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情节评析

刘备三顾茅庐情节评析 大家帮帮忙

《荀子·儒效》中说:“《春秋》言是,其微也。”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并不是就人物和事件的真实记录而言,而在于强调历史叙事中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如果说在历史叙事中蕴含作者价值评判的方式还只是“实录”、微言大义;那么在文学叙事中一方面作家的价值评判更加地显露,另一方面借着文学虚构的空间,作家把自己的、时代的审美趣味带了进来。 在《三国志》(卷三十五)中,“三顾茅庐”的故事中“三顾”只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而《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中,对刘备司马徽、徐庶见刘备也是直白明了。而同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却是一波三折、悬念丛生。 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说:“孔明乃《三国志》(即《三国演义》)中第一妙人也。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令人心痒难熬。”从第三十五回至第三十八回,罗贯中为写诸葛亮出场不惜繁复铺垫。写诸葛亮先写刘备南漳遇司马徽得知有“伏龙、凤雏”,写徐庶夜访司马徽,又写徐庶狂歌于市遇刘备为刘备所用;写曹操用计囚徐母,写徐庶回马推荐诸葛亮,又写司马徽推荐诸葛亮。经过这一系列波折,刘备心中对诸葛亮的选择几近无可替代,方才有了三顾茅庐。这是情节的波折,而在细节上罗贯中更是层层暗示。我们可以对比《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关于司马徽、徐庶荐诸葛亮的叙述: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架顾之。” 从刘备意欲让徐庶携诸葛亮来见,到三顾茅庐,历史对这个心理转变的叙述是空白的,罗贯中填补了这个空白,而且填补空白的方式达到了铺垫和制造悬念的效果,可谓精彩。例如刘备遇牧童,牧童信口道出“徐庶”、“庞统”,而刘备问“伏龙、凤雏”、问夜访的徐庶,司马徽却只道:“好!好!”正如毛宗岗所说:“玄德自言伏龙、凤雏之后,不知伏龙、凤雏为谁,刻刻以此关心,处处以此猜测。”[1]这实际上使得刘备在心理上更加趋近诸葛亮,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悬念的设置反映出了作家的艺术自觉,“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作品。”[2] 而比起“凡三往,乃见”,罗贯中写“三顾茅庐”也实在让读者不省心。“一顾”时,刘备听得童子说诸葛亮出去了,“踪迹不定”,“归期亦不定”,失落欲回,却见一人举止逍遥,以为是诸葛亮,没想到却是崔州平。“二顾”更为精彩,刘备先遇二人对歌,歌意清高,以为诸葛亮必在其中,不料却是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说先生在堂上读书,又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幅对联,又忽见一少年拥膝而歌,想无疑是诸葛亮,但却是其弟诸葛均;后见黄承彦虽没有如此紧张的氛围,然而却也是一折。毛宗岗说这是“玄德望孔明之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实在是小说制造悬念的需要。“三顾”中所谓“曲折武夷”(毛宗岗语)也可以做这两方面的解释。 罗贯中在塑造悬念的同时,塑造了三类人物,或者说三种生活态度。毛宗岗评点第三十七回中说:“水镜之荐孔明,与元直之荐孔明,又自不同。元直则相告相嘱,唯恐玄德之无人,唯恐孔明之不出,是极忙极热者也。水镜则自言自语,反以元直之荐为多事,反以孔明之出为可惜,是极闲极冷者也。”极忙极热、极闲极冷,这便是两种生活态度,《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故事中这两种生活态度时时碰撞在一起。刘备逃过一劫,心有余悸之时,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而后更妙的是司马徽所言:“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这是司马徽对刘备有保留的不齿啊。高抗与清幽、英雄与隐士,这便是两种生活态度之别,司马徽可谓极闲极冷,而刘备可谓极忙极热。到了“三顾茅庐”,司马徽隐去,两种生活态度的碰撞转移到了刘备和诸葛亮身上。前面“两顾”中,刘备见崔州平,见石广元、孟公威,见诸葛均、黄承彦皆以为是孔明,一方面是“望孔明之急”,另一方面也是从这些人超凡脱俗的外象、行为风格中可以窥视出诸葛亮的志趣。毛宗岗评说第三十七回,“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可谓高妙。而从刘备的求贤若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极忙极热”。 不仅是情节,环境也在述说这两种生活态度,写卧龙岗,“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实是写诸葛亮的超脱。而“二顾”中对隆冬天气的描写更衬托出刘备的执著。 另外,罗贯中写“三顾茅庐”妙处更在加入了张飞的插科打诨和关羽略有表露的不理解。这可以看做是对刘备求贤若渴之态的一种衬托,但我觉得也可以看成是区别于极闲极冷、极忙极热的一种世俗的生活态度。张飞“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之语,和刘备所说“君与俱来”竟相映成趣,不是刘备虚伪,实在是张飞真挚。 罗贯中写“三顾茅庐”的深沉之处,大概对这三种生活态度的描绘,化作了“三顾茅庐”中的悲剧氛围。不仅直写司马徽、崔州平对诸葛亮出山的反对来暗示诸葛亮身死五丈原的悲剧结局。更极写出山前的诸葛亮的极闲极冷的生活来反衬诸葛亮出山后的极忙极热、鞠躬尽瘁,毛宗岗(评第三十七回)说的好:“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罗贯中的无奈恰恰成了他在艺术中的深沉。《三国演义》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很大程度上从这种悲剧氛围或深沉中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5
[编辑本段]典故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第2个回答  2013-10-15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你怎样评价 三国演义 中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爱才的心态,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另外,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也体现了刘备的诚意与大度。刘备是一个很讲仁义的人,对人尊敬有嘉,在三国中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首先,三顾茅庐是历史事实,可由出师表证明,是历史发生流向重大改变的关键时刻。正统一点的回答是:刘备三顾茅庐 一...

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体现了刘备对人才的重视 用诸葛亮的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可见刘备能礼贤下士,尊重人才,这样就使得才子聚集在其麾下,为其效力。作为一代英雄,刘备这样做很值得人尊敬。

三顾茅庐主人公刘备的品质是什么?
刘备在“三顾茅庐”故事中展现了以下品质:1. 诚心诚意:刘备对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一事,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三次亲自前往隆中拜访。2. 礼贤下士:面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刘备不因其地位而忽视,反而以礼相待,显示其尊重人才。3. 坚持不懈:面对诸葛亮的两次婉拒,刘备并未气馁,而是坚持到底...

三顾茅庐赏析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讲的是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书中我们得知刘备求贤若渴,有鸿鹄之志,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多次上门拜访;诸葛亮则是一个满腹经纶,做事十分谨慎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有毅力和耐心才能成功。《三顾茅庐》的故事 官渡大战后,天下...

点评《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或许能算是一场战争,一场心理战,也可以称作是一场道德与智慧的战争。刘备的三顾得到一座江山,诸葛亮的出山获得永世英名,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即使不是本意。这场战争,无胜负之分,二者皆是英雄。或许也可以说,二者都是德字在先,智字在后,无论双方的出发点是...

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的什么品质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它讲述了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不惜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茅庐,最终成功说服诸葛亮成为他的军师。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刘备作为领袖的胸怀和远见,更揭示了他身上所具备的多种优秀品质。首先,刘备的谦虚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刘备当时已经...

三顾茅庐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
他的这种领导才能在他日后的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他建立了蜀汉王朝。总的来说,刘备在三顾茅庐中的形象展现了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品质:执着、真诚、智慧、尊重人才和具有远大的政治眼光。这些品质使得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三国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描绘了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三次前往隆中拜访他的情景。2. 第一次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前往隆中,却未能见到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出游未归。3. 第二次刘备再次前往隆中,却恰好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只能失望而归。4. 第三次刘备决心再访诸葛亮,...

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答案】: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评价刘备三顾茅庐250字
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的。刘备是一个胸怀匡汉宏愿且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物,然而举事初始,“将不过关张,兵不及三千”,处境窘迫,大志难畴。急于求寻能兴国安邦的栋梁之才相佐,恰时.著名的隐士水镜先生向他举荐了卧龙先生诸葛亮。刘备虽知水镜先生所荐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