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国时期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介绍

希望大家给我一些详细资料,谢谢~

]■关羽
关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量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于小人之手。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县)遇上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联络刘辟击曹。建安十二年(207),刘、关、张兄弟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草庐,始请得孔明(诸葛亮字)出山相助。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列“五虎上将”之首。八月,羽乘孙权与曹操交兵之机,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阳,放水淹杀曹军,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威镇华夏。就在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同年十月,孙权遣吕蒙抄其后路,袭取荆州。羽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处境危艰。十一月,羽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途中连遭吴军截击,部卒走失,战斗力大减。羽见夺回荆州无望,且战且退,先抵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欲逃往西川与刘备会合。十二月,羽从麦城败退临沮章乡(今湖北省安远县北),被孙权伏兵所擒,与子平同时遇害,时年59岁。
关羽生前除曹操奏请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外,正式官职为襄阳太守、都督荆州事务。刘备封赐的爵位先为荡寇将军,后为前将军,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在其殁后的41年,即三国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诞辰100周年),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穆侯。然而,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但关羽身上也有一个瑕疵,那就是大意失荆州.
关羽没有杀华雄,那是罗贯中编的。据《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所以,华雄是孙坚杀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7
事件:猇亭之战(所谓猇亭之战就是白衣渡江杀关羽的后面事件,战斗的双方是刘备和孙权)
观点:我觉得刘备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之言,据说有人也力劝刘备,可刘备不听,还要把他打入死牢,所以张飞之死和黄忠之死以及后来他自己的死都有关系。刘备太急了。
看法:我觉得刘备如果晚几年出兵,或听诸葛亮之言,那他也不会染病而死,也不会让刘禅当皇帝,蜀汉也不会那么早的灭亡。刘备死的太冤了。所以刘备之死,应该是他的报仇心切,过早报仇的心情。把他害了
第2个回答  2013-10-27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诸葛亮的确是个三国时期难得的人才.他能洞悉天下大势,隆中对就是证明.他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当时西南地区经济不是很发过,但在他的治理下,四川(蜀汉)的纺织业得到了发展,在三国时期很有名川锦就是证明.他在帮刘备之前,真是淡泊宁志,学有所成啊. 诸葛是杰出的军事家是不争的事实 http://www.ku6.com/show/7LnKvS4YLHOHr6t0.html (建议去看看 内容是《司马懿VS诸葛亮》) 这是探索与发现,看看司马仪怎么被诸葛亮打败的,认为诸葛亮只懂政治的 好好看看. 不想看的我来介绍: 主要意思讲北伐中诸葛亮治军严谨,军队"行如风,止如山",蜀军还有一只山地特种部队,和一只诸葛弩队,使得蜀军在兵力少于魏军的情况下,以步兵主动找魏军骑兵决战,正面交锋中司马仪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在一次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后,司马仪就再也不出击了. 可以看出,诸葛亮治理的蜀军战斗力是最强的,古代历史上战争骑兵占 绝对优势(例如 蒙古骑兵),诸葛亮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可见诸葛亮军事才华是一流的. 三国志严重贬低了诸葛亮的地位! 陈寿给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但文如其人,通观整个三国志,陈寿因为不敢得罪曹操和司马懿,所以对史料进行了修饰和删减。      而诸葛亮,正是曹操和司马懿最害怕的人,所以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削弱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陈寿在有关体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之处的描写。      赤壁之战结束,刘备集团对曹操方面的部署“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此时曹操已战败逃回邺城。曹操不但战役失败了,更是被吓破了胆,从此没有了统一中国的雄心。而曹军只是龟缩在几个大城市中防御,所以关羽的任务是清剿曹操的残余势力,巩固荆州的北部边界。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击败曹操,就如国共合作击败日本后的形式一般,双方必然是尽量的争夺胜利果实,摩擦必然不断。结果是刘备集团取荆州大部分,孙权集团只得到南郡的一部分土地。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东吴的不满,所以在整个荆州的争夺过程中,一直是孙权集团在挑起事端。      刘备集团对孙权方面的部署“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刘备则居于荆州。此时,诸葛亮站在了对抗孙权的最前沿,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奇怪的是陈寿却在这段话后加上了“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两句。陈寿的目的何在?      纵观整个荆州的争夺,矛盾的焦点一直是孙刘两家之争,而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正是拱卫荆州的门户。在诸葛亮走后,孙权谋夺荆州的第一步就是“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镇守在矛盾最尖锐的,最重要的地方,诸葛亮的任务却是“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岂不可笑?没见过在最前线当筹量官的。      随后,荆州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是周瑜死了,来自东吴的压力锐减。第二是庞统来了,刘备有能力双线作战了。在次情况下,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进发巴蜀,名义上是援助刘璋,实际上准备夺取西川。      孙权一边因为代替周瑜的鲁肃能力有限,不足以威胁荆州。(虽然如此,在诸葛亮走后,一个事前没有被重视的人――吕蒙,还是发动了偷袭)      但是曹操一边,面对这样的大好时机,却依然不敢打荆州的主意就很奇怪了。      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的间隙,还因为“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而亲统大军攻灭了刘备的徐州。此时,曹操已从赤壁之战中恢复了元气,又平定了马超的叛乱,为何不进攻空虚的荆州呢?      若说害怕孙刘联盟的话,后来曹操一封书信就怂恿得孙权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这样的所谓孙刘联盟的实质曹操看不懂?又会当成一回事吗?      结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诸葛亮在荆州,所以没有人敢打荆州的主意。      刘备驻守在葭萌关一年后,终因张松事发,刘备和刘璋反目,双方开战。      刘备向荆州的诸葛亮求援,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前去合围成都。      刘璋,面对张鲁扬言进攻,就吓的向刘备求援,其战力最多只能算是三流。不过,比较一下刘备一路的战绩和诸葛亮一路的战绩还是有利于搞清诸葛亮为什么是人见人怕的角色的原因。      刘备此时身在蜀中腹地,葭萌关到成都可谓咫尺之遥,但是一向以仁义自诩的刘备却做出了可以说一生最不仁义的举动:“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这其中固然有崇尚权谋的庞统做军师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战局的形势非常紧张。      在接连攻克涪和绵竹之后,进展极为顺利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军师庞统因为立功心切,亲自率兵攻打雒城,结果不幸中箭身亡。于是刘备立刻失去了主心骨,围攻雒城一年而不下。      而诸葛亮远在荆州,可以说是要千里迢迢,越过重重天险才能进逼成都,但看看史料,结果诸葛亮一路却出奇的顺利。      诸葛亮传中:“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这就完了?

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故事
1、三顾茅庐: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等三人到了隆中,诸葛亮不在,他们回到新野,后来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到住处,赶到草屋时,诸葛亮又去往别处。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和他谈论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2、七擒孟获: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

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故事
1、舌战群儒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

三国历史人物有哪些
1、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2、...

三国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有:1、鞠躬尽瘁: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三顾茅庐: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

三国演义中十个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中十个主要人物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

三国人物和大事件的介绍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

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好汉,这些英雄好汉都具有不同的历史经历、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不同的走向命运。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的简介。1.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南阳郡人。他是曹操手下的...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及其简介:1. 曹操: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精通兵法,才略过人,当年平黄巾起义,立下汗马功劳。2. 刘备:蜀汉开国皇帝,在三国中以仁政治天下,以忠义为准则,善于招揽人才,最终建立蜀汉政权。3. 孙权:东吴开国皇帝,年少成名,在长兄孙策死后...

求三国时期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介绍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县)遇上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
历史事件:黄巾之乱官渡之战隆中对长坂坡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定军山之战合肥之战夷陵之战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归晋风云人物:董卓吕布袁绍诸葛亮刘备曹操孙坚周瑜曹丕郭嘉孙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宛颦 2009-12-24 · TA获得超过12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