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歌曲相声

一个相声歌曲,歌词大概意思是卖布的事,并且讨价还价,最后结尾是"得了,白送了."~~谁知道拜托告诉我下名字!!

《卖布头》
于宝林、冯宝华
甲:相声这个艺术哇,是综合性的艺术
乙:噢,不错
甲:啊,说唱的文学
乙:哎,是是
甲:(对乙)表演的好啊
乙:噢,您夸奖
甲:老演员啦
乙:还谈不到这个
甲:相声演员大部分都是北京人
乙:哎,因为相声是北京的出产
甲:即便这个同志不是北京人
乙:啊
甲:也说普通话
乙:那是啊
甲:所以说说相声的
乙:啊
甲:北京人多
乙:对
甲:开大饭庄子的呢?
乙:那哪会儿人多呢?
甲:山东人多
乙:噢,是是
甲:开颜料庄的
乙:哪会儿人多?
甲:山西人多
乙:哦,过去都那样
甲:卖布的
乙:哪会儿人多?
甲:高阳人多
乙:哦,是是
甲:理发师
乙:哪会儿人多?
甲:宝坻县的人多
乙:哦
甲:打铁的
乙:哪会儿人多?
甲:章丘人多
乙:呵,您听听
甲:卖笤帚的
乙:哪会儿人多?
甲:香河县的人多
乙:嗯
甲:卖豆腐丝的
乙:哪会儿人多?
甲:武清县的人多
乙:哦?
甲:澡堂子职工跟修脚的老同志
乙:哪会儿人多呢?
甲:定兴的人多
乙:对
甲:卖冰棍的
乙:哪会儿人多?
甲:哪的人都有
乙:我七??哎,嘿嘿,这怎么哪的都有了呢?
甲:您想哪没有卖冰棍的
乙:说的是啊
甲:到了那个夏季炎热,都要吃一点冷食
乙:唉,就为了消暑
甲:名字不一样
乙:哦,叫的名儿不同
甲:到了咱们天津、北京就叫‘冰棍’
乙:是啊
甲:到唐山地区
乙:叫什么呢?
甲:叫‘冰块’
乙:哦
甲:(学吆喝)“大冰块啦,三分五分嗒”
乙:哦哈哈
甲:到江南
乙:叫什么呢?
甲:叫‘棒冰’
乙:哦,给掉个个
甲:到东北三省
乙:是?
甲:叫‘冰果’
乙:嗯
甲:到山东
乙:叫什么?
甲:叫‘冰榔棍’
乙:哦?‘冰榔棍’
甲:‘冰榔棍’
乙:那要到山东吆唤呢?
甲:吆唤有地方的色彩
乙:是啊?
甲:好听极了
乙:要一吆唤?
甲:(学吆喝)“吃冰榔棍啦,冰榔棍都是凉嗒”
乙:这不废话嘛,要热的呢?
甲:热的那是抻条面
乙:嗐,这哪的事情啊
甲:这吆唤叫啊
乙:啊?
甲:‘抱君枝’(音)
乙:不错
甲:又叫‘会’(音)声
乙:是啊
甲:还叫‘或’(音)声
乙:嗯
甲:打招呼的意思
乙:对啊
甲:吆唤最好的您知道什么地方吗?
乙:这我可知道
甲:您介绍介绍
乙:那得说是北京
甲:咱们的首都
乙:这么说您有点儿研究啊
甲:跟您比还差点儿
乙:您这是客气,那我要吆唤一个你能知道是卖什么的吗?
甲:当着各位同志您就吆唤,您有上句,我马上接您的下腔
乙:好嘞,咱们互相地研究一下
甲:探讨探讨
乙:你听这卖什么的啊
甲:您来来
乙:“冰糖嘞,葫---”
甲:“葫芦儿嘞呀”
乙:呵哈?
甲:冰糖的葫芦儿
乙:嗯,行啊
甲:到北京叫‘糖葫芦儿’
乙:对啊
甲:到咱们天津呢
乙:叫?
甲:叫‘糖墩儿’
乙:嗯
甲:吆唤好听
乙:天津吆唤?
甲:吆唤着都这味儿了
乙:是?
甲:(学吆喝)“大红果的糖墩啊”
乙:哎
甲:墩儿---
乙:哎,行啊,是这味儿啊,你再听这卖什么的
甲:您接着还来
乙:“新嘞个屉儿嘞”
甲:“包儿热的嘞,发面包儿又热嘞”
乙:哦,卖包子的也知道。
甲:卖包子的
乙:行啊
甲:到北京叫羊肉床子
乙:嗯
甲:上午啊卖羊肉,到了下午呢就卖包子
乙:嗯
甲:到咱们天津也卖包子
乙:要到天津?
甲:跟他北京就不一样
乙:噢,怎么不一样呢?
甲:吆唤时候就吆唤俩个字,简单明确
乙:哪俩个字?
甲:‘肉’‘包’
乙:哦是是?
甲:一吆唤这个‘肉’字,声音特别大
乙:哦
甲:到‘包’了,嘴皮子劲
乙:是啊?
甲:表示这包子,薄皮大馅儿
乙:哦,他要一吆唤呢?
甲:都这么吆唤
乙:是
甲:“肉---------------包”
乙:完啦?这倒干脆啊
甲:简单明确
乙:好嘞,你再听这个卖什么的
甲:接着还来
乙:(音)“嘿,南罐大的嘞”
甲:(音)“不涩的嘞哟,涩了要换的嘞”
乙:哈哈,这卖什么的呢?
甲:卖柿子的
乙:可以啊
甲:到北京叫‘柿子’,到咱们天津简单。
乙:叫?
甲:‘四则’(柿子)
乙:唉,方言不一样
甲:这位一买柿子一说话,就知道这同志什么地方人
乙:这怎么听呢?
甲:嘿,您这柿子涩不涩嘿
乙:啊,这是北京话
甲:‘泥着四则塞不塞’(您这柿子涩不涩)
乙:嘿嘿嘿,这到了天津了
甲:咱们天津售货员有个特点
乙:那要到天津吆唤?
甲:吆唤出来通俗易懂
乙:是啊?
甲:啊,热闹,吆唤都这么吆唤
乙:噢,您学学
甲:“做大褂嘞,做大褂来吧”
乙:噢,是这味儿啊
甲:你瞧瞧
乙:你再听这卖什么的
甲:你接着来呀
乙:“哎,红个瓤儿好嘞,白个瓤儿--”
甲:“不过水的瓤儿嘞,好大地块嘞,两个大嘞,喝呀”
乙:喝?您这卖什么的?
甲:西瓜
乙:哎,这西瓜它对,为什么喝呢?
甲:他这偻了这个
乙:那端半拉喝去吧
甲:咱们天津的售货员吆唤好听
乙:哦,到了天津一吆唤
甲:就这--劝业场后边有一位
乙:嗯
甲:那大胖子
乙:哦
甲:一吆唤,走到那会儿,您要带小孩的抱好喽
乙:怎么呢?
甲:抱不好吓一跳
乙:是啊
甲:缺德了一吆唤
乙:一吆唤?
甲:一毛一块!!!!!
乙:嚯,这是玩命啊
甲:显着热闹
乙:你再听这卖什么的
甲:您接着还来
乙:“喝凉水嘞”
甲:“大蜜桃嘞”
乙:行啊
甲:卖桃的
乙:哦,有俩下子
甲:深川的蜜桃最出名
乙:“哎,赛虎眼嘞”
甲:“哎,樱桃嘞,比炒豆儿还贱嘞”,卖樱桃的
乙:嗯,你再听这个
甲:你接着来
乙:“哎,柿子大了”(音)
甲:“吃桑葚了冰个来的温鲜果哎”(音)
乙:哦,这卖鲜货的你也知道
甲:怎么样
乙:你再听这个
甲:接着来
乙:“煎饼果子”噢。。这。。我吆唤出来啦
甲:你吆唤出来干嘛
乙:这么样
甲:是?
乙:你吆唤我来接
甲:我要吆唤北京的
乙:啊?
甲:当着各位亲爱的观众
乙:嗯?
甲:那算我欺负你
乙:你说
甲:就这前边一点儿的
乙:嘿嘿,我在天津五十多年,你说我什么没见过?
甲:这个你准接不上来
乙:这么样
甲:嗯?
乙:你也别呛火
甲:是
乙:如果你吆唤,我要不知道卖什么,我这儿张口结舌
甲:这怎么办?
乙:各位同志您甭客气,您就鼓鼓掌(啪、啪、啪)
甲:嗯
乙:这为耻笑我
甲:噢,这是呛火
乙:嘿嘿,算我栽给你了
甲:各位作为评议员啊
乙:嗯?
甲:我这么一吆唤,他接不上来,就给他鼓鼓掌
乙:哎,你来呀
甲:啊,这是卖什么的呀
乙:你吆唤吧
甲:“一毛半斤嘞”
乙:一。。。
甲:这个卖什么的?
乙:我。。。呵,行啊,真有俩下子啊
甲:你瞧瞧,你来呀
乙:哦,一个‘一毛半斤’我就崴泥(音)啦
甲:哎
乙:也别说,各位同志还真鼓励你
甲:嘿嘿
乙:还真鼓掌,您哪位鼓掌来着,您说这个卖什么的?嘿嘿,那我要吆唤一个,你也不知道卖什么的
甲:不相信
乙:你听着
甲:您来
乙:“哎,包圆去包圆去”
甲:“买了买了,过来瞧瞧吧您呐”
乙:“就这俩下嘞”
甲:“这都是清仓处理的嘞”
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完了吧,您不动脑子,同志
乙:你就说那马路边上戳大堆儿的那个
甲:你这个要求呢?
乙:串胡同儿的做小买卖的
甲:走行走串巷的?
乙:有传统性的那个
甲:各位同志都听过的?
乙:对呀
甲:听这个
乙:你来吧
甲:“卖大小---”
乙:“小金鱼儿哟”
甲:“绿磁盆儿哟”
乙:哎,绿。。。,哎哟呵,拐弯啦啊
甲:嘿嘿
乙:哦,你再吆唤
甲:“大号---”
乙:“锡壶哟”
甲:“旧竹帘子”
乙:嗯
甲:“硬面---”
乙:“饽饽”
甲:“馒头”
乙:走,什么毛病啊
甲:完了吧
乙:嘿嘿,合着到你那儿都是‘一个马两个尾巴’
甲:你这回也来‘一个马两个尾巴’的
乙:嗐,我也能吆唤这个
甲:不相信
乙:你听着
甲:开始
乙:“姜米小枣的---”
甲:“切糕跟粽子”
乙:哎哎,哎呀呵,嚯,两头你都给占去啦
甲:这回你也两头占
乙:好嘞,你吆唤我也两头占着
甲:注意啊
乙:你来吧
甲:“油炸地嘞---”
乙:嗐,“果仁哟宣圈哟”(音)
甲:“老虎豆儿哟”
乙:老。。。。嚯?还有老虎豆儿呐哈?
甲:嗯
乙:好,你再吆唤
甲:“油炸地嘞---”
乙:“果仁哟宣圈哟老虎豆儿哟”(音)
甲:“炸虾米头哟”
乙:嚯,行啊,这太多了这个
甲:太多你来呀
乙:你还敢吆唤吗?
甲:你还敢接吗?
乙:你吆唤
甲:你注意
乙:来吧
甲:“油炸地嘞---”
乙:听着点儿,“果仁哟 宣圈哟 老虎豆儿哟 炸山竽干儿哟 炸果子哟 炸麻花儿哟 炸排衩儿哟 炸糖麻花儿哟 炸糖耳头哟 炸窝头哟 炸薄饼儿哟 炸糕哇 炸素刃子哟 炸虾米头哟 炸小鱼儿哟 炸蚂蚱哟 干脆我想吃什么就炸什么吧”(音),哈哈哈
甲:“炸擀面棍儿哟”
乙:唏,像话吗?
甲:怎么不像话?
乙:有炸擀面棍儿的吗
甲:您这全炸啦
乙:啊?
甲:您这个绝点儿您这会儿
乙:哎,你那意思恨不得把我给蜗到这会儿
甲:这是个误会
乙:嗯
甲:老同志们一回忆都知道
乙:是?
甲:在旧社会那个时候啊
乙:嗯?
甲:做小买卖的都讲究吆唤
乙:五行八作他都讲究吆唤嘛
甲:啊,有一种啊有艺术性的吆唤,最好听的
乙:那是卖什么的呢?
甲:在旧社会那阵卖布衣的,他有艺术性
乙:噢,就是过去那卖旧衣服的
甲:哎,分出多少样来
乙:是?
甲:有北京的布衣、天津的布衣、河南的布衣、陕西的布衣、山东的布衣、山西的布衣、大口的布衣、小口的布衣、对口的布衣
乙:嚯,布衣就分这么些种
甲:各有千秋
乙:噢,您说那种有艺术性?
甲:有艺术性、幽默含蓄、现抓现编的
乙:是?
甲:有一种对口的布衣
乙:哦,就是两个人吆唤
甲:一对一句
乙:卖一样的东西,一对一句吆唤
甲:现抓现编
乙:可以呀
甲:脑子得快
乙:我脑子就不慢
甲:嗯?
乙:咱们俩吆唤一回
甲:试试啊
乙:你有上句我给你接下句
甲:好啦
乙:来吧
甲:拿这手绢啊
乙:嗯
甲:说什么衣服就什么衣服啦
乙:您说什么衣服我都有下句
甲:词得快啊
乙:来吧
甲:开始啦啊,“大啦马的褂儿啊”
乙:“大啦马的褂儿啊”
甲:嗯,好嘛,俩大马褂儿这啊
乙:哎?
甲:不对
乙:不随着你来吗?
甲:词儿不能一样
乙:哦,词儿吗要改一改
甲:对对对
乙:可以呀
甲:“大啦马的褂儿啊”
乙:“二啦马的褂儿啊”
甲:“三啦马的褂儿啊”
乙:“四啦马的褂儿啊”
甲:“五马褂儿啊”
乙:“六了马的褂儿啊”
甲:马褂儿这排队来了在这会儿
乙:嘿嘿
甲:您这摊上光买马褂儿合算是
乙:你认为我不懂啊
甲:您这是?
乙:我明白
甲:是?
乙:你吆唤大马褂儿,我再吆唤啊,是马褂儿可不许说马褂儿
甲:对
乙:可以用那种形容词把它给形容出来,为什么它叫‘马褂儿’,对不对?
甲:对,还得说出一番道理出来
乙:那就定啦
甲:那就来吧
乙:来吧
甲:“大啦马的褂儿啊”
乙:“套在外边儿哟”
甲:我七
乙:嘿嘿嘿
甲:您先别乐
乙:啊?
甲:这我不理解
乙:怎么不理解?
甲:这大马褂儿怎么非套外边儿啊?
乙:嘿嘿,马褂儿为礼服
甲:对!
乙:过去是长袍马褂儿嘛,拜客的时候,穿好了大褂儿
甲:嗯?
乙:是把这马褂儿就是套在外面儿
甲:噢
乙:是马褂儿就套外面儿
甲:马褂儿套外边儿
乙:对了
甲:那要套里边儿呢?
乙:哎,那是背心儿
甲:行
乙:嘿嘿
甲:“大啦马的褂儿啊”
乙:“套在外边儿哟”
甲:“没有袖子哟”
乙:我,哎,“那是坎肩儿哟”
甲:“买袍儿的喽”
乙:“有领子哟”
甲:“买了我的袄儿哟”
乙:“续着棉花哟”
甲:“墩儿啦墩儿哟”
乙:“打着棉的墩儿墩儿墩儿哟”
甲:“怎么这么厚哇”
乙:“亲娘续的呀”
甲:“后娘当的呀”(音)
乙:“卖多少钱呐?”
甲:“五六毛哟”
乙:“一嘞块的一呀”
甲:“爷儿俩赶集哟”
乙:“一大一小儿哟”
甲:“买裤子哟”
乙:“俩条腿儿哟”
甲:“一条腿儿的哟”
乙:嗯?嗯,嘿嘿,“那是裙子哟”
甲:“三条腿儿哟”
乙:嗯,“没法儿穿哟”
甲:“四条腿儿哟”
乙:“那是俩条哟”
甲:“五条腿儿哟”
乙:“那是手套儿哇”手套都出来啦?你这可叫挤裂人呐
甲:不简单呐
乙:嗯?
甲:脑子够快
乙:还谈不到这个
甲:这个吆唤您听着有意思吧?
乙:是啊
甲:比这还有好听的
乙:那是卖什么的?
甲:在旧社会有一种卖布头儿的吆唤
乙:嗯
甲:他有艺术性
乙:哦,你说的那是串胡同儿背着大包袱?
甲:那怎么吆唤呐?
乙:一吆唤都这味儿吗
甲:您来来我听听
乙:都是天津的乡亲
甲:可以
乙:“卖杂散玉布头儿嘞,一百多三百多样儿,买去做布料儿去呗”
甲:嗯
乙:对不对?
甲:您介绍的是一部分
乙:是啊
甲:咱们天津乡亲
乙:嗯
甲:背着包袱,到胡同里打开之后
乙:嗯?
甲:一块儿一块儿的
乙:对呀
甲:拿出来吆唤热闹极了,“这一块啊”
乙:啊?
甲:“不掉色(shai 3)的花洋布啊”
乙:喔
甲:“买家去给小孩儿做裤衩儿、做兜兜去吧您呐”
乙:喔?
甲:“做门帘儿、窗户帘儿,靠里挂靠外挂靠里挂嘞里外”
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这个我也不知道
乙:噢,您说这种卖布头儿的?
甲:我介绍这种卖布头儿的在旧社会是骗人的生意
乙:错啦
甲:嗯?
乙:买卖它不能够骗人
甲:他们就骗人
乙:为什么呢?
甲:有门市部
乙:哦,也有门脸
甲:在商店门口儿摆摊儿
乙:是?
甲:把布都码到一块儿
乙:嗯
甲:整块儿的布,整匹的的全是
乙:啊?
甲:他撕一块儿一块儿的
乙:哦,满给扯开喽
甲:一丈五六
乙:是了
甲:不耽误您的材料
乙:嗯
甲:做大褂儿够一件儿,裤褂儿够一身儿
乙:是啊
甲:吆唤出来好听
乙:哦
甲:有辙有板、有腔有调,就跟唱一样
乙:这么样
甲:嗯
乙:您呐,就在这儿吆唤一下
甲:可以
乙:我去(扮)那小伙计儿
甲:成
乙:站那旁边给您(den 4)那布的犄角,接个下腔
甲:可以可以
乙:来吧
甲:掀开布拿过来他不吆唤
乙:嗯?
甲:摔一摔
乙:麦台麦台(音)
甲:表示这布啊,没有浆性
乙:是了
甲:含一口水喷一下
乙:嗯
甲:“扑----------------”,(用力拍一下手)“啪”,这块布
乙:啊?
甲:您买家穿去
乙:是是?
甲:穿多少年,怎么洗,怎么投它不掉色(shai 3)
乙:哎,透蓝?
甲:漂白
乙:废话嘛,白的还掉色(shai 3)吗?
甲:咱先吆唤这白的试试,“哎--”
乙:嗯?怎么‘哎’一声啊?
甲:这就开始了
乙:哦,为拢人的耳音
甲:对
乙:是?
甲:“哎,吆唤着卖,哎了吧”
乙:喔?
甲:“吆唤着卖我的布的件了吧”
乙:是喽
甲:“不要那一桩,来买这一桩”
乙:啊?
甲:“桩桩件件大不相同呐不一样儿嗒”
乙:对
甲:“瞧瞧这块布”
乙:是?
甲:“看看这个色(shai 3)”
乙:啊
甲:“没个褒贬没有蘸(zhan 3)没个窟窿眼儿”
乙:不错
甲:“这是什么色(shai 3)”
乙:它是?
甲:“这是本色白”
乙:白
甲:“怎么那么白”
乙:啊?
甲:“怎么那么白”
乙:是啊?
甲:“它为什么这么的”
乙:嗯?
甲:“怎么这么白”
乙:啊?
甲:它、它怎么这么白呢?
乙:我哪知道啊?这得你吆唤呐
甲:“怎么这么白”
乙:啊
甲:“气死了头场雪”
乙:是?
甲:“不让二场霜,真不亚了赛那头号地洋白面的白啦”
乙:对
甲:“也是没它白”
乙:是喽
甲:“气死赵子龙”
乙:嘿
甲:“不让小罗成”
乙:哦
甲:“谁见过薛白袍,压过小马超哇”
乙:对
甲:“没有他来白”
乙:是喽
甲:“不提那桩白”
乙:嗯?
甲:“咱的那桩布”
乙:对
甲:“您买到家里去”
乙:怎么样?
甲:“绷被单子嘞个 做被里儿 你做门帘儿 做裤褂儿去吧”
乙:是喽
甲:“禁洗又禁晒”
乙:嘿
甲:“禁铺又禁盖”
乙:喔
甲:“禁拉又禁拽”
乙:是?
甲:“禁蹬又禁踹”
乙:我说这人怎么啦?
甲:这人被窝有臭虫
乙:嗐,你踹它干什么呢
甲:啊,他表示结实
乙:表示好
甲:“十年呐八年都盖不坏了吧啊”
乙:是喽
甲:“刮风也不透”
乙:对
甲:“下雨也不漏,是那多么快的剪子都铰不动了吧啊”
乙:这什么布啊?
甲:这是钢板这是?
乙:钢板呐!愿不铰不动呢
甲:铰不动他有主意
乙:怎么办?
甲:用电锯锯
乙:锯开喽?
甲:拿铆钉铆
乙:铆好喽?
甲:用电焊焊
乙:焊好喽以后呢?
甲:俩礼拜以后做得了溜家里‘啪’就穿出来了
乙:啊,这是大衣?
甲:锅炉这是
乙:没听说过,就是吹嘘夸张
甲:就是夸张
乙:对呀
甲:这块卖不出去,搁到一边儿
乙:怎么样?
甲:换一块青色(shai 3)的
乙:青?
甲:青的不吆唤青的
乙:那他吆唤?
甲:黑的
乙:噢,黑色( shai 3 )的
甲:怎么这么黑,举出多少古人名来
乙:嗯
甲:过去的‘八大祥’在什么地方
乙:噢
甲:这块布您买到家里做什么用
乙:嗯
甲:富余的布头还不叫您糟蹋
乙:哦?
甲:先要的钱多
乙:是?
甲:最后自动地往下让价
乙:喔,慢慢地往下落
甲:你给帮个忙
乙:那我干吗呢?
甲:喊着一点儿啊
乙:喊什么?
甲:‘瞧本儿’、‘看利儿’、‘别让了’、‘别赔了’
乙:噢,是你那么一吆唤,我就喊“‘瞧本儿’、‘看利儿’、‘别让了’、‘别赔了’?”
甲:对对对对
乙:可以啊
甲:“哎,那块是块白”
乙:瞧本儿
甲:“这块是块黑”
乙:看利儿
甲:“怎么这么黑?”
乙:别让了
甲:“它,那---”
乙:别赔喽
甲:“它为---”
乙:瞧本儿
甲:“怎---”
乙:看利儿
甲:这位是上满了弦了吧啊,哪儿‘瞧本儿’、‘看利儿’、‘别让了’、‘别赔了’,哪儿啊您这是
乙:你不让我喊这个吗?
甲:您没有听明白
乙:啊?
甲:等到要价钱落钱的时候,这时候
乙:噢,多等往下一落价,我再喊这几句
甲:嗯,‘瞧本儿’、‘看利儿’、‘别让了’、‘别赔了’
乙:行啦
甲:“哎,那块是块白”
乙:对
甲:“这块是块黑”
乙:黑
甲:“它怎么这么黑?”
乙:嗯
甲:“为什么那么黑?”
乙:是?
甲:“说真正烟薰皂”
乙:对
甲:“烟煤搀煤灰”
乙:嗯
甲:“它屎壳螂钻炕都没有它来黑呀”
乙:哦?
甲:“包公炸麻花,黑个脆嗒”
乙:嘿!
甲:“怎么这么黑”
乙:是?
甲:“气死猛张飞”
乙:嗯
甲:“它不让黑李逵,真不亚了那唐朝的黑敬德不上啊”
乙:对
甲:“也是没它黑”
乙:是喽
甲:“它怎么这么黑”
乙:嗯
甲:“它东山送过碳”
乙:啊
甲:“是西山挖过煤”
乙:嗯
甲:“您说卖过两天儿煤嘞,这不采过两天儿来,这不当过两天”
乙:喔?
甲:“煤铺的二掌柜的吧啊”
乙:是喽
甲:“也是没它黑”
乙:对
甲:“不提那桩黑”
乙:怎么样?
甲:“咱的这桩布”
乙:嗯?
甲:“要得买不错,咱就甭往远处说啦”
乙:是
甲:“要往远处说”
乙:啊
甲:“就得坐火车”
乙:嚯
甲:“就花上七块多”
乙:嗯
甲:“您要不知道”
乙:怎么样?
甲:“取上一个笑儿”
乙:对
甲:“遘奔电车道”
乙:是?
甲:“上了摩电车”
乙:嗯
甲:“买张电车票”
乙:哦
甲:“把这电车这么一绕,这不叮呤呤,当啷啷就都到了吧啊”
乙:哪儿?
甲:“到在北门”
乙:对
甲:“下了摩电车”
乙:是
甲:“一直往北走”
乙:噢
甲:“往东一拐弯儿”
乙:那是?
甲:“那叫布衣街”
乙:不错
甲:“一进西口儿”
乙:嗯
甲:“路南头一家儿”
乙:那叫?
甲:“那叫尊庆容”(音)
乙:对
甲:“再往里边走了深了紧张原风呐花了厚了吧啊”(音)
乙:是喽
甲:“再往东边走”
乙:还有
甲:“成几它抱了集是蜕林祥是蜕蚨祥还有那么一家它谦祥益了吧啊”
乙:是喽
甲:“站在柜台那儿”
乙:怎么样?
甲:“捡着样儿的要”
乙:嗯
甲:“捡着样儿的挑啦”
乙:噢
甲:“这本是青呐与那商标印嗒石林布儿嗒”
乙:是喽
甲:“起名‘三不怕’”
乙:怎么呢?
甲:“怎么叫‘三不怕’呀”
乙:对呀
甲:“它不怕洗不怕晒怎么洗都不掉色(shai 3)嗒”
乙:是喽
甲:“要买这桩布”
乙:啊
甲:“顶少的价码得五毛六了吧啊”
乙:哦?
甲:“说没有五毛六”
乙:怎么样?
甲:“买不来这么宽这么厚这么匀呐这么密呐”
乙:嗯
甲:“这么加密嗒这么好嗒”
乙:对
甲:“为什么买这么贵呐”
乙:是啊
甲:“挑配是大”
乙:嚯
甲:“楼上楼下”
乙:嗯
甲:“电灯电话”
乙:哦?
甲:“人工吃食找钱要了吧啊”
乙:是喽
甲:“常言道的好”
乙:说什么?
甲:“店大楼里转、羊毛哇处处出在羊身上儿嗒,您就别不了这点大七克可乐这期着店了吧啊”(音)
乙:对!!!
甲:“那位先生说”
乙:说什么?
甲:“走在你这个摊儿”
乙:是啊
甲:“你买五毛六哇,它那个胆字乌了干儿呢这么买了吧啊”
乙:怎么呢?
甲:“怎么回子事”
乙:是啊
甲:“说一个样的布,一个样的价儿,一个样的色(shai 3),谁也不要小门脸儿那个小布摊儿那个大道边儿那小道沿儿那小四合院儿的那桩零布头儿碎布块了吧啊”
乙:是喽
甲:“那位先生说”
乙:啊?
甲:“多少钱一尺呀”
乙:对啊
甲:“到门了角窝,庹一庹尺寸您听了价了吧啊”
乙:是喽
甲:“带着尺来量啊”
乙:对
甲:“没有带着尺”
乙:怎么办?
甲:“伸出胳膊你自己觉着办啦吧”
乙:是?
甲:“一庹五尺”
乙:哦
甲:“两庹一丈,三庹一丈五、足够一丈六”
乙:是?
甲:“就算一丈四”
乙:听听
甲:“少点儿尺码就少点儿价儿嗒”
乙:是喽
甲:“您买到家里去”
乙:怎么样?
甲:“做裤褂儿够一身儿”
乙:哦?
甲:“大褂儿够一件儿”
乙:对
甲:“剩下那零了碎了布头儿阴天下雨就没有事儿”
乙:嗯
甲:“坐在屋里头补袜子吧”
乙:嘿!
甲:“他买五毛六”
乙:是啊
甲:“我买一毛八”
乙:嚯!
甲:“一尺一毛八,一丈一块八,四尺他四毛,四八三毛二啊”
乙:是啊
甲:“三毛三啊加四毛啊七毛二是一块八”
乙:嗯
甲:“大洋是两了块了五毛二了吧”
乙:对
甲:“二分零儿不了算了它”
乙:行
甲:“大洋你就给两块五嗒”
乙:对
甲:“这不两块五”
乙:怎么样?
甲:“心里别打鼓”
乙:是喽
甲:“买了不算买”
乙:不错
甲:“要了不算要”
乙:是?
甲:“洋钱做保那还不换嗒”
乙:对
甲:“这不两块五”
乙:嗯
甲:“瞧好喽成色(shai 3)”
乙:啊
甲:“看好这桩布啊”
乙:哦?
甲:“千万呐别拿我们当做高阳摊儿卖的那桩万样货了吧啊”
乙:怎么呢?
甲:“到了高阳摊儿”
乙:是?
甲:“买了万样货”
乙:嗯
甲:“拿到家里去”
乙:哦
甲:“您要一下水”
乙:是
甲:“搁到身上搭”
乙:哦
甲:“又被大风刮”
乙:嗯
甲:“汽车马车飞机迫击炮那机关枪都追不上它”
乙:怎么呢?
甲:“怎么回子事”
乙:啊?
甲:“刮跑啦”
乙:嗐嗐嗐
甲:“这不两块五”
乙:是
甲:“让去一毛”
乙:是?
甲:“您给两块四”
乙:对
甲:“这不两块四”
乙:嗯
甲:“那位还不要”
乙:是
甲:“谁给两毛钱的车钱归是给呢吧”(音)
乙:对
甲:“两毛钱的好茶叶算厚了他啦”(音)
乙:行嘞
甲:“大洋你就给两块整嗒啦”
乙:两块钱?
甲:“这不两块钱”
乙:怎么样?
甲:“我们把它让到家”
乙:是?
甲:“往后一退它”(音)
乙:啊?
甲:“少给一个子儿少给一个零儿少给一个蹦子就不了买了它啦”
乙:嘿
甲:“这不两块钱”
乙:啊
甲:“我狠了狠了吧”
乙:嗯
甲:“我遭了遭了吧”
乙:是
甲:“两块了大洋就打破了它啦”
乙:哦?
甲:“您给一块九”
乙:是
甲:“这(位)给一块八”
乙:噢
甲:“一块七啦一块六啦一块五了吧啊”
乙:别让了
甲:“再要是不要就给一块四了嗒”
乙:瞧本儿
甲:“这就一块四,让去一毛”
乙:多少钱?
甲:“您给一块三”
乙:看利儿
甲:“再让一毛钱”
乙:多少钱?
甲:“您给一块二”
乙:别让了
甲:“再去一毛”
乙:是
甲:“您给一块一”
乙:赔了
甲:“再去一毛钱,您给一块钱,这不一块钱,那们还不要哇”
乙:啊?
甲:(垛脚)“让五毛,去五毛”
乙:多少钱?
甲:白拿去了这块。
乙:白拿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5
《卖布头》甲:相声是一门艺术。
乙:那是啊。
甲:可是在旧社会不叫艺术。
乙:不叫艺术叫什么呀?
甲:管我们这叫买卖。
乙:对,过去叫干买卖嘛。
甲:说相声带卖豆儿纸(豆儿纸是手工制作的还魂粗纸,暗灰色,一般用作手纸。)?
乙:没听说过。
甲:那怎么叫买卖哪?也没有买也没有卖,登台演出。要是说买卖哪,那是资本家干的。
乙:对了,买进卖出嘛。
甲:资本家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靠着剥削吃饭。
乙:资本家越大,剥削人的方法就越多。
甲:资本家之间也是勾心斗角。
乙:互相竞争,互相排挤。
甲:你比如说,这条马路上有两家百货商店,那能吵得四邻不安。一家请份儿乐队。
乙:干吗呀?
甲:借这个来兜揽顾客,为了多赚钱,好模当央儿的门口儿挂个红幛子,上头写着:“新张开幕,减价八扣。”
乙:这儿便宜了。
甲:那边一看不行啦,他减价八扣,我的买卖完了。所以他也挂块红布,上头写着:“周年纪念,买一送一。”
乙:这比八扣又便宜了。
甲:这边一看又改词儿了:“新张开幕,减价八扣带挂彩。”
乙:噢,带彩的。
甲:那边儿一看又写了:“周年纪念,买一送一大牺牲。”
乙:牺牲?
甲:啊,你想,那边儿都挂彩了,这边儿还不牺牲!
乙:好嘛。
甲:乐队也跟着起哄。这边儿:嗒嗒喇嗒喇嘀嗒……那边儿是:噜亮当当……
乙:嚯!
甲:跟出殡的似的。
乙:都是钱折腾的。
甲:资本家为了赚钱,宁肯把他的资金的百分之三十抽出来做广告费。
乙:都做什么广告?
甲:报纸广告,电影广告,电台……
乙:电台还做广告?
甲:过去你听收音机,净是商业广告:“各位先生们,您想喝到一些香茶吗?请您到正兴德茶叶庄去买吧,正兴德茶叶庄自制红绿花茶,正兴德茶叶庄开设在前门大街一千七百六十五号,欢迎诸君品评指导。”
乙:对,过去广告都是这个词儿。
甲:大买卖做这样的广告。
乙:小买卖哪?
甲:那上不了电台。
乙:怎么哪?
甲:广告费他就拿不起呀。你让卖烤白薯的上电台做广告。那怎么做呀?再说那词儿也没法编哪:“各位先生们,您想吃到一些红皮黄瓤儿既富有营养又含有大量维他命C的烤白薯吗?本号蒸煮烤品俱全,如果您想吃的话请您到……”
乙:哪儿买呀?
甲:哪儿碰上哪儿买吧!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所以小买卖不做这种广告。小买卖就讲究吆喝。
乙:对。
甲:过去在北京啊,做小买卖的吆喝最多。比如说卖糖葫芦的,东西南北城还都不一味儿。
乙:对,讲究九腔十八调,您说到北城怎么吆喝?
甲:“蜜来哎冰糖葫芦哎——”
乙:到西城哪?
甲:“葫芦儿冰糖的。”
乙:这省点儿事,到了南城?
甲:“葫芦儿,”
乙:这更省事了!
甲:到了东安市场摆摊儿的,吆喝起来新鲜:“刚蘸得的!”
乙:连葫芦俩字都没有啦!
甲:北京叫冰糖葫芦儿,到天津叫糖墩儿,吆喝起来最省事就一个字儿:“墩儿哎——”
乙:对。
甲:这是卖糖葫芦儿的。还有卖果子的:“香果来!闻香果啊哎!”
乙:真好听。
甲:这跟唱民歌似的,你如果会记谱,你给记下来,唱出来非常好听。
乙:这还能谱下来?
甲:我就谱过,你不信哼一个你听听。
乙:好,你哼哼。
甲:卖什么的?
乙:这……不知道!
甲:这是卖豌豆的。 我记得卖豌豆是这么吆喝:“牛筋儿来豌豆噢!多给来豌豆赛过榛瓤。豌豆来多给。”
乙:嘿!真跟唱歌一样。
甲:最讲究吆喝的是卖布头儿的,天津有两种,北京也有两种。
乙:天津有哪两种?
甲:一种是背包袱串胡同的,一种是街上摆摊的。
乙:串胡同怎么吆喝?
甲:我给你学学:“买哎花条布哎,做里儿的,做面儿的,什锦白的,做裤褂去呗。”
乙:哎,都是这味儿,那种摆摊儿的哪?
甲:那不留神能吓你一跳。
乙:是啊?
甲:他吆喝起来一惊一诈的,神经衰弱的人不敢打他头里走!
乙:你学学。
甲:“瞧瞧这块哎,真正细毛月真色不掉,买到家里做裤褂儿去呗——”
乙:嚯!
甲:这是天津两种布头儿。
乙:北京的呢?
甲:也有两种,一种软调儿的,一种硬调儿的。
乙:您给学学这软调儿的。
甲:“这块吆喝,吆喝是贱了就是不打价哩吧,这块本色白呀,它怎么那么白呀,它怎么那么白呀,哎,你说怎么那么白?”
乙:我哪儿知道哇!
甲:“它怎么那么白呀,它气死头场雪,不让二路霜,亚赛过福兴的洋白面哩吧,买到你老家里就做被里去吧,是禁洗又禁晒,禁铺又禁盖,禁拉又禁拽,是禁蹬又禁端!”
乙:这人什么毛病啊?
甲:吃饱了撑的。
乙:大概形容他这布结实。
甲:再给你换一块黑的,这块是德国青。
乙:对,过去说德国染料好。
甲:“这块德国青啊,它怎么那么黑呀,它怎么那么黑呀,哎,你说怎么那么黑?”
乙:啊……又来了!
甲:“怎么那么黑,气死张飞不让李逵,亚赛过唐朝的黑敬德哩吧,在东山送过炭,西山剜过煤,开过两天煤厂子卖过两天煤了,它又当过两天煤铺的二掌柜的吧。这块德国青,真正德国染儿,真正是德国人他制造的这种布儿的,外号叫三不怕,什么叫三不怕:不怕洗,它不怕淋,它不怕晒呀,任凭你怎么洗,它不掉色呀!”
乙:噢,德国青。
甲:白布!
乙:白布哇?
甲:“白布不掉色哎!”
乙:废话哎!白布有掉色的吗?
甲:“面子有多宽,布坯儿有多厚,多么快的剪子都铰不动它!”
乙:布头儿?
甲:铁板!
乙:铁板哪?那做大褂怎么裁呀?
甲:剪子裁不动,你得用轧钢机轧。
乙:轧完了用针线缝?
甲:铆钉铆,电焊焊,焊完了穿出来您一看。
乙:大褂儿。
甲:锅炉!
乙:满街跑锅炉哇?
甲:还有一种是硬调儿卖布头儿的。
乙:那怎么吆喝?
甲:这种卖布头儿的是骗人的,他卖布不带尺。
乙:那怎么量啊?
甲:用庹庹,两手一伸为一庹。
乙:一庹是多少?
甲:一庹是五尺,甭管个高个矮,卖布的是大高个,一庹五尺;这位是矮个,一度也五尺。
乙:好嘛。
甲:这种卖布头的讲究要谎,比如这块布值一块钱,他跟你要三块,慢慢儿往下落价,落着落着,你买走了,结果吃亏了。
乙:对。
甲:可有时候他自己也落糊涂喽,我给你学学这种卖布头儿的。
乙:来,学学。
甲:你可得帮个忙。
乙:我帮什么忙?
甲:你当我一个小伙计,掂着这块布,我落价的时候,你想着说几句话。
乙:说什么话?
甲:“别让了,瞧本儿,再让就赔了。”
乙:行了。
甲:“哎……” 。
乙:“赔了!”
甲:什么呀就赔啦?
乙:噢,还说早了!
甲:我让价的时候你再说。
乙:行。
甲:“哎,这块吆喝贱了吧,不要那么一块,又来这么一块,这块那块就大不相同不一样儿的,刚才那么一块儿,那个叫德国青,才要那现大洋一块六哇。又来这么一块,这块那就叫那晴雨的商标阴丹士林布儿的,这块士林布买到你老家就做大褂儿去吧,穿在身上,走在街上,大伙儿那么一瞧,真不知道你老是哪号的大掌柜的吧。这块士林布又宽又长,还得大高个,还得是三搂粗的个大胖子,一大四大,大脑袋瓜儿,大屁股蛋儿,还得两条大粗腿儿啊,肥肥大大的足以够啦。这块士林布,你到了大布店,买了说是你老都得点着名儿把它要哇。到了北京城,讲究八大祥,到了瑞蚨祥、瑞林祥、广盛祥、益和祥、祥义号,廊房头条坐北朝南还有个谦祥益呀,到了八大祥,你要买一尺,就得一毛八,没有一毛八你就买不着那这么细肤这么宽,这么密实这么厚实这么好的。来到我们这摊儿,一个样儿的货,一个样儿的价儿,一个样儿的行市,谁那也不买小布摊儿那碎布头儿零布块儿啊!来到我们这摊儿,众位有工夫听我们庹庹尺寸让让价吧,一庹五尺,二庹一丈,三庹一丈五,四庹两丈,两丈零一尺这个大尺量就算你打两丈啊。到了大布店,买了一尺一毛八,十尺一块八,二八一十六就得三块六哇。来到我们这摊儿,三块六不要,六毛去了它,你是三块大洋两不找哇,三块钱不要,不要不要紧,我是额外的生枝还得让它。去两毛,让两毛,你给两块六;去一毛,让一毛你给两块四,去两毛,让两毛你给两块钱。那位可就说了,卖布头儿的你包上吧,你裹上吧,两块大洋算我要了,这阵儿要买还不卖它。怎么回子事,我赔本赚吆喝,小徒弟知道没打手工钱,他净织些个粗布蓝布大白布哇!他要学好喽,礼服呢、华丝葛这个老太太叫猫——花儿花儿花儿洋绉哇!这不两块钱;去两毛,让两毛,你给一块六;去一毛,让一毛你给一块四;再去两毛你给一块二;再去两毛干脆一块钱;这不一块钱,去五毛让五毛……”
乙:剩多少?
甲:白拿去了!
第2个回答  2008-09-10
相声的“唱”

相声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

相声的“唱”,仅指唱“太平歌词”,因为“太平歌词”是相声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课,是相声艺术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

“发四喜儿”是什不闲小曲儿的一种,唱的是“福,禄,寿,喜”四小段,每小段四句,伴奏的主要乐器为小鼓,锣。“发四喜儿”属于相声四门基本功课的“学”。
第3个回答  2008-07-14
这是传统相声《卖布头》里的唱词。
“这个一块几,这个一块三呐,减一毛,送一毛,算您一块钱”,里面有类似的词。
侯宝华就说过这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7-16
相声 卖布头

十大经典相声入睡版
十大经典相声入睡版推荐:《我是黑社会》、《汾河湾》、《我要上春晚》、《大双簧》、《西征梦》、《大实话》、《论梦》、《我这一辈子》、《五环之歌》、《托妻献子》。1、《我是黑社会》这部相声风格幽默风趣,经典台词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以为...

胡说胡有理(小相声) 歌词
《胡说胡有理》是一首由花儿乐队演唱的小相声,歌曲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自我认知的过程。歌曲中的主人公出身贫寒,却凭借正直和机智,在电视节目《幸运250》中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尽管遭遇了他人的误解和嘲笑,他仍然坚持自我,最终找到了真爱。然而,这段恋情却因女方父亲...

岳云鹏西楼儿女歌词
《西楼儿女》是相声演员岳云鹏演唱的歌曲,其歌词如下:你看天色又在远处落下,寂寞的城道别天边晚霞,迷茫的人走在路上想家,生活的碎让泪横过脸颊。谁在西楼唱着儿女情长,昏暗的灯临幸我的惆怅,热烈的酒凌迟我的悲伤,难过的人扶着杯子笑场。陌生的朋友你请听我讲,许多年前我也曾有梦想,想过...

相声大赛颁奖晚会结束时的歌曲《今夜相声灿烂》的歌词
4. 男:从《财迷文人》到《找舅舅》,从《珍珠翡翠白玉汤》到《如此照相》《十点种开始》《夜行记》,从《老鼠密语》到《五官争功》,再到《关公战秦琼》巧遇《批三国》《纠纷》《武松打虎》《醉酒》《打电话》,我们笑料百出,欢声笑语不断,喜看今夜相声灿烂,欢声笑歌热泪两行。5. 合:笑...

王谦祥李增瑞的相声中一首歌的名字
歌曲名:老两口学毛选 合: 收了工吃罢了钣 老俩口儿坐在了窗前呐 咱们两个学毛选 女:老头子 男:哎老婆子 女:哎你看咱们学哪篇 男:老婆子 女:哎老头子 男:哎我看咱就学这篇 你看沾不沾 女:我看就学这篇 合:阶级敌人总想来变天 咱们贫下中农一定要擦亮眼 咱学学中国社会各...

历届春晚小品相声
4、 相声(麻烦不麻烦)曹云金、刘云天 5、 舞蹈(魅力中国)吉林歌舞团、中央舞蹈团 6、 相声(细说年俗)马东、刘伟、郑健、周炜 7、 歌曲(中国梦)日照明星 8、 贺年榜【1】 9、 歌舞(美丽青春曳步舞)R.Z.S 舞团 10、 小品(过年)郭冬临、牛莉、魏积安 11、 创意节目(梦幻春晚)魔幻三兄弟 12、 儿童...

岳云鹏10大经典相声
岳云鹏十大经典相声包括:《五环之歌》、《白蛇传》、《保安队的日子》、《学小曲》、《河南style》、《车在囧途》、《谁是一哥》、《做个好人》、《幸福谣》和《有哲理的人》。岳云鹏,作为德云社的杰出代表,他的相声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其中,《五环之歌》无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以独特的...

带有歌曲串烧的相声
牛群 冯巩 说过名称:《猜歌》

《奋斗》曹云金 相声稿子
曹云金:整个英文歌曲啊 刘云天:恩 曹云金:happy birthday to you~ 刘云天:去你的,什么呀您这是 曹云金:英文歌曲这是开玩笑 刘云天:哦 曹云金:我最拿手,最最拿手的节目 刘云天:恩 曹云金:反串! 刘云天:哦,您还能反串 曹云金:那当然,我的反串足以以假乱真 刘云天:是这话 曹云金:最拿手的节目,新贵妃醉酒! 刘云天...

岳云鹏五环之歌是哪个相声
岳云鹏演唱的《五环之歌》出自相声《走进相声村》。岳云鹏是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他所表演的相声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五环之歌》是岳云鹏非常著名的一首相声歌曲,而在某些相声作品中,例如《走进相声村》,他演唱了这首歌曲。相声《走进相声村》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展示了浓厚的乡村风情和相声文化的魅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