么城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汉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西北。《三国演义》中的所谓“西城”,应指古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所载的“亮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的西县,即指此地。西县,即今甘肃省西和县,位于天水市西南。

诸葛亮的空城计发生在哪里
有人认为空城计中的空城指的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古代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这里的阳平关指的是今陕西省勉县西,所以空城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空城不是指的山西省运城,空城要是山西运城那么大,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诸葛摆个空城计就能糊弄了司马。也未免太小看司马了,难道司马的斥候都是猪头啊。...

空城计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的空城计发生在西城,现今陕西省安康市。《三国演义》中描述,魏国司马懿率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遣马谡驻守街亭,但防守失败。司马懿随后直逼西城,面对无兵可迎的困境,诸葛亮沉着镇定,打开城门,并在城楼弹琴唱歌。司马懿疑有埋伏,因而引兵退却。然而,这仅仅是郭冲在注解中的虚构故事。街亭...

诸葛亮哪一年摆空城计
公元234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因为马谡的一意孤行,才导致了街亭失守,魏国大军入侵西蜀,诸葛亮为了保住城中的粮草,才摆出了空城计,这些只不过是三国志中写的,空城计在史实上是没有记载的! 不是,空城计是228年,张郃死于231年,张郃也参与到空城计的,没道理空城计发生在张郃死之前。 慕汝色 | 发布于2018-...

空城计真实历史上是谁
真实三国历史空城计是是曹操。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 等吕布来到城楼下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娇声嗲气。空城计,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典故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

《空城计》的有关背景和资料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魏书》,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吕布和陈宫率一万多人从东缗(故城址在山东省金乡县东北)来打曹操。当时曹操驻军乘氏(故城址在山东省钜野县西南),部队都下乡收麦子去了(兵皆出取麦),留守的不到一千人。情急之下,曹操便让随军女眷都...

空城计是哪座城市
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西城,古县名。汉时置西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时移至今安康。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分汉中郡置西城郡,治所在今安康西北。《三国演义》中的所谓“西城”,应指古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发生在什么季节?
空城计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大概在春夏之际。史书记载: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