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乎上有哪些精彩的系列问答

如题所述

动机在杭州老师的《幸福课》系列,挺不错的,值得推荐

摘取部分:

为什么放弃治疗会成为一种治疗?

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案例(稍微做了点改编):
一个老红军已经失眠很久了。他找到一个很著名的精神科医生来治疗。他跟精神科医生说:
“大夫,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该怎么办?”
那个医生想了想,说:“你在说谎吧?怎么可能有人会整晚睡不着?如果整晚睡不着,你不早就死了?”
老红军急了,“我骗你干嘛?我到你这儿找乐来了吗?我就是睡不着啊!”
医生说:“我不信。”
……
两人争执了一会。医生说:“这样吧,你证明给我看。今天晚上你回去,你就盯着天花板,跟自己说,我要睡着了,我就是老杂种!你要没睡着,你明天再来找我。”
结果那个老红军回去后,盯了会天花板,很快就睡着了。

我自己也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克服睡眠问题,尤其是那些因为担心失眠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的来访者。我有一个来访者,每天9点多久早早上床睡觉,然后每天要辗转到晚上两三点才能睡着。他很担心这样的节奏影响他考托福。我跟他说,你不是担心自己的英语考试吗?你可以在9点到11点之间背英语单词,11点30之前绝不允许自己上床睡觉。如果还睡不着,继续背英语单词。他真这样做了,结果一星期后睡眠就变好了。

为什么这样的方法会起效?当人们失眠时,睡觉在意识中变成了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任务。而当任务是“不睡觉”时,睡觉忽然变成了人们想要的东西,而克制睡觉的诱惑反而变成了一件难事。在这样的思维中,思维的悖论被打破了。人们不会再因为担心得睡不着觉而睡不着觉。

在经历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
“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物的出现;另一方面,正是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恐惧”或“过度渴望”的本意是让人逃离或趋近自己想做的事,结果反而让他们不想要的事发生了。为了防止“恐惧”和“过度渴望”坏事,他发明了一种叫“矛盾意向法”的治疗方法。在这种治疗方法中,他鼓励来访者越是害怕什么,就越在意向中努力让这件事发生。比如,如果你要准备一个讲座,你担心自己在讲台上会脸红,弗兰克就会建议你努力让自己脸红,来看看自己究竟能脸红多久。如果你担心自己出汗,他就建议你尽量出更多的汗。

“矛盾意向法”的核心,就是让你放弃对害怕事情的逃避,相反,通过引出让你害怕的事情,来达到消除它的目的。如果你特别担心自己会和别人说话时会脸红,无论你在意识中努力让自己不脸红,还是努力控制自己脸红(矛盾意向法),其实都没什么作用。该脸红还得脸红。但是,如果你在意向中努力让自己脸红,真脸红时,你至少会觉得这是你自己引出来的,而不会因为脸红的“不期而至”而感到慌张。这时候,你的控制感就慢慢回来了。而你也会逐渐发现,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种方法有时候也可以治疗拖延症。别看大学的研究生或教师宿舍晚上经常灯火通明,这都是因为:“他们经常用晚上入睡前的一点努力,来弥补白天浪费时间的内疚感。”经常很多人到拖延到10点、11点了,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不得不摆出努力的姿势。但是晚上工作的效率并不高,而且晚上工作太晚,影响睡眠,白天就会变得没精神。

我跟来访者商量的做法正好想法:如果白天没完成目标,那么晚上就不许工作,只许玩。
玩什么呢?他们在拖延的时候玩什么,现在就玩什么。

很多来访者会觉得奇怪,这是奖励白天不工作吗?但是当他们真玩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感,觉得特别想去工作一会。按我们的约定,他们又“不得不玩”。在这样的语境中,“工作”和“玩”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工作变成了想做的东西,而“玩”变成了一种惩罚。很多人发现,当他们晚上“不得不玩”时,他们白天的效率居然提高了。最有趣的是,当他们白天的效率提高到能够完成他们的目标后,他们晚上也不愿意去“多玩一会”,而愿意继续工作。

这些改变的策略看起来和常识相悖,却很有效。它们打破了改变的悖论,让“改变”不再诱发新的循环。

当然,说服来访者相信,或者让来访者下决心引出他们原先“明明不想要”的行为,并如容易。
正念提供了一种更温和的方法。当控制和改变本身成为问题,正念的要义,在于锻炼人们“觉察”的能力,进而用“觉察”代替控制。无论是焦虑抑郁这样的消极情绪,还是伴随着这些消极情绪的“控制的企图”,都变成了觉察的对象。“觉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包含一种接纳的态度。觉察的动作很自然地把“觉察的你”和“作为觉察对象的你”分开了。所以无论你的想法多么消极,觉察的你总是云淡风轻的。当觉察代替控制时,行为的悖论就解开了。当然“觉察”同样需要练习。

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围绕问题来设计的。更多的时候,当我们提给自己一个 “如何改变”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非但不能引发有效行动,还会带来行为的悖论,那通常是这个问题提得不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有时候,只有合适的问题才能带来合适的答案。如果怎么才能让自己不焦虑不是好问题,做什么才能让自己更快乐、更专注、与他人有更深刻的联系,能过更有意义,也许是更好的问题。

所以当森田说“带着症状生活”的时候,他还说“为所当为”。他其实是说,先别管这该死的问题了,看看假如没有这个问题的话,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然后假装没这样的问题,照着活吧。当弗兰克发明“矛盾意向法”的时候,他工作更重要的一面,也在致力于帮助人找到各种生活意义。独特的人生意义,才是引发改变的更重要的动力。

转自知乎 动机在杭州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知乎上的经典回答,关于,知乎上有哪些精彩的系列问答
知乎上的经典回答:1. 知乎上的经典回答:关于知乎上有哪些精彩的系列问答 2. 知乎上的经典回答:知乎上有哪些很短最精辟的神回复 以上内容是关于知乎上有哪些精彩的系列问答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知乎十年十大内容盘点知乎十年十大内容详细介绍
2. 刚下飞机 3. 实名反对 4. 小透明 5.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6. 细思极恐 7. 镜像问题 8. 什么体验 9. 如何评价 10. 以上 二、十大知乎脑洞 1. 你所经历的哪些事情让你怀疑这个世界是假的\/有bug的?2. 全世界所有人同意时间跳起来再落下会造成地球毁灭吗?3. 给你10亿美元,但会...

知乎有什么有趣的话题
问题五:知乎上有多少话题 好多,多的数不清。知乎点开话题,然后进入话题广场,里面可以看到知乎的所有主话题,然后主话题点开可以看到在这个支干线的子话题 问题六:在知乎上,最值得关注的系列问答有哪些 我推荐一下我关注的热门话题吧,知乎上的大牛们是怎样搜集资料的?怎么投资自己?你是如何在不...

知乎的圆桌精选是什么
1. 深度讨论:圆桌精选中的讨论通常具有深度和广度,涉及到的话题常常有独到的观点和深入的分析。参与者可以在此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从而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和启发。2. 高质量问答:这里汇集了知乎上的优质问答,这些问题通常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并且得到了专业人士或网友的详尽回答。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问题...

在上,最值得关注的旅游系列问答有哪些?
探索远方,让心灵飞翔,以下精选的旅游系列问答,带你领略世界的美丽与奇妙。国内 在大陆,从壮丽的山川到悠久的历史,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探索自然的壮丽,体验文化的深厚,你可以在知乎上找到众多分享者记录下的心得与体验。港澳台地区 这里的问答内容不仅展现了...

有哪些关于介绍西藏的好的问答和书籍?
1.问答:知乎——《六七月去西藏玩,要做哪些准备》有100多个回答,其中一条高赞(2.4K)回答已经把热门景点、注意事项等各种攻略都写进去了,适合做去西藏前的准备功课。2.书籍:《藏地密码》系列。是了解西藏的首选读本,销量已经达到惊人的800万册。全系列共120万字,恢弘的架构讲述了以藏文化为...

为什么知乎上大神那么多? 知乎上看到很多回答实在是太精辟了。_百度知...
知乎上看到很多回答实在是太精辟了。 知乎的一个“主义”是“认真你就赢了”。 要将一个问题讲透彻,必须长篇大论,甚至有些问题本身就可以写成一部专著。 一个答案如果不犯基本的错误,行文还算流畅,用词还算妥帖,那么,越长越图文并貌的答案,接受到赞的几率越高。 作为用户价值的一个标...

网络问答有哪些?
1、知乎。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对于概念性的解释,网络百科几乎涵盖了你所有的疑问;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整合,却是知乎的一大特色。2、豆瓣。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

简单的有奖问答,有哪些?
例如,“我有头无尾,有尾无头,死去又生,打一字。”这个谜语的答案就是“鱼”。猜对谜语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奖品,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知识竞答也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有奖问答形式。这种形式的问答通常涉及各种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地理、科学、文化等。主持人会提出一系列...

问答网站知乎是一个在线百科全书吗?
1. 是的。知乎是一个在线问答社区,连接来自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相互分享知识、经验和观点,不断为中国互联网提供各种信息。对于概念上的解释,这个在线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你所有的问题;然而,发散思维的融合是知乎的一大特色 2. 豆瓣。该网站以书籍视频和音频开始,提供有关书籍、电影、音乐和其他作品...

相似回答