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与票房挂钩刺激演员积极性,“片酬+票房提成”的报酬模式在中国内地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鲜有演员践行这一模式,但一些大腕导演,诸如张艺谋、冯小刚等少数人“先行一步”,已率先践行——除了巨额酬劳外,他们还能从票房中再分一杯羹。在港台地区,一些巨星也是这一模式的受惠者。
只谈谈在好莱坞的情况,hollywood早已是行业规则,甚至有些好莱坞明星不要片酬而只要票房分成。比如,从1988年的电影《雨人》开始,汤姆·克鲁斯就使用“片酬+票房提成”的模式;到了2005年的《世界大战》,老汤的取酬方式直接变成总票房利润的20%,最后他拿到了1亿美元。又如汤姆·汉克斯身价本是2000万美元,但在出演《达·芬奇密码》时他把片酬降到了1800万美元,因为除此之外还能享受票房分成。大腕能够在这种模式中“狠捞一笔”,是因为明星号召力往往是美国电影票房的“定海神针”。
美国的情况
电影院收入中有30%左右回流到制片方手中(当然最开始电影院还要花钱买片子),制片人来支付后勤,导演,编剧,演员等等等等的酬劳。有的大牌演员,大牌导演还会要求片酬之外的分红,这部分钱取决于票房的好坏。 所以看一部好莱坞大片票房那么高,不一定赚钱的。
这些东西都是弹性的。制片方会根据电影院的营业额来分配的!
电影产业的产业链。(由于世界电影以独立制片影片较多,所以以其为例)
制片人有其想法————制作投资备忘录融资————建组————拍摄————完成首部校正拷贝————与发行商交易(其中也有很多种情况)————发行商在全国做广告————影片在院线得到上映————观众买票。
电影在影院上映时卖出票的总额,称之为票房。也是一部影片的主要收入。
但其的收入分配很有意思。
电影院老板拿其一部份交给发行商————发行商拿其一部份交给制片人————制片人拿其一部分交给投资方。
呵呵!投资方占的风险最长久,但分其利益时却排到了最后一个,这种方式是不公平的,别说呀!否则没人投钱拍电影了!(这种是典型的美国例子)
国内要好些!近年来国家鼓励单片拍摄!也就是说百姓私人也可以投资拍片!但很多条例还不健全,所以现在投资电影还属于风险性很大的投资!
国内电影院多数都是国营的,因此在利润分配是可能要好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