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自己说为什么赢天下,而赢不了项羽?

如题所述

公元前202年5月,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全国统一。席间,刘邦问文武百官:“寡人为何能统一中国,而项羽为何失掉天下?”群臣回答后,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攻城夺地,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豪杰,我能用他们,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手下,只有一个能人范增,他还不用,这就是他战败的根本原因。”

诚然,项羽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钱钟书在《管锥篇》里分析说:‘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太史公在《项羽本纪·赞》中作了精辟的分析:“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太史公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说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若是他不杀义帝,借义帝之名,自兼军事统帅,归天下之心,鹿死谁手也未可知?然他先杀义帝,即为不忠,已失民心,再收诸侯之地,即为不信,再失人心,三者不识人才,先走陈平,后走韩信,亚父范增也被逼走,诸将离心。再则他尚力不尚德,在国家动荡之际,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却不可能“马下治天下”,焉能不败?

太史公为突出人物的某种个性和避免叙事的重复,首创了“互见法”。就写人说,即将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经历的重要事件写在本人的传记中,次要性格写在相关的别人的传记中。从全书说,人物的性格仍然完整。如在《项羽本纪》中,突出写项羽的主要性格,作为英雄本色表现出作战勇猛、为人豪爽直率等。而项羽一生重大事件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至于他性格的其他弱点,则见于《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作品中。

太史公以一个历史学家冷静客观的态度总结道: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一语道破楚霸王的生平,他作为一个军事统帅,战无不胜自是其才,可作为一个政治统帅显然弱智,却固执己见,临死尤不知悔改,可悲可叹。

毛主席曾经说过: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由此可见,项羽之亡,亡于自身。他那所谓的“仁义”与“狠辣”结合在一起,失了自心,更失了军民之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因为刘邦觉得赢项羽赢得不光彩~~所以自己得了项羽的天下~~~而始终赢不了项羽
这就是枭雄与小人的区别
第2个回答  2013-10-17
项羽为什么会输?刘邦为什么会赢?易先生品项羽,自然也是以刘邦做参照。他通过对他们二人出身、性格的对比,揭示了他们失败与成功的原因。抛开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不说,我认为,无非是,刘邦具备领袖特质,而项羽不具备领袖特质。

刘邦所具备的领袖特质之一,是知人善用,具有凝聚力。论个人素质,刘邦与项羽不可同日而语,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攻城则城池皆破,杀敌则敌胆尽丧。而刘邦没有想出过一个计谋,没有攻下一座城池,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斗。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刘邦具有自知之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应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却能为我所用,因此我得了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能不失败吗?可见,刘邦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有知人之明,了解别人的长处,善用别人的长处。项羽自认为出身高贵,能力出众,便高傲骄横,不可一世。而且,眼睛里还揉不进沙子,所以,成了孤家寡人。领袖领袖,手下没有人,又怎么能称得上领袖呢?刘邦用人之道,一在了解别人的长处,给予适合的平台让别人发挥;二在于信任别人,充分授权,宽容豁达,不计前嫌;三在于舍得封赏,用利益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刘邦身边集结起一群英雄豪杰,并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格局,他自己只用做两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刘邦之所以能成功,是他能够运用集体的智慧;项羽之所以失败,是他只知逞匹夫之勇。我想,这是他们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刘邦所具备的领袖特质之二,是他具有战略眼光与战略思维。为了达成战略目标,他能够克制欲望,改正错误,能够允许暂时的失败,能够容能够忍,甚至能够牺牲亲人。而项羽就做不到这一点。项羽与刘邦相比,他是个性情中人,只求一时快意,不计后果,做了很多傻事。所以我们说,项羽处处看不起刘邦,其实他就做领袖而言,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刘邦比。

刘邦所具备的领袖特质之三,是他判断力极强,能够抓住机会,当机立断,做事干净彻底,毫不黏糊。而且敢于冒险,豁得出去。而项羽则优柔寡断,婆婆妈妈,心怀妇人之仁,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儿严重。二人相比,项羽表面残忍,其实温柔;表面勇猛,其实脆弱。刘邦表面随和,其实狠毒;表面窝囊,其实坚强。所以,刘邦的胜利,是一种必然。

项羽留给我们的,是一曲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留给我们的,是慷慨激昂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悲剧英雄与成功领袖的气质差别,可见一斑。项羽做不好领袖,从他的有勇无谋、感情用事、过于任性和没有远见来看,大约叫他做一个将,也是做不好的。

当然,我们还是承认项羽有他的让人疼爱的真性情,不过,这种真性情只能放在京剧里让我们唏嘘叹惋,而在生死存亡的残酷较量中,这种真性情只能成为承受剑戟的一块软肋。
第3个回答  2013-10-17
刘邦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烧死了跟了自己打天下的功臣,而项羽为了个女的就伤心的一败涂地

刘邦自己说为什么赢天下,而赢不了项羽?
太史公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说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若是他不杀义帝,借义帝之名,自兼军事统帅,归天下之心,鹿死谁手也未可知?然他先杀义帝,即为不忠,已失民心,再收诸侯之地,即为不信,再失人心,三者不识人才,先走陈平,后走韩信,...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
刘邦反政权但是不反制度,反对秦朝的暴政,要推翻秦朝继续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但项羽造反想要建设的是一个回到奴隶制分封制的朝代,是历史的倒退,必然失败。

《流氓》解密秦末历史汉高祖刘邦到底是不是流氓?
——说他心太软,因为下不去砍刘邦的头。他说自己心太厚,是因为被刘邦的“卑微”蒙蔽了双眼,没有意识到刘邦以后会成为他的掘墓人。谋士范增多次提醒他杀刘邦,项羽在鸿门宴上却视而不见。虽然有“项庄舞剑意在立功”的说法,但有一次项伯舞剑被“楚怀王”强奸了,于是勇士樊哙在酒席上斥责项羽。毕竟刘邦侥幸逃脱,后来...

刘邦善借者赢天下正面事例
刘邦通过巧妙地利用汉初三杰的长处,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使自己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这种借力打力的智慧,成为了他赢得天下的关键。刘邦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往往源于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将个人的局限性转化为团队的优势,从而实现更大的成就。

善借者赢天下的例子是什么?
善借者赢天下的例子比如刘邦,他借助别人的智谋谋略,终于打败了项羽,赢得了天下。汉朝时吕后和戚夫人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皇位,因为刘邦偏爱戚夫人,打算改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吕后请出了商山四皓作为太子宾客,高祖认为刘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打消了废去太子的念头,吕后也保住了儿子的皇位...

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究竟是不是真的?
刘邦为了快速拿下天下,就公布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其目的是以此来动摇民心,赢得天下。这些罪行其中有一些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些是不正确的。刘邦的目的也是很明显的,就是为了赢天下,项羽的罪行的确是有,但是刘邦公布项羽的罪行,太过于夸大。我们通过历史知道,刘邦为了更快的赢得天下,公布了项羽的十大...

刘邦就是一介匹夫,为什么他能夺得皇位?
项羽只喜欢那些出身好、品德高尚但没有什么实际本领的,当然样样俱全才是最好。说了大家可能还不信,刘邦自己可能不是多么的强,但是刘邦的发小很多,曹参、周勃、樊哙、卢绾、灌婴,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都可以称得上是汉初的一代名将。这些人,可是从来都没有学过打仗,可为何一个个打起来都像...

刘邦到底想不想杀项羽?
1、刘邦胜利的原因:运用正确的战术,分化收买项羽的部下,切断项羽的后路;刘邦善于用人,把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联合起来,做到守有贤相,某有良臣,战有猛将,力量由弱变强,终于战胜项羽;刘邦有比较稳定的关中做后方,无后顾之忧。2、项羽失败的原因:迷信武力,刚愎自用。不听从部下意见,嫉贤妒能...

如果当年项羽赢了,那么那个时代不叫汉朝,会叫什么朝?
项羽如果赢了刘邦,肯定会统一天下,因为其他的势力都无法与项羽相抗衡,统一是大势所趋,至于项羽统一天下后实行怎么样的政治制度,取决于项羽的政治眼光。 先看一看秦朝灭亡时,项羽的所作所为及他的政治眼光如何? 项羽在政治上的眼光并不高 ,但并不代表项羽就不会做正确的事,项羽在灭亡秦朝后凭借灭秦的巨大功劳,成...

为什么项羽人品好反而不得人心失天下,刘邦无耻小人却人心赢天下?
项羽不存在人品好 ,坑杀投降的士兵二十万 , 叫人品好? 真当上皇帝 ,老百姓倒霉了 ,暴君,做事偏激。他讲的是小义气!!刘邦才是真英雄,对百姓比较好,对弱者比较好。有勇有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